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是一种能力.doc_第1页
认真是一种能力.doc_第2页
认真是一种能力.doc_第3页
认真是一种能力.doc_第4页
认真是一种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真是一种能力第二部分 认真是种能力画外音:每次,当孩子考完试,拿回成绩单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唐:我当时问他,我说:你数学这次考了多少分?他说:40分。当时我问他:你会做多少?他说:我全会。哎,全会,但只得了40分。当时呢大家都在笑。画外音:为什么看着很简单、本应该做对的考试题孩子却频繁出错?唐:比如33,他会=6。哎,当他看到的时候他会觉得:啊?我的成绩怎么会这样?我怎么会写成6了?哎,但是当他检查的时候他检查不到。那么这个孩子呢,就是一个典型的,我们称为会学、他会做但是经常做错的这样一个孩子。那我们对这样的孩子呢,我们称为啊,称为“浮躁”。画外音:为什么家长常常和孩子说:考试的时候要认真一点,再认真一点。可是孩子却仍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唐:所以说呢我们现在来告诉大家,到底认真是什么?认真是能力。认真就是一次性把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画外音:面对孩子总是不理想的成绩,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唐:一个呢就是,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另一个呢是,要跟孩子沟通好。画外音: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塑造孩子的认真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认真能力训练专家唐曾磊老师将告诉家长们如何更好地去了解我们的孩子。本期前沿讲座认真是种能力,精彩为您呈现。画面:他 清华大学硕士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首席教育专家“认真能力专家”思维方法研究专家他 创立了“平等思维”沟通法他 所提出和倡导的“认真是种能力”的观点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他 致力于研究家庭教育与情感沟通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课题他 用良知的双臂担起神圣的社会教育责任并升华为终生的事业他是谁?画外音:唐曾磊,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认真能力专家,十几看来,从个人到企业,从机关到学校,从家长到孩子。十几年中,演讲数千场,听众数十万人。成千上万的家长因为他的演讲改善了教子方法,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他的演讲有顿悟而改变了人生,成千上万的家庭因为他的演讲变得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画面: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专家学者学会理事 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总负责人 荣获“全球亲子教育类十强华人讲师”称号 出版过的书籍超级创新记忆爱学习会学习画外音:他用他深邃的智慧、独到的见地,为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福音。画面:新理念 前沿讲座唐:今天我们讲的话题啊,是建立和谐沟通,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其实作为家长啊,它是一个职称而不是一个人称。什么意思呢?就是“家长”,它不是啊生了孩子以后做了父母就自然成为“家长”了,“家长”是相对于教育孩子来说的,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那么所以说我们的家长啊实际上是一个教育者,而不单单是一个父母。所以说呢我们说家长是职称。那么作为职称,家长就要学习一些东西,要学会教孩子两样工作,一个呢就是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另一个呢是要跟孩子沟通好。因为如果不跟孩子沟通好,孩子就不可能听你的。那么我们再反过来,如果孩子听你的,如果你不会教孩子,那么孩子听你的也学不到东西。所以说呢,我们家长啊要学会帮助孩子。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我们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好。