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马相如是我国汉代著名的辞赋家,班固称他为“蔚为辞宗,赋颂之首”1,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说:“武帝时文人,赋莫如司马相如,文莫如司马迁”,将其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相提并论,并认为相如“不师故辙,自摅妙才,广博宏丽,卓绝汉代” 2。可见,在中国文学史上,司马相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至于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则是载入史书的第一例,再经过人们的颂扬传承,更加是尽人皆知,可谓是古今才子佳人故事的第一人。其实,除此而外,司马相如还曾出使过西南夷,写有喻巴蜀檄文难蜀父老文两篇文章,为汉武帝通“西南夷”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人们对此一问题的认识还并不深入,不及相如的文学成就和爱情故事。因此,本文拟就此作一深入的阐述,使相如的这一历史事迹得到彰显,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在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生活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部族,史记中将之称为“西南夷”。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西南夷主要有夜郎、滇、邛都、嶲、昆明、徙、笮都、冉、駹、白马等。夜郎,主要分布在今贵州西部、北部以及云南东北、四川南部与广西北部部分地区;滇,主要分布在今云南东部滇池附近地区;邛都,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昌东南地区;嶲,即越嶲,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昌地区;昆明,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部、北部地区;徙,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雅安北部地区;笮都,主要分布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地区;冉、駹,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茂县、汶川一带;白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南部武都一带。可见,这些部族主要活动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东缘地带,在民族学上是今藏彝走廊民族文化区。“藏彝走廊”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华民族聚居地区是由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构成的格局,其中板块是指北部草原区、东北高山森林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沿海区、中原区,走廊是指西北民族走廊、藏彝走廊、南岭走廊,板块是以走廊相联结的。3因此,板块内的民族、文化构成相对来说是单一的、稳定的,而走廊内的民族、文化构成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处于动态中。藏彝走廊“北自甘肃,南到西藏西南的察隅、洛渝地区”4,与“西南夷”地区大致重合,不仅是我国古代民族频繁活动的区域,也是我国现今民族最复杂的交错分布地区。确实如此,按照司马迁的记述,“西南夷”明显地可以分为四类。夜郎、滇、邛都为一类,都是椎髻发式,农耕邑聚;嶲、昆明为一类,皆编发,游牧迁移;徙、笮都、冉、駹为一类,他们或土著、或移徙,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白马为氐族,为农耕民族。这种划分无疑是以民俗和生产方式为标准的,也符合“西南夷”地区的地理条件。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西南夷”地区处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其西部地区是有名的横断山区,大雪山、云岭、怒山等南北向的山脉平行排列,横断东西交通,并且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东部则是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岩溶地貌,形成许多山间小盆地。北部是川西高原,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北高原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在人类社会初期,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民族及其文化。夜郎、滇、邛都无疑是云贵高原上的农耕民族,有一些盆地耕作,高温多雨的气候也适宜作物的生长。嶲、昆明无疑是横断山区的游牧民族,由于山高谷深,耕种条件不很理想,但垂直变化的气候,适合于放牧。徙、笮都、冉、駹是川西高原的半农半牧的民族,在川西北高原的以放牧为主,在川西山地的以耕作为主。白马氐为羌人的一支,在甘南地区,以农耕为主。其实,在司马迁之前,司马相如就对“西南夷”作过划分。他以巴蜀为基点,按照地理方位把“西南夷”分为“南夷”和“西夷”。在喻巴蜀檄文中,相如写道:“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和“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贼杀,或亡逃抵诛,身死无名,谥为至愚”。在难蜀父老文中,相如写蜀父老言道:“今疲三郡之士,通夜郎之途,三年于兹,而功不竟。”两文所指皆同一件事,可见“南夷”显然是指夜郎。接着,相如继续写蜀父老言道:“今又接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此亦使者之累也,窃为左右患之。”此一言语明确是指相如奉使通邛、笮、冉、駹之事。可见“西夷”就是邛、笮、冉、駹。又,相如在难蜀父老文继续写道:“四面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索隐注“二方之君”曰:“谓西夷邛、僰,南夷牂柯、夜郎也。”