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doc_第1页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doc_第2页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doc_第3页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doc_第4页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线通信与网络复习(1)选择与填空第一章无线通信一、填空题1.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2. 中波通信白天主要靠地波传播,夜晚也可由(电离层)反射的天波传播。3. 微波通信可用于高达(2700)路甚至更多的大容量干线通信。二、单项选择题5.(D)适合于电视广播和移动通信。A、长波B、中波C、短波D、超短波6.(D)利用对流层大气的不均匀性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可以进行散射通信,每个接力段可长达数百公里。A、长波通信B、中波通信C、短波通信D、微波通信三、多项选择题1.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ABCD)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A、振荡器B、放大器C、调制器D、变频器2.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机主要由前置放大器、(ABCD)和低频基带放大器等组成。A、变频器B、本地振荡器C、中频放大器D、解调器3.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ABCD)。A、发射机B、发射天线C、接收天线D、接收机无线通信专业第一部分 无线通信概述2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A发射机 B发射天线 C接收天线 D接收机答案:ABCD第二部分 无线通信技术一 单项选择题:1( )是通过改变高频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使其随着基带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来实现的。A调制 B信道编码 C信源编码 D扩频答案:A2移动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 )所形成的不同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A扩频技术 B调制技术 C编码技术 D均衡技术答案:A3频分多址是按照( )的不同给每个用户分配单独的物理信道,这些信道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分配,在用户通话期间,其它用户不能使用该物理信道。A时间 B频率 C空间 D码序列答案:B4天线的极化方向是指( )。A磁场强度的方向 B电场强度的方向C电磁波传播方向 D天线的覆盖方向答案:B5扩频码集的非零互相关系数引起各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称为( )。A同频干扰 B邻道干扰 C互调干扰 D多址干扰(MAI)答案:D6将信号频谱展宽后进行传输的技术是()。A调制技术B信道编码技术C扩频技术D交织技术答案:C7()是通过给原数据添加冗余信息,从而获得纠错能力。A调制技术B信道编码技术C扩频技术D交织技术答案:B8.()是改变数据流的传输顺序,将突发的错误随机化。A调制技术B信道编码技术C扩频技术D交织技术答案:D9()技术用于补偿时分信道中由于多径效应而产生的码间干扰。A扩频BRack接收C均衡D分集答案:C10移动通信中的( )双工方式是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率,发信和收信分别走不同的时隙。A频分双工(FDD) B时分双工(TDD)C频分复用(FDM) D时分复用(TDM)答案:B11以传输信号空间位置的不同来划分并建立多址接入的方式称为( )。AFDMA BTDMA CSDMA DCDMA答案:C12将接收到的各支路信号进行相同的加权后,再进行合并的分集合并技术是( )。A等增益合并 B开关式合并 C最大比合并 D选择式合并答案:A13(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A调制技术B信道编码技术C扩频技术D智能天线技术答案:D14近地强信号干扰远地弱信号的现象称为( )。A远近效应 B呼吸效应 C多径效应 D阴影效应答案:A15.在( )多址技术中,每个用户可以随意发送信息,如果发现碰撞,则采用相应的退避算法重发,直至发送成功。AFDMA B随机接入 CSDMA DCDMA答案:B16载波的频率按照数字信号“1”、“0”变化而对应的变化,这种数字调制技术叫做( )。AFSK(移频键控) BPSK(移相键控)CAM(调幅) DASK(振幅键控) 答案:A二 多项选择题:1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方式有( )以及它们的混合应用方式等。A频分多址 B时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空分多址答案:ABC2.目前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有( )。AADPCM B连续相位调制技术 C线性调制技术 DFM答案:BC3下列技术属于抗衰落技术的有()。A扩频技术B功率控制技术C交织技术D语音编码技术答案:AC第六部分 移动通信一单项选择题1无线电波的特低频频段(即音频)的频率范围为( )。A330Hz B30300Hz C3003000Hz D330kHz答案:C2移动通信使用的甚高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 )。A30300MHz B3003000MHz C330GHz D30300GHz答案:A3移动通信使用的特高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 )。A30300MHz B3003000MHz C330GHz D30300GHz答案:B4直放站(中继器)属于( ),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 )A异频放大设备 B发射站 C同频放大设备 D接收站答案:C5移动通信使用的超短波的波长范围是( )。A10lkm(104103m) B1000100m(103102m)C10010m(10210m) D10lm答案:D6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是指( )之间的信息通道。AMS与BTS BBTS与BSC CBSC与MSC DMS与BSC答案:A7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载频间隔为( )。A.200kHz B.250kHz C.300kHz D.150kHz答案:A8标准的有线传输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CM),每秒钟抽样( )次,每次抽样值用8bit来表示,总的码率是64kbps。 A.400 B.800 C.4000 D.8000答案:D9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 )公里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A10 B20 C30 D40答案:A10( )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答案:C11无线子系统的物理信道支撑着逻辑信道,以GSM系统为例,逻辑信道可分为业务信道和( )信道两大类。A广播 B专用 C公共 D控制答案:D12移动业务信道主要传输话音和( )。 A信令 B数据 C控制信息 D图象答案:B13移动通信中天线是一种无源的能量置换器件,通过把高频电能变为电磁场能量或把电磁场能变为高频电能,从而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与用户手机终端在( )的连接。 A陆地接口 B空中接口 CA接口 DA-bis接口 答案:B14移动通信网无线区群的中心激励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 )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定向天线 B全向天线 C扇形天线 D伞形天线 答案:B15在移动通信中,电磁波覆盖不到的区域叫( )。A盲区 B位置区 C扇形小区 D无线小区答案:A16移动拜访位置寄存器(VLR)通常与( )合设,其中存储MSC所管辖区域中的移动台(称拜访客户)的相关用户数据。 