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doc_第1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doc_第2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doc_第3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doc_第4页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张荣生内容提要:淮南盐民是旧中国最缺少文化教育的社会群体之一。除了地处偏僻海滨、交通闭塞而外,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政治压迫、沉重的经济剥削和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盐民群体的极度贫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遑论其他。但自宋元以来,历代廉勤盐务和地方官吏以及盐区的开明士绅为发展盐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使这片文化荒漠出现了点点绿洲。本文依据详实史料,对宋、元、明、清四代淮南通州盐区的教育事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 正 文:盐区僻在海隅,交通闭塞,旧时宦辙罕至,教化鲜及,以故民多愚昧质实少文。明代始向两淮盐区定期派遣巡盐御史,于巡盐察吏、稽课捕盗而外,也留意于文化教育,拨帑扶助盐区文教事业。与此同时,一些盐官开始创设社学,教习灶户子弟。于是,一些灶户子弟(主要是富裕灶户)开始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其中一些人通过刻苦攻读,逐步精通经史子集,继而经过科举考试中式登第,踏入仕途。清代,各场普遍设立社学、书院,登第入仕者较之明代又有增加。 州县儒学南通地区最早的学校,当始设于东晋如皋第一次设县时。惟史籍缺佚,已无可考。五代时,如皋复为县,通州、海门县行政机构亦先后设置,学校随之兴建。南唐李璟保大十年(952)建如皋县学于县治东北,是为史籍所载南通地区最早的县学。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通州知州曾环始建州学于城东一里,是为史籍所载南通地区最早的州学。古人认为学校为王政之本,人才于是而出,风俗于是而成,且视学校之兴废为可知致治之盛衰,故历代王朝肇建之初,例有兴办学校之诏。宋元以来,历任州县官吏凡立志有所作为者,多在办理政务之暇注重修建学校,昌明文教。明代两淮巡盐御史按部盐区,于督察盐政的同时,也热心于崇兴盐区的文教事业。世宗嘉靖九年(1530),巡盐御史朱廷立命通州知州钟汪于州学内肇建尊经阁(藏经楼),增号舍(生员宿舍),并奉例建敬一亭。海门人崔桐有记。如皋县学旧在县城西南隅,地当下流,泮池莽如湖荡,涝则灌于学宫,房屋日圮。诸生困顿,久欲迁徙,因工繁费巨而无人任之。嘉靖十八年(1539),巡盐御史吴悌发两淮运司罚金900余两为倡,嘱如皋知县黎尧勋筹措之。嗣以就原址挪地改建,还是另觅新址重建,众说纷纭难决而未兴工。嘉靖十九年(1540),巡盐御史焦连以“因旧弗坚,创新可久”,决以觅址重建。于是,黎尧勋以吴悌所给银900两,益以卖旧学房屋所得钱,另觅县城东南隅地势较高的原岳庙旧址建新学。工兴于是年三月,竣于同年十一月,计建成大成殿、两庑、戟门、棂星门、明伦堂、斋舍、号房等若干间,并凿泮池、建射圃亭。吏部尚书湛若水、祭酒邹守益均有记。嘉靖二十一年(1542),以通州州学号舍不足,讲肄无所,生员晨夕藏修,无以联朋乐群,巡盐御史胡植命通州知州李充拙扩建州学,建志道堂。李卜文庙西偏,并拓千户所隙地,鸠工兴建,历3个月而工成:中为讲堂(志道堂)3间,左右为翼室2间,前为号舍50间,又前为大门3间。郡人陈尧有记。