首先呢我们帮助大家来理一下,到底孩子学习不好是什么原因?以前呢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和尚,就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有一天呢他看到另一个和尚啊在那打坐,他就问那个和尚啊,说:你在打坐做什么?这价目和尚呢说:我想是打坐,我要成佛。那么达摩就问这个和尚,说:打坐就能成佛吗?这个人说:我不知道。那么达摩呢就拿了一个瓦块,在地上就一下一下子磨。那么这个人呢就问达摩,说:你磨这个瓦块想做什么?达摩说:我想磨瓦做镜,我要把这个瓦块磨成镜子。这个和尚就一笑说:瓦块不可能成为镜子。那么达摩也一笑说:坐,单纯一个坐也不可能成佛。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想帮孩子把成绩提上去,做什么才能提高成绩,我们清楚吗?如果我们不清楚,每天我们帮助孩子在做什么,孩子就有可能是耽误工夫,但是呢不可能把成绩提上去的,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得到结果。所以说呢,我们首先要帮助大家理清楚,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他到底做了什么,那些东西是,哪些做法是无用的。我们把这些啊,改正就好了。曾经我记得有一个孩子来我们这学习,这个孩子呢叫欧宝,他呢一开始啊成绩非常不好,他其中考试考的是17分,数学考了17分。看到这个成绩以后啊,他就发现,有很多地方啊是他意料不到的。比如33,他会=6。哎,当他看到的时候他会觉得:啊?我的成绩怎么会这样?我怎么会写成6了?哎,但是当他检查的时候他检查不到。那么这个孩子呢,就是一个典型的,我们称为这个会学、他会做但是经常做错的这样一个孩子。那我们对这样的孩子呢,我们称为啊,称为“浮躁”。浮躁的意思呢就是,会做但是做不对。他自以为会,但是呢做出来的时候可能是错的;做出来有问题,但是呢他不好好检查,有时候是自以为检查好了,那么这样的孩子呢我们都叫浮躁。只要是浮躁的情况,那么成绩一般不会好的。在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呢就是浮躁啊有这么几种表现,请各位家长啊一块对应着孩子,对应着自己孩子的情况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孩子有几种。一呢就是,上课,上课一听就懂,其实他没有真懂;第二呢是看书,看书他一看就觉得自己会了,其实他没有真会;第三就是做作业啊,拿过来就做;第四就是做完了以后就上交,但是呢不好好检查就上交;第五就是做错了以后他以为是粗心做错的,不好好改。所以说这样的孩子啊,我们就称为浮躁。浮躁呢,他的成绩就一定不会理想。比如,有的家长说,我这个孩子啊,他本来可以考95分,他每一次都可以会的是95分以上,但是他只能考到80分或者说85分,有10到15分他拿不到。还有一次就是在一个学校啊,是在北京的一个学校去讲座的时候,最前边有一个女孩子,我当时问她,我说:你数学这次考了多少分?她说:40分。当时我问她:你会多少?她说:我全会。全会但只得了40分,当时呢大家都在笑。作为家长呢我们要帮助孩子打掉浮躁,浮躁的危害有三个:一个呢就是他学习的时候学不会,第二呢是考试的时候他本有的那点水平呢又考不出来,再一点呢错了以后改不了。我们看学不会、考不出、改不了,这三点就决定了孩子成绩一定不理想。那怎么办?我们要培养认真的能力。怎么样就叫认真?我坐得更直一点、眼睛瞪得更大一点,就叫认真吗?还是我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问我们各位家长,说:我怎么就能认真了?你告诉我一下,你告诉我我一定这么做。各位家长我们知道吗?我知道很多家长这点上是说不清楚的。画外音:唐老师认为,一般孩子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不但要改变他们浮躁的情绪,而且还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认真的必要性。而认真本身作为一种能力却是可以培养的。那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呢?唐:所以说呢,我们现在,我要帮助大家教会孩子认真。我们每个家长啊,都知道认真的重要性。我们知道原先啊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但是,认真二字怎么做?认真不是说的两个字,而是做的两个字。怎么把认真做出来?我们要先把认真这两个字啊,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说呢我们现在来告诉大家,到底认真是什么。认真是能力。这个能力啊,就是相对于态度来讲的。我们常常讲一个词语叫做“端正态度”,端正是什么意思?就是,端就是坐直,坐正,那么正。