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谏太宗十思疏训练_落实提升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谏太宗十思疏训练_落实提升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谏太宗十思疏训练_落实提升苏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C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解析】B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76722072】A.B.C.D.【解析】B项均为目的连词,来。A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更。【答案】B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解析】A、B两项都是使动用法。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答案】AB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项,介词结构后置。B项,被动句。D项,陈述句。【答案】C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导学号:76722073】(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_,_。(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答案】(1)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阅读课文第12段,完成69题。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必固其根本根本:树根B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管C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大D虽董之以严刑 董:懂得【解析】D项,董:督责。【答案】D7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居域中之大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A和相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D和相同,和不同【解析】和主谓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它。【答案】D8下列对文章第12段有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以“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因此,“德义”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威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才能确保社稷的稳定长久。D课文前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解析】B项,魏徵的用意是提醒太宗,“守成”要注意积“德义”,而不是说太宗力已不足。【答案】B9翻译下面的句子。(1)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译文:(2)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译文:【答案】(1)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