论文由会议直播案例浅析多媒体网络传输架构.doc_第1页
论文由会议直播案例浅析多媒体网络传输架构.doc_第2页
论文由会议直播案例浅析多媒体网络传输架构.doc_第3页
论文由会议直播案例浅析多媒体网络传输架构.doc_第4页
论文由会议直播案例浅析多媒体网络传输架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由会议直播案例浅析多媒体网络传输架构校名: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分站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学时间:2002年9月姓名:杨正学号:课程名:多媒体网络通讯写作时间:2003年12月30日摘要: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基于IP组播技术,对每个节目,只发送一个视频数据流,理论上能够支持无限用户对节目的收看。由于它是一种单向的,一对多的广播服务,用户不能请求收看节目。本文通过一个多媒体直播案例,论述多媒体网络通讯中DVB所涉及的通讯线路理论、标准、技术、应用,重点讨论电信组网,还涉及PC组网、信号采集、媒体承载等,对它们的要点、定义、分类、概念、构成进行了概要分析,重点讨论传输线路问题,强调了线路的闭环测试、接入细节、SDH及其前景。关键词: 接入网、多媒体通讯服务系统、视频广播、流媒体、IP传输、负距离接触。一、 案例某局在某地办会,要求租用电信骨干线并经由各省计算机局域网络对职员做会场直播。 技术要点:由于各省局的网络防火墙不支持IGMP组播协议,只用一台视频服务器按地址分发视频流,不能使系统内所有用户在局网终端上直接收看视频流。需增加一台分发服务器构成分布式多播网。 现将视频网络直播系统总体解决方案描述如下:1、 部署分布式服务器在主会场配置一台视频单播服务器,国家局网络中心配一台视频分发服务器,各省配置一台视频多播服务器。国家局与各省局之间的服务器通过地址分发,使实况流信息能通过省网防火墙的地址检测,实现视频流多播。通过Windows Media Server流视频服务软件进行实况视频流的分发,要求各省配备一台高档Windows 2000服务器,用于接收国家局传送到各省的会议实况的视频流。该服务器要联在防火墙后的局域网内,以便进行局域网内的组播。局域网内的中心交换机要有路由功能,内网所有交换机要支持组播。2、在国家局和各省局局域网内各自组播 网络核心交换机用的是CISCO 6500系列, CISCO 4000/L3系列, CISCO3500/L3系列等具有三层路由功能的省局,可配置组播路由以便局域网内所有用户都能看到会议实况。条件不具备的省只需配置Windows Media Server即可使同一网段(同一VLAN内)的用户接收到会议实况(由服务器提供的组播不能跨网段进行)。配置组播协议时,除了CISCO 7206 、PIX以外,局域网内的所有交换机都要进行组播配置。3、工作流程 (1)主会场的Windows Media 编码服务器创建名为gjvod.asf 的视频流格式文件 (2)主会场的Windows Media编码服务器将实况视频流发布到国家局的 Window Media Server视频服务器中,由它将该视频流分发到各省的视频服务器。 (3)所有各省的视频服务器统一从内部网站下载gjvod.asf文件(该文件由会场的编码服务器创建)。此文件就作为分发服务器或组播服务器所使用的视频流内容的统一格式源。 (4)各省的Windows Media Server视频服务器通过组播方式把实况视频流播放到局域网内所有PC机客户端。二、线路理论、发展和工程实施(一)选择线路构架及实播要点根据电信资源和用户环境可行性调查分析后,拟定两部分线路架构,第一部分由网络中心租32条骨干线连到全国,第二部分由会场租一条传输线到同城网络中心。骨干线由SDH构成。节点串联形式:A、国家局本地网;B、国家网络中心CISCO7507;C、租用电信骨干网SDH-STM-1,速率为155MB;D、32个省网CISCO7206(省局域网)速率均为2MB;E、租用电信支线;F、连往地市局域网。会场线路由2MB带宽的 SDH-PDH-HDSL传输网加HDLC协议组合架构。节点串联形式:A、网络中心CISCO7507路由器;B、120欧姆平衡式G.703物理层协议DB-15M(针形)电气接口;C、两对3米铜质双绞线(线序:收2-9R和发8-15T);D、用户电口G.703(发A-AT,和收B-BR);E、电信业务网PDH-SDH;F、用户端平衡与非平衡转换器局端SDH电口两只RJ 45;G、转换器用户端口两只BNC接口;H、HDSL解调器;I、一对300米铜绞线(不能使用有阻容串扰的平行线);J、会场音控室HDSL解调器(就近获取音控信号)V.35接口;K、CISCO7206路由器。