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选题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1页
如何在选题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2页
如何在选题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3页
如何在选题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4页
如何在选题指导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题指导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是选题指导课的首要任务。针对现实课堂中一些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做法,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 1转变师生理念,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敢问”。 2选题尊重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要问”。 3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引发发散思维,使每个学生“善问”。 【关键词】 问题动机 敢问 要问 善问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选题指导课的首要任务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之一,它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思考、观察、探究都是围绕学生选择研究的问题展开的。笔者认为可以将“任务驱动”思想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合适的问题能驱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真正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是选题指导课的首要任务。二、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不利因素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心理品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出现了强烈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或想做出发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现实选题指导课教学中,一些做法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1公布活动主题等于宣布指令,教师的权威演变为独裁主义,学生不敢问。【案例】一老师准备带领学生进行以“走进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课前查的四月份的节日有哪些,我们要从中选择一个进行主题活动。都查了吗?生:查过了。师:谁来说说四月份都有哪些节日啊?生1:我知道四月一日愚人节,我查到它起源于法国,大家(这不是老师想要的,于是打断其发言)师:请坐。还有什么节日?(生1意犹未尽,和同桌咬耳朵)生2:我打印出来的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5日清明节,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4月13日至15日泰国泼水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师:你们对世界地球日有哪些了解呢?生:师:那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围绕世界地球日开展活动吧!(板书:走进低碳生活)齐读课题。师:(指“低碳”)你们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不了解也没有关系,(点击课件:低碳,指的是较低的或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这里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师:关于这个主题你有哪些想要研究的问题呢?纲要指出“教师在活动指导中要创造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宜硬性规定研究的题目和内容”。案例中极其开放的开头让学生燃起兴趣之火被教师不容质疑的言语瞬间浇灭,这种权威让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他们只会随着教师的指令被迫回应,缺少积极的情感参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是一个负面的影响,缺乏问题动机,也就缺乏探究活动的驱动力。2无视后进生,小组合作演变为精英表演,部分学生不能问。【案例】教师带领学生确定的研究主题牛奶与健康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由小组长写在问题卡上。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师:你们小组提出了几个问题?小组长:才两个呢。师:我看看提的什么问题。牛奶有哪些营养?牛奶怎样喝才健康?这两个问题挺好的。问其余学生:你们怎么提不出问题呢?那几个学生害羞地低头,不做声,一个学生弱弱地说:我刚才提了问题了,他不肯写。”小组长:他乱提,老是捣乱,早上刚被老师批评的。师:什么问题呀?说说看。生(红着脸):奶牛一直都挤得出奶吗?奶都被挤掉了,小牛怎么办?小组长(愤愤然):我们要研究的是牛奶!案例中那个学生无疑被归为“学习差、思想差、态度差、习惯差的后进生”,在小组合作中受压制被无视,提出问题变成少数“精英”的专利,在“精英一言堂”的小组合作氛围下,弱势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压制,积极性受打击,他们被迫成为旁观者和追随者,这样的小组合作是无效的,长此以往,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据观察,这种不和谐的现象比较常见。3为“提问”而“提问”,问题意识演变为简单发问,学生不善问。【案例】让我们看看选题指导课美食与健康中学生首次提问的情况:美食与健康我们想研究的问题 第( 6 )小组序号问 题提问者1鸭血粉丝汤不能多吃沙文2火腿肠不能多吃王静3炸鸡腿不能多吃曹洋洋4臭豆腐不能多吃张耀5记录人:李湘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上述案例中虽然学生进行了思考,自主提问,但明显看出存在雷同现象,其思维价值与新课程倡导的培养问题意识想去甚远。三、对策笔者通过分析思考,对在选题指导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一番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1转变师生理念,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敢问”。