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13.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11 对解题有帮助A英荷战争B抗日战争C巴黎条约D一国两制14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记载:“迨长生还四川,高朗亭人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材料反映的是()A清兵入关 B军机处的设立C八股取士 D徽班进京15.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题干-选项对应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16. 近几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过犹不及”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17. 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受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18. 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19.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数次修订历史教育目标,其中一次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次的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A1905年 B1912年C1936年 D1956年20. 195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对汉字进行简化,并要求所有报纸杂志立即遵循这一要求。其中规定“群”字写法从上君下羊转变到左君右羊。这反映出()汉字书法艺术的方向平等思想的大力传播文化教育的平民倾向贯彻“双百”方针的需要A BC D21. 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22.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大国崛起解说词)。能破解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的科学成就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B牛顿的经典力学C达尔文的进化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23. 1819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 )A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D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24.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当然,这一论断主旨意在突出微观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并能在历史学那里找到了知音,这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老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38. (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5年前,新式学堂仅仅分布于沿海七省,仅仅存在于少数口岸城市。1898年扩展到云、贵、川等内陆省份。20世纪初,蒙、新、藏等边远地区也纷纷创办学堂,新式教育覆盖全国。1905年后,基本形成 了大学、高等专门都市省垣,中学、师范政府,高小县城,初小乡镇这样的学校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学堂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在原有的语言、工艺、军事学堂的基础上,师范、法政学堂大批开办,实业学堂在农、工、商下又分出许多专科,还有专为一些阶级、阶层开设的学堂(如贫民学堂)。新式学堂推动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渐趋一致,他们投身社会变革的各种活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我国自汉代就奠定了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清朝末期才逐渐改变,汉代是如何奠定了古代教育(根据所学摆事实)传统的?依据材料一说说“逐渐改变”的表现是什么?(15分)(1)创立:汉武帝开始创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以五经为教科书;实行察举制,将儒学与教育、选官直接联系,构建了古代教育的传统体系。(6分)改变的表现:新式学校分布的范围采用新学制,更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广泛,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9分)材料二 中国乡村也出现另一现象,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江苏东台发生“改佛寺为学堂,乡民不悦而起”;而一些“劣绅茅士,借兴学为名,侵吞公款,致教育之声日堕,教育之信用全失”,浙江景宁县沙漠学堂 的创办“以盐竹两捐为经费,均用强手段抽取,每年并计不下千余金”,凡此种种。不少人鄙视新学堂,“学校里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手中劳作,都是鬼混”。且新式学堂“近域镇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人们喋喋不休:“自学堂设立以来,不但老师宿儒坐固家乡,仰屋而叹,即聪慧弟子,亦多弃儒就商。凡入学堂者,莫不染乘戾之习气,动辄言平等自由,父子之亲,师长之尊,均置不问”。当时,中国乡村毁坏新式学堂屡见不鲜。(2)根据材料二,分类提取有关乡村毁学原因的信息。(10分-对除)(1) 毁学原因: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晚清政治腐败: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新式学堂有沦为有权有势人士场所的倾向;民众思想的保守;对新学新知的不理解;对新式学堂产生的进步言论的排斥。(10分)两则材料均摘自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我国自汉代就奠定了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清朝末期才逐渐改变,汉代是如何奠定了古代教育传统的?依据材料一说说“逐渐改变”的表现是什么?(15分)(1)创立:汉武帝开始创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以五经为教科书;实行察举制,将儒学与教育、选官直接联系,构建了古代教育的传统体系。(6分)改变的表现:采用新学制,更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广泛,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9分)(2)根据材料二,分类提取有关乡村毁学原因的信息。(10分)(2) 晚清政治腐败: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新式学堂有沦为有权有势人士场所的倾向;民众思想的保守;对新学新知的不理解;对新式学堂产生的进步言论的排斥。(10分)(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创办新式学堂的意义和历程艰难的主要原因。(12分)(3) 意义:(4) 原因: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乡村民众难以接受新生事物。(4分)4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在鄞县做知县时试验过“贷谷于民立息以偿”效果不错。然而当他将此法推向全国同比例放大却南辕而北辙了。不识字的乡农们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要经过以下程序: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而且贷款多少完全由官吏写。据史书记载虽然变法规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实际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去借高利贷也不敢向政府贷款。“利民之政”变成了“扰民之举”。 更糟糕的是王安石过于自信急于求成,在推行新法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其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都必须接受贷款。其实中农、富农和地主不存在春荒的问题,根本用不着贷款,但地方官员就是硬逼着他们贷款,因为要完成指标。这样一来到了还钱的时候,不要说一般农民吃不消,就是中农、富农也吃不消。自然这项措施变成了官员的赢利手段,他们的权力寻租也有了改革这一至高无上的借口。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5) 根据材料一,归纳青苗法实施过程中的特点。(8分)(1)特点:王安石不顾地方实际,硬性摊派指标程序复杂,造成一些地方的农民借贷成本过高实际借贷范围扩大官吏乘机侵夺百姓成风。(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的目的和着眼点是什么(3分)(1)特点:王安石不顾地方实际,硬性摊派指标程序复杂,造成一些地方的农民借贷成本过高实际借贷范围扩大官吏乘机侵夺百姓成风。(8分) (3)根据材料,归纳王安石变法为何变成悲剧。(4分)(3)原因:新法实行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地方官吏盘剥百姓,伤害农民利益。(3分)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本身的腐朽。(1分)历史参考答案填空BDACD DDBAB BD38答:(1)创立:汉武帝开始创办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以五经为教科书;实行察举制,将儒学与教育、选官直接联系,构建了古代教育的传统体系。(6分)改变的表现:采用新学制,更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广泛,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9分)(6) 晚清政治腐败: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新式学堂有沦为有权有势人士场所的倾向;民众思想的保守;对新学新知的不理解;对新式学堂产生的进步言论的排斥。(10分)(7) 意义: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国人对中西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对比,逐步明确西方国家强盛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的先进。为此,要开启民智,学习西方,开设新式学校是必要的途径。在提高国民素质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软件应用技术考试
- 2025中文合同谈判常用句型
- 人工挖井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知识产权服务框架协议
- 个人退股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商铺产权转让合同
- 2025四川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聘用兼职教师合同二零二五年
- 工业品买卖合同参考
- 二零二五食品安全协议责任书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三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2025年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中高端女装市场趋势与前景深度分析
- 2025北京清华附中高三(下)统练一数学(教师版)
- 2025-2030中国孵化器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5.3基本经济制度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Unit4 Breaking Boundaries 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T-CCTAS 61-2023 桥梁承重缆索抗火密封综合防护技术规程
- 2025慢性阻塞性肺病(GOLD)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课件
- 2024年05月湖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