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doc_第1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doc_第2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doc_第3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doc_第4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盘县红果镇教师:陈勇论文内容摘要作为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做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千头万绪,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还要通过教师的教导,使学生成为一个既有丰富知识,又有高尚健全人格的于社会有益的人。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多,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以我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与同仁交流。关键词:违纪、早恋、厌学教育,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也是塑造灵魂的事业。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还要通过教师的教导,成为一个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健全人格的于社会有益的人。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组成一个较复杂的小群体,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非常多,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以我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谈几点看法。一、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学生中的课堂一般违纪行为,在我们每节课中都或多或少时有发生,我在教学中对于学生中那些爱讲小话、吃零食、玩东西、看课外书、打瞌睡、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做小动作、与其他学生打闹等诸如此类的常见违纪行为,我在课堂上一般是舍不得拿出时间在学生中专门批评学生的,我通常是用眼神或小小的一个动作提醒或暗示学生,不要再继续违纪,对于这种方法,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接受并马上改正的。但也有少数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醒或暗示视而不见,仍然我行我素,照样违纪,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取的方法是只要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对其他学生造成多大影响,就暂时不再惊动他们,等到有时间后,我再找他们个别谈话,帮助他们分析这种小小的违纪行为对于他们的个人养成习惯、对于他们的学习、对于周边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错误并及时改正。总而言之,作为老师要视其情况,尽可能地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应该故意把事态扩大,弄得满城风雨,草木皆兵。在我们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发生摩擦,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顶撞甚至有时在课堂上与老师对骂或者是师生之间发生打架事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想作为老师要站在比学生更高的角度,把学生当成自己不懂事的孩子,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过急言行,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调节自己的心态,时常不忘提醒自己:我是老师,也是成人,他们是学生,也是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平心静气的把问题解决掉。我常常记得有一个学生在和我闲谈时说过的一番话:“老师,你的眼睛会说话,你在讲课时,你的眼睛经常在我们周围转来转去的,当我们表现好时,你的眼神会告诉我们:你很棒,要加油噢!,当我们开小差,或讲小话时,你的眼神会提醒我们:请集中精力,专心听讲。”2、人无完人,孰能无情对于学生中的迟到、旷课、夜不归宿、抽烟酗酒,打牌赌博、上网玩游戏成隐、打架斗殴,以强欺弱,拉帮接派,甚至于偷盗抢劫,强行敲诈勒索等严重违纪行为,作为每一个教师,不管你是不是班主任老师,遇到这种事情都不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都要把自己作为老师的职责放在第一位,配合班主任老师或学校教育管理好学生,但是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自己的言行教育感化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那是在前几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学生是从离我们学校很远的一所市级中学转学过来的,据说这个学生在读小学时学习基础并不差,也比较懂事听话,但后来转学到离他家较远的市级中学读书后,由于这个学生从小都是在家长身边,这一下子离开了家长的督促管教,便对上网玩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时,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去玩玩而已,但越陷越深,后来发展到逃学躲课,夜不归宿,整天泡在网巴里玩游戏。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管理不起作用,最后被那所中学劝其退学了。就这样他的家长只能又想办法把他转到了我们学校,又恰好转到了我们班,当我了解到他的这些情况后,也非常但心,心里一直思考着:如何才能帮助这个孩子戒掉网隐,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我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开朗活泼,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比较欢喜画画,并且写得一笔好字,我抓住他的这些特长,在学校或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我非常关注他的表现,尽量给他参加的机会,在平时也经常与家长配合,互通信息,及时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让家长多与他交流谈心,对于上网玩游戏,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建议家长每个星期的周末可以监督他适当玩一两个小时。经过一个学期下来,他成了班上文娱骨干,以他本来也不差的学习基础,在我们班上成绩也很快赶上来了。