首先,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威。传统的教师权威常常带有逼迫学生就范的色彩,学生有被控感,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新课改倡导师生民主平等,教师的权威是以人格魅力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心灵上对教师的品德、智慧、责任心的折服,而不是对某种权柄的慑服。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敢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其次,教师要致力于端正学生思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对待他人。笔者认为,学生的态度来自教师的态度,教师的言语、态度、行为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风向标,所以教师在对待学生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对待他人。小组合作时多留心“后进生”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这样既鼓励了“后进生”,又能带动“精英”对“后进生”态度的转变。【案例】关注拆迁户选题活动中,教师巡视发现有一组提了这样的问题“拆迁吃什么?”此提问表达不太明确,“精英们”有些鄙夷,教师并没有粗暴地命令学生删去,而是问明提问者是谁,发现是一名“后进生”。师(亲切地):你想问什么?生:我是想拆了迁,田都被推平了,我们吃什么呢?师(赞赏地):你这个问题的角度很独特,真是好样的。不过要是表达得具体明确些就更好了。师(对其他成员):大家一起想想怎么修改,这会是你们这组的亮点哦。可以想象那个孩子的心情会是多么的雀跃,同组孩子也会对他刮目相看。教师尊重孩子,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充满鼓励和保护的课堂氛围和合作关系,使孩子无所顾忌,所以思维敏捷,思路畅通,敢于提问,问题意识受到保护和激励,随之产生的情感也促使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2选题尊重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使每个学生“要问”。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切身感受的主题是受欢迎的。【案例】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是注射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而本班只有12个人接种了疫苗,这12人中还有学生问:“老师,我这几天咳嗽呢,能不能打疫苗啊?”一个家长写了纸条:老师,我们家孩子对青霉素过敏,打针时,请跟医生讲一下。至于不注射疫苗的学生原因大致是这几个:价钱太贵、感冒又不是什么大病、今年感冒过了没必要再打。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五、六年级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如下:小学生流感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老师想了解大家对流感的态度和认识,请你如实填写答卷,谢谢!1今年春天你的身体出现过下列哪些症状?可多选( )A.咳嗽 B.鼻塞 C.发热 D.咽喉痛 E.流鼻涕 F.没有出现过上述症状2如果你出现感冒症状,你选择( )A.不要紧,自己吃吃药就好B.要重视,去医院就医C.自己忍着3去年你有没有接种流感疫苗?( )A.接种过 B.没有接种 C.不记得了4你了解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区别吗?( )A.了解 B.有点了解 C.不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笔者将调查问卷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请学生对统计图加以分析,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他们自己被调查的情况,学生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经分析,8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此时再播放一段讲述流感的危害的视频,引发学生新旧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想要认识流感的需要,研究流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有很多问题想问、要问,问题意识得到发展。3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引发发散思维,使每个学生“善问”。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的不足,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幼稚可笑的,提问的角度也比较单一,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提问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问得深入且丰富。【案例】认识流感选题指导课中,对的学生初步提问,执教者是这样点评的: 问题1:“流感有多可怕?” 师点评:流感不可怕,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采用正确的方法,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这个问题可以改为“流感有哪些危害?” 问题2:“怎样遇防流感?”师引导学生找出别字后点评:我们要把平时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写好每一个字,写对每一个字。大家看这一组的字就写得比较工整。问题3:“得了流感吃什么?”师:这个问题语意表达不明确,是指饮食还是吃药呢?问题4、5:“怎样预防流感?”和“怎样饮食能帮助预防流感?”师: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选择第二个问题更方便研究。师:老师觉得如果大家提问的角度再多一些,涉及面再广一些,那就更好了。 怎样才能使学生问得丰富且深入,执教者提供了一些情境图,学生能借助图片产生灵感,发挥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方向或多个方向探索,从而提高问题的深度、广度。 对于学生改进和增补的问题,执教者如是点评: 问题1:“孕妇得了流感会影响胎儿吗?(学生的提问理由是姐姐正怀孕呢)师:同学们已经关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个问题贴近我们的生活,是提问者感兴趣、认为有意义的问题。问题2:“家人得了流感怎么才能不被传染?”师:研究这个问题后可以指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做法,我觉得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