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招考培训(汉语.ppt_第1页
秋季招考培训(汉语.ppt_第2页
秋季招考培训(汉语.ppt_第3页
秋季招考培训(汉语.ppt_第4页
秋季招考培训(汉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 辅导 泉州师范学院 庄超颖,2015年福建省中小学 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 的知识和能力,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 3、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能力层级A、B) 4、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包括: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语言的性质和功能、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相互作用、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古代汉语的主要特点、汉字性质和特点、 汉字的演变、词义的古今异同、词的本 义和引申义等。(能力层级:A、B) 5、正确运用现代、古代汉语,包括:分清多义词和同音词、辨析同义词、常用虚词的用法与辨析、古文的翻译等。 (能力层级:A、B) 6、掌握现代、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汉字的基本知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律、汉字规范的要求、成语的特征等。 (能力层级:C、D),语言与汉语,语言总是属于一定的社会或民族的。汉民族的语 言就是汉语。它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 的一种语言,并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 播起过巨大的作用。汉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汉语 的历史也是悠久的,不论古代汉民族的语言,还是 现代汉民族的语言,都是汉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的国家,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个民 族大多有自己的语言。由于使用汉语的人口占绝大 多数,所以汉语成了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 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 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从外部功能而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并进行交际,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之一。 从内部结构来看,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词汇、 语法三个要素。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要素 ,是它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符号的总汇 ,是它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符号形态的 变化规则和组合规则,是它的结构规律。,人类社会相互沟通的手段很多,有听觉的,如语言、音乐、笛声、铃声、钟鼓声、号角声、哨声等;有视觉的,如文字、图画、电报代码、交通信号、科学符号公式、统计图表、旗语、灯语、体态语、商标、袖章、徽标等;有触觉的,如盲文、握手、抚摸、拥抱、接吻等。除了语言以外,其他交际手段都可以归入副语言。在这些众多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副语言都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语言虽然有很多功能,但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其他功能都是由社会功能派生出来的。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交际的需要,语言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如果没有社会交际的功能,就不可能有其他的功能。,语言的基本性质,(一)符号性 用甲事物代替乙事物,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两个重要的特点。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里语音形式同意义内容的结合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不过音义结合的任何语言单位一旦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之后,便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说该语言所有的人都必须遵守,并且一代代传下去。线条性是指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一个地发出,像一条线似的随着谈话时间的持续而延伸,没有人能在同一时间位置上说出两个声音。,(二)系统性 语言的系统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层级性上。上面谈到,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等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更小的系统构成,这样就使语言形成了不同的层级。 当然,语言的系统性不仅体现在它的层级性上,而且也体现在任何语言单位都处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语言就是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经纬起来的系统。,组合关系,即在时间的线条上一个接 一个出现的语法成分组合起来所形成的 结构关系。合成词是语素的组合,短语 是词的组合,句子是词、短语的组合。 聚合关系,即各级语法单位在组合的 过程中所形成的同类相聚的类别关系。 例如,在词的层级上,各种不同的词类 就是大大小小的聚合。,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举例: 我读小说。 爸爸看报纸。 妈妈做晚饭。 姐姐听音乐。 弟弟踢皮球。 上面几个例句横看是组合关系,竖 看是聚合关系。,(三)生成性 语言是由有限的语言单位及其规则构成的有限集合。任何一种语言的单位和规则都是相当复杂的,但是也都是有限的。正是这种有限性,才使语言具有可学习性。但是,人们却可以利用这些有限的单位和规则造出无限的句子,进而“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四)民族性 语言具有民族性。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各子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特色。 语言的民族性,是使用该语言的成员长期的文化习惯、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惯性和审美情趣等在语言中的积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深层精神世界。正因如此,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往往成为这个民族的标志和形象。,口语和书面语,口语是对口头言语的抽象概括,书面语是对写出来的言语的抽象概括。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不仅在于语音和文字这两种载体,而且在词语和句法结构等方面也有较多的差异。如口语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的词语较为文雅,句子较长,结构比较严谨。,从语言发生学上看,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一种语言可以没有书面语,但不可能没有口语。事实上在世界几千种语言中,只有少数语言拥有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从口语中不断吸取营养成分,而且自始至终书面语要受到口语的制约。由于书面语的特殊性,它需要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有自己遣词用句的特点,但是这种距离不能过大,一旦书面语同口语严重脱节,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就像“五四”前后汉语的书面语文言文的命运那样。