如此,“南夷”是指夜郎,西夷包括僰、邛、笮、冉、駹。而对于滇、嶲、昆明,相如则没有涉及,可能是与他没有深入到过西南夷地区,只认识到了与蜀郡相邻的民族地域有关。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原因,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几乎没有提及“西南夷”,说明他们与中原地区处于隔离状态,经济、文化交流不多,还没有被当时的史家所认识。因此,相比于司马迁而言,司马相如对“西南夷”的这种分类方式,是简单了些。但在汉中央政府通“西南夷”的初期,对于“西南夷”具体方位的确认,相如的这种认识无疑更为直观、形象。二在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通“西南夷”无疑是开发的初始。通“西南夷”就是开凿通往“西南夷”的道路,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通 “西南夷”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将军庄蹻。史记西南夷列传记道,庄蹻受楚王的派遣,率领军队到达滇池,建立了属于楚国的政权,只是因为秦国攻占了楚黔中郡,无法归还,故而庄蹻自王于滇。这样,庄蹻就作为有史料记载的内地第一个通“西南夷”的历史人物,他把楚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滇池地区,无疑加速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秦、汉时期在“西南夷”设置郡县创造了条件。其实,远在四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走出了几条由巴蜀大地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就能说明这些道路的存在,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张骞在大夏见到的邛竹杖和蜀布,也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些通道,现代学者称为“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的概念,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著名学者童恩正、李绍明等正式提出的。据学者们研究5,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为西道,即“旄牛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州)、青衣(名山)、严道(荥经)、旄牛(汉源)、阑县(越西)、邛都(西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进入缅甸,到达印度,由印度去中亚、西亚和欧洲。另一条是东道,称为“五尺道”。从成都出发,到僰道(宜宾)、南广(高县)、朱提(昭通)、味县(曲靖)、谷昌(昆明),以后一途入越南,一途经大理与旄牛道重合。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王。南方丝绸之路是借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而来的,其原名为“西南夷道”,或“蜀身毒道”,虽在先秦时期已初具雏形,但正式形成却是汉武帝通“西南夷”时。因此可以说通“西南夷”其实就是在凿通南方丝绸之路。从文献记载来看,“五尺道”的修筑是在秦代。“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国颇置吏焉”6,但由于秦朝的灭亡,开道的工作也就搁置了下来。汉初,由于国力尚弱,再加之北方匈奴的威胁,还无暇顾及西南夷地区。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空前强盛,加之武帝的积极作为的思想,凿通南方丝绸之路的通“西南夷”就真正地步入了正轨。汉中央政府对于“西南夷”的认识无疑是来自于司马相如,因为相如身为蜀人,自然对巴蜀周围的地理环境、民族状况比较了解和熟悉。关于这点,我们从汉中央政府对通“西南夷”道路的开凿步骤以及武帝派相如去处理唐蒙的善后事件就可以看出。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就知道,司马相如以巴蜀为基点,把“西南夷”按地理方位分为“南夷”和“西夷”。那么,汉武帝通“西南夷”将从哪里入手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得知蜀通夜郎,夜郎通南越,便上书武帝,说以以巴蜀之饶,征夜郎之兵,来达到制越。武帝欣然同意,派他从巴蜀出发,开凿南夷道,以通夜郎。武帝对开南夷道的首先选择,无疑是基于自己对“西南夷”具体地理方位的认识。唐蒙开南夷道之前,相如已在武帝身边为郎多年,对于“西南夷”的具体情况,也必然是向武帝提供咨询。确然,开南夷道比开西夷道容易,因为有常頞开“五尺道”打下的基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巨大的。唐蒙不仅征调了巴蜀二郡的吏卒一千人,而且还擅行多征水路运输人员万余人,并以军兴法处死了部族的头领,从而引起了巴蜀百姓的惊恐、抗拒和冲突。这种情势的形成,不仅于通“西南夷”无益,而且还危及到汉在巴蜀地区的统治。要处理这种局面,汉武帝想到的最佳人选是司马相如。一来因为相如在巴蜀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熟悉巴蜀和“西南夷”的情况;二来因为相如对武帝通“西南夷” 持支持的态度。为了很好地使这次事件的风波平息下来,相如专门写了一篇喻巴蜀檄文。在这篇檄文中,首先赞颂了武帝的威德,认为通“西南夷”是“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的需要,所以派唐蒙“发巴蜀士民各五百,以奉币帛,卫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是没有错的。接着对巴蜀民众进行安抚,认为唐蒙在巴蜀滥用民力,滋扰父老,并不是武帝的意思。相如对武帝通西南夷是支持的,所以在文章中,他并没有着重地批评唐蒙的行为,反而是对巴蜀民众进行开导。从边郡将士舍生忘死,报效人君的行为讲起,认为巴蜀士卒的逃亡是不对的,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并责成“三老”等要加强对民众教导,认识到通“西南夷”的正确性,对朝廷大政要进行支持。由于是司马相如奉旨前来善后,所以事端很快得到了平息,通“西南夷”的事业才得以继续进行。