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科研成果的表述方法问题(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探讨教育规律,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问题的“规律”都属于我们所说的“校本科研成果与表达”的形式之一。校本科研成果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俏若对“问题”研究没有成果,这是现实的,也是允许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践中的缺失,如果将成功的经脸总结出来,将实践中的缺失的原因挖掘出来,这就是教师个人很好的“研究成果。局部的教育教学经验,如果经过整理、总结、归纳、提高、验证,其实就是很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成果。甚至在工作中经过自己精心准备而上的一堂好课、潜心钻研而写成的一篇好教案、富于独创性的帮教策略使一名“差生,取得了改进、自编一道创新思维的好题,教师成功地自制课件、自制教具、音像制品等都属于教师个人取得的标本科研成果。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育反思等,一些新的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思考,或问题取向,或直抒胸臆,或理论研讨,已成为中小学教师进行以学校为本、以教师课堂教学和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与发展的必然。 第一节:教育日志的撰写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说,教育日记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对教育日志的基本理解教育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工作日志”或“教师日志,”)是表述教师开展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日志中,展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在他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的时候,他也就是在梳理着自身的行为,有意识的表达着自己。通过撰写研究日志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在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件、自己认知方式与情感的洞察力,也会不断增强。具体而言,教师将更加深入理解学生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认识教育中的特殊现象;教师将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了解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如何获得那些自持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等等。一般的说,日志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的清单,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相关行为。记录的是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和所反思的内容,是教师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自由写作。日志的主体部分是教师对观察的记录和白描。每一次撰写的日志都包含一些基本的信息,如事件的日期(若书写日期与发生事件日期不同时,需标明);脉络性资料,如时间、地点、参与者以及其他看起来可能对研究是重要的事。如果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日志,日后要重读日志的内容,会得心应手得多。二、教育日志的基本形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生活中,教育日志常用的记录形式通常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这三种形式在记录的侧重点以及文体的表现形式方面有一定差异。备忘录很多时候就可等同于一篇日志,而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通常只能作为一篇日志的一部分。下面结合实例来具体剖析一下这三种研究日志的记录形式。(一)备忘录备忘录是最常见的日志形式。它通过研究者试着去回忆并写下特定时段的经历,而再现教育实践中的生活场景。(2) 描述性记录描述性记录包含教学和研究活动的说明,教育事件的描述,个人的肖像与特征的描述,对话手势、声调、面部表现的描写,时间、地点与设备的介绍等。需要强调的是,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有人说了什么话,最好直接记录,并用引号表示,或用独立的一段文字说明。即使当时的情景不允许即时记录,也要尽可能在事后的第一时间把记忆中尚比较鲜明的细节、研究对象的话语记下来。用以描述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情境的文字与措辞,最能呈现其特性,最能从中反映隐藏在个体或群体行为背后的态度,然而,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只有尽可能精确记录才行。(3) 解释性记录是记录解决某一问题的感受、解释、创见、思索、推测、事件的解说,对自己假设与践实得反思,理论的发展等。解释不仅会在写下经验时产生,也会在不久之后产生,在写教育日志时有所反思的引发。三、撰写教育日志应注意的问题在强调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的今天,“教育日志”已作为教师研究成果的形式,也提示教师在撰写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有些教师不钟情于写教育日志,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撰写,而是一些习惯性因素的阻碍,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硬着头皮去写日志“挤”时间去写日志,在撰写日志的过程中,体会日志带给教师在整理思路、积累资料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以写日志的方式获得个人的一种成就感。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和境界,需要长期的努力。第二,教育日志具有隐私性,其中的有些内容不宜直接公布于众的,要妥善处置。当你要将教育日志向同事展示,让同事一起分享你的“成果”时,或者有出版价值并能够出版时,对于其中涉及的隐私部分,必须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或者作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如你对一名学困生的个案研究,就不能直呼其名、学校、班级等,应尊重并保护其人格和自尊。第三,如果可能的话,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机会交流自己的日志,争得同事帮助。分享日志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把日志拿给别人来看,也可以在休息时间里与别人来讨论日志所记的内容。这是因为,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与交流,可以帮助日志撰写者理清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撰写者通常是“当局者”的身份,往往会迷失于熟悉的事物之中难以清晰的看到问题的本身。第四,写教育日志应该持续写,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每天或隔几天安排一个特定的时间来专门写教育日志。在一段时间内,教育日志的撰写可以紧紧围绕某个主题,也就是说,可以结合某个研究的重点或结合你在教学中确立的课题研究过程来写。如何建立“课题研究跟踪随笔录”,举例来说,你可能正在探究某种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影响,则可以就每一节课之内,这种教学方式引起的学生变化、你自己的感受、课堂气氛等方面,来撰写教育日志:也可以定期记下你与班上某位特殊学生的接触、交流过程;也可以每天或隔几天记载你新接手的一个班级学生的情况等等。