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doc_第1页
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doc_第2页
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doc_第3页
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doc_第4页
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根据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的有关工作要求,按照2009年浔阳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2009年我们开展了“四害”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1、监测点选择按浔阳区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规定进行选择。2、监测器材采用国家统一的监测器材。3、监测时间确定常年开展,每月监测1次。4、监测方法按浔阳区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进行监测。二、结果与分析:1 鼠类1.1 鼠密度及季节消长全年共布鼠夹6000块,有效夹5924块,捕获鼠类122只,年平均鼠密度为2.05%。鼠密度最高为八月3.5%,最低为十一月1.4%,(见表1)。从曲线图(见图1)可以看出春季为季节高峰。 表1 浔阳区城区2009年鼠密度情况(鼠夹法)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布夹数(块)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6000有效数(块)4764724744734804774824794844754804775924阳性数(块)910121589910111198122阳性率(%)1.92.12.53.71.61.81.82.12.32.31.81.62.05图1:浔阳区鼠密度季节消长图1.2 环境类型分布调查表明,外环境密度最高为3.45%,其它依次为居民区2.12%、特殊行业0.75%(见表2及图2)表2 浔阳区不同环境类型密度情况 居民区特殊行业外环境有效夹(块)113125072286阳性夹(块)241979阳性率(%)2.120.753.45 图2 不同环境类型密度阳性分布情况1.3 种群分类本次调查发现2种鼠种,从表3可以看出其构成比,褐家鼠占95.9%、小家鼠占4.1%。表3 浔阳区城区鼠类种群构成情况(鼠夹法)褐家鼠小家鼠合计捕获数(只)1175122构成比(%)95.94.1100 图3浔阳区城区鼠类种群构成图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区鼠密度高峰为三月、四月和九月、十月份。从环境类型的分布情况来看,外环境密度最高,然后依次为居民区、特殊行业,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周围环境,防鼠设施,单位重视程度有关。 本次调查发现鼠类2种,褐家鼠、小家鼠。以褐家鼠为主,褐家鼠为优势种群。1.4 与人类疾病的关系鼠类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传播多种疾病。据调查,我区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此外还有小家鼠等,能够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等疾病。 2 蚊2.1 种群分布及构成比全年共捕获蚊虫300只,年平均密度为0.31只/小时,其中致倦库蚊139只(占46.3%)、中华按蚊40只(占13.3%)、白纹伊蚊101只(占33.6%)、三带喙库蚊20只(占6.8%)(见表4、图4)。表4 2009年浔阳区城区蚊虫种群构成情况(灯诱法)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合计捕蚊数(只)1394010120300构成比(%)46.313.333.66.8100 图4 2009年浔阳区城区蚊虫种群构成图2.2 消长趋势和不同环境密度2009年度的蚊虫监测工作从4月开始,12月结束。以8月密度最高为0.65只/小时,居民区、公园、餐饮及绿化带的蚊密度分别为0.29只/小时、0.43只/小时、0.21只/ 小时和0.41只/ 小时(见表5、表6、图5及图6)。表5 2009年浔阳区城区蚊密度情况(灯诱法)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全年捕蚊时间(小时)120120120120120120120120960捕蚊数(只)123351637942200300密度 (只/人工小时)0.10.270.420.530.650.350.1700.31 图5 浔阳区2009年蚊密度消长图表6 2009年浔阳区城区蚊不同环境密度情况(灯诱法)居民区公园餐饮酒店绿化带捕蚊时间(小时)192192384192捕蚊总数(只)56838279密度(只/小时)0.290.430.210.41图6 2009年浔阳区城区蚊不同环境密度情况图2.3 与疾病的关系据调查,我区蚊虫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46.3%,其次为白纹伊蚊(占33.6%)、中华按蚊(占13.3%)、再次三带喙库蚊(占6.8%)。蚊类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传播疟疾、乙脑等多种疾病。根据浔阳区2009年疫情报告,疟疾、乙脑全年无发病。从疟疾、乙脑发病与蚊虫季节消长情况分析,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3 蝇类3.1 种群分布及构成全年共布放诱蝇笼60个,回收60个,捕获苍蝇242只,平均密度4.03只/笼。