端正这个词就是说,我们原先态度不好,现在呢我要做出一个样子来。那么,做出个样子来,你就认真了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我们要从实质上找到认真的内涵。那么认真到底是什么?我们说认真就是一次性把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什么意思呢?就孩子做作业来说,只要孩子会做的,必须一次做到满分。只要会做的,必须做到满分。不会做的我们先不究,会做的就要做到它的满分。这个题目会做了吗?如果这个题目10分,你得了9分,就叫不会做。做作业,今天五个题目你会做四个,那么这四个必须做对。这就叫认真。培养认真的能力,有两方面,一是生活方面,二是学习方面。我们先看一下,生活方面怎么培养。在生活方面培养认真的能力,就是家长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这呢曾经有一个孩子过来学习,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张贺新。他呢是一个初二的,北京一个实验中学初二的孩子,那么他来了以后呢,他就对这个认真的能力非常认可,就非常积极地去锻炼自己认真的能力。过了两个礼拜啊这个妈妈就来跟我们抱怨,说什么,说这个孩子啊,搞得我们很难受。怎么难受呢,我举个例子。这个妈妈在这切菜,当当当,切,刚切了两下,孩子过来了,说:妈妈你看你切的,有长有短的,你不能切得一样长吗?你看看你就不认真,如果你不认真,我怎么学习认真?这个妈妈说:好好好,我错了我错了,我再重新切。然后很认真地一刀一刀切得一样长,这个时候呢孩子很满意了。那么再一个呢就是爸爸,比如开车过来,带着孩子带着妈妈一块到我们这边来。那么妈妈坐的时候是斜倚在凳子上,斜倚在这个车里边,然后孩子又说了:妈妈你看你坐的这个样子,你不能坐直吗?你这样不认真我怎么学习?这个妈妈又很难受,赶紧坐直了。好,这是妈妈的抱怨。好,妈妈抱怨完了,孩子的结果怎么样?过了大约一个礼拜左右,孩子参加了其中考试,在他们班,在他们全校这一次提高了127名。那我们看这样一个孩子,我们没有听到他学习方面的反馈,但是呢我知道他生活方面怎么样了,就是由妈妈带着孩子一次一次地在生活当中去培养认真的能力。只要能做得更好,就一定不做差了。在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在受到妈妈的影响。那么各位家长,如果你不懂孩子的知识,你能不能在生活当中,在做饭、做菜、收拾家,还有你的工作当中,也学习培养认真的能力,每一次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一点能不能做到?在学习方面培养认真的能力,就是一次性把该学会的知识学会,就这么简单。学会啊有三个标准:一是得满分。如果一个孩子学一个题目,第一步他一定要做这个题目得到满分。如果做一个题目不到满分,不叫学会。第二个标准叫熟练化,熟练化。熟练化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一个题目应该10分钟做完,那么我们要在8分钟之内做出来,并且要得满分。学会的第三个标准叫什么,叫做举一反三,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会出题。一个题目会做了,我们要会到什么程度?就是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这个题目是一个老师的心。什么意思?就是老师出这个题目想干嘛,他想考我什么地方?他在什么地方设了陷阱。画外音:有针对性地让孩子掌握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学会知识,取得满分,并且熟练化。然而唐老师将要传授的学习方法会是什么呢?前沿讲座,精彩内容,稍后继续。唐:好,接下来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啊,我们常用的一些小的学习技巧。依据学会的三个标准,我们拿出来了数学有十步法,数学十步法,是怎么解决数学问题的?就是做一套题目,实际上是一个题目在不断地变化,也就是说做会一个题目就掌握一章的知识。为什么可以这样?就是当一个知识点你能够做得非常透的时候,当一个题目能够做到满分、又能举一反三的时候,往往一章的内容就提高了。好,有一位山东菏泽的女生,名字叫张晗,她已经是高二了。我们知道山东啊是高考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大省。这位同学呢,她有这样一个特点,她学习很努力,看书一看,她就觉得会,但是做题就不会。每一次考试啊150分的考题,她只能考五六十分。她还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呢就过来学了这个方法。学这个方法的时候呢只做了一个题目,就是当时她做了一个圆锥曲线当中的一个例题,那么这一个例题她就做了两天。做完了以后她就发现,这一章的内容后边的练习题全部会做了,在以前她都不会做的。好像例题一看就懂,但是题目就不会做,但这次学完了她就会做了。