第五,撰写教育日志要将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起来,并要在形式上保证有一定量的分析。如果是用笔记本来记载日志的,那么笔记本的每一页右边最好留下一些空白的地方。在日后整理日志时,这些留白之处可用于记录一些新增的变化、附录或相关的信息,而且在对日志记下的资料进行分析时,它也会派上特别的用场。【日志举例】 3月25日, 昨天语文课上,在讨论课后“思考练习3”(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时,孩子们一致认为,就目前这场战争而言,可以通过写信来呼吁交战双方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还可以办一份以呼吁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来让人们了解战争带来的灾难一一我肯定了大家的想法,并将写信和办手抄报的学习任务布置了下去信要求昨晚完成,手抄报下周一进行评选 今天,60封信全都收上来了一一展读,我欣喜不己孩子们有的借第一次海湾战争带来的突难委婉地向交战双方领导人提出建议,有理有据,情理相融;有的从自然环境的保护、生命价值的保降等角度出发直接呼吁停战;还有的表达了对伊拉克受难同龄人的关切和同情,格式正确、语言流杨不说,更重要的是,信中融入了孩子们的情感,表达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着一封封信,就是和孩子们进行精神的、心灵的对话,我似乎看到了那一顺顺真诚而纯洁的心 感受着孩子们的感受,我想,我们的语文学习,一定要走进生活,让孩子们关注时事、关注生活,大大加强语丈数学与时代的联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使语文学习有一私永不枯竭的活水第二节:教育随笔的撰写一、教育随笔的基本特色教育随笔是用随笔的形式来表述教育问题的,它具有其本身的一些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手、随意、随心等。教师要想写好教育随笔,在掌握了它的基本内涵之后,就是要抓住其基本特色:随手及时性。随笔中往往涉及的是一些即时发生的教育事件和看到教育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带有闪光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能那么清楚了,故事就很难记得那么清楚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随便灵活性。随笔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要求,形式灵活,不拘一格,可长可短,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只求在字里行间能体现你对教育真实问题的思考即可。如果你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你有所触动,不说不快,你也不必找什么理由做依托,你就“随便”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随意文学性。随意中“意,就是指文学性的意境。教育随笔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论述式的文章具有更多的文学性。它的语言是活泼的,充满情感和哲理。可以描述,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写者心情舒畅,充满激情,在不刻意的追求与雕琢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读者也会倍感轻松。随心思想性。教育随笔虽然灵活,但它要求观点鲜明、突出,必须具有思想性和一定的教育惫义。教育随笔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够灵活的表现出作者个人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经验。它的思想性是有明显的个人特征的。【教育随笔举例】 欣赏和期待 有这么一个故事:查理罗斯在上学的时候,打架出名,学习一塌糊涂可是,他的英文老师迪丽布朗小姐却非常喜欢他。在一次课上说:我的孩子,好好学习吧,你可不能辜负自己啊!如果查理将来成不了一个人物,我不会原谅他的并当众吻了查理他从老师肯定的目光中受到了鼓励,他相信老师是不会错的。从此,他改变了自己,他开始发奋努力,下决心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值得布期小姐的当众一吻他成功了,后来他真得成了美国白宫负责出版事业的首席秘书。一位优秀教师的一吻造就了赫赫有名的伟人布朗小姐的出色正体现在巧妙地将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和爱以“吻”的方式化作教育影响,一直激励鞭策着罗斯成为著名的政界要人 心理学家已经揭开了这个心理奥秘:一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也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并通过这个“场”能把这种信念的能量传递给你身边的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就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收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奋斗的动力;相反,如果你总是持怀疑的态度,那么,这包含着一定会失败的信息也会摧毁被怀疑者最后的信心,而学生也是最容易从自己的老师那里,接受这一信息的心灵最敏感的人作为一个教育者,只要你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顺欣赏和赞美之心,并相信这些优点和长处在未来的岁月里,必能结出系系硕果,他就真得会像向日葵一样,始终向着你的欣赏和期待的阳光灿烂的开放,会一直从你欣赏的阳光中吸取能够给自己带来发展的营养,不管以后会在前进中遇到什么样的坎坷,他都不会怀疑你对他当初的肯定。 欣赏和期待教育,可以说是教师在自己教育实践中的最直接的应用一个教育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你要想把自己的学生或孩子塑造成你渴望中的样子,只有靠激励和赞美的语言才能真正的达到目的,就像植物都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一样;而挑剔和过度的批评,只能让孩子变得胆小畏怯,不知所从,或者因为逆反心理而干脆走向反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欣赏和期待教育,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的价值赋予给孩子的教育,也可以叫做是让孩子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教育。 老师,你听了有何感想?请多给学生一些爱、欣赏、车重和期待,让每个幼小的心灵中都拥有一个美好的梦吧!(选自青年教师2004.,9期)二、怎样写教育随笔有些教师会说“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写东西”,或一提到写文章就头疼,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的教育生活过程中,经常听到教师讲自己或他人很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教育故事写出来,从口头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有一个醒目、鲜明、引人的题目人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一篇好的教育随笔一定要有一个好的题目。2、选材要新颖,立意要创新。3.要形成个人的特色,有自己的见解教育随笔是个人思考的结晶,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教师本人对教育和教学生活中的独到看法和见解。因此教师写教育随笔时或平时的练习中,要关注自己思考的结果,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在教育随笔中阐述出来。在语言上要形成个人的风格习惯,才能独树一帜,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第三节:教育反思一、什么是反思“反思”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反过来思考”,用俗话说就是“回过头来想想”。