其中家蝇72只(占29.7%)、大头金蝇61只(占25.2%)、铜绿蝇31只(占12.8%)、 丝光绿蝇28只(占11.5%)、阿丽蝇13只(占5.3%)、市蝇30只(占12.3%)其它7只(占3.2%),家蝇为优势种(见表7、图7)。 表7 2009年浔阳区城区蝇类种群构成情况(笼诱法)家蝇大头金蝇铜绿蝇丝光绿蝇阿丽蝇市蝇其它合计捕蝇数(只)7261312813307242构成比(%)29.725.212.811.55.312.33.2100图7 2009年浔阳区城区蝇类种群构成图3.2 消长趋势和不同环境密度2009年的蝇类监测采用糖醋为诱饵,从1月开始,12月结束,以7月密度最高、8月次之,分别为8.2、6.6只/笼(见表8、图8)。表8 浔阳区城区2009年蝇密度情况(笼诱法)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布笼数(个)55555555555560回收数(个)55555555555560捕蝇数(只)781218292741332320139242蝇密度(只/笼)1.41.62.43.65.85.48.26.64.64.02.61.84.03图8 浔阳区城区2009年蝇密度分布图四种不同的环境类型中蝇密度情况见表9及图9。以农贸市场的蝇密度最高,为7.5只/笼;其次为绿化带,4.91只/笼;再次为居民区,3.5只/笼;餐饮外环境的蝇密度最低,为2.12只/笼。表9 2009年浔阳区城区蝇不同环境密度情况(笼诱法)居民区农贸市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蝇笼数(只)12122412捕蝇总数(只)42905159密度(只/笼)3.57.52.124.91图9 2009年浔阳区城区蝇不同环境密度情况分布图3.3 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苍蝇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根据浔阳区2009年疫情报告,从痢疾、伤寒逐月发病情况与中心城区蝇密度全年消长趋势对照分析,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4 蟑螂4.1 蟑螂密度及季节消长粘捕法监测全年布放粘蟑纸6000张,收回5451张,捕获蟑螂2856只,平均密度0.52只/张;阳性843张,侵害率为15.5%。蟑螂密度最高为八月0.95只/张,最低为一月0.38只/张,年平均蟑螂密度为0.52只/张,年侵害率为15.5%(见表10及图10) 表10 2009年浔阳区城区蟑螂密度情况(粘捕法)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粘蟑板(张)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6000回收数(张)4544584514534404624414644494614714325451捕蟑数(只)1771982342382322381874422432781852042856密度 (只/张)0.380.430.510.720.520.510.410.950.540.60.390.470.52阳性数(张)4453607253689017079634656843侵害率(%)9.711.613.315.812.114.720.136.617.613.69.712.915.5图10 2009年浔阳区城区蟑螂季节消长情况分布图(粘捕法)4.2行业分布(粘捕法)调查表明,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最高为1.15只/张,其它依次为餐饮单位0.53只/张、医院0.45只/张、居民区0.4只/张、宾馆业0.13只/张、;侵害率则为农贸市场28.8%、餐饮17.0%、医院13.7%、居民区15.1%、宾馆4.2%。(见表11及图11)。表11 2009年浔阳区城区不同行业蟑螂密度情况(粘捕法)农贸市场.餐饮宾馆医院居民区合计回收数(张)101611051151110910705451捕蟑数(只)11765961525004322856蟑螂密度(只/张)1.150.530.130.450.400.52阳性数(张)29318848152162843侵害率(%)28.817.04.213.715.115.5图11 2009年浔阳区城区不同行业蟑螂密度情况分布图(粘捕法)4.3 种群分类(粘捕法)本次调查发现2种蟑螂,从表12可以看出其构成比,德国小蠊占90.1%,黑胸大蠊占9.9%。 表12 浔阳区中心城区城区蟑螂种群构成情况(粘捕法)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合计捕获数(只)25762802856构成比(%)90.19.9100图12 浔阳区中心城区蟑螂种群构成图(粘捕法)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区蟑螂密度高峰是四月和八月。从行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农贸市场的蟑螂密度最高,然后依次为餐饮、医院、居民区、宾馆。我们认为这主要与周围环境,控制措施有关。本次调查发现蟑螂2种,德国小蠊、黑胸大蠊。以德国小蠊为主,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4.4 与人类疾病的关系蟑螂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传播多种疾病。据调查,我区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此外还有黑胸大蠊。能够传播鼠疫、痢疾、甲肝、伤寒、霍乱等疾病。根据浔阳区2009年疫情报告,从蟑螂可传疾病与蟑螂季节消长情况分析,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三、存在问题与对策:1、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是项长期的工作,不仅费工费时,所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