AHLR BBSC COMC DMSC 答案:D17移动鉴权中心(AUC)属于( )的一个功能单元部分,专门用于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 AHLR BMSC CVLR DEIR 答案:A18采用( )无线小区邻接构成整个面状服务区为最好,因此这种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答案:C19( )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 A微蜂窝 B直放站 C放大器 D基站答案:B20MSC是下面哪个的英文缩写: ( )A.电话交换局 B.基站 C.移动台 D.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答案:D21无线电波的中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 )。A330kHz B3003000kHz C330MHz D30300MHz答案:B22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 )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A扇形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移动用户位置更新有( )。A通常位置更新 B开机时的位置更新 C周期性的位置更新 D关机位置更新答案:ABC2GSM系统由( )三部分组成。A移动终端 BBSS基站子系统 C核心网 DMSS子系统答案:ABD3基站子系统(BSS)由( )组成。A操作维护中心(OMC) B基站控制器(BSC) C基站(BTS) D短消息中心(SC)答案:BC (2)理论题1.什么是无线通信?什么是移动通信?什么是蜂窝移动通信?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线通信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新号的技术。 移动通信是通信中的一方或双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蜂窝移动通信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 移动通信虽属于无线通信,但其实际为无线与有线的结合体。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属于移动通信。 3. 试描述无线通信的组成。无线传输一般由哪三部分组成?无线通信网络一般由哪些子网组成? 无线通信可以简单分为单条和多条链路的无线传输。 单条无线链路传输称为无线通信传输 多条链路的无线传输及其控制管理和业务应用等合成为无线通信网络。 无线传输一般需要发射设备、接收设备和传输媒体三部分组成。 无线通信网络一般由无线接入子网、无线传输子网、核心子网、业务平台和网管系统组成。 4.在无线电波传播时,收到的干扰有哪些类型?哪种类型的干扰是由于无线电子设备的非线性导致的?哪种类型的干扰可以通过组网规划来控制?那种类型的干扰通过使用好的滤波器可以有效的减少? 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 互调干扰 同信道干扰 邻道干扰 5.什么叫信道?试简述它和频率以及时间的关系。 信道是信号的传输媒质,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有线信道包括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等。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电离层反射、超短波或微波视距中继、人造卫星中继以及各种散射信道等。如果我们把信道的范围扩大,它还可以包括有关的变换装置,比如: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我们称这种扩大的信道为广义信道,而称前者为狭义信道。 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它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其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连接,但是为了形象地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工作,可以想象两者之间有一个看不见的道路衔接,并把这条衔接通路称为信道。 信道有一定的频率和时间带宽,正如公路有一定的宽度一样。 6. 大区制组网和小区制组网的区别是什么?为何蜂窝移动系统需要采用小区制组网? 所谓大区,是指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中,只用一个基站覆盖全地区的,不论是单工或双工工作,单信道还是多信道,都称这种组网方式为“大区制”,以别于后面所称的小区制。大区制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服务(搜盖)面积大,因此所需的发射功率也较大。大区制多用于专用网或小城市的公共网。由于只有一个基站,其信道数有限(因为可用频率带宽有限),因此容量较小,一般只能容纳数百至数千个用户。 所谓小区是相对于大区而言的,由于大区制的主要缺点是系统容量不高,为了适合大城市或更大区域的服务.必须突破这一限制。采用小区制(Cellular System)组网方式.可以在有限的频谱条件下,达到大容量的目的。 小区内能服务的用户数仍由这个基站的信道数来决定。但每一个小区和其他小区可再重复使用这些频率,称为频率再用。由于相隔远了,同信道干扰降至可以接受的程度,所以用有限的频率数就可以服务多个小区。用这种组网方式可以构成大区域大容量的动通信系统,还可以形成全省,全国或更大的系统。所以蜂窝移动系统需要采用小区制组网。 7.漫游和切换的区别是什么? 漫游是指MS离开本位置区到达新的位置区而新的位置区也能为MS提供的服务称漫游;切换是指网络在忙时或通话状态下的信道间切换。它包括:信道间的切换;小区间的切换;同BSC不同小区间的切换;同MSC间的不同BSC的切换;不同MSC间的切换等。 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切换中的不同MSC间的切换即是漫游。 8.试分析1G、2G、3G、IMT-Advanced等不同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演进的驱动力以及相应特色应用。 1G,贝尔实验室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典型代表有美国的AMPS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以及NMT和NTT等。 2G,目标是高容量、低功耗、全球漫游和切换能力,其采用数字调制技术。与1G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频谱高、系统容量大、保密性好等。主要有GSM、DAMPS和IS-95三种。 3G,目标就是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其系统需要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灵活的高速率、多速率数据传输,除了话音和数据传输外,还能传送2Mbit/s的高质量活动图像, 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可以同任何对方进行任何形式的通信”这样一个目标。ITU确定了4个3G标准,分别是WCDMA、CDMA2000、TD-SCDMA和WiMAX。 IMT-Advanced,在IP网上,承载从实时话音、视频到Web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业务。电信级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在无线部分使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真正实现移动和IP的融合。LTE Advanced和IEEE 802.16m技术。 9. 对比欧洲和美国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路线,说明其不同点和相同点。我国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哪个国际区域性标准中进行标准化工作的? 承载业务、应用、性能、演进的次代相同 欧洲从第二代的GSM、2.5带的GPRS到第三代的WCDMA、第三代增强型的HSDPA、HSUPA,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