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如图小球A在拉直的细绳下端,并与光滑的斜面接触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细绳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对斜面的压力B. 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C. 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的拉力是二力平衡的D. 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绳的拉力【答案】C【解析】假设小球受到斜面给的支持力,则该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小球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绳子的拉力,三力不可能平衡,所以小球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故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作用,只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二力平衡,等大反向,C正确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是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表达正确的是( )A. v0tat2 B. v0tat2 C. v0t D. at2【答案】BCD【解析】由题意,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时间为t,则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s=v0t-at2,故A错误,B正确由题,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0,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所以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故C正确此运动可看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 s=at2,故D正确故选BCD3.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 1 s 内、第 2 s 内、第 3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123 B. 149C. 135 D. 123【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物体在第1 s 内、第 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根据可知,平均速度之比为135,故选C.4.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定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A. 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B.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 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答案】D【解析】【详解】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规律时,首先是提出问题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了猜想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就是速度变化是均匀的,接着进行了实验,伽利略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推理,然后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出结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目前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 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 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 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B. 如果驾 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0.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C. 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 t=2s 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 2 mD. 如果在距停车线 6m 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 刹住停车让人【答案】B【解析】【详解】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所以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m-6.4m=1.6m,故C错误;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是6.4m,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刹住停车让人。故D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m,所以车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s0.2s故A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位移时间 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同时要注意刹车的末速度可能是0。6.如图所示,物体 A 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 10N 的物体 B,且已知物体 A 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4N要使 A 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 F1,则力 F1 的取值不可能为( )A. 6N B. 9N C. 12N D. 15N【答案】D【解析】【详解】绳子对B的拉力F2=G=10N;当F1=6 N时,静摩擦力为f=F2-F1=4 N,即达到最大值且方向向左,故A正确;当F1=9 N时,静摩擦力为f=F2-F1=1 N4 N,物体仍能静止,且f的方向向左,故B正确;当F1=12 N,静摩擦力为f=F2-F1=-2N4 N,即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2N,物体仍能静止,故C正确;当F1=15N时,静摩擦力为f=F2-F1=-5N4 N,由于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物体不平衡,将加速向左移动,故D错误。此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也可以判断出临界情况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出F1的范围然后选择7.下列各组力作用在物体上,不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1 N,3 N,4 N B. 2 N,5 N,5 NC. 3 N,7 N,9 N D. 3 N,5 N,9 N【答案】D【解析】【详解】三力中某两个力的合力|F1-F2|F1、2合F1+F2,若另一个力F3的大小在F1、2合的取值范围内,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物体就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1 N与3 N的合力:2NF1、2合4N,F3=4N,可以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2 N与5 N的合力:3NF1、2合7N,F3=5N,可以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3N与7 N的合力:4NF1、2合10N,F3=9N,可以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3N与5N的合力:2NF1、2合8N,F3=9N,不可以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睛】熟悉三个力合力最小值的判定方法,熟悉平衡条件的推论即其应用,本题重点考查合力大小的计算,在方向未知的情况下找出两个力合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8.如图所示,登山者连同设备的总重力为G.某时刻缆绳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登山者手拉缆绳的力大小也为G,则登山者脚对岩石的作用力 ()A. 方向水平向右B. 方向斜向右下方C. 大小为Gtan D. 大小为Gsin 【答案】B【解析】【详解】以登山者为研究对象,他受到重力G、岩石对人的作用力N和缆绳的拉力T,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知:岩石对人的作用力与人的重力和缆绳的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岩石对人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登山者脚对岩石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下方。由力的合成法得:N=2Gcos(180-)=2Gsin,选项CD错误;故选B。【点睛】对于共点力平衡问题,关键要正确分析受力情况,再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列式研究,本题运用合成法比较简洁,也可以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9.如图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sin 37=0.6).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则Mm等于()A. 932B. 916C. 38D. 3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挂质量为m的物体时,由平衡知识和胡克定律可知:;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则,联立解得:M:m=9:32,故选A.考点:胡克定律;物体的平衡【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物体的平衡及胡克定律的考查;关键是能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者正交分解法列出竖直方向的平衡方程即可联立求解;此题难度中等,意在考查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二、多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0.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在这段时间内()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如图添加的虚线是匀变速运动时的图像A、C项,由 图可知, 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所以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知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故A项正确,C项错误。B项,当汽车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候,平均速度等于 ,而根据图,乙车图的面积小于三角形面积,因此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故B项错误。