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曾国藩:营销人成长与奋斗的典范提起曾国藩,主流舆论大体有两种评价,一是阶级斗争的观点,即认为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刽子手,代表腐朽的地主阶级利益;另一派为厚黑学观点,认为曾国藩是厚黑学之祖、权谋学宗师。现在,阶级斗争观点失去市场,厚黑学观点成为主流。一般政客、企业家等醉心名利者关注曾国藩,其实是想从曾国藩身上汲取升官发财、为人处世甚至勾心斗角的方法。第二种观点估计与唐浩明先生所著曾国藩与曾国藩家书评点热销有关,但笔者通读这两套书,并未发现唐浩明先生有这种用心与导向。看来还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语:仁者见仁、知者见智。相反,我在看唐先生评点曾国藩家书时,反而发现他有着不同一般学者的学术严谨性。 当然,笔者在此只是乱发感想,作为一个普通的营销From EMKT.人,俺从学术上评价曾国藩好比班门弄斧,难免贻笑大方。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与评点曾国藩家书笔者囫囵吞枣的读了两遍,所注意与感触最深的,不是阶级斗争,不是权谋与厚黑,而是曾氏由一介农家子弟、文弱书生成长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个人成长与奋斗史。或许,这对营销人具更大的启迪作用。 一、 失意与打击: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曾国藩虽说最终位及人臣,于剿灭太平军后封侯。为汉人在清一代官级最高。但曾氏一生,命运的打击与痛苦从未停止过: 一生体弱多病,早年进京赶考,肺病复发,差点一命呜呼。幸得略懂医术的好友欧阳兆熊悉心照顾,才勉强捡回一条命; 一生癣疾成绝症,每遇变故或心情低落即奇痒难忍,直抓得皮屑满地、血肉模糊。曾氏常为此觉得生不如死,人生毫无乐趣可言; 育有三子六女,长子夭折,六女除满女(湖南方言为最小的一个女儿的意思)曾纪芬高寿安享晚年外,其他五女或早夭,或郁闷而死,或难产而死,五个女儿婚姻大都不幸嫁的全是纨绔子弟。 四兄弟有两个死于战争,六弟曾国华率部轻敌,结果至三河惨败,六千湘军全军覆没; 创建湘军初期,朝庭不信任,湖南、江西地方政府勾心斗角,不仅不给资源,还暗处挖墙角使坏,让曾氏有苦难言; 亲率湘军初战失利,跳河自杀未遂,幸亏湘军另一支塔齐布营于湘潭初战告捷,总算挽回一点面子。心灰意冷之际决定再次自杀,幸被左宗棠大骂一顿后恢复斗志,得以重整队伍; 自己亲自现场指挥战役无一胜绩,落得个不知兵的骂名,此后自己也知趣不再决胜现场; 江西战场三次被石达开打得落花流水,有两次差点连老命也不保。一次幸得部下营救,另一次太平军围攻南昌,曾氏于城破欲自杀之际,恰逢太平军内乱,石达开率部回南京勤王,曾氏才得以捡回一条命; 江西战场与太平军周旋几年,无战功可言,朝庭与地方谣言四起,曾氏于父丧之际不打报告跑回湖南湘乡守孝,结果被朝庭“弃置一边”,曾氏一走,江西战场由胡林翼指挥,结果战况急转直下,湘军在江西战场连战连捷,把太平军打得一败涂地。曾国藩迎来人生最低谷; 处理天津教案晚节不保,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我隐去曾国藩的名字,各位还会只是羡慕的眼光看待曾氏吗?也许常人在其中的一两个打击下,早已心灰意冷了,而曾氏却于屡战屡败之际,卷土重来,收拾队伍屡败屡战。 曾氏为何有如此坚强的性格?唐浩明的曾国藩与评点曾国藩家书中给了我们答案。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点,一是湖南人王船山一脉湖湘学派讲究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大道理不是用来说的,而且要去实行的。曾氏不是一个只说不做的儒者,而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儒学大家。曾氏早年追随湖南大儒唐镜海研习理学,身体力行圣贤之言。二是湖南人的地域性格,湖南人有什么性格?用湖南人自己的话来说叫“蛮霸”,蛮霸有蛮横霸道不讲道理等负面的意思,也有刚烈执着的意思,这种性格于军事上,确实造就了湖南近代将星如云、人才汹涌的局面。晚清至民国有一句流行语: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三是与家庭教育有关,曾氏刚强的性格,与其祖父星冈公的教育分不开,曾氏祖父常以“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好汉打脱牙和身吞”激励与教育孙子辈。曾国藩也常以“天下事者激与逼着成其半”来自我激励。湘军创建初期地方并不看好,常为八旗与绿营耻笑。