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doc_第1页
2011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doc_第2页
2011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doc_第3页
2011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doc_第4页
2011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总结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如人意”。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形容医术高明。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容易弄错感情色彩。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此词不能用作贬义。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莫衷一是:折衷,决断;是:对。成语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术语不能指一个人。刮目相看指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仁者见仁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弄清用错的类型成语使用时应注意成语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条件,成语本身的词素含义,成语的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还要注意这些成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根据历年高考考试的特点,熟悉这些出错的类型,适当积累和练习,就能有的放矢。1、不明整体,望文生义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例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例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例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例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例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辨析: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句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而“固若金汤”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由于望文生义,误将“大方”理解成不吝啬,从而导致了整个成语的误用。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望文生义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得不加以留意。2、反用其义例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例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辨析: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3、褒贬颠倒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例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例(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见猎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辨析: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含贬义。 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例:这个政府(*政府)“专心一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专心一志”形容非常专心,褒义,这里是作者故意褒词贬用,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4、使用对象配错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格的老年人。例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例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辨正: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5、误用典故某些成语来源于典故,来源于古诗文,往往有其特定含义,浓缩了许多内容,如果不懂得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特殊意义那么就容易误用。例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复习要点(一)了解成语的特点。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一毛”。成语在一般情况不能改变结构。但在特定的场合中,某些成语结构可以活用。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如千钧一发一发千钧,同工异曲异曲同工,每下愈况每况愈下。但如果由于变动结构而改变了愿意,那就是另一个成语了。如“小题大做”与“大题小作”这两个成语,前者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后者则比喻把大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3、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如:“义无返顾”中,“义”是指应该做的事,正义的事:“反顾”指回头看。把“义”“无”“反顾”连起来理解为:做正义的事,勇往直前,绝不犹豫回顾,亦即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回头。(二) 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含义例1、不刊之论:“刊”指消除,“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这个成语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刊登”“刊载”,那么把这个成语解释为不能刊登的言论,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例2、登堂入室:“堂”指古代宫室的前屋,“室”指古代宫室的后屋。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入室”比喻达到最高境界,“登堂”仅次于“入室”,整个成语比喻造诣逐渐达到高深的程度。(三)弄清成语超常运用的特殊性对成语的理解,既要掌握常规用法,又要了解非常规用法。如果被成语的常规用法束缚,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变通,就会误入歧途。如“想入非非”和 “不孚众望”就属非常规用法的考查。有些同学只知道“想入非非”常规用法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却不知道它的非常规用法指想象进入到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境界,结果失误。这是不改变成语词素而改变成语的常用含义,广告用语常用这种修辞方法,如说该厂的牙刷坚固耐用,可巧用成语“一毛不拔”。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使用时要注意褒贬色彩。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义。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能错误得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河东狮吼不是河东的狮子大叫,它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老婆子的男人。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而不是指不及时感谢。具体而微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不是指到细微之外。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教育。容易错误理解为自然风光的美好。首页 上一页 1 2 3 42011年成人高考高起点文言文句式例解文言文中的句式例解“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一般句式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汝是大家子(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予本非文人画士。(6)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特殊句式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介+动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状语后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格式:动+以+宾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格式:形+于+宾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格式:中心语+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2011成考高起点语文词语辨识题二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张教授把祖辈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2)望着那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流传”是“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留传”是“遗留给后代”的意思:“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简朴”侧重“简单”,“俭朴”侧重“俭省”。)