同年,胡御史又檄修如皋县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冬,巡盐御史黄国用按临如皋,谒孔庙,瞻学宫,见皋学缺陋,且阴阳向背多舛其宜。乃捐两淮运库罚锾若干金,召节推符允中,将宜革宜创宜辟宜塞宜崇宜浚之处画而示之,命其改建。符乃与知县陈雍鸠工兴建,凡五阅月而工竣,皋学规制由此焕然改观。大学士李春芳有记。嘉靖七年朱御史檄修的通州尊经阁,因当时事属草创,地势未拓,规制未宏,岁久日就倾圮;知州游天廷方图增葺,计其工费颇繁,荏苒未能兴工。嘉靖三十二年(1553)春三月,巡盐御史黄国用按部至通,莅学瞻阁,诸生执经问道,游知州亟以增葺之事为请。黄御史允之,捐两淮运库帑余银百金,即以其事嘱游措办。较之原有规模扩地、增栋各三分之一,历3个月而工讫。通州人马坤、海门人崔桐皆有记。神宗万历九年(1581),巡盐御史任养心命知县高瀛重修如皋县学。古时,县、州、府的儒学往往与孔庙、学官衙署结合在一起,故又称学宫。其房屋布局有一定规制。以嘉靖十九年巡盐御史助建的如皋县学为例:前为文庙(如制),左右为两庑,又前为戟门(去庙10丈),又前为棂星门(去戟门12丈),两门之间有泮池,池有桥(亘1丈);后为明伦堂,左右为斋、为馆,又为号房、为射圃亭。在府、州儒学左近,还建有贡院,为考试场所。进入儒学做学生,须履行规定的考试程序(童生试)。凡报考者,不论年龄大小,概称童生。首先参加县试,试期在农历春二月。应考人需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方可向本县礼房报名参考。冒名替考等弊例有严禁。考试由县官主持,约考5场,各场分别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县试录取后,参加管辖该县的府(或直隶州)试,试期在四月。府试由知府或知州主持,报名手续及场期与县试略同。府试录取后,仍须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一称提督学院)分期按临各府(直隶州)主持,报名手续与府、县试略同。正试一场,复试一场,揭晓名为出案,第一名称为案首,录取者即为“生员”;由州县官以礼乐送入学宫,称入学;自此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童生试一般于三年内举行两次,逢丑、未、辰、戌年为岁考,逢寅、甲、巳、亥年为科考。生员按入学年限资历的浅深,有附生、增生、廪生的区别,通称诸生,俗称秀才。明至清康熙朝400年间,通州为府下州。童生入学,在县试录取后,须赴扬州参加府试,试毕又转赴吴陵(泰州)参加院试,奔驰赴试,颇苦劳费。清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为直隶州,辖如皋、海门、泰兴3县。于是知州白映棠建试院于州治东,内有东西文场各7楹,800余号(以千字文为序,每字15号),以为诸生、童子角艺之所。通州士子自此无辗转奔试之苦。嘉庆五年(1800),知州张桂林建新文场,号舍增至1200号。其时通州人文昌明之盛于此可见一斑。古时府、州、县学录取生员人数由朝廷颁有定额。明洪武二年(1369)定额:通州30人,海门、如皋各20人,月给廪米。宣德三年(1428),每学增广如廪额。正统十二年(1447),复增附学生员无定额。溯自宋元以来,盐户无论业灶业商,其子弟入学程序原与籍贯所隶的各州县土著居民子弟无异。明万历年间,为扶掖盐户子弟入学,朝廷特设“商籍”、“灶籍”生员名额。两淮额取商籍14名、灶籍6名。灶籍名额中,通属、泰属盐场各3名。应考童生由运盐使录名送考,另题考试,录取者附于扬州府学,不专设运学,亦不设廪生、增生名额。清顺治四年(1647)重新规定州县儒学生员名额。廪膳生员额:通州30人,如皋20人,海门10人;增广生员额如之。岁、科两试取进附学生员名额多寡与廪增生略等。顺治十五年(1658)定三年一试,通州、如皋各取进15人,海门4人。清初,商籍、灶籍生员名额之设沿袭明代未改,仍附入于扬州府学。乾隆四十四年(1779)三月,大学士阿桂等会议:“各省商籍,查明人数多寡,酌减入学名额,编为卤字号取中。”嗣经江苏巡抚杨魁查乡试报考人数不敷另编字号,奏请并入民籍取中。复经礼部议奏:“国家恤商恩例自当按人数多寡设额。今江淮商籍生童,扣除不合例者,应考只有一人,是商之亲子弟侄并无读书应考之人已可概见。