晚清太平军起义及地方匪乱,清政府允许各地方上自行组建团练剿匪。最终做大做强的也只有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一支。 至于说曾国藩的性格全是阳刚的一面,那道未必,从他决定组建湘军时的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以及在日后的军事活动中在家书中表现出的退缩、保守、消极、过度忧虑、抑郁成疾等可以看出,曾氏同时也是一个十分软弱的人。曾氏自己认为,自己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得自于父亲的遗传,而刚强的一面得于母亲的遗传与祖父的教育。曾氏勤于修身,严于律己,敢于向自己的弱点挑战。最终能扬长避短。实际上,人的性格是很复杂的。正常人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怯弱的一面。一个人的性格虽然有遗传的一面,但自我改造对于完善自己的性格也是可以的。曾氏面对人生打击,适时较好的调整了自己为人处世之法;曾氏布衣好友欧阳兆熊说,曾氏一生有三变:由辞赋之学变为程朱之学,再由程朱之学变为申韩之学,后由申韩之学变为黄老之学。一生最后一大的转变源于江西战场不打招呼回籍吊丧,结果被朝庭“冷冻”,一时众口底毁,导致夜不成寐,抑郁成疾。幸有高人指点,说黄老可治心病再次出山后,一以柔道行之,以至成巨功,再无得意忘形之色。 二、 修身律己:不做圣贤即为禽兽 理学家常给人虚伪做作的一面,但曾国藩克己复礼,严格修身的态度与行为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曾氏早年进翰林后,在京也有一段放浪形骸的日子。有学者考证曾氏曾酒后狎妓染上性病。但曾氏最终幡然醒悟。从此追随自己的老师理学家唐镜(字鉴海)研习理学,严格修身。其坚持不懈几至于到对自己苛刻的程度。每日勤写日记, “狠斗私字一瞬间”, 勤习书法,攻读诗词文赋及义理之学。在日记中,将自己不符合理学规范的行为一一记录在案。曾氏日记中记载,有次去朋友家宴习,艳羡朋友之妾容貌之美,回来后甚觉不妥,于是在日记中大骂自己私欲太重、修身不严。 曾氏日记除创建湘军之初荒废一段时间外,其他时间均无大的间断。至于家书,则是一生没有间断。曾氏死后,留下几千万字的家书与日记,这种勤奋程度常人根本难以企及,这些都源于曾氏严格的律己修身的精神。 曾氏律己修身之严,还突出体现在他节俭上。曾氏节俭到何种程度?曾的布衣幕僚、平民知己赵烈文有详细记载,例如其同治六年九月初六记可见一斑:“涤师(指曾国藩)来久谭,谭次,师脱马褂置榻上,又少坐即。余取视榻上衣:佛青洋呢面,布里,琵琶襟,极短而小;盖寒士所不屑者,为之太息不已”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作者以自己的亲眼所见,为我们刻画了无先例的节俭总督形象。身为大学士、两江总督,且手握重兵,每日经手的金钱千千万万,而自奉之节俭到如此地步,在古代官僚中能有几人? 古人云:取法乎上,可得其中;曾氏早年立志“不为圣贤即为禽兽”。以古人中的“圣贤”为榜样。曾国藩心目中的古代圣贤按德行、文章等指标来分大约有四类共三十几人,曾国藩不仅身体力行向他们学习,而且将这三十几人画像,刻于家乡石上,勉励后世子孙也向他们学习。这有点象我们现代人说的“向成功人士学习”。我们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成功人士学习,无时无刻都可以榜样激励自己。从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与行为,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 营销是一种工作自由度比较大的职业,面临的诱惑也比较多,酒色财气四者随时都可以让营销人失去方向。曾国藩的修身律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三、 忠于理想:虽南面王亦不如此 曾国藩除理学家身份外,本质上还是一个文章大家,曾国藩的最大兴趣在于即吟诗作对,作文论道,自己一生渴望的,是在学术与文章上取得成就,于青史留名。对于南面称王并无多大兴趣。晚年曾氏于军功上封侯时,仍悔恨自己在学问与文章上无所建树。当然,曾国藩确实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所维护的伦理价值无非是忠君爱国,尊王攘夷那一套。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曾氏也是一个忠于自己理想的人,而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湘军攻下南京后,东南半壁江山全在湘军的势力范围,此时只要曾氏振臂一呼,必然应者云集。当时清政府已经大厦将倾、摇摇欲坠。