,口语一发即逝,不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由于它是口耳相传,不大容易进行规范。书面语不仅较好地克服了时间和空间对语言的限制,而且有利于进行规范。通过对书面语的规范,就有可能形成民族的标准语,或称为“文学语言”。没有书面语,就不可能有民族的标准语。标准语的建立和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口语的发展。,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共同语和方言变体。狭义的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无论在音节的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一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也比较多,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3、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声调可以使音节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因此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汉语中的单音节基本上都是语义的承担者。这些单音节可以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以合起来构成合成词。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由于汉语中有意义的单音节差不多都能充当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少而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 3、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词有的被双音节代替,如“目眼睛”、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简为双音节词,如“外交部长外长”,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的,如“弱智”“离休”。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三音节词也有所发展,但双音节词仍然是多数。,附:词汇,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例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或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文言词汇、方言词汇等;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木和树、信件和信的关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一定数量的词,按照有关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就可以造出种种句子进行交际。 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就一种语言来讲,它的词汇越丰富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首先就因为它的词汇是非常丰富的。,附:语素和词,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从古代到现代,汉语语 素一直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也有两个音节的, 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单音节语素是汉 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用一个音节表示的语素叫单音节语素。 例:人、山、说、好、能 用两个音节表示的语素叫双音节语素。 例:朦胧、犹豫、徘徊、忐忑、匍匐 沙发、逻辑、咖啡、葡萄、波兰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表示的语素叫多音节语素。 例:巧克力、奥林匹克、歇斯底里、布尔什维克,辨别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不是 看音节的多少,主要看它是不是表示一 个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意义,是不是最 小的语音语意结合体。,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 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词是语言中 最基本的造句单位。 例:我们在教室里上课。 汉语的大多数语素能够独立成词,或 者能够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这样就构 成了极其丰富的语汇(词汇),使汉语 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三)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 手段。 汉语的组合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语 序,如“奶牛牛奶”、“认真学习学习 认真”、“来客人了客人来了”;二是虚 词,如 “我和妈妈我的妈妈”、“准备着 准备了”。,2、 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无论语素 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词、短语组 成句子,都有主谓、述宾、补充、偏正 、联合(并列)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 。例如词“地震”,短语“身体健康”,句子 “火车开动了”,部是主谓结构。,3、词的多功能性。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 分的关系比较复杂。某一词类往往不只 充当某一种句子成分,而是可以充当多 种句子成分,如动词“学习”就有多种功 能,在“我们正在学习”中它充当渭语的 中心语,在“学习是一种乐趣”中它充当 主语,在”有一次学习机会”中它又充当 定语。,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数词和名 词、动词结合时,一般都需要在数词的 后面加个量词。不同的名词和动词所用 的量词也往往不同,如“一个人、一头牛 、一张纸、一粒米”;如“写一遍、打一 针、跑三趟”等。 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的细微差别。如“是他吗?”“是他吧!”“ 是他呢。”,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意义。如果这些意义互有联系,那么,其中有一个应该是本义,而另外的则是引申义。所谓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所谓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辨别词的本义,主要靠两个方法:一是从分析字形来探求本义,一是从上古的文献资料概括出词的本义。,用现代汉字来推求本义,最重要的材料就 是形声字。例如“过”有“经过”、“超过”、“过失” 、“犯错误”几项意义,毫无疑问,“经过”一义 与形旁的联系最直接,因而它是本义。其次 是会意字、指事字。如“从”字,我们也容易根 据它的形体,从“跟从”、“听从”、“服从”、“参 与”、“从属”这些义项里找出它的本义“跟从”来 。“本”的本义是“树的根”,“末”的本义是“树的 末梢”,也是容易辨认的。,又如“习”,我们现在一般都知道它有“学习”、“复习”、“温习”的意思,但它的本义是什么?这个字为什 么从“羽”旁呢?查说文解字:“习,数飞也。”才 知道它还有“鸟反复飞”的意思。说文解字这个 解释可靠不可靠?还得看看这个词在古书中的用例。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蟋蟀居壁,鹰乃学习。” 句中“习”正是“鸟反复飞”的意思。据此,我们才能认 定“习”有“鸟反复飞”的意思,而且这个意义是它的本 义,因为它同形旁“羽”的关系最直接。,对每个词最原始的意义,已很难确切地做 出考证。从分析字形来探求本义,在目前主 要依靠说文解字 (也称说文 )。 说文解字是东汉末年许慎编的。他全面地 分析了小篆的结构,并参照了他所能见到的 古籀文,对每个字的意义和结构作出了分析 和解释。其中有些字的解释,不免有牵强附 会的地方,但多数还是可靠的。当一个词有 好几个意义的时候,如果这些意义之间并没 有什么联系,就不能看作是本义和引申义的 关系。,单义词和多义词,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以分为单义词和多义 同。 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有两个以 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多义词的大量存在是词汇丰富的一种表现 。