那么怎么学的?就是她做到一个题目完的时候,那么第一步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她根本就搞不清楚,她只是记得例题第一步是这么做的。当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这个是需要想的,需要回答的。这就是得满分当中具体的操作,就是前因后果必须讲清楚。每一步为什么,尤其是第一步为什么。很多同学啊是这样,如果,如果你给我一个提示,我一下子就做出来;不给我提示,我根本就做不出来。那么像这样的孩子他的成绩啊就往往不会好,但是平时呢你让他做作业的时候他就会好,为什么呀?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看课本,可以看例题,可以去询问同学得到提示,哎得到提示他就行。而考试的时候没有提示,他的成绩就不好。所以说,扎扎实实地做会一个题目,一套题目,这章的内容就全部学好了,这是数学十步法它的内容。接下来呢一种方法叫做临界点学习法。什么叫临界点学习法?就是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一本课本拿来,他会从头到尾翻啊翻啊翻啊,翻了一个小时才发现,噢,这个地方是我要学习的,这个地方是我不会的,但是时间到了,我应该做别的了。也就是说这个时间前面的这个预备的时间太长,耽误工夫。那么只有到这个临界点的时候,才能学习有好处。那么各位家长,如果您能学明白,自己去学明白它,教给孩子,如果不能学明白,做什么?找优秀的老师帮孩子。那么思路是这样的,提示各位家长,您能帮孩子的时候您去帮孩子,当自己帮不了孩子的时候去找好的老师帮了孩子,而不是自己稀里糊涂的,去凑合着找一种方法去教孩子。我们的孩子啊,成长就一次,我们不该去拿着孩子实验,我们要拿着最好的方法、最优秀的教育来帮助孩子。我们不希望每天去搞应试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是每个孩子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家长也一定要正视它。但是应试教育不表示要做题海战术,我们可不可以用提高素质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所以说呢,接下来我们要帮助家长学会跟孩子沟通,也就是你说的话能让孩子听吗?孩子喜欢听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才谈得上真正的帮助。如果沟通不好,帮助,你怎么做都没有用。画外音:唐老师告诉我们,要想让家长的话孩子们喜欢听、愿意听,又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使孩子幸福,必须要学会建立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和谐沟通。而建立和谐沟通的前提是必须首先找到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只有首先找到它们才能对症下药。唐:那么我们接下来呢要教大家一种方法啊就是,你说了话孩子就爱听,你说了话孩子就爱听,那么你提了建议孩子就愿意去听,并且呢听从。那么我们看,怎么去做,怎么去做?在这个沟通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沟通不好?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老是沟通不好?家长们经常问我问题的时候,往往是这么一个框子,说:唐老师,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不好好学习怎么办?我们对孩子很好,但孩子不领情怎么办?往往是一个模式就是:孩子不好,我很好,我怎么收拾孩子?就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心态?如果你问问孩子,孩子说的时候往往也是这样:妈妈不好,爸爸不好。他怎么去跟我沟通的时候不讲理,比如说爸爸妈妈说话不算话,所以我才怎么样怎么样。好,为什么人会这样?我们来揭示一下这个秘密,教会给各位家长,我们沟通到底为什么不好?沟通不好的核心原因在哪里?就在于每一个人哪,他心里有一个小人的自我。这个小人的自我是什么样的呢?它有这么几个特点,我们来说一下。第一个叫自以为是。什么意思?就是我认为我是对的,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就是我认为我是对的。比如夫妻俩吵架,你去问丈夫,丈夫一定说:我做得很对,但是她怎么做得不好。然后你去问妻子,妻子也说:我在家里多么不容易,他回来还惹我生气。你很少见到相反的,比如丈夫说了,说:我老婆非常辛苦,天底下难得一见的好女人,但是呢我就不是东西,我非要惹她生气。这样的丈夫你很少见到。那女人呢说:你看我丈夫啊,在外边,辛辛苦苦地为我们娘俩赚钱,然后回来我还惹他生气,我真不是东西。这样的女人你也见不到。