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创城和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2011年创城和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2011年创城和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2011年创城和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4页
2011年创城和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教201127号关于印发西宁市教育局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局属各单位:现将西宁市教育局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西宁市教育局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根据国家、省、市文明工作会议精神和“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局系统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围绕普及文明风尚、提高服务水平、改善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等目标任务,以文明创建“七项行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青海”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文明程度和师生文明素质,争创文明机关、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公务员、文明教师、文明学生,为把西宁建设成为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学习之城作出贡献。二、目标要求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学校整体文明水平。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教育系统投身“文明青海”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题,积极推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建设,有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提高教育系统文明程度和师生文明素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尊重师生意愿、激发师生潜能、满足师生的需要、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师生素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到执政为民、创建惠民、服务于民。坚持师生参与,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创建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师生方便参与、乐于参与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覆盖面,切实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创建工作转化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坚持分类指导,促进文明创建协调发展。针对教育工作实际,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典型示范与整体提高相结合,积极拓展学校文明创建的内容、领域和渠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统筹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真抓实干,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完善督查工作制度,建立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平台,形成上下互动、互相督促、左右协调的良好局面。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共建共创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局系统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既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协调一致、相互支持,建立完善合力推进的运行机制,营造配合密切、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氛围。三、主要任务按照“文明青海”建设实施意见和西宁市教育局2010201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纲要,紧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围绕“文明青海”建设十项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局系统干部职工和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着力围绕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和社会风尚四个重点,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共创联动并举、主题活动与专项治理同步,在师生中大力推进以下七项创建行动:(一)开展“让文明走进生活”主题实践行动。兴文明礼仪之风,引导师生摒弃陋习,讲礼守礼。兴读书学习之风,继续开展“书香夏都”经典阅读系列活动,健全完善师生教育体系。兴诚实守信之风,引导师生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兴勤俭节约之风,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兴友善博爱之风,在师生中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参与评选西宁市首届道德楷模和年度“西宁好人”。创优美环境,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活动,建设美丽夏都。创优良秩序,引导师生在公共场所、社交场合和教学场所中讲公德、守规矩。创优质服务,引导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做文明有礼的西宁人”活动,倡导师生使用文明用语,围绕“三管八不”开展“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劝导活动,建立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引导师生遵章守纪。抓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开展文明交通“四让”活动,引导师生增强文明交通意识,逐步形成遵章守纪、文明礼让的交通秩序。抓校园清洁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集中整治。(二)开展文化育人行动。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活跃群众文化为着力点,积极推进“文化西宁”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以经典文选阅读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以传统节日为重点,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师生认知、尊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精心设计载体,举办“创文明城市,唱红色经典”主题歌咏会、红色经典诵读、“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创作歌曲征集评选等活动,大力弘扬主旋律,展现师生新风貌。(三)开展文明典型选树行动。继续抓好文明校园、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培育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明校园品牌。大力挖掘培育道德典型,组织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推荐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工作。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社会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四)大力推进志愿服务行动。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推进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活动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关爱贫困学生”志愿服务、礼仪志愿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志愿服务、“城乡清洁工程”志愿服务、“低碳生活进万家”志愿服务以及“三下乡”、“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和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普及志愿服务理念,积极为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五)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大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开展评选美德少年、道德小模范、文明小公民活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校全部建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工作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抓好全国优秀童谣、少儿歌曲推广、传唱活动,开展中华经典和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党爱国情怀。在全市逐步建设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和校外辅导站,更多地惠及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六)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推进行动。组织师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传统节日民俗和文体娱乐活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七)实施社会宣传载体建设行动。多形式开展社会宣传,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板报等基层有效的宣传载体扩大宣传面,继续创建一批主题教育示范校,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增强师生对创建文明城市的认同感,努力形成“广泛关注创城、全民参与创城、合力推动创城”的良好局面。四、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切实强化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文明青海”的建设任务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细化分解任务,建立健全系统联动、督导巡查、考评等创建体系,切实推动“文明青海”建设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各单位要认真分解各项指标,抓好落实,加大“文明单位”建设力度,提高“文明单位”的创建层次,建成一批不同层次的“文明单位”。(二)强化督查,常抓不懈。各单位要按目标责任分解内容,进一步明确创建目标,及时发现、研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切实加强对各单位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把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创建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群众反映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创建任务推进不力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三)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各单位要以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提高干部职工和师生的文明素质为重点,着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文明学校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校园、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的创建活动。(四)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开设专栏、专版和专题,及时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点评、分析、鞭挞不文明行为,讨论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为推动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五)真抓实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