测试:由于PDH和SDH均采用传导性能优良的光纤传输通道,HDSL铜缆只占全路由的1%,因此,将物理层电气性能数字传输误码仪串入线路,进行全程40分钟端到端闭环测试,误码率为零。而广域网各路24小时连续挂表测试,误码率亦能达到6个9的高百分比,由此保障了视频流在网络线路上完好的通达效果。实施要点:1、 负距离环测:线路终接点的定位一直在电信局和用户之间扯皮。环测时在终接点插装闭路器,体现的是电信线路与用户两端设备端接合龙的负距离接触,仅涉及电信端接设备和用户设备端口线序对应、适配端接器孔针套件和转换器标准等三个环节和费用。虽然技术难度低,端接劳务轻,端接器类型常规,转换器标准化,但是电信局非科学的单方面垄断式界定,造成电信局传输误码仪环测的多数线路甩掉了上述环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环测。而用户通常不具备对此段线路进行衔接和测试的手段。因此,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实现线路的负距离接触应成为电信局的服务口号并形成工程和验收规范。2、经DVD数字流测试直播效果良好,但是,实播发现,接入模拟摄象信号以及上线终端显增后,音象断续甚至黑屏,路由器PING断,查单播两兆带宽线路路由器端口出入总流量超过两兆带宽限制。分析:有流量,即可初步排除断路假设。一包768K视频流可使影象清楚,但不会使单播信号发送超量。流量超限时,可增大单播接收服务器缓存区和带宽,否则超限信号排队时延大,超带宽信号被丢弃,也能造成瞬时段断路黑屏而又无法PING通的结果。经电信网管当即在线测试,证实非线路原因。另外发现,播发信息量(平均1.1MB)离奇地少于回应控制信号(1.1MB),疑为分发服务器带病毒引发网络风暴。查分发服务器免疫保护良好,但检测网卡TCP/IP流量参数满荷。增装一块卡,进行双卡分担收发任务后解决问题。 (二)SDH、PDH、HDSL选择依据及接入网概览1、SDH-长距离骨干传输线网、概述:1985年美国贝尔通信研究所提出同步光网络(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SONET)传输概念,目的是在光路上实现标准化。1988年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命名为“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成为国际通用的用于光纤、微波和卫星媒介的传输体制标准。是准同步系列(PDH)的革命性嬗变。已成为宽带业务数字网的基础传输网。、基本构成:由网元构成全世界统一的网络节点(NNI),有多种容器C、虚容器VC和级联的复帧标准化等级结构,称为同步传送模块(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STM-N)。当n=1、4、16时,其基本模块为 STM-1、STM-4和STM-16。在块状帧结构中有节点比特流非净荷部分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和维护(OAM)。基本网元有同步光纤线路系统、微波传送系统、同步终端复用器(SM)、分插复用器(ADM)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等等。终端复用器将低速支路信号和155Mb/s电信号纳入STM-1帧结构,再经CMI(符号反转码)变换后进入微波传送系统;分插复用器将同步复用与数字交叉连接功能综合于一体,具有灵活的分插任意支路信号能力,由这两种基本网络单元组成点对点、线型、枢纽型、环型、双环型网和网孔型等多种网络应用形式。、传输原理:块状帧由9行和270N列字节组成。有段开销区、净荷区和管理单元指针区三部分。段开销区主要用于网络的运行、管理、维护及指配,以保证信息能够正常灵活地传送;管理单元指针指示净荷区信息首字节在STM-N帧内位置,以便接收时能正确分离净荷;净荷区存放业务比特和少量通道维控字节。帧传输按由左向右、由小到大码流依次进行。每帧传输时间为125 s,每秒传输1/125106=8000帧。STM-1每帧比特数为8(27091) =19440b,传输速率为194408000=155.52Mb/s,STM-4为622.080Mb/s、STM-16为2488.320Mb/s。业务信号进入帧要经过映射、定位和复用三个步骤:映射将各种速率信号经码速调整装入相应的标准容器C,再加入通道开销POH形成虚容器VC;定位就是将帧相位偏移的信息通过指针收进支路单元或管理单元;复用就是将多个低阶通道层信号通过码速调整进入高阶通道,或将多个高阶通道层信号通过码速调整进入复用层的过程。