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0814土木工程复习指南考研资料考研笔记.doc_第1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0814土木工程复习指南考研资料考研笔记.doc_第2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0814土木工程复习指南考研资料考研笔记.doc_第3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0814土木工程复习指南考研资料考研笔记.doc_第4页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0814土木工程复习指南考研资料考研笔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并不会刻意地去在乎考研的结果,但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大家能用行动去诠释一切,因为考研的结果早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小明营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考研0814 土木工程 复习指南编者:wayne副主编:小明营销目录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简介 2二、专业介绍 3三、资料组成及使用方法5联系方式资料编写者:wayne QQ:1831721525小明营销QQ:1264933434网店 博客 /xmmarketing (强烈收藏,请加关注)微博 /xmmarketing (强烈收藏,请加关注)一、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简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始建于1936年,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服务基地,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2012年通过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学位培养项目的专家评审,同年我校被北京市确定为“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现设有10院3部,即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和体育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69人,其中本科生6936人,硕士研究生1113人,留学生120人。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测绘工程、自动化;现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1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57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5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410人,具有正教授职务的108人。两院院士周干峙教授、李德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教授和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和政府高层管理人员与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受聘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拥有兼职博士生导师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学校分为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西城校区占地11.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大兴校区占地50.13万平方米,一期工程16万平米已竣工启用。我校图书馆拥有中外文图书129.8万册、电子图书121万册,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40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成为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高校。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近两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教学成果将11项,其中一等奖四项。为适应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已建成近10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和首都高校“挑战杯”等科技文化活动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9项。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成为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他们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被誉为“时代先锋”的曹广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在明、刘桂生、沈小克、张宇、罗玲、胡越、包琪玮、高士国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近五年来,毕业生全员就业率超过95%。近五年以来,我校在研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3项,其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共7项,学校作为主持单位申报的“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别获得2010、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完成科技服务经费突破1.9亿元,连续6年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34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为适应首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首都城市建设的需要,学校坚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管、法、艺、农等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大学。未来十年,学校认真贯彻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要求,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建筑大学的步伐,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居全国建筑类院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先进行列。二、专业介绍学术型研究生专业(0814 土木工程)本学科设置于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和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系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年通过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2011年通过复评。本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市政工程”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本校第一个招收研究生的学科。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讲师38人,博士生导师8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5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0余名,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5个。本学科聘请数名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和全国知名设计、研究院所高级专家作为研究生导师。本学科有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配有各类先进的科研及检测设备。2001年“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实验室成为首批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之后又先后获批了教育部“雨洪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校“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搭建了良好的条件平台。本学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近年来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 3 次,聘请国外专家 28 人次,聘请国内专家 78 人次,应邀出国讲学 3 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约报告6 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35 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3人次。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6项,参加973项目3项,参加国家863项目4项。2009年市政工程学科联合了天津大学、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等单位,申请并获批了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城市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学术专著数 27 册,获批专利数16 项。科研获奖30 项,其中国家级奖 3项,省部级奖 9 项。本学科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院校的相关学科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生。本学科设置6个招生专业:(1)岩土工程;(2)结构工程;(3)市政工程;(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6)桥梁与隧道工程。本学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和中央在京各大设计研究院,以及科研、开发、施工、监理、房地产公司和政府机构等建设相关单位。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项目的突破,本学科硕士毕业生在社会上具有很好的声誉,得到行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名称(代码)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拟招人数考试科目考试范围002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82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01地下结构理论及地下结构动力分析 02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03地下工程防水与防腐蚀性能研究 04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3(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包括:平面杆系机动分析;静定结构内力分析、位移计算及其基本特性;虚功原理,线弹性体系互等定理;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位移计算及其基本特性;影响线;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等内容。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1工程结构抗震、减震与控制 02公共安全评价与人员疏散研究 03建筑防火与结构防火4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01桥梁结构理论及工程应用02桥梁结构施工控制与健康监测技术研究 03桥梁结构安全评定方法研究 04隧道工程理论及工程应用5081402 结构工程 01工程结构理论及应用02 预应力结构理论及技术03现代施工技术与管理 04结构监测与加固 05建筑材料22(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结构力学或803土木工程材料(方向01-04选考802;方向05选考803) 土木工程材料包括:土木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基本性质等;建筑钢材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强化机理、钢筋混凝土防腐机理与措施;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机理、性质及主要用途;水泥硅酸盐及掺混和材料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硬化机理、性质、检测方法、选用原则等,其它水泥品种的性质和使用特点;混凝土配合比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