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小人的这个层面,就是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接下来我们还发现这样的问题,比如假设在一位女士爱生气,那么听完这个课,她就说了:唐老师我以后不生气了。下个月结果她的孩子反映,她又生气了。反映了她生气以后她会怎么样,她会说:我错了。不是的,一般人是很难认错的,那么她会说:我生气了,我为什么生气?如果你不是那样做我能生气吗?如果你不是作业不做我能生气吗?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生气也是有道理的。第一我没错,第二如果我错了,我是有道理的。这是小人的第二个特点,这是第二个特点。那么第三个特点就是,我喜欢肯定我的,谁说我好听的,谁说我做得对我就喜欢。那么,如果。接下来第四点就是,如果谁否定我,我就烦。曾经有一位家长啊这样,给一个孩子啊去分析他的试卷,那么分析试卷分析什么呢?是分析试卷当中错的题目,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孩子就不愿意跟你分析了,为什么?就是你分析那个错误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了你在否定他,他不舒服了。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就是有一个女孩子啊,叫王孟庭,她有一次是70分,原先她是70分的,这次考了85分,明显地提高了,来找妈妈,说:妈妈我提高了。妈妈一看:哎呀是啊,得了85分。但是第一页有一个题目是一个小题,前两天妈妈还跟孩子一块讨论了这个问题,结果孩子又错了。妈妈一看这个题目就急了, 这个题目你怎么又刚说到这,孩子一把就把试卷啊HAO走了,再也不给妈妈看了。这个妈妈很伤心,很郁闷。为什么郁闷呢?就是因为你老是啊,老是去找孩子的缺点,老是在否定孩子,孩子讨厌跟你交流。这就是这个,作为孩子来说,他身上的一个小人的特点,一个显示。那么同时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小人特点的,我们自己认识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小人特点,我们怎么办?画外音:和谐沟通是构建温馨家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家长和孩子之间该怎样建立和谐沟通、心与心的沟通呢?建立和谐沟通是否有什么秘笈和方法呢?前沿讲座特邀唐曾磊老师带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您讲述认真是种能力,敬请期待。第二部分 认真是种能力画面:新理念前沿讲座画外音:和谐沟通是构建温馨家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意也是提升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家长和孩子之间该怎样建立和谐沟通、心与心的沟通呢?建立和谐沟通是否有什么秘笈和方法呢?前沿讲座特邀唐曾磊老师带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您讲述认真是种能力,敬请期待。画面:他 清华大学硕士 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首席教育专家 “认真能力专家” 思维方法研究专家他 创立了“平等思维”沟通法 他所提出和倡导的“认真是种能力”的观点在教育界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他 致力于研究家庭教育与情感沟通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等课题他 用良知的双臂 担起神圣的社会教育责任 并升华为终生的事业他是谁?画外音:唐曾磊,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认真能力专家,十几看来,从个人到企业,从机关到学校,从家长到孩子。十几年中,演讲数千场,听众数十万人。成千上万的家长因为他的演讲改善了教子方法,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他的演讲有顿悟而改变了人生,成千上万的家庭因为他的演讲变得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画面: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专家学者学会理事 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基地总负责人 荣获“全球亲子教育类十强华人讲师”称号 出版过的书籍超级创新记忆爱学习会学习画外音:他用他深邃的智慧、独到的见地,为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福音。