如:139.264Mb/s信号进入标准容器调速为149.76Mb/s进入虚拟容器,加入通道开销576kb/s后输出150.336Mb/s的信号;在管理单元内加入管理单元指针576kb/s,输出150.336Mb/s的信号,因N=1,故由一个单元组加段开销4.608Mb/s后,形成155.520Mb/s的STM-1输出信号。、特点:、使1.5Mb/s和2Mb/s两大数字体系在STM-1等级上获得统一。跨国通信不再转换信号格式,实现数字传输体制上的世界标准。、采用同步复用方式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各种不同等级的码流在帧结构净负荷内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而净荷与网络是同步的,因而改PDH中人工配线方式,只需利用软件即可使高速信号一次直接分插出低速支路信号,即所谓的一步复用特征。这样既不影响别的支路信号,又避免了需要对全部高速复用信号进行分用的做法,省去了全套背靠背复用设备,使网络结构得以简化,上/下电路灵活,网络拓扑动态可变,可在几秒内实现网络重组。也使DXC的实现大大简化。利用同步分插能力还可以实现自愈环型网,使电路故障在几十毫秒内迅速恢复。改进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背靠背接口的减少还可以改善网络的业务透明性,便于端到端的业务管理,使网络易于容纳和加速各种新业务的引入。、SDH帧结构中安排了丰富的开销比特,段开销中大量备用通道增强了SDH网的可扩展性。因而使得网络的OAM能力大大加强。此外,由于SDH中的DXC和ADM等一类网元是智能化的,通过嵌入的控制通路可以使部分网络管理能力分配到网元,实现分布式管理,使新特性和新功能的开发变得比较容易。支持各种速率的异步数字系列、DQDB、FDDI、ATM及新业务。、由于将标准光接口综合进各种不同的网元,减少了将传输和复用分开的需要,从而简化了硬件,缓解了布线拥挤。此外,有了标准光接口和通信协议后,使光接口成为开放型接口,还可以在基本光缆段上实现横向兼容,满足多厂家环境要求,降低了联网成本。、由于用一个光接口代替了大量电接口,因而SDH网所传输的业务信息可以不必经由常规同步系统所具有的一些中间背靠背电接口,直接经光接口通过中间节点,省去了大量的相关电路单元和跳线光缆,使网络的可用性和误码性能都获得改善。而且,由于电接口数量锐减导致运行操作任务的简化以及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减少,使运营成本减少2030%。、SDH网与现有网络能完全兼容,即可以兼容现有准同步数字体系的各种速率。同时,SDH网还能容纳各种新的业务信号,使之具有完全的向后兼容性和向前兼容性。、应用1)、概述IP传输技术包括IP over ATM、IP over SDH和IP over WDM三种形式。IP over ATM体系复杂、传输效率低、开销损失大(达2530%),当IP出现大量不均衡、突发性业务时,会发生ATM降载,引起主干路由器当机。IP over SDH定义:以SDH网作为IP网的物理传输基网。传输原理:按RFC 1662规范把IP分组封装到点到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帧中的信息段,再由SDH通道层业务适配器把封装的IP包映射到同步净荷,经SDH传输层和段开销层把净荷装入SDH帧之后传入光网。所以又称Packet over SDH(PoS),保留IP面向无连接特征。 2)PoS与路由器的关系PoS需要高速路由器逐包转发和PPP协议。其基本思路是将路由计算与包的转发分开,采用缓冲和芯片快速处理技术,以ATM信元交换矩阵构架交换路由器,将路由器逐包转发速度控制到与第二层交换的速度相当,不需ATM交换机建立虚电路VC。 为保证路由器与SDH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路由器卡应支持下述SDH开销字节功能: 、K1、K2字节用于路由器之间、路由器与ADM之间自动保护倒换(APS); 、通过踪迹字节(J1)可由路由器卡来插入和监视;差错监视字节(B1、B2和B3)、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字节(M1)和通道状态字节(G1)可由路由器来插入和监视; 、路由器应对SDH的段、线路和通道进行告警和性能监视; 、路由器卡从SDH系统定时提取。 PoS以链路方式支持Internet,不能寻址。