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载重汽车前梁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载重汽车前梁设计(完整图纸) .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套cad图纸,联系153893706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载重汽车前梁设计 姓 名_ _ 学 号_2005633867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_ 机制05_ 指导教师_ 职 称_ 副教授 评 阅 人_ _ 职 称_ 2008 年 6 月 8 日 注 意 事 项1. 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 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 题名页3)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 外文摘要、关键词 5) 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 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7) 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 论文字数要求:设计(论文)字数理工类不少于1.5万字,文科类不少于1.2万字。3. 附件包括: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 文字、图表要求:1)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 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 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 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 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 装订顺序1) 设计(论文)2) 附件按照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 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情况记录表4) 其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 2008 年 6 月 9 日目 录中文摘要.2绪论.31、实体建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趋势.32、unigraphics三维实体建模的特点.33、ug nx4的操作界面简介.34、图层管理.45、二维草图模组界面.46、建模原则与步骤.46.1 载重汽车前梁各个部件的建模.47.1 载重汽车前梁各个模组的装配.227.1.1 装配模组界面.227.1.2 模组的装配.22心得与体会.25致谢.25参考文献.26摘 要由于汽车整车装配是个复杂的组合,要使整车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价格优势,就必须首先对汽车组件及其零件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特别对载重汽车而言,更需要对其各个组件和零部件的设计,尤其对载重汽车前梁的设计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某汽车公司新型重型载重汽车前梁加工工艺进行设计, 利用ugs nx4.0软件对载重汽车前梁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机构分析,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s nx4.0对载重汽车前梁进行了各个零件的建模和装配。采用jpg文件格式将各个零件模型导入到设计说明中,对各个部件建立实体以及装配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本文对载重汽车前梁三维实体的建立步骤和过程的设计,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关键词:载重汽车前梁、三维建模、装配 绪 论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重型载重汽车以其装载量大、运输成本低以及区段运输的优势,将会成为未来商用汽车需求的主要车型,也是我国载货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中比重增加的车型。世界各国对重型载重汽车的承载能力和性能在不断地提高, 而前梁是汽车的关键零件, 前梁总成除了承受汽车重量外,还承受地面和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制动力、侧向力所引起的弯矩等。因此,对载重汽车前梁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载重汽车的前梁一般设计为整体工字型,材质为碳钢或优质合金钢调质处理。1、实体建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载重汽车前轴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cad/cam/cae建模模式和模拟加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品更新换代的快速需求,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伴生了许多新的制造理念和制造模式。先进的制造技术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可始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些发展就需要功能强大的集成化软件平台的支持。2、unigraphics三维实体建模的特点unigraphics(简称ug)软件是一个集成化的cad/cam/cae系统软件,它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应用工具,而这些工具能对产品进行设计、工程分析、绘制工程图以及数控编程加工等操作。实体建模功能是ug系统参数化三维设计技术的核心功能,实体对象可以包含各种产品设计意图的数据信息,可以方便地导入产品后续的各种加工、分析功能环境种,并可以与其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标准格式的文件转换,以便更好地设计产品。应用ug的实体建模功能,设计人员可快速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为制造行业产品开发设计的全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3、ug nx4的操作界面简介安装ug nx4.0软件后,在windows系统平台的桌面上双击nx4图标或依次选择开始/所有程序/ugs nx4/nx4命令,进入ug nx4欢迎界面。