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历史文化简略.doc_第1页
湖北竹溪历史文化简略.doc_第2页
湖北竹溪历史文化简略.doc_第3页
湖北竹溪历史文化简略.doc_第4页
湖北竹溪历史文化简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竹溪历史文化简略1.古竹溪八景:龙山横诰(现地母庙);五凤飞云(现五峰山);画屏烟雨(现蒋家堰云雾山);独松栖鹤(现洛河刎松山);古洞隐真(现水坪覆船山);仙刹棋廊(水坪);白云剑迹(现水坪黄龙);文笔晴岚(水坪黄龙文笔山)2.竹溪三贡:贡米(中峰);贡茶(汇湾);贡木(鄂坪)3.竹溪四大古寺:莲花寺(蒋家堰小河口);白云寺(水坪黄龙村);独松寺(水坪幻想寨);青山寺(丰坝青山村)4.古竹溪四大奇:中峰观的豆腐嫩,彭裕沟的米香,阎家坝的罗卜脆,马家菜园子的白菜无茎丝。5.古竹溪四大狠:甘家岭祠堂规矩狠,郭家梁子拳头狠,马家菜园舞龙狠。6.竹溪四大姓:谭,刘,肖,胜(或谌?)清朝7.竹溪历史三次大移民:明代成化年间的荆襄大移民浪潮;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和白莲教起义军;抗日战争时期武昌、黄冈一带的商人被迫迁徙于竹溪。8. 竹溪两大名窑:毛家窑(龙坝大扒沟-清朝),龙氏黄岗窑(龙坝瓦楼沟-清朝)9. 竹溪著名古桥高桥, 清同治五年,也就年,县监生方正霖捐款兴建。张公桥,明喜靖七年,也就年,张姓贡生捐款修建。彩升桥,黑龙沟口,乾隆十三年,卢彩升建。现存。积庆桥,县东。明弘治年间,知县傅亨昌建。济渡桥,廖家河西,周一神速修。祈祠桥,县东三里,王世万建。花市桥,县西十里,旧有木桥,年久毁坏,雍正二年秋,刘景云等募捐建石桥。望山桥,县东北一里。雍正四年,陈起龙等募捐修。王家河桥,县南五十里,道光二年,武生张美蟠捐款修。王家桥,灌沟桥,县西二里,相传吕道人修。石桥, 县东三十六里,阎坝,明之万修。观音桥,县西四十里,郭家铺处,咸丰初年,卢敏望,贺兴良,龚春泽募捐修。黑墨田桥,县东三十里,生员肖士均捐修10. 竹溪孝歌两种类型:唱大书,如唱黑暗传,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唱薛刚反唐、七侠五义、封神演议等古书;另外一种是唱无本唱无本记。11. 竹溪孝歌声三腔: 平腔、落腔、高腔12. 唱孝歌五套路:一是开歌路,二是开口词,三是正唱,四是烧更纸,五是还阳13. 竹溪县置历史武陵县(西汉)、孔阳县(南朝梁)、上庸县(北朝西魏)、吉阳县(北朝周)、新丰县(隋)、竹溪县(明)14. 古代竹溪十大人口构成:(1)远古土著先民后裔;(2)庸人后裔;(3)巴人后裔;(4)濮人后裔;(5);蜀中流民;(6)三秦流民;(7)荆楚流民;(8)豫中流民;(9)叛逆巨匪流民;(10)流放士族后裔。15. 关垭(西周楚蒋家堰)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长城之一。16. 偏头山世称“小武当”,有龙头香、回心石、真武脚印、龟蛇朝圣、金蟾望月、金龟上山、掌嗡石、熊猫观海、龙泉洞、阎王匾等地貌景观;有祖师庙、父母殿、一天门、玉皇楼、巴山客舍等人文景观17. 