作用是提高路由器点到点之间的传输速率,核心是千兆位线速路由交换机。 基于PoS技术的交换路由器产品有Cisco-GSR12000、Ascend-GRF、Lucent-Packet star等。引入了ATM交换技术,吞吐量大(达60Gb/s)并且传输时延小(1440 s),实现第2层交换与第3层选路。这种复杂的突破性技术尚不能移入普通路由器,整体提高Internet水平需全部采用千兆比特速路由器。目前,POS用于疏导干线高速率数据流。 3)PoS优缺点优点:支持IP路由,IP传输效率高;利于多播;能利用SDH自愈环进行链路纠错;利用OSPF协议防止链路故障造成网络停顿;易于IP网跨越地区和国界,兼容不同技术标准实施全球联网;省略了ATM层,简化了网络结构,降低了运行成本。缺点:不支持虚拟专网VPN和电路仿真;在所有包交换技术中,ATM的QoS是最好的,它可以做到电路仿真,而PoS只能进行业务分级,不能提供较好的QoS;对大规模的网络必须处理庞大、复杂的路由表,而且查找困难,路由信息占较大带宽。 4)结语SDH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传输领域,它的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广播信号的传输。E而PoS是目前建设和改造Internet骨干网的首选方案。国内外广泛建设的SDH环境为PoS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千兆高速路由器的成熟和IP业务增大,PoS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但应注意到在一段时期内,IP over ATM、IP over SDH将会共存互补,各有其最佳应用场合和领域,但最终会过渡到IP over DWDM。、SDH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T)1988年制定SDH标准,1992年形成第一批建议。我国1994年制定内标、行标和其它规范。ITU-T1993-1996和1997-2000年修订、制定了一批新建议。调整了编号,G.707、G.708和G.709并为G.707,G.781、G.782和G.783并为G.783。 1999年国际建议约38种。引用得较多的其它国际建议有25种。国内制定的国标7种,行标26种,其它与SDH有关的体制、规范、规定约有21种。ITU-T建议-般没有重复,个别不同。例如B2字节在1707中规定为BIP-24N,而在G.829中规定为BIP-1。内标明确为BIP-24N(参见表5 YDN 0991998)。内标分两种。一种等同或等效单一国际建议,针对某专题。另一种将多个国际建议汇编,针对某一领域。由于时间、引用版本和译文的差异,使重复的内容相似不相同。颁布晚的内标更准,能反映最新国际建议。在使用ITU-T建议时,注意国情。有些针对国际互联网,例如M.2000系列是建议,考虑了小、中和大国家。应参考其思路和原则,不宜完全照搬。在使用内标时,重视与国际建议不同和没有的内容。例如YDT 900-1997中关于“SDH时钟保持1天,频编0。37106的规定”等等,是我国经验,在SDH设备研制和工程建设中遵守,对于保证我国SDH传输质量有重要意义。2、PDH-街区低速支路传输线网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PDH)是异步复接方式,低速支路信号在网络节点上经过复接、变码、码速调整、定时、扰码、解扰码等过程后再传输。点到点通信有较好的适应性,缺点是只有电接口规程,线路系统和光接口标准不统一。上下电路的地方需要配备各次群复接设备。目前,电信级信息高速公路由SDH设备构成,支路、叉路仍保留部分PDH设备。在每个网络节点分别设置高精度时钟,时钟信号有统一速率。尽管每个时钟的精度都很高,但总还是有一些微小的差别,不能超过规定范围。数字化的脉冲序列信号流在数字交换设备节点之间传输时,速率不能精确一致,严格来说不是真正的同步,所以叫做“准同步”。SDH技术与PDH技术相比,有如下明显优点: 、统一了PDH在欧洲、北美及日本的三种速率级,光接口的标准化解决了设备兼容问题。 、帧结构含丰富的网控字节。 、在传输媒体切断时,经环绕自愈。 、采用字节复接技术,通过标签(各种开销:Overhead)逐级识别,易于上下支路。3、HDSL -最后一公里、特点及其编码技术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igh bit 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HDSL)是xDSL的成熟技术,替代T1/E1传输系统。