入学旧额应行裁汰。其有情愿改归本籍者,准其呈明,改归本省乡试。廪、增照例改为候廪、候增,与本籍考案新旧间补,照原食饩年分出贡。其实有田庐、坟墓在江南,与入籍之例相符者,准其呈明,于居住之州县入籍。灶籍原与各该州县土著无异,应归于各该州县民籍考试。以后如果人文日盛,不妨再请设额。”奉旨允行。两淮盐区商、灶籍生员名额前后沿设约历200年之久,至此裁汰,归入民籍。清光绪年间生员定额:通州36人,如皋县32人,静海乡10人。此外,每逢国家庆典,例得于入学常额之外另有加增;如为国家捐糈助饷,照例亦得暂时增广取进学额。生员名隶学籍,受学官管束,规矩森严。明洪武十五年(1382)颁学规禁例12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于明伦堂之左;其不遵者,以违制论。清顺治九年(1652)命礼部颁卧碑于天下学宫,开列教条12项,大致内容有:生员当受教于贤智父母,或劝止愚鲁父母为非;立志学为忠臣清官;居心忠厚正直;不干求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不轻入有司官衙;不干与他人词讼;尊敬先生,诚心听讲,毋妄行辩难;军民一切利病,不许上书陈言;不许纠党立盟结社;不许妄行刊刻文字;等等。康熙四十一年(1702)复颁御制训饬士子文,罗列当时恶劣士习而严加警饬。儒学诸生以国家颁发的儒家经典、历代正史、唐宋诗等为基本教材,有教授、教谕等学官担任传道授业,系统地讲解儒家经典。其时国家以科举取士,应试者所作文章体裁亦由国家统一规定;凡为文一篇,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8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或“制艺”。文章题目摘自四书五经,立论须根据南宋的程朱理学,号为“代圣人立言”,不许作者自由发挥。故诸生在研读儒家经典的同时,还须研习写作制艺的门径与技巧。一般每月须向学校呈缴由老师命题的制艺和古诗各1篇,称为“月课”。每三年两次(清代为一次)由各省学政巡回所属府州县举行考试,凡儒学诸生皆须应考,称为“岁考”;考试内容为经义、古文、制艺等,正试、复试共4场,成绩分为6等,三等以前者有赏,四等以下者有罚或黜革。诸生按入学年限及岁考成绩,依次由附生进为增生,再进为廪生。廪生享有每月由官府供给的廪米,以补助其生活,同时有具结保证应考童生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的资格与职责。为供给祭祀孔庙费用和教师薪俸,补助诸生及寒士的生活开销,通州州学与如皋、海门县学均置有学田。其田亩或由官府拨给,或由私人捐赠,以其地租充用。盐区灶田捐为学田而载于州志者,有:马塘场十三总灶田32亩,岁征租钱35千200文;丰利场田17亩8分,岁征租银1.2两;栟茶场田227亩8分9厘,岁征租银4.54两。通州及属县诸生中的廪生,按照食廪年分,每隔两年左右,有45人经地方官府遴选保送,有机会升入京城国子监继续读书,成为“贡生”(或监生)。贡生经朝廷举行的考试选拔可授予较低级别的官职。诸生中欲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者,则须经过“乡试”。每届乡试之前,各省学政周历所属府州考试诸生,谓之“科考”,考试内容及形式与“岁考”略同。科考优等者方能应乡试。明、清两代本省乡试在省城应天(江宁)府的贡院举行。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农历八月,俗称“大比”或“秋闱”。考生由州县学官先期起送。州县官出具书柬,择日毕集。至日,结彩于孔庙明伦堂,张乐展筵,抗礼列坐。酒三行后,簪花架仙桥,鼓乐前导,由庠门送出上路。清光绪年间,通州及属县每届乡试赴考人数常达一千数百人之众。乡试共考3场,内容一般为阐述四书五经的经义(八股文)、试帖诗、章奏、策论等。考场警戒森严,由本省巡抚亲任监临官。朝廷特派进士出身的京官任主考官(考中者尊称其为座师),主考官聘用进士或举人出身的知县级官员为同考官分房阅卷(考中者尊称其为房师)。应考人用墨笔答卷,所答之卷称墨卷。