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训练学案.doc_第1页
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训练学案.doc_第2页
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训练学案.doc_第3页
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训练学案.doc_第4页
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训练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学案一、单项选择题1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是无与伦比的。欧洲人在艺术方面无法和东方灿烂的成就相提并论,只能像对太阳一样尽量吸收它的光辉而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华文化()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一方水土,一方文化2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由上古时代的华夏民族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其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历经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下列对汉字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3长江作为“天堑”,从相邻的江苏、安徽两省中南部穿过,江南和江北的自然地理景观迥然不同,因此就形成了苏北与苏南不同而与皖北相近,皖北与皖南有别而与苏北相近的文化空间格局,苏南与皖南尽管不同省,但同归吴越文化区,而苏北与皖北一起,则另有所属了。上述材料说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 文化的特征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 文化的特征是由单纯的自然条件决定的A B C D4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华文化()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5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由隋代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 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这一工程说明了()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A B C D6西方人常常将论语等同于圣经,将儒家文化称为儒教,鲜有知老子者,更不知有“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以 “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说明中华文化 ()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是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总称 7五河民歌的特色源于当地富有特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五河地处淮北、淮南、苏北交界之处,其语言、文化等方面,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吴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五河民歌旋律中既包含淮北那种侉腔侉调的元素,又揉进南方吴侬软语的婉转。材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 B C D8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9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10流头节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朝鲜族男女老少都到向东流的河里洗头沐浴,祭拜农神祖先,求丰收、求健康。2012年8月2日,在黑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头文化节开幕式上,朝鲜族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已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11在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以38枚金牌,87枚奖牌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取得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本次奥运会频现误判和争议,中国“吊环王”陈一冰“金牌动作拿银牌”,在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中国队被判犯规金牌变银牌,400米女子混合泳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男子400米自由泳孙杨破奥运纪录却受西方质疑尽管遗憾,甚至愤怒,但中国运动员最终都能冷静平和地处理。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A B C D12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网上言论日益多元化。加上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更有某些西方势力刻意渗透,一些只看阴暗、不看光明,宣泄对党和政府不满的“愤青”言论、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不问青红皂白一律肆意讽刺否定的言论、刻意散布不实消息夸大事实扰乱社会的言论、一切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媚外言论、甚至“皇军来了我带路!”的“带路党”言论在一些网站甚嚣尘上。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这些负面言论只是出于幼稚,有些也是对国家的爱,因此对负面言论我们要全面理解和宽容B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发表言论针砭时弊但不能不负责任地肆意攻击C言论多元化和自由化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应大力支持D应该高压控制网络不良言论,严惩不良言论散布者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据此回答1314题。13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中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14“持之以恒”“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皆出自周易,它们分别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15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永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强调了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见()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之魂16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17某中学组织同学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成功纪念馆”时,有同学提议每人用一句诗词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下列符合的是()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A B C D18“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 B C D19英国人也有红色情结,他们说红色是民族的精神所在。一个民族一旦对某种色彩钟爱乃至痴迷,那就不可小视,因为那代表着某种追求和执着,是一种积极向上、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这启示我们要()A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不断为我国的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特色C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D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202012年7月4日,眉山暑期爱心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东坡中学隆重举行,活动围绕“传承东坡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让营员学传统、传精神、炼品格、增才干。这对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A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C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二、主观试题 21.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主要传播中华文化。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2. 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正是通过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进入新世纪,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团结一致,集中精力抓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举全民族之力全民建设小康社会。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请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月”设计两条宣传用语。材料二 某校决定组织全体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下面是围绕这件事的一段父子对话。子:爸爸,你知道吗?博物馆、纪念馆对我们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免费开放啦!父:免不免费,没什么意义。子:明天学校就组织我们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父:你还不如在家做几道练习题呢。材料三 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2)这位父亲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免费开放、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纪念馆等,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第三单元答案CCACB ABDBD DBAAA AADAA26.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内容上极为丰富;表现在地域上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表现在各民族的文化上异彩纷呈。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8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4分)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4分) 27. (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和永远的精神火炬。(4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4分)标语如:“民族精神耀中华”、“让民族精神在我们手中薪火相传”、“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等。 (2分)(2)这位父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