系统弹出ug nx4欢迎界面后,需要等待软件初始化,然后进入ug nx4的初始界面。在此界面下可以新建或打开已有的部件文件。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弹出新部件文件对话框,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新文件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ug nx4基本界面。 在工具条中选择起始/建模命令,进入ug nx4的建模工作界面。4、图层管理ug nx4在每个部件文件中都提供了256个图层,对于每个图层提供“工作”、“可选”、“可见”与“不可见”4个状态。其中,工作层就是创建新图层元素的层,其上图形元素既可见又不可见,但同一时间有且仅有一个工作层。选择格式/图层的设置命令,进入图层的设置对话框,对图层进行设置。5、二维草图模组界面ug nx4.0二维草图的工作界面非常直观和人性化,用户可以很好地进行人机交互式操作,且所有操作都是通过菜单拉栏、工具按钮和对话框来实现。单击草图命令,进入ug nx4.0的二维草图工作界面,二维草图模组的整个工作界面由导航器、菜单栏、提示栏、草图约束工具条、草图曲线工具条、试图工具条和绘图区等组成。6、建模原则与步骤在进行建模前,先必须要建立二维草图,二维草图是用于绘制和编辑模型二维轮廓线的操作平台。在进行三维零件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先设计二维草图或曲线轮廓,然后通过三维建模的成形特征功能创建三维零件。例如一个u形的零件,应该先设计二维u形轮廓曲线,然后在使用拉伸功能创建三维实体。在应用三维建模模组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模型零件的二维草图进行修改,可以直接双击特征的二维轮廓线,系统将自动切换至二维草图的操作平台。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时间需要对零件的二维草图轮廓线进行编辑,从而生成满足用户要求的零件模型。6.1 载重汽车前梁各个部件的建模6.1.1 通槽杆(rail-cross)的建模 1、启动ug nx4.0程序,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弹出新部件文件对话框,接着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rail-cross,单位设定为毫米,单击ok按钮进入ug的gateway(基础环境)模块;然后选择起始/建模命令,进入modeling(建模)模块。然后单击草图按钮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选择基准面,单击确定。2、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矩形按钮,弹出矩形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根据提示绘制一个长为152mm宽为76.2mm的矩形,再给其矩形倒圆角,圆角半径为9.525mm。如图6-1所示。3、应用偏置曲线命令对上述矩形的各边进行向内偏置,偏置完成后用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部分进行修剪,完成里面的矩形。然后用上述同样方法对该矩形进行倒圆角,完成二维图的绘制。如图6-2所示。 图6-1 图6-24、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进入ug建模界面,然后单击拉伸按钮对所绘制的二维草图进行拉伸。此时会出现两个对话框,在选择意图对话框中选择“任何”,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选择剖面”,再选定刚才绘制的二维草图,然后在“起始”项中输入值0mm,在“结束”项中输入值2044.7mm,单击确定,就会生成该部件的三维实体。如图6-3所示。然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部件。 图6-3 6.1.2 栏杆(wldmt rail-cs)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wldmt rail-cs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单击y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以(0,0)为起点绘制一条长为1177.036mm角度为0的直线,再以该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绘制一条长度为275.082mm角度为315的直线,再以第二条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339.344mm角度为270度的直线。如图6-4所示。2、用偏置曲线命令对图4-4中所绘制直线分别进行偏置,偏置距离为76.2mm 然后连接起点和终点。如图6-5所示。 图6-4 图6-5 3、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进入ug建模界面,然后单击拉伸按钮对所绘制的三维草图进行拉伸。选定二维草图,“起始”值为0,“结束”值为203.2mm。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6-6所示的三维实体。 图6-64、在成形特征工具条种单击草图,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在图6-6上绘制草图,绘制完后单击完成草图、拉伸按钮进行拉伸。拉伸时,先选择绘制好的二维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项,在“起始”项中输入0,“结束”项中输入值为-50.8mm,再选取要“求差”的曲面,然后单击确定。5、在成形特征工具栏中单击hole按钮或选择菜单命令插入/设计特征/孔时系统会弹出孔的对话框,选择“简单孔”,输入直径为63.5,深度为76.2,再选取要插入孔的基准,单击确定,完成如图6-7所示的部件。 图6-76、单击保存按钮保存部件。6.1.3 栏杆(wldmt rail-rs)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wldmt rail-rs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单击y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以(0,0)为起点绘制一条长为1177.036mm角度为0的直线,再以该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绘制一条长度为275.082mm角度为45的直线,再以第二条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339.344mm角度为90度的直线。如图6-8所示。2、用偏置曲线命令对图6-8中所绘制直线分别进行偏置,偏置距离为76.2mm 然后连接起点和终点。