词的多义,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 使用范围。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义项适用,如果 在同一语境中可以使用两个或更多义项,这 个词就会产生歧义。,多义词举例: 这口井很深。(从表到底的距离大) 这本书很深。(深奥) 我们的友谊很深。(深厚) 夜已经很深了。(时间长) 这种布的颜色很深。(浓重),同音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 同音词是一音多词,语音相同(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例(书写形式相同的同音词): 别了,我的母校。(别离) 别有一番风味。(另外) 别上校徽。(绷住或卡住) 别去了。(不要,不用) 还有许多是书写形式不同的同音词,它们 就较容易分辨了。如“之、知、汁、支、栀”等。,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 义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包括 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 青霉素盘尼西林 铁路铁道 自行车脚踏车 第二种: 坚决坚定 骄傲自豪 愤怒愤慨 愉快高兴 是不是同义词主要从义项上看,只要有一 个重要义项相同的词就是同义词。,辨析同义词,(一)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1、意义的轻重 例如:功勋功劳 错误缺点 2、范围的大小 例如:时代时期 事情事件 战争战役 边疆边界 3、词义侧重点 例如:屹立、矗立、耸立,相同的语素是“立”,不同的语素 是:屹,侧重高而稳;矗,侧重高而直;耸,侧重向上突出 4、个体与集体的不同 例如:花花卉 书书籍 树树木 布布匹,(二)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依靠依赖 2、语体色彩不同 例如:吓唬恐吓 (三)用法方面的差异 1、搭配对象不同 例如:履行:条约、诺言 交换:意见、礼物 执行:命令、任务 交流:思想、经验 2、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例如:充分: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 充满:动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汉字及其特点,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汉字形音义关系错综复杂。 3、汉字形体的方正和单个化。,汉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悠久的历史。汉字产生的确切年代,由于资料不足,现在还很难断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批汉字资料,是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殷代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汉字。在此之前,汉字必定还有一个相当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汉字的演变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形体结构演变阶段包括: 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比较重要的几次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汉以后,隶书成为正式字体,逐步摆脱了象形字 的约束,打破了小篆的结构,成为一种便于书写而又 整齐美观的书体。由小篆到隶书是汉字形体上的一 次大的变革。到了汉朝末年,又出现了楷书。“楷” 是楷模的意思,隶书变为楷书是现代汉字字体定形 的一次重大变化。魏晋以后,楷书代替了隶书的地位 ,一直沿用到现在。隶书以下的称今文字,小篆以 上的称古文字。,汉字构字法 “六书”是传统的分析汉字结构的方法。“六书”这 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据说是“六艺”的一种。 东汉的班固、许慎把“六书”具体解释为六种造字方 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古人并不是先订出“六书”的原则然后再据以造字 的。“六书”是在汉字发展到相当完备的阶段,人们 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对其形体结构和运用规律进 行分析而总结出来的。严格地说,“六书”中只有象 形、指事、会意、形声才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 借则是用字之法。,象形就是描画事物形状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象形字。例“日 、月、目、水、火”。 指事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 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例 “本、末、刃、寸、亦”。另一种是用纯 粹的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某个意义。如: “上、下、一、二、三”等。用指事方法 造的字就是指事字。,会意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 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会意 字可分为异体会意和同体会意两种。异 体会意的, 例“采、苗、牧、拿、凭、 益、臭、吠、斌、涉、休、男、美、明 、半、箍”。同体会意的,如 “从、众 、林、森”。用会意方法造的字就是会 意字。,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字。形符也叫 形旁,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声符也 叫声旁,其作用是表示字的读音。例“祥、领 、篱、赏、旗、载、衷、闻”。 假借是因为语言中有了某个词,但还没有 表示这个词的字,于是就在通行字中找出一 个同音字来代替。 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转注就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具有同样的形符,它 们的意义可以互相注释。例“老”和“考”。,附: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汉语所用的表意符号,有几万个形体,常用的也有几千个。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有人称它为语素文字。 汉语一个音节可能用许多汉字来记录,而同一个汉字有的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音节。,现行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形旁表示意类,声旁表示读音。声旁本来也是表意字,如“氧”中的“羊”。而声旁表音也不是固定的,同一读音可能用不同的声旁,如读y音的“挹、议、溢、亿、呓、屹、奕、蜴、疫、译、縊、臆”等通用字中用了十几个声旁;而同一个声旁又可能表示不同的语音,如声旁“者”可能表示zhe、(赭)、she(奢)、shu(暑)、chu(褚)、du(睹)、zhu(诸)、tu(屠)、xu绪)、dou (都)等读音。因此,形声字的声旁不同于表音文字的字母。从文字体系来看,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声字,但仍然可以看作表意体系的文字。,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主要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些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汉字规范化,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2013年08月19日 22:45:50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通用规范汉字表,现予公布。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各领域汉字应用需要的重要汉字规范 。制定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 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社会一般应 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原有相关字表 停止使用。 