为防考官认识字迹而在判卷时徇私舞弊,将墨卷弥封糊名,交付誊录人用朱笔誊写,然后送考官批阅,称为朱卷。朱卷经房师加上批语荐举,再经座师加批认可,即为录取,张榜(乙榜)公布,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一至五名又称经魁。放榜次日,巡抚设宴祝贺新科举人,款待内外考官,席上歌鹿鸣之诗,作魁星之舞,俗称“鹿鸣宴”。举人可被授予州县儒学教官等官职。乡试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会试”。考期在农历三月,俗称“春闱”。各省举人皆可应考,考试内容形式及阅卷方式与乡试略同。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接着进行一次复试。合格者参加在殿廷上由皇帝亲发策问的考试,称“殿试”。策题一般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政策,如战守、理财、水利、经籍、选举等。由大臣阅卷,拟定名次后,呈由皇帝钦定。合格者称进士,分一、二、三甲,用黄纸写榜,称“甲榜”(俗称“金榜”)。登榜者又称登科,有“金榜题名”和“蟾宫折桂”之誉。一甲仅取3名,第一名通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均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均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均赐同进士出身。新科进士由皇帝赐宴于礼部,俗称“琼林宴”。经殿试取得出身的进士,还须参加一次由特派大臣阅卷的考试,称“朝考”。然后根据复试、殿试、朝考的名次,由皇帝分别决定授予官职。最优者用为翰林苑庶吉士,其余用为知县以上官职。举子赴乡、会试,州县官府一般从学田地租收入中资助部分费用。乡、会试取中人员,由礼部编印登科录,详载姓名、籍贯、年龄等项。州县接报后,特派人员敲锣打鼓转报举子家庭。州县官并为之立匾树帜,礼其庐舍,以光耀其祖宗。乡、会试同榜登科者互称“同年”。登科者还可将自己在考场中所作文字选编数篇,连同本人始祖以下亲属姓名,以及本人受业、受知老师姓名等,一同刊印赠人,亦称“朱卷”。通州人文昌盛,士子赴乡、会试常得捷报。宋政和二年(1112)会试一举登科达10人之众,颇得夸诩,号为“利市州”。除宋、元两代因资料久佚无可考究外,据不完全统计,明建文至清光绪500年中,南通盐区各场共产生进士20名,举人61名,贡生120名,武进士12人,武举人64名。各场书院旧时州县儒学入学生员因有规定名额限制,不能容纳当地全部学子士人,于是自宋元以来,有志于昌明文教的州县长官和地方搢绅复有书院之设,延请地方名师执教讲学,收纳士人学子肄业其中。于是书院与学校乃互为表里,育才成德,迭相为用。一般士人为求科举,往往先入州县儒学,隶名学籍,然后择各书院讲师之所长,投考一家甚至数家书院,拜为业师,从学其侧,修习时文制艺,以备应试科举之用。清雍正十一年(1733),诏各省设立书院。乾隆十年(1745),帝临幸贡举院,悯恤儒生风檐寸晷进取艰辛,为之赐咏纪恩,曰:“从今不薄读书人。”纶綍之音海流风动,虽穷乡僻壤,莫不感激兴起,以读书人自期。于是各地书院大盛。书院之在通州州城者,宋代有文会学舍,明代有崇川书院、文会书院,清代有紫琅书院。明清两代,在两淮运司通州分司驻在地石港场,在通属盐区各盐场,亦有书院之设。【文正书院】在石港场。旧名至圣书院。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两淮巡盐御史陈其学檄通州分司判官冉从孺发帑金300余两,就南宋丞相文天祥祠扩建,更名忠孝书院,其事由海门知县刘烛规画,主簿沈钦经理,越年而工成。共建大门、大堂、寝舍、讲习所计35楹,收纳通属十场灶户俊秀子弟肄业其中;复置学田若干亩,给其膏火膳食。澳门人崔桐有记。万历三年(1575),巡盐御史许三省命通州分司判官赵郡者修复,运使崔孔昕有记。清康熙三年(1664)通州分司运判杨鹤年修,增祀范仲淹,更名文正书院。内设孔子及诸贤木主,每岁春秋二季丁祀。石港场诸生刘长潆、沙驹襄其事。