画面:新理念 前沿讲座唐:好,我们继续我们的话题。有一个这样的案例,就是有一个女孩子啊叫王孟庭。她呢有一次是70分,原先她是70分的,这一次考了85分,明显地提高了,来找妈妈,说:“妈妈我提高了。”妈妈一看说:“是啊,得了85分。”但是呢第一页有一个题目是一个小题,前两天妈妈还给孩子一块讨论了这个问题,结果孩子又错了。妈妈一看这个题目急了:“这个题目你怎么又”刚说到这,孩子一把就把试卷啊HAO走了,再也不给妈妈看了。这个妈妈很伤心,很郁闷。为什么郁闷呢?就是因为你老是啊,老是去找孩子的缺点,老是在否定孩子,孩子讨厌跟你交流。这就是这个,作为孩子来说,他身上的一个小人的特点,一个显示。那么同时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小人特点的,我们自己认识到我们自己身上的小人特点,我们怎么办?我们去改正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看到别人身上有这样的特点怎么办?我们去包容别人身上这些特点,知道一个人呢他就是这样的,他有这样的特点很正常,我们去接纳他,不去老指责别人。我们去接纳的时候,对方才喜欢听你说,你才有资格去提建议,否则不要提。好,到底怎么去接纳对方,到底怎么给对方提建议?画外音:唐老师告诉我们,和谐沟通有三个重要的步骤,只有走好这三步,孩子才愿意听你的话,愿意同你配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才能够建立好,从而才能达到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和谐。这三个重要的步骤究竟是什么呢?本期前沿讲座“认真是种能力”,精彩内容,稍后继续。唐:我们有一个和谐沟通三步骤,三个步骤教会大家。只要依这三个步骤走,你会发现,孩子会对你啊,言听计从。我们看,怎么做。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叫做“接纳”。接纳是什么意思?接纳就是让孩子因为我们是在讲亲子沟通,各位家长,接纳就是让孩子以现在的情况感到自在。什么意思呢?就是不做这样的事情。比如“只要你学习好了,妈妈就喜欢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妈妈现在不喜欢你,你在我身边必须难受。什么时候你学习好了妈妈才喜欢你的”。哎,这就不叫接纳,孩子在这样的妈妈面前就不舒服。接纳的意思是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要自在。只有他这样的情况也自在了,他才能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善自己的问题。这就叫接纳。接纳怎么操作呢?我们要学会就是赞同。什么赞同?有两个,一是“同情”,二是“同理”。比如孩子回来了,说:“妈妈,今天老师的课讲得非常不好,我很烦,就听不下去了。”那么这个时候,常常妈妈会这样说:“啊?老师讲得不好你也要好好听啊!”这句话就叫否定了,就不叫接纳。那么接纳是怎么做?就是“同情”。就是:“是啊,老师要讲得不好听了确实要听不下去的。”那么这么一说,那么孩子就感受到,你跟他同情,你跟他感受是一样的,他就会跟你一块去抱怨。那么抱怨一段以后,接下来你才有资格说:“是啊。但是如果老师讲得不好,你要是没听,是不是浪费了这个时间?”这个时候孩子就听得进去了。如果你一开始就指责他,孩子就听不下去了。这叫“同情”。“同理”呢就是,如果孩子讲了一个没有道理的道理。比如你觉得这个道理实在没有道理,但是呢你要知道,当他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他一定他认为这个道理是合理的。比如他交朋友了,他对别人,给了别人一个好东西,那么下一次呢他也期待着别人一定给他。但是别人忘了给他了,或者别人没给他,他就很烦。那么我们就提示他说:“你对别人好,不表示别人一定会对你好的。”或者说呢“不表示别人就马上就上赶着对你好”。你这句话一说呢就讲道理,他呢尽管听的是有道理的,他心里不会舒服的。但是如果同理会怎么样?“你看是啊,你对他这么好,他怎么不对你好呢?”这个时候他一听:“是啊,你说的对啊,他应该对我好啊。”我们实际上我们在共同地商量一个问题,就看到对方到底怎么不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再商量一下,再跟他说:“对方会不会没有想到?他会不会觉得他有的那个东西是你不在乎的?比如说你不一定喜欢这个东西啊,所以他就不给你了。”这个时候就帮助孩子开始理解,原来对方可能是怎么样的。这么做到了,叫做“接纳”做到了。“接纳”做到了会什么样?会使我们跟对方啊,在并肩战斗,孩子会觉得:妈妈跟我是一边的,是站在我这边的,你是在帮我的。这个时候你说的话我就爱听,我心里的话就会告诉你。那么接下来第二点就是理解。接纳做好了,孩子会觉得我们是向着他的,他就会把心里的话告诉我们,这就是理解。