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docx_第1页
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docx_第2页
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docx_第3页
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docx_第4页
郑州火车站改造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交通枢纽改造分析以郑州市火车站为例 作者:王晓威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新时期,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发生转变,综合交通枢纽在各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我国陆续在各大城市新建或改建了一批综合性大型铁路客站,以满足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交通发展目标。郑州市作为全国性的综合铁路枢纽,郑州火车站同样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郑州市火车站交通枢纽为例,通过研究铁路交通枢纽的改造,以及改造后的实际使用状况。找出现阶段郑州市火车站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内外的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打造立体化、便捷化的综合交通枢纽提供参考。关键字:交通枢纽;火车站广场;郑州;优化策略目录1.郑州概况41.1简介41.2城市规模41.3交通概况42.郑州铁路交通枢纽52.1交通枢纽及其功能52.2郑州火车站枢纽53.西广场及其存在的问题63.1郑州火车站西广场63.2 修建西广场原因73.3西广场使用现状73.4问题原因分析84.改善办法84.1国内外案例84.2采取的措施95.结语10参考文献111. 郑州概况1.1简介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地处中原腹地,西南嵩山,北临黄河,东部和南部均为广袤的平原。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都城,与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郑州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图1)。1.2城市规模郑州市在2014年中国城市分级中属于二线中等城市。都市区规划面积有1700平方公里、郑州市区总面积有110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规划面积为98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73平方公里。图1 郑州夜景 来源:网络郑州市2013年末常驻总人口919.1万人,郑州市区常住人口为517.1万人,根据国务院近日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郑州市属于特大城市。实际上,郑州市区人口远大于这一数字,郑州作为河南这一劳动力人口大省的省会,市区流动人口的数量以及城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市,流动人口数量达到300万以上,且每年以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递增。1.3交通概况郑州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交通是郑州市从一个上世纪初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大城市的最重要因素。现在,郑州市同样在中国交通网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交通网的十字交叉处,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外交通方面:郑州市拥有一个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两个客运铁路枢纽以及一个二类公路口岸,欧洲进口的药品、肉类、汽车可以直通国内市场。郑州逐步成长为国家级的公路、铁路物流以及客货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未来,郑州将打造成为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的国际性陆港。市内交通方面:(1)市区内约有200余条公交线路,主要线路平均发车间隔3分钟,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能够到达城区各处。(2)BRT运营线路39条,包括二环主线、二环西延线、三环主线和36条支线。(3)郑州地铁已开通1条线路, 20座车站,线路总长25.41公里,日均客流量达16.2万人次。另有2条线路在建,远景规划20余条线路。规划到2020年,郑州地铁网总规模将达到两百千米以上。(4)“郑州市有轨电车近景规划至2020年,规划线路10条,总长约145.5公里;远期规划至2030年,规划线路31条,总长约466.8公里;远景展望至2050年,规划线路37条,总长约544.2公里。” 2. 郑州火车站交通枢纽2.1交通枢纽及其功能“交通枢纽又称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交通枢纽,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组成综合交通枢纽1”。综合交通枢纽分为许多类型,例如,铁路公路河海枢纽:上海、天津、汉堡、纽约;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北京、郑州、成都、巴黎、东京;铁路公路内河枢纽:广州、武汉、莫斯科、法兰克福。