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2010年上海世博会四川馆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2010年上海世博会四川馆设计.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四川馆设计 摘摘 要要 此次的四川馆展厅其空间特点将与以往的空间有所区别。在历届世 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中国馆运用具象的设计手法传达着灿烂的历史文 化和当代经济等,以展品本身所包含文化价值信息的准确传递为目标。 当我们在“新的设计潮流中站立,是否可以运用现代展示设计手段体 现出那些特色神韵?是否能够有一个“新”的设计手法去展现四川省当 代都市文化?此次设计不只是局限于文字,图片和传统展柜上的展示手 法,而是要通过大型的艺术装置,具有雕塑感的室内建筑,高科技手法 来呈现都市整体感觉,静态展品得到拓展,使展示更加生动,拥有生动 的展示环境,使展示空间具有生命力。营造出人们憧憬的未来都市面貌。 关键词:主题展示;现代展示;互动空间;城市雕塑;装置艺术品 the exhibition design for sichuan in expo 2010 shanghai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chuan exhibition room this time will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in the past. in the precious world fairs, chinese exhibition hall was designed by way of concrete to show magnificent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imed to transmit culture messages which contained in the exhibits accurately. when we meet a new trend of design, can we show those features and spirits by means of modern display design? can we have a new way to exhibit modern city culture of sichuan.this design is not confined to the display ways used in words, pictures and traditional exhibition counters, but to show a whole feeling of city according to large-scale art instruments and sculptured indoor buildings. still exhibits are extended so as to make the exhibition more vivid; the circumstance of display is vigorous so as to make exhibition room. key words: theme display,modern exhibition,city sculpture,equipment arts 2 目目 录录 绪论 1 1 项目背景介绍.2 2 设计构思与立意 3 2.1 设计灵感的来源.3 2.2 设计风格定位.4 2.3 联系周边衍生概念.4 2.3.1 环保与生态概念.5 2.3.2 高科技概念.5 3 空间设计与说明.6 3.1 空间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6 3.2 材质选择与搭配6 3.3 色彩设计.6 3.4 照明设计.8 设计总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外文资料翻译及原文 .10 设计方案图纸 .12 3 绪绪 论论 现代展示的时效性与短暂性使得人们对展示意义的了解不可能反复揣摩, 它要求展览空间的设计在形象上必须明确,在表达上力求直接。在当代信息 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交流的渴望日益增强,使得作为信息 交流手段的展示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同时,当代新艺术形式和高 科技手段带来了新的展示内容和方式,各种融和了新艺术与新技术的现代展 示空间设计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与神经,也对展示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此次“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四川馆”的设计中,四川省作为很有 自己地方特色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抽象的符号,现代的科技的观念和手段去 表现出历史又现代的四川都市,如何运用现代的展示设计手法整体的表现四 川当代都市的印象和特色,此次将进行一个新的尝试。 1 1 项目背景介绍项目背景介绍 展示艺术是以科学技术和艺术为设计手段,并利用传统的或现代的媒体 对展示环境进行系统的策划、创意、设计及实施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 断进步和人类文化的持续发展,展示艺术在人类经济与文化中的地位愈来愈 重要。它既是国际经济贸易相互交流合作的纽带,又是科学及文化宣传的窗 口,它在当今社会领域和信息领域,商业领域中充当着其他行业或媒体不可 替代的角色。 2 设计构思与立意设计构思与立意 4 2.1 设计灵感的来源 历史文化是前人创造的,文化的生命与延续有赖于今人与后人的努力, 才能去展示文化的新成就。无论现代场馆的主题如何定位,参展方都在尽力 展示自己的形象,策展应将场馆主题与自身地域特色、历史传统、现实科技 水平及社会先进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达到提升参展方形象的目的。 2.2 设计风格定位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现代场馆设计和内部的展示越来越注重与 环境的融合,人们在控制建筑规模,使用绿色材料,减少对场馆的破坏等方 面倾注大量心血,建筑与自然之间以柔性界面过度,采用生态节能措施,通 过再生废热,太阳能利用,能源循环再利用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自 然资源的消耗。 2.3 联系周边衍生概念 现代场馆设计符合人体尺度,符合人体行为特点,充分考虑安全,舒适, 方便,卫生等因素。展示的空间应以人为本,与人和谐,创造供人交流的和 谐空间。如今,上海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场馆设计时,更应考虑周详,尽 可能满足最广大群众的要求,包括老人,儿童,残障人士,弱势群体的关怀。 2.3.1 环保与生态概念 现代场馆具有文化建筑的特征,对地方传统与民风民俗应给以充分重视。 发掘整理、创造条件以延续和优秀的地域文化是主题展示设计的重要方面。 