这里包含三个意思:一是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二是对己有的认识发出质疑;三是用新的视角进行再思考。“自我的教育反思”作为校本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就是对自己的教育经历,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省性、批判性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反思既是教育实践理性的体现,又是自我超越起点、生成教育智蔽的增长点反思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它是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识。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的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踌躇、困惑以及心书上的困难等状态;反思还是寻找、搜索和探究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办法。通过这一过程,在促使人类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创奋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人类的进步也是一次次的反思的结果。教育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走过的教育、教学生活的对话”,思考自己“走过”的教育教学行为,它包括对教育理念的提炼、对教学行为的分析,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心理状况的解读,对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耗失和理性思考等,其本质是:二、教育反思的一般类型(一)教育行为反思教育行为反思可以理解为就是教师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教育习惯和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本质是反省与剖析促进或制约学生身心健康与发展的习惯和行为,从而探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思想、理念与策略。(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与学结合起来,从而努提升教学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1按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备课时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这样调整(教师也可以反思是否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某种估计),其目的主要在于显现教师的知识储备与已有经验。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己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情况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即在备课中和教与学的方案中没有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利用这些问题作为课程资源的。其目的在于提出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倾听学生”或在多大程度上关注了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和谐发展。如学生能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时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技术路线”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做好教学中反思,教师尽可能地记录教学进行中的反馈现象或数据,为“教学后反思”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教学后反思。下课后你感到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成功的地方、灵性进发的地方、缺憾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而形成教师的“自我意识”和成长意义。可见,有批判地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反思,就是教师结合“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对自己刚上完这节课或前几节课教学行为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认真分析判断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及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理念反思。教师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针对某节课堂教学提出,“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使每位一线教师对当前某些课堂教学理念进行一种理性地思考。教学行为反思。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判断与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等等。【教学行为反思举例】李丹路(北京阜城路中学):一天下午,李丹路通知学生放学后留一下可等他开完会回到班上,发现多数学生都走了,只剩少数学生在等他“我当时非常生气特想训他们一顿可转念一想,如果我批评了留下来的同学,就等于鼓励了先走的”李丹路把剩下的学生带到操场的草坪上谈心、开始时,学生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李丹路就请他们谈谈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来呢?”“结果怎样?”李丹路不断地鼓励学生说,还让他们自己进行分析“老师我可以说真话呜?说了真话,你不会对我有成见吧!”“不会看不起我吧!” “我发现,自己以前并没有给学生说话的权利”李丹路说,“以前,我和学生谈话,一贯态度和蔼,请他们坐下,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谈话仍旧心有余悸反思自己,我和学生谈话时那种审视的目光,好像要挖出学生身上所有的问题,谈话的全过程都是按我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学生除了回答我的问题以外,几乎全在听我讲解、分析,只有受教育的份儿这不是平等的谈话,而是上级对下级的训导!我忽视了学生自尊的需要以前有的学生曾经试图与我争辫,都被我以严密的逻挥、合理的假设、深奥的理论以及环环相扣的分析各个击破,按他们的话说,反正说什么都是我没理出于自我保护,学生开始封闭自我,顺从老师我为此陶醉,而他们却失掉了真实的内心” 通过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李丹路着手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他与学生谈话有“三步曲”:第一步打消戒心提前预约,并请学生选择谈话地点第二步鼓励说话他郑重承诺,“能听到你们的真心话,是你们对我的信任”第三步一一控制自我特别是在学生“暴露问题”的时候,要告诚自己师生是平等的问题和谬论的存在一定有它特定的背景、原因和道理 李丹路的真诚换来了学生自毒意识的内化现在每天都有学生愿意和他脚上几句 【教学行为反思举例】, “感谢”后的反思 例谈多媒体教学日前,听了一堂课坐井现天;讲到“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的时候,老师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并作小鸟飞翔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动人的画面一幅又一幅地呈现在大屏幕上:广裘无垠的苹原,连纬起伏的群山;安详静谧的乡村,高楼耸立的城市;长城雄伟壮丽,宛如巨龙,英姿飒夹;香山枫叶似火,仿佛燃烧的红海,令人陶醉可爱的学生被深深感染了,情不自禁地纷纷嚷起来:“哇” 感谢“多媒体”,有了它的魔力,课堂才会闪现如此精彩的瞬间;感谢老师的智慧:用美不胜收的景物、悠扬动听的旋律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试想,一个二年级的儿童,当他坐了二十几分钟,不由疲惫时,忽然耳闻优美的音乐、目睹绚烂的画面,怎不欢呼雀跃呢?