乾隆五十八年(1793)两淮盐政董椿以运使曾燠请,允由通属九场商众捐资修葺。嗣由通州分司运判秦永清经理,移建于文山上:中为讲堂,堂左为瓣香楼,后为寝,又后为讲舍,左右为耳室,以为九场生童肄业之所,并增给师生修脯膏火。延请通州宿儒马有章主讲席,订立规约7条(群经经文宜遍诵,三史全书宜周览,制艺选读宜简炼,试帖属辞宜雅饬,积日力,爱精神,本厉志),崇尚实学,一时盐区人文称盛。道光二十年(1840),通州分司运判赵祖玉修。咸丰六年(1856),通州分司运判沈炳捐资重修。光绪年间,通州分司运判项晋蕃按月课试生童,并率通属九场场官各员集资,以给膏火。【南沙书院】一名沙南书院。在栟茶场。明嘉靖六年(1527),场大使周鑛设社学于五贤祠。清乾隆十年(1745),大使姚德麟改设于场署西范公祠旧址,取名为南沙书院。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使沈钧重修。光绪年间,大使赵庆濂课试生童,集资以给膏火。【培英书院】在马塘场。清乾隆十七年(1752)场人王大溥捐庄田42亩2分。以每年租银10两助场大使在碧霞禅院内兴办书院。【守正书院】在角斜场。清光绪十七年(1891)场大使唐如峒筹款创立,并随时课试生童。【精进书院】在余西场。清光绪十七年(1891)场大使唐如峒创建。以灶户助资并田亩租息为课试生童膏火、山长修脯之需。【东渐书院】在余东场四甲镇。清同治七年(1868)通州知州梁悦馨创建。建学经费: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李鸿章捐钱400千;通州知州梁悦馨捐钱800千;本场典商捐钱600千;灶户彭维聪、彭宝荣捐钱1600千。由州署延请山长课试生童。拨余东场盘基墩荡田岁租钱148千912文,并吕四、余东、余西、金沙4场商每引捐钱340千,为山长修脯、生童膏火之资。【鹤城书院】在吕四场。本场拔贡生李芸晖创办于清光绪年间。由盐务助资,以给膏火。晖卒,子磐硕继主之。各场社学古时地方乡办学校称社学。7至14岁幼年子弟一般先入家塾、私塾或社学,接受启蒙教育,然后投考州县儒学为生员,修习举子业。社学一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为教材,教习识字、句读、属对和简单的作文,以及朝廷律令,进退洒扫,冠、婚、丧、祭等礼节。明洪武十八年(1385),诏建天下各场、镇社学,专以优养士之贫有志而无资者。清初,亦令各直省府州县普建社学,每乡建1所。两淮盐区之有社学,始自明洪武年间。岁久倾圮。弘治二年(1489)徐鹏举任两淮运司判官时,檄谕所领淮南中十各场重新修葺社学,选场士之有学行者教习灶户子弟,又自作经训一篇劝勉之。其社学规制:中为讲堂,左右为翼舍,后为憩室,室旁为庖;前为外门,而缭之以周垣。当其时,通属诸场唯金沙有社学。弘治十三年(1500),巡盐御史史载德乃于两淮诸场补缺兴坠,遍置社学,选教读以教灶民子弟;运使毕亨亲定教条。两淮盐区教育事业自此始具规模。其后各场社学废兴无定。清康熙十四年(1675),江苏巡抚汤斌广兴各地社学,由是诸场渐复其旧。为补助生童膏火,各场社学一般均置有社田,有的还置有社店。【角斜场】明弘治二年(1489)泰州分司判官徐鹏举创建社学1所,在本场盐课司东。有正房3间,厨房1间,门楼1座。建校工程由场大使张景廉董工。天启年间,移建于盐课司西。有正房9楹,门楼1座,基址东西长3.6丈,南北长5.5丈。天启五年(1625)泰州分司判官徐光国允本场士民之请,祀范、张、胡三贤于敷教堂中。有社田2区,一在官河南,一在旧河南,共50亩。有社店1家,计有店面3间、房7间,俱在东台场泰州分司西街南市口。清初社学废久。乾隆十年(1745),场大使金陟延师于上真殿督课。乾隆五十四年(1789),大使王宝阶谕商灶捐置房屋,复兴社学。有社田50亩,又62亩,场商汪瑶圃、灶户汤颖川公捐。光绪年间,大使闵廷楷捐资修葺。【栟茶场】明弘治二年(1489),泰州分司判官徐鹏举相度鸠材,建社学1所于本场盐课司南。其地高平方正,前临流水,后背场司,左近闾巷,右连民居,堪称沃壤。有正房3间,西有厢房2间,大门1间。弘治十三年(1500),巡盐御史史载德命分司曹豫重修,规制视前有加。嘉靖二十四年(1545)本场社学规制:前为“先正”门4楹,有缭垣,西有别门,皆旧制。