孩子应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包容,他因为在我们身边很自在就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我们,这就叫“理解”,这就叫“理解”。那么理解呢又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就是我们说的这个“理解”,第二个叫做“鼓励”,鼓励。鼓励呢就是发现孩子的优秀操作、优秀做法来肯定他。那么有的家长这么说:“唐老师我这孩子啊,你可别说鼓励了,上一回考了60,这一次考了80,还没等鼓励呢,他自己尾巴翘上天了。”像这个孩子就是一次上去,一次又下来,一次又上去一次又下来,就像坐电梯一样。各位家长,咱们孩子是不是也这样的?我知道这样的孩子很多。那么怎么鼓励?鼓励是鼓励孩子的优秀操作,而不鼓励什么?不鼓励孩子的结果。比如有的家长这么说了,一个孩子啊,从61考到80,有的家长说:“你看我的孩子就是聪明。”各位家长,“聪明”是什么意思?聪明的意思是不努力也能得到好成绩。如果你们鼓励孩子很聪明,你就告诉孩子“你不努力也能得到好成绩”。大家知道,怎么鼓励了,不要怎么鼓励了,我们要去做正向的鼓励。好,第三点,理解的第三点叫做“爱”。画外音:唐老师认为“认真是一种能力”,同时“爱也是一种能力”。然而很多家长却不懂得如何去“爱”孩子,根本不会爱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就是要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家长的爱孩子要感觉到的是自在的、安心的、温馨的。唐:“爱”是什么意思?给各位家长啊,三句话。第一,爱是一种能力。就是家长要学会爱孩子,不是你生了一个孩子你就会爱了。很多家长不会爱,曾经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伟大的母亲 愚蠢的母爱。为什么我说母爱的愚蠢?就是伟大的母亲是天底下没人比得了的,但是呢,几乎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会对妈妈或多或少地有意见,不喜欢妈妈,为什么?你那么爱孩子怎么会换得了这么一个结果?显然呢,这个妈妈不会爱,像苏州有一位妈妈是这样的:有一天中午啊我们吃饭,她就说道,说:“唐老师,女儿的成绩重于我的生命。女儿的成绩就意味着女儿的前程,所以只要我有办法帮孩子,我一定帮孩子。”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语重心长。到了晚上,孩子过来了,大家一块吃饭。妈妈呢说这句话的时候啊,省了几个字,说:“唐老师,中午我说过了:成绩重于生命。”孩子一听急了,拿着筷子叭就摔过去了,说:“我学习不好你就要我的命?”这位妈妈当时很伤心,非常伤心。我们当时呢大家听着也觉得,这个母女俩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妈妈说“女儿的成绩重于我的生命”,而女儿的理解是“我成绩不好你就要我的命”。我们想想,这个女儿这样做当然不好,但是我们反过来我们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么想?她怎么会这么想了?我们出了什么问题?就是这个妈妈不懂得爱孩子。她这么爱孩子,让孩子觉得这个妈妈很讨厌。所以各位家长,我们要学会爱。爱是能力,不是你生了孩子就会爱的。那么爱是什么样的能力?第二句话:爱是让被爱的人感受到爱。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爱。你不要说你怎么爱孩子,孩子觉得你爱他吗?如果孩子觉得你爱他了,你就叫爱他了。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你问孩子啊,孩子不相信。有一次啊,有个孩子这么说,说这个:“我爸爸不爱我。”我说:“为什么啊?”他说有一次这样:爸爸给别人打电话,打着电话的时候说:“啊张经理,好好好,没问题没问题啊。没问题没问题,好,那你先去你先去,我等你,我等你一分钟。”在等电话的时候,看着孩子做作业,不认真做了:“赶紧做。”然后:“张经理,没问题没问题。”也就是说这个过程当中,他明显地在两面,对着孩子的时候脸马上就拉下来了,非常地凶;然后对别人打电话的时候要一副憨态可掬、笑容可掬的样子。孩子看到了以后就说爸爸不爱自己。很多妈妈也是这样的,可能在人前会有一个样子,私底下对孩子,就皱着眉头对孩子,所以说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各位家长记住,当你觉得爱孩子的时候,你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不是你说怎么爱孩子。那么怎么样就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第三句话:爱是让被爱的人感受到安心、自在、温馨、和谐。类似这样的一个感觉。如果孩子在你身边很自在、很安心,那么他就感受到,妈妈是爱他的。有的家长是这样,就是只要孩子在你身边,他就不舒服。