教师在不经意间就传递了对学生的浓浓关爱用动态的、丰富的视听图像启迪了学生的心智低年段教学离不开直观、形象相信欣赏这一段录像后,“无边无际”的内洒定会清晰明了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我分明感受到学生个体生命热情的涌动,便激动地期待着课堂上生命之花的绽放 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画面后,只匆匆问了一句:“小朋友,天大呜?”答案当然是整齐而又响亮的“大”于是,双标一按,五彩画面荡然无存,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又开始了引入如此精彩的画面,目的仅仅是停留在帮助学生直观感悟“天很大”这一层面上,倒真有点“搞花架子”的感觉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多了“操乐”的味,却失去了“语文”的味我们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透过屏幕上动人的声音、色彩和形象,该让学生得到什么? 带着这种思考,我走进课堂,进行了“二度创作”。欣赏录像的学生的情在激荡、思在飞扬,学习情绪、课堂氛围都酝酿到了最佳时机于是,我“趁热打铁” 师:可爱的小鸟,刚才你飞过哪里,看到了什么呀? 生:我飞过大海,大海无边无际,波涛汹涌 生:我飞过高山,看见绿油油的小草,茂密的大树,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呢!生:我飞过大草原那儿万马奔腾,可把我吓坏了 师:飞过这么多美丽的地方,真了不起!现在,你想对青挂说什么? 生:小青蛙,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你快出来瞧瞧吧! 生:小青蛙,这儿的田野一望无际,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庄稼,农民伯伯请你捉虫呢!生:小青蛙,外面有清清的小河,好长好长,就像绿带这才是你的家呢!上述教学,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平台学生在换位叙迷的兴奋中,化画面信息的“吸收”为个性体脸的“倾吐”,能力在“倾吐”中提高,哲理在“倾吐”中融会,语文素养得以整合发展而这,当然离不了“多嫌体”的功劳没有它所制造的动态表象,又哪会生成学生闪耀的灵性、张扬个性的舰丽语言?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条顺扑不破的教学真理:语言课要胜“语”,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终极目标如果偏离这一方向,再先进再吸引人的多媒体设计也只是“作秀”必然会失去它的生命价值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运作,能切实利于学生发展的,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实施;与学生发展关系不大的,教师得舍得“忍痛割爱”;至于纯粹是属于走过场的“时笔”产物,则要毫不留情地抛弃!教学艺术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是一门充满生命意义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我们的课堂,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许多遗憾。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困惑是促使反思教学的关键,也是反思的开始。三、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写好教学反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写成功之处老师在写教学成功之处时,着重把握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环节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而又有具有艺术性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成功过程;课堂教学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进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的顶点。2.写缺憾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省、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寻找教育教学过程的“遗憾”。如我们的课堂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尊重了学生个性差异: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思维规律是否和谐;“三维”目标是否真正落实了等等。找到了“缺憾”之处,就是找到了成功的切入点3. 写教学智慧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葱之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因此,教师要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的习惯,感悟或发现教学中有灵性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这些“闪光”的东西往往是提炼经验的重要资源。4.写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的效益和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5.写“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6.写学生疑惑在探究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可能会提出教师“事先”没有遇到的疑难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恰恰是带有共性的、质的研究问题,也可能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阶段,这些问题往往是很关键性的问题,无论是课上得以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教师都要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课后真正与学生一同探讨与交流。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第五节:教育案例一、什么是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也是校本科研中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与表达形式。二、教育案例的意义1所有的教育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教育案例展示与反映的肯定是一个事件,否则也就不成其案例。作为教育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事件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在内的教育事件不能称之为教育案例:二是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遇到同样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可借鉴意义及价值,正如美国有的研究者所讲到的:“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2. 