原任吏科给事中、谪降大使周鑛有志于繁兴盐区教育事业,造就灶户子弟,祀宋儒周、二程、张、朱等五贤于其中,自为记。万历十八年(1590),泰州分司判官周汝登增建之:中为敷教堂,东西有厢房,前后葺而新之,为门1座,为楹共21,几席书籍咸备。天启五年(1625),本场士民援例请祀范、张、胡三贤于敷教堂中,泰州分司判官徐光国题写匾额曰“崇德报功”,五贤堂曰“垂范”、“百世重新”,二门匾曰“先正”,庭除一新。有社田3区:一在场东北缪家堡,一在场西北许澪前,一在场通济坊街南。清初仍之。岁久社学将圮,乾隆元年(1736),场大使李庆生重葺。乾隆十年(1745),大使姚德麟移建于场署之西。有社田47亩。光绪十七年(1891),大使赵庆濂捐资修葺。【丰利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两淮巡盐御史史载德于本场公馆东隙地,委本场副使黄宏良创建社学1所,盖正厅3间、门楼1座。嘉靖三年(1524),如皋知县梁乔升改大圣院建社学4楹,取名“敦风”。清初无考。乾隆三十年(1765),设塾于文昌宫(殿)东侧,以民灶各户捐施田亩充费。嘉庆年间仍之,有社田43亩。光绪年间仍之,社田43亩仍存。【掘港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两淮巡盐御史史载德于本场公馆东隙地,委本场大使刘洪创建社学1所,盖正厅3间、厨房2间、门楼1座。嘉靖三年(1524),如皋知县梁乔升改僧寺建社学4楹,取名“回澜”。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刘贞一改建。万历四十五年(1617),掘港守备赵千驷设掘港社学。嗣后,场人章纯仁易名曰“清溪书屋”,并设条规12条,曰:立志,虚心,端品行,开眼界,务实学,去浮靡,毋剿袭,勿作辍,亲正人,惜寸阴,损嗜欲,求义理。清初本场有社学1所,社田50亩。岁久社学倾圮。嘉庆至光绪年间,社田50亩仍存。【马塘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两淮巡盐御史史载德于本场公馆西隙地,委本场大使夏杰、副使牛隆创建社学1所,盖正厅3间、门楼1座。嘉靖三年(1524),如皋知县梁乔升改建,取名“小治”。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刘贞一改建。清初无考。乾隆十七年(1752)石港场大使张星枢在本场城隍庙创办“晓塘义塾”。嘉庆年间,本场有社学1所,社田40亩。同治七年(1868)如皋知县出资600千文在本场设立“怀少义塾”。岁久倾圮。光绪年间,社田40亩仍存。【石港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两淮巡盐御史史载德于本场公馆东隙地,委本场大使左文、副使陈珍创建社学1所,盖正厅3间、门楼1座。清代,本场有社学1所,在本场文正书院西,并有社田44亩。嘉庆年间改为射圃。光绪年间,社田44亩仍存。【西亭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两淮巡盐御史史载德于本场公馆西隙地,委本场大使吴镇创建社学1所,盖正厅3间、门楼1座。清初本场有社学1所,社田32亩。岁久社学倾圮。嘉庆至光绪年间,社田32亩仍存。【金沙场】明弘治二年(1489),两淮运司副使万某于本场公馆西隙地,委本场大使陈忠、副使苏能创建社学1所,盖正厅3间、厨房3间、门楼1座。是为明代通属“上十场”最早的社学。弘治十三年(1500),巡盐御史史载德重修。嘉靖年间,巡盐御史陈其学置社田30亩。岁久社学倾圮。清雍正十三年(1735),本场大使王馨重建,改为义学,社田30亩附属之。【余西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两淮巡盐御史史载德于本场公馆北隙地,委本场大使马英盖正厅3间、门楼1座。岁久倾圮。至嘉靖年间仅存遗址。清乾隆四年(1739),本场大使王嘉俊重建,有社田32亩。嘉庆至光绪年间仍之。【余中场】明弘治十三年(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