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百屯小学:王烈洪【摘要】 欣赏文艺总能带给人以奇妙的感觉,沟通与共鸣便是其中重要的感受。其间作者与观众间的沟通就极为重要,观众通过作品产生共鸣,将直接影响其对作品评价的好坏。文学艺术中本身也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把握文艺的规律方法,就能更好的提高个人审美,从而更好的领会欣赏文学艺术。【关键词】 文艺 欣赏 沟通共鸣一、文艺欣赏中沟通与共鸣的内涵 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它既包括语言沟通,又包括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包括声音语气(比如手势、舞蹈、武术、体育运动等)。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结合。在文艺欣赏中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秀作品,就往往是在沟通中与观众产生了良好的互动。2、共鸣是文艺作品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艺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共鸣这一概念,表达了人们对艺术品的一种直觉感受,成为艺术家创作和欣赏者评判的重要尺度和标准。观众完全被演员的表演所吸引,或者读者完全与主人公的情感脉络相契合,成为艺术品所达到的很高的标准要求。3、文艺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因为读者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但社会生活却是无限的,所以文学欣赏就成为读者认识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去发现社会和自己。4、文艺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文艺作品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愉悦、激昂、悲哀、愤怒等美的享受,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当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会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感和愉悦感。另外,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一些理想,但现实生活中可能常常被压制,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的情感可以尽情的表达宣泄,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愿望可能在书中实现,读者因此会动容感染。 5、文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家创作塑造文艺形象是一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形象是二度创造或叫再创作。具体讲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通过想象和联想,对文艺作品的形象进行再加工、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 欣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它运用的原则完全存乎一心。而其巧妙的程度也会随着本身成熟度的不同,而有高低差异。欣赏也是一种技术,经过现代管理科学的研究,我们已经找倒许多可以遵循的原则,只要经常反复的熟悉运用,就可以技术纯熟,并近而成为优秀的欣赏者。而身为一个人,我们每天都在欣赏。在工作时我们与同事一起欣赏、与客户欣赏;在家时,我们与欣赏、与配偶欣赏、与子女欣赏;在一般时候,我们会与朋友欣赏、也可能与陌生人欣赏。欣赏无时无刻在进行着,而欣赏在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乐、做人是否成功的过程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他对外欣赏的品质。再次,文艺中的欣赏有什么共鸣呢?文艺的共鸣是文学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一般是指在在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欣赏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一致或相通时所产生的感情上的激动。这种感情上的激动,不仅当代人读当代文艺作品会产生,就是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不同民族的读者,读着同一部优秀文艺作品时,也会产生和作品相同或相类似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从而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1主要是一些真实地反映了自己时代的面貌,对生活有着真知灼见,在艺术上富有独创性的,思想与艺术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马克思在导言中,分析古希腊艺术和史诗“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时说:“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要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个时代,它的固有的性格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纯真地复活着吧?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级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这些有高度真实性、反映人民良好愿望的作品,具有历史文献的作用,他们高超的艺术性,有着永久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引起了欣赏者的共鸣。第一、共同的阶级理想。列宁在欧仁.鲍狄埃一文中写道:“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一一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这个“熟悉的曲调”,反映了工人阶级要求砸烂旧世界,彻底解放全人类的心声,凭着这个共同的心声,“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这首气势磅的战歌,曾鼓舞着成千上万的无产阶级战士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浴血战斗,英勇牺牲,它引起了广大劳动人民及其支持者的共鸣第二、共同的民族意识。一个国家的民族,由于各阶级的思想的互相渗透和影响,加上政治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性格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共同条件,形成一些共同的民族意识。如一旦外族入侵,威胁着民族的生存时,民族尊严便高于一切阶级利益,所以那些歌颂民族气节,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作品,不但能引起本阶级人民的思想共鸣,也能引起本民族各个阶级的思想共鸣。三十年代,“七七”芦沟桥事变吹响了全面抗战的号角,面对着用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日本侵略者,举国上下,群情激愤,手握武器,高唱着麦新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奋起反搞,浴血苦战。这首具有代表性的象炸雷般的救亡歌曲,曾鼓舞千千万万抗日英雄去冲锋陷阵,也曾引起无数爱国民主人士、爱国侨胞,乃至同情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的强烈的共鸣。 第三、共同的生活遭遇。 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到流落在浔阳江头的“商人妇”所弹的琵琶声,触动了许多游人的情怀。尤其是诗人自己,流的眼泪比谁都多,这是因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缘故,遭遇相同,有着共同的心境。