与传统的T1/E1技术相比,价低易装,不需T1/E1每隔0.91.8公里要装放大器中继信号,HDSL无中继器两对线传输距离达12000英尺,而HDSL-2一对线支持18000英尺,使现有铜线重放光芒。这种点到点对称速率公网专用接入技术,采用先进的数字均衡和回波抵销来消除线径阻抗失配的回波和环境噪音,在现有本地回路的铜质双绞线上实现4-4.5km无中继双向全双工传输N64kbps和T1或E1同速率信号。在中央办公室和用户之间,建筑物内部以及局域网之间提供高比特率传输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信息连接。用于数字交换机连接、视频会议、远程教学、蜂窝电话基站连接、专用网络建立等。 HDSL系统分为主端和从端,多数产品采用两对市话双绞线相连接。其中每一对铜线的标称传输速率为1.168Mbps,其中1.024Mbps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其余带宽部分作为同步、信令等控制信息的传输。 HDSL的传输距离受线路环阻、线路质量和外界干扰限制,由不同的编码决定。如2B1Q、2B2T、4B3T、QAM和CAPD等,常用2B1Q和CAP,符合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T)ETR152建议(即E1 HDSL的技术规范)。其中2B1Q是无冗余四电平脉冲(PAM)基带码。CAP码是AT&T贝尔实验室研发的无载波调幅调相(64QAM)带通型有冗余调制码。 、CAP与2B1Q两种编码方式的比较 传输距离和误码率成正比。误码主要来自接收串音的干扰。 2B1Q码系在铜缆0-1104K功率频谱含低频话音频带0-4K,交换机突发噪声、电话脉冲、电机电磁干扰、电缆串音(低频部分功率很大)使严重破坏的脉冲波形难以解调,导致误码;发端噪声泄露到收端也会严重误码。2B1Q码的功率频谱包括多个高次谐波,频段高幅度小,抗干扰力弱,衰减快;而频率高辐射强,信号衰减快,串音强,误码增加,限制了传输距离。 CAP的功率频谱滤除了低频和高频部分,因而传输距离远,误码率低,抗干扰能力强,对外界干扰小。同时CAP码带宽较2B1Q减少一半,传输效率提高一倍。CAP频谱中不含低频话音频带,可以和语音并行传输,提高了线路带宽的利用率。此外,CAP码的误码边界比2B1Q码高4至6db。 HDSL用于数字接入网误码率应小于10至9。为了减小误码率,只能牺牲传输距离以减小信号的衰减。2B1Q 传输距离3.6km(0.55mm线径),CAP 传输距离为5.2km(0.55线径)。 比较之下,CAP码的优越性显而易见。2B1Q出现早,百灵(PairGain)、RAD、台联(Tainet)、AT&T等厂家都用2B1Q码,市场占有率高。CAP晚,技术复杂,成本高,市场少见。因高速,低误码率和更长距离的要求和成本降低,CAP编码定会后来居上。、HDSL2-HDSL的发展尽管HDSL是部署最广的DSL技术,但它缺少标准的约束。为使厂商可以部署互操作性产品,ANSIT1E1.4委员会正在制定HDSL2标准,其中包含了HDSL2的技术细节。HDSL2从2B1Q变更为具有频谱整形功能的TCPAM,HDSL2不仅利用环路(环路符合CarrierServiceArea部署规范)上的一条双绞线提供了全T1服务,而且还可以削减与其他DSL服务共存而产生的噪音。由于它只使用2线,节省一半铜源。亚斯康公司的COLT-2(2Mbps速率铜线终端),采用CAP码,加入抖动消除技术,在0.4mm线径上,一对线传输距离达到5.5公里,获得比同线径2B1Q更远的传输距离,更低的误码率。通过模块提供几乎所有的通信接口。内置路由器模块,支持TCP/IP、IPX/SPX协议,还可提供局域网路由接入的10BaseT接口。另外,由领先的电信产品和芯片厂商组成的行业指导性HDSL2协会将与NewHampshire大学互操作性实验室一同合作测试厂商产品的互操作性。避免像部署ISDN时出现的问题。4、接入网传输系统现状 接入网已由模拟环路演变成光接入网(OAN):SDH由长途网到中继网,最后在接入网广泛应用。传输网是所有业务和支撑层平台,SDH是其灵魂。为满足组网电路的实时调配,SDH已广泛应用于用户端与局端之间,完成环保“最后一公里”。接入网内置SDH155承担传输主体设备后,自愈和固定时延性能成为城域网的主导。通过VC级联的方式映射到SDH电路的各个时隙中,提供透明传输通道。光纤直连组网:指利用路由器、ATM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独享光带宽的组网技术,有星型(树型)、环型、网格型等。