所有的教育案例都是故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许多情况下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感人的或值得人深思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活泼的情节、鲜活的典型人物,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作为案例。作为案例的教育故事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像“创造”出来的,没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教育案例;二是这个教育故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断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3. 所有的教育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或故事的描迷,但并不是所有事例或故事的描述都可成为案例。除了满足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外,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一是事例或故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二是事例或故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三是描述中要把事例或经过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四是对事例或故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五是事例或故事的描述要能反应映出事例或故事发生的特定的背景。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进行一项练习、解一个难题、写一篇文章、跟某学生的一次谈话等等,可以在课堂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受到一次感动,但它们没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也不一定具有“典型性”,因此,并不能笼统地称为教育案例。三、教师为什么要写教育案例具体讲,写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其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运用理论、记录自己研究经历的机会。其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与理解自己实践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然会遇到难以化解的问题,化解这些难题的事例与感悟就是很好的案例。教师在把化解这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事实材料理顺出来写成案例的过程中,会强化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再认识,使教师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明确努力的大方向。其三,案例写作能够促使教师及时总结教改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育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其四,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交流、对话、分享经验提供了有效方式。四、教育案例的撰写教师撰写案例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一定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1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2.要交代案例的背景案例首先是真实的教育教学故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真实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3.要对案例过程进行细描当确定了主题,又交代了案例背景以后,就要对确立主题的典型事例或故事所涉及的原始素材进行筛选、整理,对真实发生与发展“典型事例或故事”的过程进行细描。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特别要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处理或解决过程的细描,不仅要让读者感动,更要悟出它的意蕴。也就是让读者理解出本案例的主持者(主要是教师)的真正用意。4.案例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写案例时,要对事件或故事当时发生、发展的气氛、场面、人物的表情要写得通真、生动、活泼,使人看了,如身临其境,就象“发生在我身边的事”,给人一种鲜活意境,避免语言的呆板、僵化。一篇好的教育案例应有令人兴奋的亮点和发人深省的冲动。5.要对案例结果有启迪思维的分析和有入情入理的评点一般来说,案例不仅要说明教育、教学案例的情节、过程,还要交代处理或解决教育、教学事件的结果,它包括即时效果,还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案例】蛟河九中马玉珍老师的“借分” “借分” 一次数学考试班级的许多同学都得了满分,我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曲儿,突然,办公室的门“吱”一声开了一个小缝,一个小脑袋探了进来,是王涛。 王涛是一名调皮的学生,平时学习不太努力他缓缓地走到我跟前哽咽着说,“马老师,我这次数学考试打了58分。我”,王涛突然抬起了头,话语坚定的说:“老师,我是来向你借分”的,我是一名男子汉,说话要算数,下次,我一定以高分来还您”我看着王涛,心情异样复杂,“借分”多荒唐的事,执教这么长时间,这是头一遭。“分”到是“借”还是不“借”呢?看着王涛可怜而期待的眼神,一股疼爱之情由然而生,我决定“借分”给他,我对王涛说:“孩子,这分不是容易借的,这次我借你2分,可是你要想清楚,以后你要成倍地还给我,你能做到吗?王涛有些犹豫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成绩不好,要达到满分凭他现在的根基,他要付出很大努力,不过他坚定了信念,说:“老师,一言即出,驷马难追,你放心,我会以实际行动来表明我的决心的”。我笑了,轻松地拿过笔在他的卷子上加了对他来说是沉重的2分 王涛果然没有失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不但“还”回了分数,而且变得爱学习爱劳动了,尤其是我每次和他目光交汇时,总能读懂他目光中的感激之情,在又一次数学考试中,他还得了88分,实现了他的承诺。从此,他由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变成了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作者是蛟河市首届科研型教师) 这个案例不仅有“借分”事件发生的情节和过程,还有“我决定借给分”的处理方法,也有解决教育事件“王涛果然没有失信,不但还回了分数,而且变得爱学习爱劳动了”的结果,同时,马老师对本案例进行了“点评”。她是这样点评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了发展的教育”我认为只有对学生真诚的爱,相信学生,才使得象王涛这样的学生从思想到行为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的魅力就在于事无巨细,往往着眼于小处,更能焕发学生的信心与理想“2分”的教育带来的却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恰当、巧妙,确实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写好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1选择复杂的事件或故事情境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育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2.揭示中心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3.对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