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物体的追及问题专题研究执教老师:上海市南洋中学 刘培新点评人:上海市南洋中学张民强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我校是一所区重点中学,任教班级是平行班的班级同学。所用教材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期教材。而学生处于高二会考复习阶段,复习的内容为运动学的难点追及问题的研究。这部分是难点内容。教学任务是通过应用学生所学知识解决追及问题常见的错误解法入手,通过仿真实验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交流各种解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物体相遇的条件(两物体同位置时的位移关系)。(2)理解物体相遇(不相撞)时的速度关系。(3)初步学会利用仿真实验观察分析物体的运动。2、过程方法(1)正确掌握运用运动学知识解决物体追及问题的不同方法。(2)感受物体的运动情况和运动数据描述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物体相遇的条件(两物体同位置时的位移关系)(2)物体相遇(不相撞)时的速度关系。(3)解决物体相遇问题的常见方法。教学难点:(1)物体相遇(不相撞)时的速度关系。(2)解决物体相遇问题的常见方法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思想:通过应用学生所学知识解决追及问题常见的错误解法入手,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模拟两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指导学生探索两者何时相距最近,最近时不会相撞的条件。并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交流各种解法。教学流程:(1)仿真实验验证;(2)找出错误的原因;(3)探索不相撞的条件;(4)学生提出解法指导学生活动简单动画实际问题追击问题常见解法(错误)实际问题(例题)学生思考思考练习(思维活动)分析交流各类解法(1-2个)小结追及问题的分析思路;布置作业五、学习资源和器材准备多媒体动画(追及类的flash动画和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制作的东动画)、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计算机、投影仪六、案例实录教学过程点 评(一)引入新课(1)简单动画;(2)生活中追赶、不相撞、相遇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分析解决。板书:运动物体的追及问题专题研究(二)课堂教学例题:卡车A以速度v1 =30m/s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50m处有一汽车B沿同方向以速度v2 =10m/s (对地,且v1v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紧急刹车,卡车A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要使两车不相撞,a1应满足什么条件?v1a1v2解: 设卡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时,经时间t,追上而不相碰,则:指导学生实验: (检验我们的成绩)利用仿真实验模拟两车在数据:v1=30m/s, a1=3m/s2 ; v2=10m/s 进行检验。思考:(1)(学生会发现两车相遇两次!)刚才的解法问题出在哪里?物体相遇而不会相撞时的速度关系应该如何?(2)可以检验所求的各种数据!班级同学共同分析思考错因!指导学生探索: (孜孜不倦的探索)实验数据: v1=30m/s, a1=6m/s2 ; v2=10m/s在两者不相撞的情况下,两者相距最近时,两者的速度分别为多大?你得到怎样的规律?结论:当后者的速度减小到与前车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思考与启发:若不相撞,最近的距离可以为多少?这时的加速度为多少?学生不同解法:(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点击切换的具体的幻灯片,不同的五角形代表相应的解法)介绍各种解法:相对运动分析法:设火车的加速度为a1时,经时间t,恰好追上而不相碰,则位移关系恒成立法:要使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为:由二次函图象可知,上式恒成立的条件为:判别式0 即:图象法:画出两车的v-t图象,由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要使两车不相撞,则图中画有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S S,即:变换参照物法: 解:取汽车B为参考系,则开始刹车后: 后车相对前车做初速度 v0=v1-v2 ,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后车相对前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若相对位移 SS,则两车不会相碰,即:思考:v1a1v2若v1v2,当相距S时,车A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A追上B前何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多大?解:当车A的速度达到V2时,两车相距最远,此过程中车A的运动时间为:(三)课堂小结:追及问题的分析思路根据追赶和被追赶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分析运动过程,建立物理图景,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系。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上时位置坐标相同,同时还要注意两物体运动时间关系和速度关系。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等。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除了以上所述根据追及的主要条件和临界条件建立方程求解外,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法、应用v-t图象法和相对运动的知识求解。(四)课外活动和作业:练习: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候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汽=3米/秒2的加速度开始行使,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以v自=6米/秒的速度匀速驶过,从后面超过汽车,试问:(1)汽车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自行车,此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2)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此时距离是多少?这个设想好,让学生找错印象更深,也能培养能力。(张培荣老师指导点评)这里可说明取不同值时的各种情况。(张培荣老师指导点评)这里可强调此法是研究两个物体都动的问题的常用方法,可转化为一静一动,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张培荣老师指导点评)。七、教师点评(点评:张民强老师)运动物体的追及问题时教师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思维容易混淆的难点。刘老师经过认真思考,从学生易错的思路着手。通过仿真实验展现物理情景,让学生确信自己的思维错误,从而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深入探究错误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能抓住契机加以点拨,引导。师生情感上得到共鸣,解题方法上深入探究,师生共同深化主题。在探讨过程中,刘老师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数学方法、图像方法等融入到教学之中,用逼真的仿真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两者结合,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各取所求;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理解其中的物理意义。在整个教学中,刘老师语言清晰、亲切,教学层次清楚,难易安排得当,能环环扣住中心,学生思维活跃,体现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在教学时间上显得较为紧凑,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需拓展,能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需要突出。总体来说,这堂精心设计的课是一堂好课。八、教学反思追及问题是学生学习遇到的难点之一,常见的错误解法是紧紧抓住了位移关系,而没有抓住速度关系,这节课试图通过仿真试验让学生认识到这样是错误的。并指导探索和思考两者首位相接时,不相撞的条件即速度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解法,并交流分析介绍各类解法。这节课上下来感觉,学生的活动不如预想的那样好,略感闷;时间感觉偏紧。但是事后问学生,学生反映还是有所收获,能够解决这类问题。我感觉今后在教学中,对于这类问题还需要把设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气压维护装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科技学院《日语新闻听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英语短篇小说佳作欣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成型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某建筑劳务分包合同
- 索鞍安装施工方案
- 2025绿化工程供料合同范本
- 2025年“1+N”全景式假期成长实践作业设计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铁艺货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碧螺春的主要制作工艺
- S-71200自动混合液体机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学弈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202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3610-2019
- 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校2024届中考英语最后一模试卷含答案
- 昌吉学院学生管理制度
- 关于姓白的研究报告
- 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300种书名
- 工会会计账务处理智能系统
-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现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