在那黑暗的旧中国,人民生活在苦海中挣扎,只要看过王式廓画的血衣,或唱着那回肠欲断的在松花江上,结合各自的生活遭遇,谁不为之共鸣,沉浸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并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第三、共同的审美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各不相同。各时代各阶级的审美要求也是不同的,但不同阶级也存在着共同的美。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各个阶级也有共同的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何其芳毛泽东之歌,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例如那些侧重表现自然美的田园、山水诗,风景、花鸟画等作品就属于这种情况,它们曾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欣赏者的共鸣。再如那些站在人民的角度写人之常情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生的真谛,所以成为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的人所共有。那些描写男女之恋、亲子之爱、夫妻之情、亲朋之谊,既表现了不同阶级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共同的人性美、人情味的作品,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共同的审美要求,总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的共鸣。那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地归结为唯一的阶级关系,显然是无法解释艺术欣赏中各种共鸣现象的。 文艺欣赏的共鸣现象,是一种复杂的重要的艺术现象。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往往是通过欣赏者与作品思想感情的共鸣来实现的,但不能说,凡是能产生共鸣的文艺作品,都是好作品,或凡是共鸣现象,都具有教育作用。所以,对于共鸣现象,要作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否定或肯定。有的共鸣,产生了积极的进步的作用;有的则产生了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社会效果。前者由优秀的作品所造成,后者为低劣或是反动的作品所引起。二、文艺欣赏的具体方法文艺欣赏的方法,实质上是由兴趣、期待、感知、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以下几方法: 1、阅读文本的方法 文本就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文艺作品,是读者阅读的对象,文艺欣赏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有限创造,离开文本,文书欣赏就失去了自身的创造性。所以,细读文本,全面掌握文本的细节是文艺欣赏活动的基点和开始。细读文本就是从文本结构入手,从语言开始,对文本的形象、情感、结构和叙事方式、意义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审美创造的切入点,打开文艺想象空间。 2、感知形象的方法文艺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艺欣赏是一个再现形象的过程。比如读者读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一位万般愁苦的思妇形象就会在头脑中再现。如在中国古诗词中,“柳”表示惜别之情,(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鹃、梧桐”传达凄凉伤感,(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菊花、松柏”象征坚贞、清高和高洁,(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鸿雁”表达游子思乡和羁旅伤感之情,还指代书信和相思之情。(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3、展开想象的方法 想象是文艺欣赏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离开了想象,读者无法完成对文学文本的鉴赏。首先,文艺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符号,需要转化为艺术形象,这就离不开想象(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次,作品中的空旷结构,也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空白,使之连贯、完善。巴尔扎克说,真正读得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月。”诗句,只有十个名词,没有其他任何词。如果我们通过想象把每个名词转化为鲜活的文学意象,这些初看没有生命色彩的词汇就会相互激活,交织成活生生的情境画面:天色薄明,逆旅在外的人就在乡野茅店的一声声鸡鸣的催促中顶着寒霜,匆匆上路了,可月光下乡野板桥上的寒霜已经印上早行者的足迹。 4、追溯背景的方法 文艺欣赏常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的思想来源于孟子,他认为对作者生平、思想及有关情况的了解和作者所处时代的认识是理解其文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每一部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都是作者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生感受进行审美创作的结果,知人论世的方法可以从创作意图的方面帮助读者深化对文本意蕴的理解。如鲁迅的小说多取材于不幸的下层平民百姓,通过刻画他们的性格和命运,画出国民的灵魂。他这种特点与鲁迅的身世、人生道路、世界观等有联系。但有些作品(主观感受型小说、象征类诗)就不适合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文学文本是具有开放性结构的审美创作客体,一部文本之所以不朽,不是因为它把同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我们不能把自己认定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作为文本的主旨,从而限制审美想象的空间,抽干文本丰富的审美意蕴。5、激发情感的方法 情感是文艺欣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就没有真正的欣赏活动。共鸣和净化是文艺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 共鸣:是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交流融合,同忧同喜。例如:净化:是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诗人,这是指导人们对于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的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惑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 6、感悟内涵的方法 优秀的文艺文本总是包含超出文本形象层面的深刻内涵和意蕴,这就是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红楼梦,我们可能都知道它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通过四大家族的衰败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必然没落。它作为一幅完整的艺术长卷,它的形象整体走势似乎朝向结束,衰败,毁灭,消亡。无论是痴情的爱情悲剧,还是显赫世家的没落,无论是水做的女儿们悲惨的被毁,还是泥做的男人们沦落,无论是祖传家业的挥散,还是恩宠权势的消亡,其中的人物无论贵贱,竟没有一个活得痛快,故事不分大小,竟没有一桩结局圆满。万般事端似乎都只为一个字而存:“空”,所以使人自然而生“人生如梦”万般皆空”的感触。这一切与文本的篇名联系起来时,“空、梦”的生命悲剧感就会越来越强烈,这也就是支配读者审美兴趣的象外之象。 7、回味评判的方法是文艺欣赏的最后一个方法。通过前面的欣赏,对作品的旨趣、内涵、技巧、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然后对作品作出定位和判断:文学性的高与低,精神旨趣的雅与俗。三、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首诗描写蜀中春雨,抒发自己喜悦心情的五音律诗。诗人用拟人化手法,写春雨“知时节”,懂人意,伴随着春风无言润物。