如图6-9所示。 图6-8 图6-93、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进入ug建模界面,然后单击拉伸按钮对所绘制的三维草图进行拉伸。选定二维草图,“起始”值为0,“结束”值为203.2mm。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6-10所示的三维实体。 图6-114、在成形特征工具条种单击草图,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在图6-11上绘制草图,绘制完后单击完成草图、拉伸按钮进行拉伸。拉伸时,先选择绘制好的二维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项,在“起始”项中输入0,“结束”项中输入值为50.8mm,再选取要“求差”的曲面,然后单击确定。5、在成形特征工具栏中单击hole按钮或选择菜单命令插入/设计特征/孔时系统会弹出孔的对话框,选择“简单孔”,输入直径为63.5,深度为76.2,再选取要插入孔的基准,单击确定,完成如图6-12所示的部件。最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部件。 图6-126.1.4 托盘支架(bracket-shock absorber i)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bracket-shock absorber 1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以(0,0)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114.3mm角度为90的直线。2、再以偏置曲线命令对该直线进行向右偏置,偏置距离为107.95mm,然后以点(107.95,114.3)为起点,角度为180画长为81.534mm的直线,再以该终点为起点画一条角度为225且经过第一条直线的直线。3、单击快速裁剪命令,对经过第一条直线的直线进行裁剪。4、用偏置曲线命令,对所画各条直线向内偏置,偏置距离为6.35mm。然后单击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曲线进行修剪。5、单击圆角命令对各个交进行倒圆角,圆角半径为6.35mm。绘制后的草图如图6-13所示。 图6-13 图6-146、单击完成草图/拉伸命令,对图6-13草图进行拉伸,拉伸长度为139.7mm。7、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y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如图6-14所示。8、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面,“结束”值为107.95mm。最后单击确定,完成如6-15所示的三维部件图。 图6-156.1.5托盘支架(bracket-shock absorber ii)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bracket-shock absorber 11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绘制如图6-13的二维草图。2、单击完成草图/拉伸命令,对图6-13草图进行拉伸,拉伸长度为139.7mm。3、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y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如图6-16所示。4、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面,“结束”值为107.95mm。最后单击确定,完成如6-17所示的三维部件图。 图6-16 图6-176.1.6 托盘(plate-shock mount)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plate-shock mount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以(0,0)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107.95mm角度为90的直线。2、再以偏置曲线命令对该直线进行向右偏置,偏置距离为95.25mm,然后以点(95.25,107.95)为起点,角度为180画长为72.14mm的直线,再以该终点为起点画一条角度为225且经过第一条直线的直线。3、单击快速裁剪命令,对经过第一条直线的直线进行裁剪。4、单击圆角命令对上面三个角进行倒圆角,圆角半径为9.525mm。 5、单击偏置曲线命令对长为95.25mm的直线向上偏置57.15mm,对长为107.95mm的直线进行向左偏置50.8mm,得到交点(44.45,57.15),该点为托盘中心孔的圆心。6、在草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圆按钮,弹出圆的悬浮工具条,然后以点(44.45,57.15)为圆心,以31.75mm为直径画圆,然后对多余直线进行删除。绘制完成后的托盘的二维草图如图4-18所示。7、单击完成草图命令,进入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图6-18所示二维草图,“始值”值为0,“结束”值为9.525mm,然后单击确定。8、单击倒斜角按钮,对拉伸后托盘的中心孔的两个边进行倒斜角,在选择意图对话框中选择“相切曲线”,在倒斜角对话框中的“偏置”项中输入偏置长度0.762mm。然后单击确定。最后单击保存按钮保存部件。倒斜角后的托盘实体如图6-19所示。 图6-18 图6-196.1.7加强筋板(gusset-cross rail)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gusset-cross rail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根据提示进行操作,绘制如图4-20所示的凹型槽,槽宽为152.4mm,高为78.994mm,槽的壁厚为9.652mm。再对两个底角用圆角命令倒圆角,圆角半径为14.224mm。2、单击完成草图命令,进入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图6-20所示二维草图,对该草图进行拉伸,拉伸长度为152.4mm,先保存该部件。3、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y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以(9.652,0)为起点,画一条与凹槽上边沿相交的45度的直线,再以(9.652,152.4)为起点画一条凹槽上边沿相交的135度的直线。再将凹槽上边沿的两端用直线相连。4、单击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线条进行修剪,绘制完后的草图如图6-21所示。 图6-20 图6-215、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曲面,“结束”值为152.4mm。然后单击文件/保存来保存三维实体部件。如6-22所示。 