二、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早恋”行为1、不虚张声势,采取冷处理对于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甚至于我现在所教的普九班的那些学生,他们知识基础相当差,根本无法写出像样的一篇作文,但是在课堂上或课后他们对于其他同学那种模糊不清的“好感”即是他们认为的“爱情”,他们经常会通过写一些小纸条或是通过手机发短信向对方表达出来,当我发现这种现象时,总是不伸张甚至是悄无声息地在课堂上先制止学生的这种行为,然后放到课后去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建议或帮助他们找一些有关中学生“早恋”的心理辅导书阅读,从书中正确认识“旱恋”现象是他们这种年龄阶段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或身理上的需求,但是要清楚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把精力放到学习文化知识上,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友情的关系,弄明白自己那些言行是正确的,那些言行是不正确,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工作或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2、方法得当,有的放矢学生中的“早恋”现象的教育和妥善处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求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法。曾记得,那是我当班主任工作的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女生在我们班上长得漂漂亮亮,学习成绩优秀,但有一段时间以来,我观察到这位女生在课堂上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下降。我便对她进行了个别调查了解,据个别学生透露,这个女生因为和我们班上的另一名女生都同时喜欢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而闹情绪。我发现这种事情后,因为心里特别着急,就毫不犹豫地找那两名学生谈话,并单刀直入地给她们指出这种“早恋”现象的危害,要她们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殊不知,过了不久,那个女生却给我写了长长的一封信,信的大概意思是说我不近人情,蛮不讲理,为什么就断定她们是在“谈恋爱”呢?这件事已经过去几年了,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后来的工作中使我时刻牢记,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得当,否则使得其反,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3、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厌学情绪三、不论是自己的子女还是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自觉学习的习惯。在家里,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总是会问:“今天有没有作业?”然后是非常操心地督促检查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据我了解,能够在老师和家长都不闻不问的情况下非常主动学习的孩子是不太多的,甚至于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他们非常讨厌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种痛苦的事。在我们农村老家还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孩子因为特别怕读书,在他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因为那几年经济条件不好,而上不起学,他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竭尽全力培养他读书成才,但是这孩子并不喜欢读书,每天放学回家都在吵着闹着说:“家里七、八口人吃饭,为什么偏偏拿他一个人读书?”显然,现在的孩子们不是因为条件好而读不起书,而是因为各种原因怕读书,进而有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结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我们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这种厌学情结,是我们教师中经常探讨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急需解决的问题。1、结合实际,对症下药对于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据我了解,学生的不想学习、讨厌学习都是有原因的。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父母因为辛苦劳作,知识水平有限,对于自己子女的学习并不是特别放在心上。如果从小懂事的孩子,他们非常体谅父母的辛苦,会用自觉学习来报答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而有很多学生,并不会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发奋学习,相反,因为家长的放任自流,而放松了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基础一落千丈,有的学生虽然读七年级了,他们的知识水平远不及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喜欢学习,就会把精力放到其他地方,如课堂纪律涣散,经常逃学躲课,参加打架斗殴、经常上网玩游戏等等。也就产生了我们平时说的“学习纪律困难”学生。我对于这样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急功近利,而是首先要抓好学生的课堂纪律,花大量的精力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对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从新设计安排,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愉快,让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 2、表扬多于批评,还学生一遍天地人的心态是很奇怪的,不论是大人或是小孩,都不喜欢别人对你说三道四,品头论足。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前不久因为生病住院,我出院的那天,自己从医院“打的”回家,当我快要到家时,因为拿的东西比较多,我便给在家的婆婆打了个电话,要她带上装东西的箩筐来我们住的小区大门口接我一下,当我打完电话时,那个出租车司机很奇怪地问我:“你妈多大年纪了?”我说:“不大啊!怎么了啦?”她听了这话,接着说道:“我是看你的年纪应该是当奶奶或当外婆的人了,怎么你妈还能来接你。”我听了她的话,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很生气地说:“你看我的年纪很大吗?我既没有当奶奶,也没有当外婆。”然后就一句话也不想和她多说了。从这件事上,使我便联想到,人啊,总爱听别人的赞赏,不喜欢听别人对你说出对你不利的话(那怕是并没有恶意的话)。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你对于那些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学生,只要抓住他们的一点点优点,经常不择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老师对他们的表扬越多他们就会越自信,越觉得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