因数据设备带宽独享,浪费光纤资源;树、格型对光纤需求大,难以接入大量TDM业务;用E1电路仿真,成本高,性能差,无法满足移动组网。因此只适于新建纯数据网络。选择环型、环型加分叉等形式,分叉方法可用SDH、PON、APON、EPON等。以太传输网:提供10-100M以太网接口与155M-622MPoS接口透明传送能力;每网元不小于2GB上下连端口。以太网业务的节点内与节点间(基于VC的)的二层交换能力,支持VLAN,并具备L3交换升级能力。SDH子网中以太网传输能力不低于18GBIT/S。具备RPR(弹性分组环)单板升级能力,支持RPR与SDH独立与融合两种工作方式。ATM:提供基于VC-4与VC-4-4C的ATM接口透明传输能力。提供5G以下ATM交换的平滑升级能力。目前没有替代SDH的新技术,只有SDH发展和补充.因为:我国的电路交换网在年左右的时间内仍将继续发展;SDH本身高低端的发展潜力(高于40GB/S,低于155MB/S):SDH通道级联功能与多种数据业务映射结构的支持,增强了支持ATM/IP的能力,正由新的ITU-T建议予以支持,有效地支持了多业务传输能力。未来的超大容量的核心光传送网由DWDM垄断,从带宽颗粒度与成本上考虑,SDH转移到网络边缘,接入网需要更多的SDH接入设备。SDH近期仍然是可靠性和生存性最高的传送网技术。IETF及IEEE802.17已经推出及即将推出的标准,为SDH上高效、可靠的IP传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SDH/SONET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有两类发展趋势:一种是在SDH除提供TDM的E1等接口外,利用其它带宽提供以太网口、ATM接口、PoS接口等,为宽带数据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利用SDH的50ms自愈能力提供保护。第二种是数据优化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平均带宽利用率提高8倍。MSTP采用SDH组网和保护技术,吸收ATM和IP流控与保护属性,采用动态时隙分配与弹性分组环技术。 总之,采用环状组网结构,提供IP优化的综合业务传输平台,在城域网汇聚层与接入层将是最好的选择。三、多媒体通讯服务器系统要点1、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拥有完整的的视频服务系统。包括:独立视频服务器、网络视频流传输控制系统、应用管理系统、独立客户端解码器。2、视频服务器采用独立服务器方式,在WINDOWS环境下,不须依赖操作系统自带的IIS管理服务器,提高服务器的性能,保证视频服务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3、支持目前国际标准和国际主流的视频音频格式,包括:MPEG1、VCD、SVCD、AVI、MPEG2、DVD、VOB、MPG、MPEG4、MPEGIV、ASF、WMV、RM、QUICKTIME、MP3、CD、MIDI、WAV、RA、AU等视音频格式。4、支持各种课件数据,包括:文本、图片、程序文件、动画(如FLASH)、超文本、POWERPOINT文件等。5、采用适应性流传输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端并非时刻占用网络带宽,保证服务器端总带宽资源的充分利用。6、提供“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服务系统构架,支持服务器多网卡数据输出;采用“分布式”架构体系,多台服务器能大量并发同一或不同数据流,而且能自动实现负载均衡。 7、用多线程处理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处理器的资源。采用先进的实时流媒体传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和存储速度,而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客户端不出现丢包或丢帧现象。8、兼容WINDOWS、LINUX、UNIX等网络操作系统和目前国际主流的数据库。可基于IP网、ATM网等网络环境提供本地或远程视频服务;支持在Cable Modem、XDSL、ISDN、DDN、帧中继等接入中应用。9、能够直接对用户进行流量分配控制、时间段设置管理、权限设置管理、统计计费、在线监控管理,对在线用户发送和广播消息。10、系统具有双重网络视频服务安全认证策略,即WEB认证和服务器核心认证。