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电子琴教学的三个误区.docx_第1页
浅谈儿童电子琴教学的三个误区.docx_第2页
浅谈儿童电子琴教学的三个误区.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儿童电子琴教学的三个误区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25更新时间:2006-8-30电子琴因其携带方便,表现力强,演奏方法较为容易等特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实际生活中,从广大琴童的学琴经历来看,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此,我想以自身的教学体会就三个方面谈些想法。误区之一:学琴年龄越早越好。现代家庭对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许多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家庭里诞生一个“莫扎特”式的神童。有的家长甚至毫不犹豫把把2、3岁的小孩带进琴房,他们认为孩子学琴年龄越早越好,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扎实的“童子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人皆有之,但学琴亦不能违背一定的教学规律。从生理学角度看,13岁的孩子尚处在婴儿期,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很不健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手过小、过软。从医学角度上讲,婴儿手指极其稚嫩,指关节在长时间压力作用下,就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发育。所以特定的生理状态表明: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开始学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年,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新奇刺激所吸引,”,幼儿则更是如此。实践证明,4岁左右的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持久注意力平均约为5分钟。因此对年龄过小的孩子进行教学,我们往往会发现他们坐不住,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双向交流很吃力。一般来说,对56岁的孩子开始电子琴启蒙教育比较适合。只有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才具备一定的音准、节奏感和手的条件,循序渐进地启发教育将引领孩子们走入音乐的殿堂。误区之二:电子琴是一种电声乐器,触键训练并不十分重要。作为一种电声乐器,电子琴和钢琴在触键上是有一定区别的。钢琴的触键完全取决于演奏本身发声的音量随触键力度的大小而变化。触键力度大则声音响,触键力度小则声音轻,甚至没有声音。而电子琴通电以后,手触键即会发声,音量等功能开关的设置给儿童学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演奏者本身触目惊心键上的缺陷。因而,在电子琴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触键训练。我认为,学琴过程中触键训练是基础,在学琴初期尤其重要。如何让肩、臂、手腕自然放松?如何保持正确的手形?这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我们从正确的坐姿开始,让孩子们体会“自然放松”地弹琴。实际弹奏训练中,我们一般又从落腕触键法弹奏非连音开始,让孩子们体会在运动中保持松弛的状态和完满的手形。非连音的弹奏即由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自然放松地提起,手形呈自然放松的下垂状,接着手臂放松地落下,全部重量都落到所要触键的手指上,手指在琴键上站好并保持正确的手形。学琴初期,孩子在练习非连音弹奏时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如腕关节僵硬,掌关节下塌,指关节凹陷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草率了事。作为教师更应以正确地示范为主,辅之以耐心的引导,让学生用心体会和循序渐进地弹琴可以少走弯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弹单音时手指在琴键上一个一个地站好,才有可能正确体会触键中“落滚”及重心转移的感觉,顺利地弹奏好连音,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批好扎实的基础。事实上,只有“站好”方能“走好”及至“跑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手形难看,手指跑动困难,乐句呼吸不自然,速度上不去等等都是因为自然放松不够,基本功不过关所致。由此来看,正确的触键方法将使孩子们受益终生,如学到一定程度想转学钢琴,亦可从容自然地过渡。误区之三:电子琴就是微缩的钢琴。诞生于二十世纪的电子琴,以其神奇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演奏方法让无数的音乐爱好者为之疯狂。很多人认为:电子琴就是微缩的钢琴。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把电子琴教学和钢琴教学混为一谈,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的确,从外形和演奏方法来看,电子琴和钢琴比较相似,但电子琴有着更为显著的特点。它音色丰富,节奏多样,表现力极强。它不仅仅是微缩的钢琴,更是一个微缩的乐队。我认为,仅把电子琴作为微缩的钢琴来弹奏,不但抹杀了电子琴的特色邮购同时抹杀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是单纯搬用钢琴教学模式进行电子琴教学的必然结果。如果简单地把琴法教学分为技法培养和表现力培养两个方面,那么电子琴教学无疑比钢琴教学更注重后者的培养。我们都知道,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是音乐的四大特质,而电子琴正是以感性的方式把音乐的这些本质呈现给大家。丰富的节奏型和音色库,巧妙的自动和弦伴奏,让音乐更具魅力,也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尽享无穷的乐趣。当看到左面有些孩子满怀无奈、单一而机械地弹奏着钢琴教学中的哈农、拜厄、汤普森练习曲时,我总想大声呼喊:为什么为让他们弹奏更生动有趣的曲目?为什么不给这些练习曲加上多彩的节奏和音色?儿童有着比成人更为敏锐的听觉和迎春感,所以有些教师在第一课时就把节奏和音色引入课堂。我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做法,它避免了钢琴启蒙教学中单音练习的单一和枯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节奏体验会使孩子们的乐感越来越好。一方面训练他们反应的敏捷性,另一方面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听觉去感觉、比较、寻找最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