D项,由图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可知汽车甲和汽车乙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视频1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 s 内的位移是 2 m,第 4 s 内的位移是 2.5 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 2 s 内平均速度是 2.25 m/sB. 第 3 s 末瞬时速度是 2.25 m/sC. 质点的加速度是 0.125 m/s2D. 质点的加速度是 0.5 m/s2【答案】ABD【解析】【详解】依据平均速度公式,故2s内的平均速度v=2.25m/s;故A正确;第3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这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故B正确。根据x=aT2得,质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即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三秒末的速度,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2.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 )A. 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1g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1m2)g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木块相对木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但不一定等于F,A错误;对受力分析,受到给的向右的摩擦力,地面给的向左的摩擦力,二力平衡,故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B正确C错误;故无论将F如何变化,给的向右的摩擦力已经是最大摩擦力了,不会再增大,所以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D正确;考点:考查了摩擦力【名师点睛】在计算摩擦力时,首先需要弄清楚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如果是静摩擦力,其大小取决于与它反方向上的平衡力大小,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大小无关,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则根据公式去计算1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m一定时,越大,轻杆受力越大B. 当m一定时,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 当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 当一定时,m越小,轻杆受力越小【答案】CD【解析】【详解】将C的重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F1F2,故m一定时,越大,轻杆受力越小;当一定时,m越小,轻杆受力越小,故A错误,D正确;对ABC整体分析可知,对地压力为:FN=(2M+m)g;与无关;故B错误;对A分析,受重力、杆的推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f=F1cos=,当一定时,m越大,M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越大;故C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14.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在不同拉力下的甲、乙、丙等几种较为理想的纸带,并 在纸带上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 时间间隔为 0.1 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 0、1、2、3、4、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段纸带分别是 从三条不同纸带上撕下的. (1)在甲、乙、丙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 A的是_. (2)打纸带 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答案】 (1). 丙 (2). 3.11m/s2【解析】【详解】(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x=x2-x1=x3-x2=aT2;所以有:x=x2-x1=(6.11-3.00)cm=3.11cm,x5=x1+4x=3.00cm+43.11cm=15.44cm,所以纸带丙的数据最接近,应和A是同一条纸带。(2)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15.在做“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A.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越好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中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在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答案】 (1). AD; (2). ;【解析】试题分析:(1)为了使弹簧两次拉橡皮条的效果相同,要求在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动,故A正确;实验中对两弹簧之间的夹角没有具体要求,只要夹角适当,一般在6001200之间为宜,有利于减小误差,并非要求夹角总为90,故B错误;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适当,一般在6001200之间为宜,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越大越好,若夹角太大,合力较小,这样会产生较大误差,故C错误;为了体现合力和分力的效果相同,同时便于作图比较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要求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2)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是指通过实验得到值,即用一个弹簧拉绳套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实际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的值,故F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名师点睛】本实验采用是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在实验中使用一根弹簧秤拉细线与两根弹簧秤拉细线的作用效果要相同(即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本实验采用作合力与分力图示的方法来验证,两细线的夹角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但拉弹簧秤时必须保证与木板平面平行;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步骤答题;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理论值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实验值由实验即由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解答。16.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 A 重 40 N,物体 B重 20 N,按图组装好装置,物体 B 被水平力拉出 A 稳定后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00N。(1)测得 AB 间的滑动摩擦力时 B 是否需要匀速拉出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测得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m1 为_(3)若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m2 =0.4,水平拉力 F 至少为_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答案】 (1). 不需要 (2). 0.1 (3). 28N【解析】(1)只要木板B相对A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就为A、B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B的滑动速度大小无关,因此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故不需要匀速拉动。(2)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得:。(3)对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 G 与弹簧总长 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簧弹力 F 跟弹簧长度 L 之间的关系 式为_【答案】 (1). 0.1 (2). 50N/m (3). 【解析】【详解】(1)钩码的重力即等于其对弹簧的拉力,又根据胡克定律F=kx=k(L-L0),所以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斜率表示劲度系数,故L0=10cm=0.1m.(2)由胡克定律可得:劲度系数: (3)由胡克定律可知:F=50(L-0.10)N=50L-5(N)【点睛】本题比较简单,结合图象考查了胡克定律的基础知识,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好题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四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37 分。解答各小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 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18.如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的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与独轮车的 总质量为 m,两侧的钢索互成2角,求钢索所受拉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为 g)【答案】【解析】【详解】以独轮车和演员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G和钢索的拉力,由平衡条件得:两边钢索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2Tcos=mg;得:【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要注意钢索对独轮车的作用力大小是钢索对车各种力的合力质量为30kg的小孩坐在10kg的雪橇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大小为100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sin370.6,cos370.8)求:19. 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0. 雪橇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答案】19. 340N 20. 0.24【解析】(1)经对小孩和雪橇整体受力分析得:竖直方向:Fsin+FN=mg2分解得 FN=mgFsin=340N 2分雪橇对的地面压力是地面对雪橇支持力F N的反作用力,所以雪橇对的地面压力:=F N=340N 1分(2)水平方向:FcosF 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