2.3.2 高科技概念 (略) 3 空间设计与说明空间设计与说明 5 作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地方馆的一部分,此次四川馆的设计, 将从整个设计的流程来表现四川省当代都市,设计表现包括四川馆主题演绎, 视觉系统在馆中的运用,平面布局等,来探讨本次的设计主题。此设计在设 计中强调带给观者的整体感觉,用全新的设计语言表达四川当代都市的语汇, 用抽象的现代设计途径代替传统的具象展示方法,是本设计的一个途径思路。 3.1 空间整体规划与功能布局 展示设计从始至终受到展示主题和风格的左右,由不同小主题的关系所 构成的联系与展示空间的格调也息息相关。(略) 3.2 材质选择与搭配 四川馆的入口处于显著的位置,有明显的视觉指示标,包括标志设计, 环境小品等都与整个四川场馆协调统一。 3.3 色彩设计 观众服务区及休息区是场馆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们的功能性也是很强 的,是引导观众参观的起点,也是参观结束的尾声,同时使每次参观行为间 歇的中转站,布置好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才确保展览的正常进行。 3.4 照明设计 (略) 3.5 配饰设计 四川馆的辅助区域包括库房区和办公后勤区。考虑到利于运输又要与之 隔离,避免观众穿越。各个主次的空间的相互融合才能够完善整体的四川馆 设计。 6 设计总结设计总结 在此次设计中,本人仅从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新型材料,以及大型的 装置艺术品的运用,构成表现以及空间的再创造等方面进行了粗略的分析。 现代展示设计无论从创意、构思、策划、组织、施工等方面,还是从环境、空 间、造型、材料、技术等领域要求都很高,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设计离不 开它所处的时代,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新的展示现象和新的表现形式呈 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向。如何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段去展示我们中华民族 的文化,是当今设计所值得设计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致致 谢谢 论文的写作终于告结,回首这段时光,有过快乐与激情,也有过痛苦与 踌躇,当这一切就要成为往事的时候,心中充盈着对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由 衷地感激。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在四年中给予我物质上的支持和精神鼓励, 他们含辛茹苦将我培养成大学毕业生,我要向父母表示深深谢意。 感谢李沙老师,在全程的毕业设计中给予悉心指导和耐心鼓励,在此表 达我内心真诚的谢意。 感谢远在美国的张杞峰老师,在论文的选题,深入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尽 心的指导。 同时,还要感谢在这四年来帮助和鼓励过我的全体老师们。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吴家骅,叶南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吴家骅,朱淳环境艺术设计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3吴家骅环境艺术史纲m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4合编环境艺术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1988 5美阿诺德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重庆出版社,2007 6张绮曼室内设计经典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7郑曙扬设计的两翼一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2 8汪建松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林福厚展示设计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10徐伟雄商品展示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外文资料翻译及原文外文资料翻译及原文 虚拟博物馆中的真正展览 收到日期: 2003 年 4 月 23 日 接受: 2004 年 2 月 11 日 网上公布: 2004 年 3 月 27 日 施普林格出版社,伦敦有限公司 2004 摘要 当创建一个要向公众开放的虚拟环境时,面临的一些挑战都必须得到解 决。该设备已被精心挑选以便能够承受繁重的日常使用,而且该应用不仅要 强劲易于使用,还必须要吸引用户等。本文呈现的调查结果所得,建立一个 多主题虚拟博物馆的环境以便向参观者提供一个真正的世界博物馆。若干设 计和实施方面的描述伴随着一个实验,这个实验为评估在虚拟博物馆环境下 实现导航的替代办法而设计的。本文是用从虚拟博物馆的发展和对未来研究 计划的描述中所得的启示结尾的。 关键词:交互设计,虚拟环境,虚拟博物馆 引言 过去数十年见证了博物馆重心的转移,由占位符的展品到用于教育的展 地,同时还要娱乐参观者。科技促进了这一转变,通过向博物馆提供用更有 效的方式创造出的向公众传达讯息的生动有吸引力的演讲的手段。这可通过 补全带有适当地设计和融合在一个展览背景中的多感官信息(文字,图片, 录像,声音, 交互式三维图形,动觉反馈等)的品演示来实现。特定的虚 拟现实技术已渗透到了一些博物馆或以虚拟博物馆形式存在的类似的系统。 8 1.1 虚拟博物馆装置 参加博物馆馆长将虚拟博物馆理解为新和某种角度上虚的博物馆 这需要一种新的方法通向其空间设计。 因此,关于在虚拟博物馆中以空间形式为特征的现实主义的水平,些真 实世界的环境要保持下去,而有人试图调查非现实的形式和内容,这被认为 是提高了效率和展览的影响力。 某些导航技术如心灵传输和重力缺乏的运 用导致某些环境特色(空间间断性,支持三维导航的需要) ,其中考虑到 了在环境形式的设计。 9 外文原文外文原文 (如外文学术期刊和论文集的论文,原文应附在译文之后,应有原文的出处和作者等信息。 注:如是书籍文章,请将原书封面、目录页、文章内容页及封底复印,附在此处(翻译后)与 说明书装订在一起。如是网上资料,请将下载网址、整个网页界面裁切下 10 来打印。) 11 12 13 14 15 艺术学院艺术学院 20102010 年毕业设计说明书年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设计计题题目目 : 班班 级级 : 姓姓 名名 : 指指导导老老师师 : 评评 阅阅 人人 : 2011 年年 06 月月 15 日日 16 字体与字号字体与字号 中文摘要题目 (黑体,小一,居中) 英文摘要题目 (times new roman,小一,居中)英文题目中单词首字母大写,除介词、连词、冠词。 “目录”两字(黑体,小二,居中) 目录章节条题目(宋体,小三,章数字后无标点符号“ ” ) 正文:章题目:1(黑体,小二,居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