采皇木摩崖石刻(明嘉靖三十七年鄂坪)国家级保护文物。18. 鸡心岭“攀上鸡心岭,一脚踏三省;去时不知归,归来身失魂!”中国的自然地理“国心”19. 十八里长峡(向坝)鄂西北动植物基因库20. 烂泥湾村楠木群(新洲)中国木材瑰宝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学术界定性为渐危物种21. 山二黄“汉剧之母”22. 大营盘(丰溪)商纣时期,闻太师伐周时曾在此安营扎寨与姜子牙血战周旋达三个月之久,最后闻太师兵败,死于丰溪石甸河的“绝龙岭”23.黄草山与薛刚反唐,薛刚在逃到竹溪丰溪泗水关时,为其家兄薛义所捉,欲解押其送往长安,路过黄莲山。为在黄莲山上落草好汉,巫七,马赞所救。24.塔儿湾及其传说,塔儿湾由一座唐朝建造的七层六角古塔而得名,相传1360多年前,尉迟敬德在此平过叛乱,遂后建塔作为纪念25.贡米传说(中峰)26.向坝民歌,竹溪南山一代广泛流传的民间文艺形式27.五峰书院(竹溪龙山现县图书馆),竹溪书院在明以前有儒学者个人建立,清代变为官立教育机构28.竹溪黉学现竹溪一中29.魁星楼(中峰)30.砖裕河(龙坝)现名砖裕河却是错误的,应叫颛顼河的,古有颛顼庙一坐,沟名颛顼沟,河名颛顼河的。这是竹溪河龙坝乡内第一大支源河流。颛顼即“五帝”之一31.龙坝,龙坝乡之青华山这竹溪诸山之首,亦为县内诸山之源,一如卧龙在峰,欲奔西北,而昂首扭头回顾,雄视东南之竹溪县内各处。这龙卧之地,却是一坝,故名龙坝了。32.鸡笼山33.秋沟塘(蒋家堰)因古时是兵哨,传送公文的站口,(叫做塘)又多生秋树,故名秋沟塘。34.隐真洞,唐朝吕洞宾修行之地,后吕洞宾为八仙之一。35.陈家堰相传唐宋之交的仙人陈抟修炼于此,服气辟谷二十年,后始居华山36.中峰观(中峰)中峰观以道观而得名37.梅探沟(中峰)相传此沟多梅姓人,有一子考取探花郎,此后即名梅探沟38.江西馆(城关)竹溪保存最好的清代会馆。39.竹溪馆藏主要文物,水坪黄龙寨村第四纪更新世遗物;城关、水坪、洛河、中峰、新洲、丰溪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李自成、张献忠义军在竹溪遗留的宝物七星鸳鸯剑和鸳鸯刀等,及各朝重要文物。40.竹溪寨堡文化据竹溪县志(同治版)记述的寨名有70多座。竹溪地名志普查记录在册、现被命名为村名、地名的古寨有50多座,书中提到的山寨小地名有100多个。41.竹溪节庆高跷舞能龙舞狮文化42.竹溪婚嫁风俗文化43.竹溪佛教文化44.竹溪饮食文化竹溪菜”以酸、辣、咸、鲜为主要特色45. 竹溪方言:(1)分布差异,蒋堰一带的多数是湖南人,南山一带的多数是四川人,丰坝一带的多数是竹山人,可能是原本竹山尹店的土著,而城关一带则以河南人为主。(2)字义表意相反现象。以“怪嚼”为例。(3)有音无字现象:以diang(四声)为例(4)方言中存在部分古汉语词在竹溪方言中,至今还保留了一部分古汉语词汇,如“昼”、“咥”、“呷”等。(5)极具地方特色的语气词哈了46. 竹溪地域曾经产生和到过的历史人物,庸君,尹吉甫,李耳,鲁班,屈原,张良,万杞良,孟姜女,申耽,龙象和尚,李白,庐陵王,樊梨花,薛刚,吕洞宾,陆羽,杨六郎,张三丰,李自成,张献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