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当你于深山美景时,轻舟已过十六弯。(2)我国在城市中施行了向困难居民发放最低生活金的制度。(3)如今人们都在人才“高消费”:文学硕士当迎宾小姐,副教授当殡仪馆领班难道我们真的是人才过剩了吗?A.沉湎 保障 赞叹 B.沉醉 保障 惊叹C.沉湎 保证 惊叹 D.沉醉 保证 赞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他跟着大队跑近前线,炮声越来越响了,清脆的枪声也渐渐地清楚了,淡淡的白烟也了,心头反而一步步平静下来(2)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下笔。(3)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A.看见 难以 徘徊 B.望见 难以 徜徉C.望见 不能 徜徉 D.看见 不能 徘徊(“远处的白烟”,用“望见”恰当;写信,并非不能下笔,而是“难以”下笔,前面的一番话说的正是下笔之“难”:“徜徉”,悠闲而轻松,符合语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作者多年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A积淀 流淌 契合 B积聚 流淌 吻合C积淀 流露 吻合 D积聚 流露 契合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1)蓝宝石球队很强,这场比赛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2)直到今天,遭天旱,农村里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3)面对大量涌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要的,那些不要的,这样才能构建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A.实力 祈求 摒除 B.势力 祈求 驱除C.实力 乞求 摒除 D.势力 乞求 驱除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这场争夺无名高地的激战整整了八个小时。(2)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怎样镇压农民起义。(3)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这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A.继续 策划 证明 B.持续 策划 证实C.持续 策动 证实 D.继续 策动 证明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1)虽是纤维结构却又不易燃烧,这是石棉的。(2)没有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3)文学虽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它也就失去了效力。A.特色 冲破 体味 体味 B.特性 冲破 体验 体验C.特性 突破 体验 体验 D.特色 突破 体味 体味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1)做生意,当然讲,但借此让山区脱贫,却是我们更大的愿望。(2)生意做得活,有了,我们将扩大投资,把公路修到荒山深处。(3)人家吃团圆饭,你从门缝里什么?(4)他下不了决心,又摸不清底细,难免徘徊。A.盈利 营利 观望 张望 B.盈利 营利 张望 观望C.营利 营利 盈利 观望 D.营利 盈利 张望 观望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都捐给了灾区和希望工程。(2)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一下。(3)前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可灾区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了重重难关,恢复了家园。A.结余 捉摸 度过 B.节余 捉摸 渡过C.节余 琢磨 度过 D.结余 琢磨 渡过(结余:结算后的剩余 节余: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 捉摸:摸索,揣测 琢磨:思考,研究,渡:本义为“渡过,过水”。引申为“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度过:“让时间在工作、生活、娱乐、休息中消失”或指“生活了一段时间”。)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人的行为,促进人的健康,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人际关系等等学问。A.启发 规范 维护 调整 B.启迪 规范 维护 协调C.启迪 规定 维持 协调 D.启发 规定 维持 调整2010成考高起点语文预测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意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缢(y) 伶俜(pn) 编纂(zun) 载(zi)笑载言B契(qi)阔 婀娜(nu) 修茸(q) 渐(jin)车帷裳C诘(ji)问 诟(?n)厉 詈(l)骂 不可遏()制D解剖(po) 吐哺(p) 煦(x)暖 熠(y)熠发光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锐智 禅让 厘定 原墙周庭 才华卓著B发祥 国萃 遨翔 与世常辞 皇恩浩荡C恬退 对现 逡巡 有目共堵 泰然自若D社稷 鬻卖 嗜好 心悦诚服 鼎鼎大名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每天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A误解 甄别 周游 B.曲解 鉴别 漫游C误解 鉴别 漫游 D.曲解 甄别 周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次试验眼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长度单位,“纳米”一词也越来越多地跃入人们的眼帘。B近几年来,青少年真、假性近视和眼病的大幅度上升与大屏幕彩电、电脑、游戏机的关系很大。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D.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书摘月刊,是献给爱书的众多朋友们的一道精美的“图书套餐”。6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生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制作泡菜的原料多是些甘美多汁的蔬菜,虽然经过清洗,仍然难免有种种微生物混迹其间。其中有会使蔬菜霉烂变质的霉菌、腐败细菌;也有能使人致病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但是,经过泡菜坛加工后出坛检验,那些有害微生物竟出人意料地销声匿迹了。请不要以为这全仗盐水的杀菌作用。含盐量不足4%的菜卤,对多数微生物并没有什么威胁。真正的奥妙在于:泡菜坛里有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坛内生物种群间斗争的结果,那些有害生物被消灭了。当泡菜坛装满鲜菜,合上坛盖,一泓清水就把大气抱于坛外了。开始时,那些随着生菜混进坛内的微小移民似乎还满不在乎,仍旧按照各自的习性生活和增殖着。不过,用不了多久,生性需氧的微生物如霉菌之流便开始发觉形势不妙。坛内本来就没有多少空气,其中的氧气很快就差不多消耗尽了,而二氧化碳倒增加了不少,它反而会把剩下的一点儿空气硬挤出坛外。当氧气终于耗尽的时候,霉菌们的末日也就来临了。缺氧,对于厌氧的细菌来说,正是得其所哉。于是大肠杆菌家族就兴盛了好一阵子。它们的活动使得盐水变酸,而酸性环境反过来又会对它们产生抑制作用。这时,耐酸的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家族便逐渐崭露头角,在生存竞争中占了上风。它们是制造乳酸的专家,使盐水继续变酸,到乳酸浓度升到千分之八的时候,耐酸能力不强的大肠杆菌、腐败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等,就先后呜呼哀哉了。泡菜坛里从此成了乳酸菌统治的天下。蔬菜经过泡菜坛的洗礼,摄入适当的盐分,渗出过多的水分,微生物制造出味鲜的氨基酸和芳香物质,酸性缺氧的环境又使得维生素C得以保全于是变成了集营养、卫生和美味于一身的泡菜,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食用价值。7从全文看,霉菌和大肠杆菌生性上最大的区别是( )。A霉菌会使蔬菜霉烂,大肠杆菌能使人致病B霉菌活动性能差,大肠杆菌活动性能强C霉菌需氧,大肠杆菌厌氧D霉菌厌二氧化碳,大肠杆菌耐酸8这篇短文五个自然段拟分成三个部分,正确的划分是( )。(3分)A. B. C. D. 9从全文看,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随泡菜原料进入泡菜坛里的微生物,既有对人体有害的,也有对人体有益的。泡菜坛内的特殊生态环境是坛内生物种群间半争的结果。泡菜坛盖的特殊功能在于,它的一泓清水把坛内与坛外的空气隔绝了。泡菜坛内的酸性缺氧环境是霉菌和大肠杆菌共同活动的结果。泡菜坛内乳酸菌的良好生存竞争环境是使人致病的大肠杆菌提供的。A B. C. D.10如果给这篇短文拟一个标题,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个标题是( )。A.泡菜坛的妙用 B.泡菜坛里的生态学C.泡菜的制作过程 D.泡菜制作小议第卷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25分)。读 树李国文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成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半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因此,整个太庙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11文章第一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5分)答: 1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老树: 新树: 1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8分)答: 1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6分)答:四、(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7题。晏平仲婴者,菜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离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知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盏,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