国务院 2013年6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 教育部语信司,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通用 规范汉字表的通知。该表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 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 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规范的总结、继承和提升,也 是信息化时代汉字规范的新起点和新发展。党的十 八大提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 制和实施通用规范汉字表,对提升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 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也可以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标准。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常用度仅次于一级字。一、二级字表合计6500字,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通用规范汉字表还有两个附表,分别是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和笔画检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工作始终把握六条原则:一是尊重传统,注重汉字规范的稳定性。二是尊重历史,注重汉字规范的继承性。三是尊重现实,注重汉字规范的时代性。四是尊重民意,注重汉字规范的社会性和服务性。五是遵循规律,注重汉字规范的科学性。六是充分考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汉字应用的实际情况,兼顾汉字应用的国际需求,尽量避免扩大差异。,与以往汉字规范相比,通用规范汉字表 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集多个字表于一体, 方便大众使用。通过对以往汉字规范的整合 、优化,满足信息化时代汉字应用实际需求 ,调适已有各规范之间相互矛盾之处,用一 个字表覆盖了以往多个字表的功能。二是运 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定量、收字和分级。 遵循汉字发展和应用的客观规律,运用语料 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汉字进行科学定量 和合理分级,满足不同领域的用字需求。,三是增收专门领域用字,适应信息化时代各领域用 字的新需求。通过向公安部、民政部等相关部门和 群众征集用字,收录了较为通用的姓氏人名用字、 乡镇以上地名用字、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 术术语用字和中小学教材文言文用字,尽量满足各 类证件制作用字和医药、气象、环境等学科门类专 业用字的需要。四是梳理汉字的简繁、正异关系, 以附表形式呈现了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之间的 对应关系,方便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信息交流和海 外华人的汉字应用。 /14/2013_8_28/1_14_5517_0_1377653926530.html,古代汉语的概念,古代汉语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古代汉 语就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它是 个与现代汉语相对称的概念。古代汉语包括 上古(先秦两汉)、中古(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和 近代汉语(元明清),始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经过几千年演变的历史后,形成为现代汉语 ,其书面形式即现代白话文。就是说现代 汉语是在源远流长的古代汉语基础上形成的 ,是古代汉语的继承与发展。,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 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例如:山、水、风 、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这类词大 部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 定有重要作用。 (二)古代的词义消亡了 例如: “其人天且劓。” (周易睽)“天”和“劓” 都是古代的刑罚,“天”是划破罪人的前额,然后涂 上墨。“劓”是削去犯人的鼻子。在现代汉语里这两 个词义都已经不存在了,这是因为它们所表示的事 物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了。,(三)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 看不出任何联系。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 ,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 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 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 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 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庄子逍遥游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元明之交,才有了“抢 夺”的意思。但是这类词的数量十分有限,对阅读古 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四)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 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 些不同之处。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 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例如: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 这类古今词义同中有异的词,数量多,在阅读文 言作品的过程中又常常需要辨别哪些是与今义相同 的用法,哪些是与今义不同的地方。我们讲古今词义演变时,所谓“今义”并不全是现代才有的意义。现代汉语词义是古汉语词义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义有许多早在古代就有了。,古今词义差异的类型,(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扩大 今义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大于古义所表示的客观事物的范围,称之为词义扩大。例如:“皮“,上古指“自然的、带毛的、兽类的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不带毛的皮,特别是经过鞣制的皮,叫“革”,人的皮叫“肤”,今义则不管上述哪一种都叫“皮”,甚至还能指许多物体的表面一层,如“树皮”、“鱼皮”、“漆皮”、“地皮”等。,2、词义缩小 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小于古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叫词义缩小。例如:“臭”,上古是一切气味的总称,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薰”是香草,“莸”是臭草。“有臭”就是“有气味”的意思。今义则专指臭味。,3、词义转移 古今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不一样,即词义在发展过程中由表示甲事物转向表示乙事物。例如:“闻”的古义是“听见”,属于用耳,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听而不闻”就是“(虽然)听了但没有听进去。”今义是“嗅”,属于用鼻。 4、词义的轻重不同 “饿”古义指没有饭吃,饿得快要死了,不是一般的肚子饿,一般的饿古代称之为“饥”。“饿”的今义程度轻多了,指的是一般的饿。,(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爪牙”原来是两个单音词,复合成双音词 后,指的是得力助手,褒义,诗经小雅祈 父:“祈父,予王之爪牙。”三国志关张 马黄赵传:“黄忠赵云彊挚壮猛,并作爪牙 。”今义指“走狗”,贬义。 感情色彩方面的差异是从属于词义范围的 差异的。一些词古今词义之所以有感情色彩 方面的差异,首先是因为它们的词义范围发生了变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词在词义范围发生变化以后都同时有这种感情色彩的变化。