朴素的描写,使人读罢不免受到一种美好地情操的熏陶,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发出感叹“春雨贵如油”啊!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这首诗时,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大声吟诵,口里叫道:“绝了,绝了,为什么我写不出来这样的好诗呢?的确,一千多年前的诗作依然强烈的打动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不能不令我们对之刮目相看。我们就不能不重视,不能不研究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产生的原因了。1、共同的生活环境,类似的经历,经验和思想情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男妇老少,无不参与一定的文艺欣赏活动,小说、诗歌、话剧、戏曲、电影、美术、雕刻、音乐、舞蹈、杂技等,各个艺术门类、各类文学样式,丰富多彩,包罗万象,都获得了它们的读者观众,占有一席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们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们的题材所反映的或和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同,让我们为之深深打动,比如说,一名教师观看一部反映教师生活的电影,他必须会感慨良多,或从中受到某种触动;或我们有类似的经历、经验和思想情绪。小品赌博令我们多少因赌博而闹得鸡犬不宁的家庭中的成员幡然悔悟,改邪归正,这当然也是“共鸣”的作用了。这些我们都不难理解。我们熟悉的生活、熟悉的题材必须会和我们产生“共鸣”。2、文艺欣赏中共鸣与沟通现象的产生,是有着一定社会历史的原因的。它决定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读者在文艺欣赏要求上的一致性。社会矛盾的类同。社会发展到今天,是在不断的矛盾之中前进的,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今天社会的进步。古代革命人民和进步人士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仍然深深感染着今天的人民,给我们以鼓舞和力量。因而那些艺术再现的人民革命斗争的生活,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所以,他们的革命反抗精神的作品,就能给今天的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激发,引起他们精神上的共鸣。又如:杜甫在目睹长安陷落,国破城荒景象时,写下了一首今古传诵的爱国诗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来表达他忧虑国家,感人怀旧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破”“深”,令人触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象这样的一篇爱国绝唱怎能不引起抗日时期那些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的爱国志士们的强烈共鸣呢?又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所流露出的挚友情都深深地拔动着今天的读者的心情。社会虽然不同,但爱国之情,挚友之情,追求自由的理想等等在古今人的思想中理应是类同的。因而,反应这些内容的作品当然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人民的共鸣了。实践出真知,人类社会是在人类不断的总结经验中向前发展的。有很多真知,古人实践过,今人实践过,如果文艺作品艺术的再现这种实践经过,那这类文艺作品必须能引起观察者的欣赏与共鸣。我国古代文学中很多寓言故事、哲理诗等,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语言,概括了人们在各种领域中实践获得的知识,或经验,这种知识和经验是人们所认同的,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以论语为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话讲得很朴实,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传道的乐趣,第三句讲学习的态度。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生来说,不也是很好的教益吗?这些篇短的言语中有的寓哲理,有的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很富有感染力,给我们今天的读者以启迪。这些话,文约义丰,蕴涵深邃。它们准确的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发人深省。它们赢得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众多读者,引起它们的共鸣,因而得以“永远流传”、“经久不衰”。既然文艺欣赏日益成为愈来愈多的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不仅表现在本阶级的文艺作品,而且表现在不同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文学作品中,那么就要求我们的作者利用文艺欣赏中的共鸣现象,通过群众自愿的欣赏活动去达到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发挥文艺作品教育作用的目的,一部优秀的小说有时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的道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青年时代就热烈地仰慕坚强不屈的牛虻和勇敢的斯巴达克,他从这些人身上受到了熏陶和影响,以自己的斗争经历为基础,创造性地刻画了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使这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又成为无产阶级年轻一代斗争中的引路人,革命征途上的第一个同伴。可见文艺欣赏的共鸣现象在发挥其影响作用上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因此,我们的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要考虑作品可能产生的好的影响,尽可能的避免那些不良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其教育作用。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有大量的诗歌、诗词、优美的散文,小说节选,戏剧节选,这当中,不乏表现爱国的名句,追求事业的风华典范,歌颂友谊的片断。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时,或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理工学院《能源与动力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影视编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学及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反应工程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闻拍照培训课件
- 《风险统计分析》课件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跨屏传播与营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智能技术的实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小助手的培养研究
-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 2024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道德与法治+科学)检测试题
- 广安市岳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产品进入医院的程序及方法
- 司机劳务合同
- 搭乘私家车免责协议书
-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及完整答案1套
- 肥尾效应(前渐进论、认识论和应用)
- 某冶金机械修造厂全厂总压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