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实验版)短文两篇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与练习短文两篇学习任务:1. 扫清语言障碍,熟读成诵,摘录名言警句。2. 学习读书方法。3. 体会语言的特点。简介作者: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17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实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少年时代已才华出众,12岁进剑桥大学。1596年受聘为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后因受牵连蒙冤而脱离政治生涯。其后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写出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被黑格尔赞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1626年他在进行一次科学实验时,受寒致病,不治身亡。代表作有培根论人生。马南邨(19121966),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有作品集燕山夜话。马南邨是笔名,他原名是邓拓。作者轶事:1621年,培根由于一次宫廷阴谋的牵连被指控贪污受贿。不久高级法庭对他作出有罪判决,并将他逐出朝廷,永不起用。对于此案,培根承认自己确曾收受礼物,但不承认自己由于接受馈赠而枉法。他认为自己“是50年里英国最最公正的法官之一”,同时又认为对他的审判是“两百年来英国国会中一次最公正的审判。”培根这番话是含有讽刺意味的。他用这种矛盾的陈述暗示了当时英国宫廷中贿赂成风的腐败政治情况。在此案结束后,培根即脱离政治生涯,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词语积累:藻饰:华丽的辞藻修饰。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去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或说话枯燥无味。不求甚解: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含贬义)。默读课文,谈谈课文中的哪些语言使你感触最深?比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从头读到尾的。要读的书太多了,需要根据书的价值来判断如何去读。但这就要求我们起码能够鉴别书的价值,这需要“眼光”,而“眼光”的有无靠知识的积累。再如:“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句话可以指导我们学习如何阅读文言文,如何阅读经典著作。比如,阅读文言文,开始可能会读不懂,但是如果你继续读下去,有时前面的内容就明白了。再比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读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感悟,但当后来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挫折要放弃时,联想到保尔的坚强与执著,真正理解了保尔的精神的高尚、品质的可贵,也更提高了读名著的兴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任务:1. 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的特点。2. 体会作者辛辣、犀利、有力、讽刺味极强的语言。3. 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3周年之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如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悲观的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以鼓舞民族的自信心。作者轶事: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但谢绝到国外就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终年56岁。上海各界人民敬献写有“民族魂”的旗帜,覆盖着他的遗体。中共中央从延安发去唁电,谨表哀悼。当鲁迅的遗体在虹桥公墓安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赶来送殡。学习步骤:(一)词语积累:玄虚:虚幻不实,神秘莫测。文中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为现在的事情而悲伤。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二)文体知识简介:(三)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1. 提出对方论点和论据:论据:自夸“地大物博”;信“国联”;求神拜佛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 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3.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四)体会文章犀利、辛辣、有力、讽刺的语言特色比如:文章开头列举对方的论据“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等句极其简练地画出国民党反动派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的形象,语言尖锐辛辣,极具讽刺意味。再如:用了仿词的修辞手法,从“自信力”,仿出了“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同学们可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赏析语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阅读训练:(一)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1. 请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在选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2. 试给这部分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各层的意思。3. 这段话阐明了读书的重要作用。请说说它在语言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4. 你一定读过不少书,一定会有许多感受或收获,请你撷取其中一点谈一谈。5. 写出与这段文字对应的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6. 作者认为,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的前提是什么?7.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二)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 )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 )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1. 在第一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 选文第三到五段,针对谬误论点论据,运用直接反驳的方法,从哪两个方面揭露其欺骗性?首先:其次: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所包括的范围是否相同?为什么?4. 段分别有几个句子加上了黑点,按照作者的说法是:凡是对于求神拜佛略有不敬之处,都被删除,可见这时我们“上峰”正在主张求神拜佛。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证,聊以存一时之风尚耳(且介亭杂文附记)。你也认为这是作者“存一时之风尚”吗?为什么?【试题答案】(一)1. 明智 灵秀 周密 深刻 庄重 善辩2. 从开头到“皆成性格”为第一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从“人之才智”到结尾为第二层:阐述读书能弥补精神上的缺陷。3. 语言上突出的特点是多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使论述的语言鲜明有力,气势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范文】虚拟物品转让协议7篇
- 医院绩效采购合同10篇
- 建筑材料买卖合同:XX建材购销合同9篇
- 注塑承包合同内容
- 电子监控安装合同协议书
- 厨师临时聘用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之2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2.4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学看平面图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版
-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 店长劳务合同协议
- 2024年地理中考模拟考试地理(江苏泰州卷)(A4考试版)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解读
- 2024年上海嘉定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真题
- 2025河北建投水务招聘2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常德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版
- 2024年北京中考地理试卷
- 廉洁合作承诺书(简单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