,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古代汉语中一般没有什么具体意义,只起一种衬托语意作用的词。它有助于实词的组合,也有助于语气的表达,在文言文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常常会表示不同的意思和作用。它的种类除了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之外,还包括代词(现代汉语中代词属“实词”)。 学习古代汉语的虚词,要着重掌握三个要点:一是确切分辨虚词的词性;二是掌握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三是准确地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一般认为,近代学者严复归纳出来的“信 、达、雅”三项翻译原则可作为文言文翻译的 标准。“信”就是译文要忠实原文的意思,要准 确;“达”就是译文的表达要通顺、流畅。这两 条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的要求。“雅”就是译文 的语言要典雅、能够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这是对今译的语言表达提出的更高要求。,文言文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是翻译时每个句子中的各个字词都必 须在译文中得到落实,能对译的一定要一一 对译。 二是在句法结构和词序方面,应尽可能 对照原文进行直译。凡古今不同的语法形式 ,如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特殊词序、特殊 的词组、结构及习惯格式,则应按照现代汉 语的表达方式予以转换。,三是对原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段应在忠实 反映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其修辞特 点,使译文在语言风格上接近原作品,力求 传神;若遇到其些修辞手段与现代汉语不一 致、据字面直译会妨碍对文意的理解时,则 应在译文的用词或句式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将它们转换成现代的惯常说法,避免以辞害 意。,四是对古代文化概念和专用语,一 般可直接转述而不必翻译。 五是译文要忠实反映原作的语气和 感情色彩。,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 句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 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 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 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意译有 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 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 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其不 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 应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1、填加与替换 文言词多数为单音词,而现代汉语词汇多 为双音词,所以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将被 翻译的文言单音词填加成现代汉语的多音 词,这叫填加法。有的单音词无法用填加 法构成双音词,就另外寻找一个双音词替代 原单音词,这就叫替换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译文:老师是靠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 难问题的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对于他自身,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糊涂啊。,2、补充与调换 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常有不该省略的成 分而省略了的现象,所以翻译时要将这些省 略的成分补充出来;文言文中还有许多倒装 的句子,有的也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 对此翻译时要将其调整过来,这叫补充调换 法。例如: 明日,子路行,以告。论语阳货 译文: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夫子), 把(遇见丈人的事)告诉(夫子)。,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 (韩非子) 译文:过了几个月,孟孙又召回(秦西 巴)让(秦西巴)做自己的儿子的老师。,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 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 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 见其明也。 (师说) 译文: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授他们念书 和学习断句的方法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给 他们道理解答他们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 断句,不能解答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 ,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学习小的而放弃大的 ,我看不出他们高明的地方。,3、变换与合并 所谓变换,就是变换文言文的某种说法为现代文 的习惯说法;所谓合并,就是将一些分开讲的成分 进行压缩归并,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这主要体 现在古文的修辞手法上。例如:沛公不胜杯杓,不 能辞。(史记 项羽本纪) 文言中还有一些辞格翻译是要合并的,如,铺 陈排比。例句: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这里 四句排比运用是为了造成一种语言气势,其实际内 容不过一句而已,翻译时压缩成一句就可以了:“秦 孝公大有吞并各国称霸天下的雄心”。,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 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这里的“东市 “”西市“”南市“”北市”显然不必一一直译,只要 译成“到集市各处买了骏马、鞍鞯、辔头、长 鞭”就可以了。,4、直录与删除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 、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 ,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 用翻译。例如: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 鹿。(史记项羽本纪),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 表达某种语气,或只起连接作用,它们没有实在的 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 因为没有相应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可以不译。比 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 ,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起提宾作用的“ 之”和“是”(何罪之有,惟命是听),凑足音节的“ 之”(三寸不烂之舌)等都不必译。还有“夫” “且” “且 夫”或“盖”等发语词有时也不必翻译。例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词性、用法 及在句中的意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梁以此奇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一般。 2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西:名词用如动词,向西进军。 3故不如先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