孩子只要看到妈妈回来了,他就赶紧躲到屋里去。曾经有这样一个妈妈跟我说,说:“唐老师啊,你说我的孩子很奇怪啊,大冷的天,一周就回来休息两天,这两天呢他还非要骑自行车,骑两个小时到学校去做作业,为什么?”我说:“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可能学校里啊,有一个非常吸引他的人在。”指的是可能早恋了。这个妈妈说:“不可能唐老师,我知道,我女儿肯定没有早恋。”我说:“那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家里有一个非常讨厌的、唠叨的妈妈在。”刚说到这,当时是在网上啊,我就听到,那个网的对面传来一个声音“啪啪啪”。然后那个妈妈说了,说:“唐老师你听到没有,刚才是我女儿在拍巴掌呢。”她说:“高手就是高手,一语中的。”这个妈妈也在笑。就是!我们知道一个讨厌的妈妈会让孩子啊,在这么大冷的天,可能零下多少度,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去上学,去做作业,而不愿意在温暖的家里做作业。我们想这个“苛政猛于虎”啊,一个讨厌的妈妈也是猛于虎的。各位家长,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妈妈。所以说我们要反过来,学会爱孩子,让孩子在你身边很自在。我们很多家长啊跟孩子在一块,孩子比如说在前边走着,家长就摁他的脖子:“站直了!”孩子有的时候是含着腰的,一下子这样。然后呢吃着饭的时候,夹菜没夹好,然后这个妈妈就拿了筷子叭一打,孩子在妈妈身边是非常不自在的,非常不舒服。这样的妈妈当然是招孩子讨厌的。我们看,第三点,和谐沟通三大步骤,第一点是接纳,第二点是理解,第三点是什么呢?就是建议,就是建议。画外音:建议是和谐沟通三大步骤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唐老师提醒家长在和孩子进行建议的时候,要真正了解、明白孩子的内心,尤其是在建议时要注意建议的提出方法和表达方式。唐:你记着,你在对孩子好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好,而不是你觉得好。画外音:究竟该如何建议呢?前沿讲座认真是种能力,精彩内容马上继续。唐:什么是建议?要做到建议,需要三点,第一点,正向。正向的意思是被建议的人觉得正向吗?有一个妈妈说了:“唐老师我有一次给孩子提建议,但是孩子不听。”我说:“你怎么提的?”是这样,第二天要考试了,但是呢这一天应该是轮到孩子啊今天晚上可以看电视的时间,我就跟孩子商量了,说:“你看啊,明天考试了,咱们今天能不能不看电话?”你看这个建议多好啊,但是孩子不听。我说:“孩子觉得好吗?”今天啊,已经在学校里复习了一天了,这两天一直准备考试他就很累,巴不得今天休息一会,结果你给他提了这个建议。那,妈妈说:“唐老师,我不是为他好吗?如果他不这样,成绩会不好啊。”我说:“是,你记着,你为孩子好的时候要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好,而不是你觉得好。”记着,正向是让对方觉得正向,而不是你觉得。这是建议的第一点。第二点,建议必须要有操作性。能操作吗?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说:“唐老师,哎呀,我们那个孩子非常讨厌,有一个题目给他讲了八遍他都不会。”我说:“讲八遍不会,是他想不会吗?还是你没有给他讲明白。一个孩子愿意操作八遍都错了吗?只要他会他一定会好好做的。讲八遍不会,说明你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操作,他按这个操作做下去,就一定得到好结果,你想想是不是?”哎,这位老师一想,还真是。我说:“你再照照镜子看看你这个样子,你生气的时候什么样?一个孩子愿意错八遍,看你八遍这张脸吗?”哎,这个老师想一想:“也是,看来是我没有拿出这个操作来,怨我。”好,这是第二点,建议要有操作性。第三点,可听可不听。既然是建议就不是命令,你就不能逼着别人非听不可。如果各位家长想让孩子听,那么可以这样,说这样一句话,说:“这是妈妈的建议,你觉得没有道理可以不听的。”各位家长敢这么说吗?有一位家长说了,说:“唐老师,如果这么说孩子一句也不听了。”我提示他我说:“孩子一句也不听了,不是因为你这么说,而是你说得没有道理,你说得有道理,孩子能不听吗?”各位家长想想是不是。当我们提建议的时候,我们越是不逼着孩子听,孩子越可能听一听。听一听以后觉得有道理了,他就跟着做了;如果没有道理他就不听。那么如果没有道理,这个事情又很严重怎么办?提示孩子,说:“等一下,尽管妈妈没有说服你,妈妈再去想一想理由,再来跟你聊。”如果是这样的时候,孩子就觉得妈妈非常讲道理,我反倒愿意听你的,大家想是不是?和谐沟通三大步骤,第一是接纳,第二是理解,第三是建议。只要做到这三点,那么我们的沟通就一定会好,孩子会非常愿意听你讲。如果不是这样做,尤其是第一个,接纳做不到,孩子就不愿意听你的。我们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