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1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2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3页
计算机控制原理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简述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的作用。答:(1)比例调节器:比例调节器对偏差是即时反应的,偏差一旦出现调节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控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比例系数KP。比例调节器简单快速,但对于系统响应为有限值的控制对象存在静差。加大比例系数KP可以减小静差,但是KP过大会使系统的动态质量变坏,引起输出量振荡导致闭环系统不稳定。(2)积分调节器:为了消除在比例调节中的残余静差,可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加入积分调节。积分调节具有累积成分,只要偏差e不为零,它将通过累积作用影响控制量u,从而减小偏差直到偏差为零。积分时间常数TI大,积分作用弱,反之强。增大TI将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但可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引入积分调节的代价是降低系统的快速性。(3)微分调节器:为加快控制过程,有必要在偏差出现或变化的瞬间,按偏差变化的趋向进行控制,使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微分调节的原理。微分作用的加入将有助于减小超调,克服振荡,使系统趋于稳定。二、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振铃现象是什么?振铃幅度定义?消除振铃现象?答:(1)大林算法的设计目标是使闭环传递函数(s)相当于一个纯滞后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的串联,其中纯滞后环节的滞后时间与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完全相同。这样就能保证使系统不产生超调,同时保证其稳定性。(2)所谓振铃现象,是指数字控制器的输出以二分之一采样频率大幅度衰减的振荡。(3)振铃幅度RA用来衡量振铃强烈的程度。为描述振铃强烈的程度,应找出数字控制器输出量的最大值umax。由于这一最大值与系统参数的关系难于用解析的式子描述出来,所以常用单位阶跃作用下数字控制器第0次输出量与第1次输出量的差值来衡量振铃现象强烈的程度。(4)有两种方法可用来消除振铃现象。第一种方法是先找出D(z)中引起振铃现象的因子(z=-1附近的极点),然后令其中的z=1,根据终值定理,这样处理不影响输出量的稳态值。第二种方法是从保证闭环系统的特性出发,选择合适的采样周期T及系统闭环时间常数Tc,使得数字控制器的输出避免产生强烈的振铃现象。三、何为积分饱和现象?如何消除积分饱和现象?答:(1)在标准PID位置算法中,控制系统在启动、停止或大幅度提降给定值等情况下,系统输出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种偏差,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经过积分项累积后,会使控制量u(k)很大,甚至超过执行机构的极限umax。当负误差的绝对值较大时,也会出现u=2max时,连续信号f(t)可以由采样信号f(t)唯一确定,亦即 f(t)可以无失真地恢复f(t)。(2)采样频率越高就越能如实反映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特征信息。从计算机控制系统角度来讲,选取过高的采样频率会使系统对硬件的要求过高,造成成本攀升,还会使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明显上升。因此应该综合考虑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采样周期的选择问题。八、为什么说增量型PID控制器调节比位置型PID调节效果更好? 二者的区别答:(1)计算机只输出控制增量,即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部分,因而误动作影响小;(2)在i时刻的输出ui,只需用到此时刻的偏差,以及前一时刻,前两时刻的偏差ei-1,ei-2和前一次的输出值ui-1,这大大节约了内存和计算时间;(3)在进行手动-自动切换时,控制量冲击小,能够较平滑地过渡九、为何采用不完全微分PID算法答:(1)微分作用容易引起高频干扰(2)只在第一个采样周期起作用,不能按照偏差变化趁热在整个过程中起作用(3)作用第一个周期内太强,短时间容易产生较大缺陷控制量,易形成微分饱和。十、采样/保持器的作用,为什么加入?答:(1)在进行模数转换时,如果模拟信号的频率较高,就会由于A/D转换器的孔径时间而造成较大的转换误差,克服的方法是在A/D转换器之前设置采样保持电路。采样保持器平时处于“采样”状态,跟踪输入信号变化;进行A/D转换之前使其处于“保持”状态,则在A/D转换期间一直保持转换开始时刻的模拟输入电压值;转换结束后,又使其变为“采样”状态。(2)在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模拟输出方式中,为了从一个D/A转换器输出不同通道的不同模拟电压,也需要采用采样/保持器十一、实时、在线、离线的含义答:(1)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完成的(2)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如果生产过程设备直接与计算机连接生产过程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叫在线方式(3)若生产过程设备不直接与计算机相连接,其工作不直接受计算机的控制,而是通过中间记录介质靠人进行联系并作相应操作的方式叫离线方式。十二、什么是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答:是通过检测元件对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进行巡回检测,经输入通道送给微机,微机将检测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再进行控制运算,然后通过输出通道控制执行机构,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达到预定的要求 目的:消除偏差十三、如何利用试凑法调整PID算法的参数?答:(1)先整定比例部分:将比例系数KP由小调大,观察相应的系统响应趋势,直到得到反映快超调小的响应曲线。如果系统没有静差或静差已小到允许范围之内,同时响应曲线已令人满意,那只须用比例调节器,最优比例系数也由此确定。(2)如果在比例调节的基础上系统的静差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须加入积分环节。整定时一般先置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系数TI,同时将第一步整定得到的比例系数KP缩小一些,减小积分时间系数使在保持系统较好的动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系统的静差得到消除。可以根据响应曲线的变化趋势反复地改变比例系数KP和积分时间系数TI,实现满意的控制过程和整定参数。(3)如果有比例积分控制器消除了偏差,但动态过程仍不尽满意,则加入微分环节构成PID控制器。在整定时,先置微分时间系数TD为零,在第二步整定的基础上,增大微分时间系数TD,相应地改变比例系数KP和积分时间系数TI,逐步试凑,获得满意的调节效果和控制参数。填空、判断一、标准PID控制算法存在什么问题?主要针对哪几项进行改进? 标准PID算法存在积分饱和、比例饱和及微分饱和。应针对积分项和微分项进行改进。二、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模zi1,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位于z平面的单位圆内。三、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否只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但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而且与输入序列的形式及幅值有关。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与采样周期的选取也有关。四、简述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答: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它们除实现电气隔离之外,还具有电平转换功能。工作原理:是采用光作为传输信号的媒介,实现电气隔离。五、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六、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答: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环节的输出采样函数z变换和输入采样函数z变换之比。七、何为最少拍设计?缺点答:(1)是指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如阶跃信号,速度信号,加速度信号等)作用下,经过最少拍(有限拍),使系统输出的稳态误差为零。(2)缺点1适应性差2参数变化过于敏感3容易超出线性范围4采样点之间有有纹波八、什么是信号重构?答:把离散信号变为连续信号的过程,称为信号重构,它是采样的逆过程。九、零阶保持器实现了信号重构 其作用:(1)低通滤波(2)将A/D离线模拟信号转化为连续信号。零阶保持器的引入,不影响极点,但影响零点。十、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答:开关输入通道电器接口的功能:电气隔离,电平转换。开关输出通道电器接口的功能:电平转换,隔离,功率发大及滤波十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答:(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3)监督计算机(4)分级计算机(1)是开环闭环控制,不是在线控制,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2)是闭环控制,是在线控制,直接连接与生产过程(3)不直接面对生产过程,两极控制十二、计算机控制基本设计方法答:(1)前向差分法(2)后向差分法(3)双线性变换法 或(1)直接设计法(离散化设计法)(2)间接设计法(模拟化设计法)十三、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答:1安全可靠2操作简单,易维护3实施性强4通用性强5经济效应高十四、Z变换设计法答:(1)脉冲响应不变法(2)阶跃响应不变法(3)零极点匹配映射法十五、克服积分饱和用积分分离法,关键是不能使积分积累过大。而比例和微分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