图6-226.1.8 加固板(gusset-long-cs)的建模 1、新建一个名为gusset-long-cs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以(0,0)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1057.402mm角度为0的直线,再以该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308.102mm角度为270的直线。2、单击绘图曲线工具条中的圆弧命令,以第一条直线的711.2mm处端点,再以第二条线端点的向上152.4mm为另一端点绘制圆弧,圆弧半径为381mm。3、应用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线条进行修剪。4、单击偏置曲线命令对直线和圆弧曲线进行向下偏置,偏置距离为9.525mm。然后连接起点和终点。5、单击圆角命令,对长为152.4mm的直线和圆弧曲线进行倒圆角,完成后的草图如图6-23所示。 图6-236、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拉伸长度为203.2mm。7、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按图6-24进行操作。8、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曲面,“结束”值为-9.525mm。单击确定。9、再单击插入/草图,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按图6-25进行操作。 图6-24 图6-25 10、再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曲面,“结束”值为-1057.402mm。单击确定。 11、用上述同样方法拉伸长为711.2mm,两边宽度都为6.35mm的槽,拉伸后整个部件的形状如图6-26所示。 图6-266.1.9加固板(gusset-long-rs)的建模 加固板(gusset-long-rs)的建模方法与上述加固板(gusset-long-cs)的建模方法一样,建模后的三维实体如图6-27所示。 图6-276.1.10 内加固平板(stiffener-inside-cs)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stiffener-inside-cs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以(0,0)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1147.826mm角度为0的直线,再以该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259.959mm角度为270的直线。2、再以第二条线端点的向上71.374mm处为起点,画一条长为266.7mm,角度为135度的直线,且经过第一条直线。3、应用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线条进行修剪。4、单击偏置曲线命令对各条直线进行向上或向右偏置,偏置距离为9.525mm。然后分别连接两条曲线的起点和终点。5、单击圆角命令,分别对各个角进行倒圆角,圆角半径为9.652mm。完成后的草图如图6-28所示。 图6-286、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拉伸长度为203.2mm。7、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草图按钮,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z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按图6-29进行操作。8、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曲面,“结束”值为-9.525mm。单击确定。9、再单击插入/草图,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按图6-30进行操作。 图6-29 图6-3010、再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在拉伸对话框中选择“求差”,再选定需要求差的曲面,“结束”值为1147.826mm。单击确定。11、用上述同样方法拉伸长为711.2mm,两边宽度都为6.35mm的槽,拉伸后整个部件的形状如图6-31所示。单击保存命令保存部件。 图6-316.1.11 内加固平板(stiffener-inside-rs)的建模内加固平板(stiffener-inside-rs)的建模方法与上述内加固平板(stiffener-inside-cs)的建模方法一样,建模后的三维实体如图6-32所示。 图6-326.1.12 底盘(plate-bottom)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plate-bottom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绘制草图。以(0,0)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771.652mm角度为0度的直线,然后以该条直线的终点为起点画一条长为279.4mm角度为315度的直线,再以第二条直线的终点位起点画一条长为85.725mm,角度为270度的直线。2、利用偏置曲线命令对上面所画各条直线向下或向左进行偏置,偏置距离为114.3mm,然后利用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线条进行修剪。3、将第一条直线的起点和该条直线偏置后的直线的起点相连接,再单击偏置曲线命令向左偏置69.85mm,再将两条直线的起点与偏置后直线的中点相连。再画一个与该条直线中点相切半径为25.4mm的圆,然后利用快速修剪命令对多余直线进行修剪。4、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圆弧按钮,按要求绘制一个半径为371.602mm。然后单击快速修剪按钮对多余线条进行修剪。5、单击圆角命令对各角进行倒圆角,圆角半径分别为r25.4mm、r19.05mm、r38.1mm。6、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对二维草图进行拉伸,拉伸距离为6.35mm。拉伸后底盘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6-33所示。7、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部件。 图6-336.1.13 车轴盘(plate-axle mounting)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plate-axle mounting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根据要求尺寸绘制草图。如图6-34所示。绘图过程中需要用到圆角命令对某些角进行倒圆角,需要镜象命令对某些线条进行镜象,需要偏置曲线命令对某些线条进行偏置,需要快速修剪命令对某些多余线条进行修剪,等等。 