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7大主题).doc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7大主题).doc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7大主题).doc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7大主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一、怀古咏史诗(一)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览古”“咏怀”等。(二)怀古诗的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主题:国家国运衰微,忧国伤时, 怀古伤今,劝谏批评当今的统治者统治者荒淫奢侈,昏庸腐朽名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古人怀古伤己,悲叹年华消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孤寂失意;建立功业的渴望,对古人的缅怀之情。3、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 柳营 、后庭花、江水、草、鸟、月、烟云/烟雨、楼台、金陵、六朝等4、手法:用典、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烘托、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乐景写哀情5、语言:含蓄蕴藉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二、边塞征战诗(一)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2、统治者穷兵黩武 ,将军贪功无能3、家乡、亲人思乡念亲, 归家无望;批判战争破坏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4、将士艰苦生活、战争的惨烈、反战情绪;奋勇杀敌、以身许国、报国豪情 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6、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二)边塞诗常用词语 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 2、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胡、羌、羯、夷、安西、单于、吐谷浑 ;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三)边塞诗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豪迈(四)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五)艺术风格 :豪迈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委婉清丽三、羁旅思乡诗(一)羁旅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1. 字词方面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 “归”等;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2情感内容方面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宦游之恨: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征人思乡: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3手法方面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虚实结合;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注意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三)常见意象月亮: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 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梧桐: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常与哀怨、思归有关。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鸿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重点留心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四种意象: “望月怀远” “鸿雁传书” “折柳送别”“杜鹃啼血” 四、山水田园诗(一)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二)思想内容1、描绘山川美景,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2、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3、厌弃官场,归隐田园,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或表现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4、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5、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三)常用意象: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的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2、表现隐生活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和人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四)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衬托、对比、 白描等。2、写景的方法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五)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五、赠友送别诗(一)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二)思想内容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浓重的离愁别恨2、体贴入微的宽慰,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前途艰险的担忧4、坦陈心志的告白 ,倾吐胸中积愤5、各向天涯的孤寂、愁绪与思念(三)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1、植物:柳、浮萍、孤蓬 、春草 动物:杜鹃、鸿雁、寒蝉、斑马2、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灞陵、劳劳亭、谢亭、西楼、望江楼3、送别环境:酒、秋、流水、夕阳、月、古道、山、日暮、西风、舟、烟波4、送别之曲:杨柳、劳歌、阳关、渭城 (四、)表达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烘托对比、想象联想(虚实结合)、以物喻人或是心理刻画六、咏物言志诗(一)咏物诗的形式标志:常常以物的名称作标题,有时在物的名称前冠以“咏”。(二)读咏物诗步骤: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3、把1、2两点结合起来,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所寓之理。(注意:分析形象的主要特征一定要认真品味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分析思想感情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要体味物的“冷”“暖”不同色调,结合诗歌标题、诗歌中的重要语句来理解,还有可能的话可从作者的人生经历、诗歌所附的注解来体会。)(三)写作技巧 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抒情; 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联想和想象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四)规范答题常见题型及答题一般格式1、形象特点:环境特点+自身特点2、所抒感情:什么内容寄寓什么样的感情3、表现手法:所托之物+形象特点+表达作用+所言之志七、思妇闺怨诗1、描写对象:闺中少妇、宫嫔宫女、弃妇思妇(商妇、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