曾氏很多幕僚也早已经看出了这点,并找机会多次向曾氏暗示南面称王,推翻清政府恢复汉人江山。但都被曾氏严辞拒绝了。连中兴四大名臣的左宗堂与胡林翼都找机会暗示他。左宗棠有次托胡林翼送给曾国藩一幅对联:“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暗示曾国藩趁此机会自立为王。曾国藩不为所动,将左的对联改了两个字,回绝了左宗棠:“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不可问焉。”以此暗示自己无称王的想法。 有朋友说营销人都是机会主义者,有奶就是娘,挣钱就是唯一的理想。此种理想笔者不敢苟同。钱当然需要,但一个人追寻自己的理想、忠于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那种滋味与成就感不是单纯的靠钱可以换来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就了自己的理想,钱自然而然的会跟着来。 四、 功成名就:半由天命半由人 纵观曾国藩一生,功名成就让我等凡人不可不敬畏。连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年轻时候都说,“吾观乎近人,独服曾文正。”抛开旷世功名外,曾国藩的幸运也让人羡慕不己: 道光二十年会试高中,赐同进士,点翰林。曾氏家族五、六百年从未有功名,这次高中连同点翰林,在曾氏家族乃至湘乡算破天荒;此次高中,曾国藩只是赐“同进士”,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相当于XX学历”,而不是真正的进士。曾氏一生常为自己“同进士”出身耿耿于怀。按说当时,同进士要想点翰林根本不可能,只能回老家先歇着,有机会做候补知县,但曾氏确实幸运抓住机会被他混进去了; 高中之际肺病复发,差点丢了性命,幸得好友欧阳兆熊照顾总算捡回一条性命; 道光二十七年连升四级,由翰林院侍讲升为二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而此公三个月前还闹着要回籍省亲。但苦于费用不足,没去成。要是真回家溜达一趟,哪来三个月后圣眷天恩之顾。若无此连升四级,更别谈后来号令地方之影响力以组建湘军。这种东西,除开运气外,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数次战败,自杀未遂;或被人救困与危难之际而化险为夷; 曾国藩的功名与幸运,让我这无名小辈敬而远之之外,更生“半由天命半由人”的宿命想法。其实这个想法到不是我的首创,而是曾氏自己的想法。曾氏在家书中多次反复唠叨,事业之成功与否,人之成名与否,不完全由个人努力而决定,这中间还有命运的安排。 曾氏尽管信天命,但并不放弃人事(个人的努力与奋斗),比如科举与从政,曾氏很明白,基中的“天命”,即不可预知、不可掌控的成分太多,因此,对于子女的前途,曾氏不并不完全寄希望于科举,但是对于子女的修身、学习、律己等“人事”,曾国藩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按揭合同二零二五年
- 个人押车借款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公交临时用地承租合同标准文本
- 音乐教学计划
- 设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
- 项目实施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教学设计
- 海大生物反应工程原理大全
- 心内科消防应急预案
-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 电动葫芦的安全操作措施
-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表(建筑专业)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
- 江铃系列维修手册
- 造价咨询公司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中国文化科举制度的等级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多发性骨髓瘤NCCN患者指南中文版2022
- GB/T 13441.4-2012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4部分:振动和旋转运动对固定导轨运输系统中的乘客及乘务员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最新版】
- 中绿的制度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