郑州是火车站属于铁路交通枢纽,其功能主要是指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并且能够给车辆提供停车区域以及给乘客的停留休憩空间,实现人车分流等。其中,铁路枢纽站前广场的功能定位相对简单明确,因为铁路客运载客量较大,通常一列车次的载客量约在几千人以上,所以站前广场旅客非常密集,尤其是像郑州火车站始发列车比较多,更容易造成大量乘客的聚集。交通枢纽及其站前广场以完成枢纽的交通集散功能为目标,人流、车流能够快速利用站前广场集散。 2.2郑州火车站枢纽郑州火车站是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会点,居于全国路网中心的重要位置上,和郑州高铁站共同组成米字型的铁路枢纽,九大国家综合走廊将在郑州交会,郑州火车站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稳固。郑州火车站交通枢纽,总占地面积近2000公顷,其中厂站面积约为14公顷,有7座站台,拥有十余条客车到发线,每日约300多列客车经过郑州站,日均过往集散人流近15万人,每天发送旅客5万多人次。图2 60年代郑州站 来源:站史郑州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3月,是中国铁路建设初期卢沟桥至汉口铁路中段的业务站,被定为甲等车站,当时称为郑县站。到了1914年陇海铁路河南段正式投入使用,郑县站第一次成为铁路的十字路口,奠定了成为铁路路网中心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客运量的日益增长和铁路旅客运输的需要,1953年郑州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8年投入使用,并先后将货运东站、编组北站从市中心的客运站分离出来(图2)。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经济飞速前进的时期,1988年郑州火车站与时俱进,再次进行长达12年的改扩建。直到新世纪前夕,改扩建工程落下帷幕,改建后车站面积是之前十倍,一座崭新的、宏伟的现代化综合客运站,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出新在郑州这一蓬勃发展的沃土上。3. 西广场及其存在的问题3.1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图3 西广场效果图 来源:网络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工程是部级以及省级重点工程,位于京沙快速路与中原路交叉口处,于2010年底完工。总投资近5亿元,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包括新建的第七、八高架候车室、旅客的进出站地道、西站房主站楼等相关站场改造项目。其中,西广场站房主体结构采用轻钢结构玻璃屋面,玻璃高度21米,建筑总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同时有50余个新增的自助售票机以及售票窗口,并且设有便捷的无障碍设施,新增的2个候车厅可容纳5000名旅客候车。同时,西广场设有大规模的地下停车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郑州火车站地区停车难的问题。集餐饮、休闲、金融于一体的火车站西广场,满足着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并且以更具个性化的环境和服务,给旅客宾至如归的感受。3.2 修建西广场原因郑州火车站原本只有一个东广场,南、北两个出站口。郑州火车站东广场地区一直以来是中部地区的小商品批发流通中心。比较著名的有银基商贸城、中州商场、苑陵商场、等的服装、电子、工艺品批发区域。并且火车站东广场离郑州市二七商区也只有不到1千米的距离。由于地处交通枢纽以及附近商业的发达,郑州火车站东广场地区一直有很多流动人口,导致各类犯罪案件也经常发生,是郑州市治安的黑点。图4 火车站东广场区位图 来源:百度地图另外,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也加速进行。郑州市人口以及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提高,单中心城市中心区道路交通负荷过大已然成为郑州面临的严重问题,而位于城市核心区火车站东广场的人流点式集散模式,更加造成了交通的拥堵、用地的混乱和城市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为此,为了优化中心城区的环境,改善火车站东广场地区的交通情况和土地使用乱象,使火车站地区真正成为服务于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于是,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再这样的契机下的诞生了。3.3西广场使用现状郑州市火车站西广场,投入使用已经有4年的时间,但始终没有很好达到缓解东广场压力,分流旅客的预期。甚至在刚开始的几年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发挥的作用可能还不到东广场的十分之一,东站平均每天流通旅客约20万人次,节假日翻倍,然而西出站口每天只有1万人次。西出口广场地下的40个公共厕所和688个私家车停车位,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给旅客带来便利,停车难仍然是火车站地区一大难题。3.4问题原因分析火车站西广场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情况。究其原因,(1)根据交通仿真软件对郑州火车站地区远景交通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换乘其他列车及换乘长途客车、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社会车、其它方式的比例分别为20%、26%、20%、6%、8%、9%,长途客车是郑州站旅客的主要换乘工具。