可见,在武帝通“西南夷”的前期,司马相如的认识就是汉中央政府的认识,他对通“西南夷”的事业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年),字长卿,故乡为巴郡安汉县(今四川蓬安县),落籍在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7少年时喜好读书击剑。求学时,因羡慕蔺相如的为人,故改名为相如。在汉景帝时期,相如因家境殷实,得了一个官,为武骑常侍。但相如并不喜欢,因为他喜好的是辞赋,所以就称病辞去了官职,投奔喜好招贤纳士,爱好文学的梁孝王。在梁园,相如与邹阳、枚乘、庄忌等文人学士交往,写下了著名的子虚赋。梁孝王死后,司马相如回到了成都,由于家道中落,不得不投靠好朋友临邛县令王吉,住在临邛的都亭。临邛的富人很多,最有名的是卓王孙,为了讨好县令,就设宴邀请司马相如。在席间,王吉恭请相如弹琴,没想到竟寻觅到知音,找到了流芳千古的爱情。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时来运转,因为武帝喜好辞赋。一天,汉武帝读到了相如写的子虚赋,大加赞赏,深恨“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恰好相如的老乡狗监杨得意在旁,就推荐了相如。汉武帝把相如招到长安,相如便写作了天子游猎赋,大得武帝欢心。这样,司马相如作了汉武帝的郎官,侍从左右,随时以被咨询,“西南夷”的情况或许就是这一时间段告诉汉武帝的。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一改汉初的无为而治的黄老政治,要求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不仅北击匈奴,南平闽越,而且还要求开通中外的交通。这样,通“西南夷”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开南夷道。司马相如生于巴,长于蜀,是巴蜀大地上有名的文人学士,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很强的号召力,再加上他对巴蜀的熟悉和对“西南夷”的了解。因此,在挑选处理唐蒙事件的善后人选时,汉武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当时,也只有他才能使这场风波得到和平的解决。确实如此,相如不辱使命,不仅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稳定了汉在巴蜀的统治,而且还保证了通“西南夷”事业的顺利进行。由于相如檄文的安抚和训诫,唐蒙得到了巴蜀民众的支持,开通了到夜郎的南夷道。然接着又要开通西夷道,于是他又征发了巴郡、蜀郡、广汉郡的士卒数万人参加修路,由于工程十分艰巨,尽管历时达两年之久,道路也没有修成,死人很多,耗资巨大,所以巴蜀民众与当时的丞相公孙弘都表示反对。这时,邛、笮等部族首领听说夜郎与汉交通,得到了很丰厚的赏赐,因此也想与汉朝建立关系,请求称臣置吏。汉武帝于是就此事征询司马相如的意见,相如从地理交通和历史沿革出发,认为邛、笮、冉、駹与蜀郡近,道路也容易开通,况且在秦时曾设置过郡县,现在恢复起来比较方便,应该重视他们的请求。汉武帝觉得司马相如言之有理,就委托相如全权负责处理通西夷之事,并拜为中郎将,于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持节出使,随行的有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相如的这次出使西夷,是处在一片反对声中。蜀中父老多认为通“西南夷”没有多大的用处和意义,他们说:“今疲三郡之士,通夜郎之途,三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今又接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此亦使者之累也,窃为左右患之。”8面对这种责问,相如作了一篇难蜀父老文,他认为通“西南夷”是“非常之人”做的“非常之事”,建的是“非常之功”。接着相如阐述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指出“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迟,继周氏之绝业,斯乃天子之急务也。”通“西南夷”虽然于百姓有劳,但却是德化四方、安定天下的大事。经过相如的这一番解释,巴蜀民众终于明白了通“西南夷”的意义,表示“百姓虽怠,请以身先之”,来支持相如出使西夷。正是有了巴蜀民众的大力支持,司马相如的这次出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邛、笮、冉、駹、斯榆等部族的首领都自愿称臣,请求内附,撤去了旧时的边关,使汉朝的领土进一步扩大,西界达到了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垄江),南边到达了牂柯,相如在此设置了一个都尉,十多个县,都属蜀郡管辖,并打通了灵关道,在孙水(安宁河)修建了桥梁,通往邛都。司马相如这次成功出使,实现了他济世报国的丈夫之志,形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闪光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部培训课程设计
- 甲沟成形术后护理常规
- 重庆市大学城高中政治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3
- 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合同模板
- 仓储配送合同书模板
- 版二手车销售合同模板
- 急性出血中医护理常规
- 送教下乡培训个人提升计划
-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培训
- 人才租赁合同2025年
- 手术室护理新进展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美术造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复习
- 《恙虫病正式》课件
- 《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易错点18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反殖民抗争-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试易错题(原卷版)
- 微通道内纳米流体传热流动特性
- 初中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