WEB认证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确认;服务器核心认证包括IP地址和用户名的优先权以及权限级别安全确认。11、采用标准格式存储数据,支持视频数据的分布存储,可对不同磁盘实行分盘存储,也可集中多块盘片通过RAID技术方式存储,以减少磁盘寻道时间,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12、客户端操作简单,基于WEB方式浏览访问。播放时能够随意进行自由截取,及时响应拖动、暂停、快进、快退、静音、绝对定位、平衡调整、音量调整播放等常用的标准控制。可以设定播放顺序、随机播放及循环播放,调整播放速率,播放慢动作和快动作。13、流量负载均衡,可采用“分布式”服务器机群数据流量并发负载均衡和重定向流量负载均衡技术,支持2000用户的访问。四、 视频广播视频广播,视频点播和视频会议是视频应用的3种方式。1、视频广播基于IP组播技术,对每个节目,只发送一个视频数据流,理论上能够支持无限用户对节目的收看。适合于有大量观众的场合中做视频接收。但用户不能随时请求收看节目,因为它是一种单向的,一对多的广播服务。它带宽耗费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视频应用。2、视频点播 (VOD) DVB意为数字视频广播。DVB各种系统的核心技术是通用的MPEG2视频和音频编码。是一种1对1传输,双向不对称的视频应用,能够允许收看用户随时请求收看的节目,但对每一个节目请求都需要1个单独的数据流,无论收看者是否点播同一个节目。它是一种双向不对称的服务,从视频服务器向用户端的视频数据传输远远大于相反方向的点播请求信息数据传输。视频点播的应用带宽耗费较大。3、视频会议是实时的双向多点传输的视频应用,它需要高带宽的连接,能够允许用户间交互式的视频应用。当每两个或多个用户进行视频会议应用时,需要对称的两个或多个双向的视频数据流,带宽耗费巨大。本案采用视频广播方式,带宽6倍于基本要求384K,且为非实时传输。五、 流媒体系统一般而言,流媒体系统大致包括几个原件:转档/转码工具(Encoders),用于压缩转档;服务器(Servers),管理并传送大量多媒体内容;编码器(Scripters),可整合多媒体,并以互动方式呈现;播放器(Players),在用户端的PC上呈现串流的内容;另外还有许多不同的多媒体制作工具(Content-creation tools)。当一个网站提供随选视讯VOD(Video on Demand)的串流内容时,需要使用转档/转码工具,将一般的多媒体档案进行高品质、适合网络上串流的压缩,再将转好的档案传送到服务器端放送出去;若网站要提供的是转播的服务,则需要在空中将音频及视频内容截取后,直接传到服务器端并由服务器放送出去,而直播式的传送可以透过Unicast或Multicast来实现。一个完整的流媒体平台包括流服务应用软件、集中分布式视频系统、视频业务管理媒体发布系统、视频采集制作端系统、媒体内容检索系统、数字版权管理(DRM)、媒体存储系统、客户端系统等重要组成部分。六、IP广播1、因特网已经证明,基于IP的发送是最高效的数据发送方法之一。随着因特网的快速普及和业务量的爆炸性增长,IP已成为全球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首选传输方式。IP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三网融合”和信息、产业结构的重大改组。网络运营商都在着手建设用于承载数据、语音和视/音频等业务的宽带IP网络。其中IP组播技术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当前网络广播技术的研究热点。2、IP协议是因特网上允许异构网络互相通信的TCP/IP协议组的一部分,是在因特网上发送数据时,用来定义数据包格式和地址的协议。一个物理网络上传送的单元叫帧,因特网的基本传送单元叫IP分组(也称IP数据报),IP分组放在物理网络帧内传送。IP分组包含头和数据,头给出与数据传送有关的路由信息和控制信息;根据种类,数据分为一般数据、语音、视频和音频,从而派生出IP通信、IP电话、IP电视广播等3、数据包在网络中一般有三种传输方式: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和广播。在单播模式下,数据包通过网络沿着单一路径从源主机向目标主机传递;在广播模式下,数据包从源主机发向网络中所有的主机;组播则界于两者之间,允许一个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