但是,郑州长途汽车中心站仍然与东广场设置在一起,并且郑州市是河南这一劳动力人口大省的省会,大部分旅客为流动人口,长途汽车为换乘的第一选择,导致大部分人流选择东广场。另外,公交车也占有五分之一的换乘比例,但相对东广场,西广场公交线路少,并且大部分城市西区的线路仍然将东广场设为站点,且大部分为起始终点站,无法分流不同区域的乘客。(2). 东西广场职能分工不明确,东广场和西广场之间无通道,无法很好地分流和联系旅客。(3)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善,机非混行严重,给旅客的出行造成很大困扰。(4)因为火车站西广场并没有立体的高架车行落客平台,所以社会车辆停靠不便。(5)西广场周围的商业设施几乎为零,对部分旅客来说,与东广场相比吸引力几乎为零。(6)交通管理混乱不堪,出站口黑车严重堵塞交通,并且地下停车场也存在着管理混乱、服务跟不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4. 改善办法4.1国内外案例首先是法国的拉德芳斯(La Defense)火车站,拉德芳斯位于塞纳河畔,是大巴黎都会区的CBD。所以,拉德芳斯火车站是区域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其中包含了欧洲之星高速铁路、地铁线路、城市道路以及高速公路,换成十分便捷。拉德芳斯火车站与郑州相同,分为东广场与西广场,两广场功能结构分工明确。火车站东广场主要服务于公交车,大部分公交车站集中于东广场,私家车停车场周围分布着公交站点。广场周边道路标志标线清晰,能够很好地渠化交通,使车辆快速安全通过,并且有充足的停车位供车辆停放;火车站西广场设置的站点主要是联系郊区的轻轨和有轨电车。旅客通过广场上的出入口和场站大厅内的换乘直梯,可以很便捷的进行换乘。同时,场站地下三、四层的地铁,可以将巴黎市中心区与拉德芳斯这一CBD紧密的联系起来2。国内也有很好的经验,例如武昌火车站东西广场的职能分工,武昌火车站站区也分为东西两个广场,以西广场为主、东广场为辅,西广场承担着一部分交通职能,但主要是一座景观性的广场,供旅客以及市民休憩;而武昌站东广场的职能比较单一,主要是分担西广场的交通压力,为交通性广场。4.2采取的措施图5 郑州西站 来源:3为了改善郑州火车站西广场以及整个火车站地区的交通、土地使用等状况。郑州市已需要采取一些优化措施。(1)调整东西各出口地区的功能定位,着重加强西广场周边商业建设,以提高吸引力。目前火车站西广场周边的城中村正在拆迁改造,这些区域将成为住宅或商业中心。(2)加强地下停车设施以及广场周边交通的管理。同时应为慢行交通提供良好的环境及设施。(3)优化东西广场的交通资源,轨道交通车站设置于西广场,并且将城市西区的公交线路的站点向西广场迁移,使两个广场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增加西广场的吸引力,也利于西广场周边商业开发。同时,相对减轻东广场交通压力,协调用地的矛盾。郑州市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将去年开通的地铁一号线的站点设在了西广场。(4)东西出口地区之间建立便捷的通道,并合理的连接城市道路,并与地铁、地面公交等实现乘客无缝换乘。目前连接两广场的下穿隧道正在施工当中。(5)通过西出站口周边路网的优化,例如修建京广快速路的立体化工程,使得西广场周边道路的供给能力得到提高。改善后的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将形成集高铁、公路客运、地铁、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客流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能够提升铁路运输旅客的效率,更能改善火车站周边区域的交通状况,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图5 郑州火车站改造前后对比图 来源45. 结语凯文林奇曾在文章中写道“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内陆城市而言,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火车站地区的改建与新建,在快速城市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己经不再是简单的展示城市形象等物质与美学层面的规划。5” 处于中部城市群核心的郑州市已经迈入中国大城市的行列,而郑州火车站这一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客厅”,将成为核心力量来带动郑州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借鉴国内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的经验,不断创新,将郑州市火车站完善成为一个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区域交通战略相协调的高效率、多功能、立体化、便捷、舒适、环保的综合交通枢纽。参考文献1陈健,金琰. 交通仿真技术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中的应用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2010,05:48-49.2邱丽丽,顾保南.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03:55-59.3李万臣. 郑州铁路枢纽布局变化及能力调整J. 中国铁路,2013,04:34-36.4朱彦东,李旭宏,吴炼,单晋. 城市核心区火车站改造及对地域再开发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07,10:45-51.5倪凯旋. 整合策略引导下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更新改造研究D.同济大学,2008.6李保华.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