图6-342、在草图工具条中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3、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键槽按钮,弹出键槽对话框,然后根据提示进行操作。首先在键槽对话框中选择“u-形键槽”单击确定,然后单击“实体面”弹出选择物体对话框,选择要创建键槽的面,此时又会弹出水平参考对话框,选择水平参考面,弹出u-形键槽对话框,在宽度项中输入38.1mm,深度9.652mm,拐角半径19.05mm,长度127mm,单击确定;在定位对话框中选择“竖直”,然后选择目标对象,在弹出的设置弧的位置对话框中选择“圆心”再在实体面上选择刀具边,再在创建表达式对话框中输入0,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定位对话框中选择“水平”,再选择目标对象,单击“圆心”,选择刀具边;再次在弹出的创建表达式对话框中输入9.652,下一步单击确定,这样38.1x127的键槽就创建完成了。4、根据上述步骤,创建26.924x50.8和26.924x51.562的键槽。完成后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模型。建模完成后的车轴盘的模型如图6-35所示。 图6-356.1.14 旋转杆(pin-torque rod)的建模1、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弹出新部件文件对话框,接着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pin-torque rod,单位设定为毫米,单击ok按钮进入ug的gateway(基础环境)模块;然后选择起始/建模命令,进入modeling(建模)模块。 2、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圆柱,在圆柱对话框中输入直径为101.6mm,高为21.336mm,然后单击确定得到一个圆柱体。3、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圆台,弹出圆台对话框,再选择创建好的圆柱体底面的中心点,在圆台对话框中输入直径63.5mm,高度61.976mm,单击确定。4、在圆柱体的另一个底面创建一个圆台,直径为63.5mm,高度为84.074mm5、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倒斜角,对圆柱体的一底面边进行倒斜角,偏置6.35mm。再对圆柱体与圆台的相切面倒圆角,圆角半径为3.302mm。6、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孔,在另一圆台上创建两个深为50.8mm,直径为11.7的孔,然后对两个孔的边倒斜角,偏置0.762mm。7、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模型。建模完成后的三维部件的模型如图6-36所示。 图6-366.1.15 水平支架(bracket-leveling)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bracket-leveling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根据要求尺寸绘制草图。如图6-37所示。 图6-372、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对二维草图进行拉伸,拉伸距离为19.05mm。3、在成形特征工具条中单击孔,在创建好的三维实体上创建五个直径为7.112mm,深度为3.302mm.4、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模型。建模完成后的三维部件的模型如图6-38所示。 图6-386.1.16 空心盘胶板(gusset-air bag plate)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gusset-air bag plate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根据要求尺寸绘制草图。如图6-39所示。 图6-392、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对二维草图进行拉伸,拉伸距离为6.35mm。3、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模型。建模完成后的三维部件的模型如图6-40所示。 图6-406.1.17 空心盘(plate-air bag)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plate-air bag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圆按钮,弹出圆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以(0,0)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241.3mm的圆,再以(0,0)为圆心画一个直径为20.574mm的圆。2、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对二维草图进行拉伸,拉伸距离为6.35mm。3、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模型。建模完成后的三维部件的模型如图6-41所示。 图6-416.1.18 车轴盘胶板(gusset-axle mount)的建模1、新建一个名为gusset-axle mount的部件文件,进入草图绘制工作界面。在绘图曲线工具条中单击直线按钮,弹出直线悬浮工具条,接着在悬浮工具条中单击xc-yc平面按钮和单击确定按钮,出现二维草图模组界面,然后根据要求尺寸绘制草图。如图6-42所示。 图6-422、单击完成草图按钮返回三维建模界面。单击拉伸,选定草图,对二维草图进行拉伸,拉伸距离为6.35mm。3、单击文件/保存按钮保存模型。建模完成后的三维部件的模型如图6-43所示。 图6-437.1 载重汽车前梁各个模组的装配7.1.1 装配模组界面启动ugs nx4.0,新建一个零件文件,进入基本环境。然后在应用程序工具条中分别单击装配按钮和建模按钮,进入装配和建模组合的界面。装配工具条包括零件进行装配的主要功能。在该工具条中可以根据零件不同的装配要求采用不同的装配方法,如查找组件、打开组件、替换组件和镜像组件等。7.1.2 模组的装配1、打开ugs nx4.0软件,在标准工具条中单击新建按钮,弹出新部件文件对话框,接着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beam-walking,并单击ok按钮,出现标准界面。然后在应用程序工具条中分别单击装配按钮和建模按钮,出现装配模组界面。2、在装配工具条中单击组件/添加现有的组件按钮,弹出选择部件对话框,然后单击选择部件文件按钮,弹出部件名对话框,然后打开存储目录下的rail-cross.prt文件。在弹出的添加现有部件对话框中单击确定。然后在弹出的点构造器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就添加好了名为beam-walking的部件,如图7-1所示。 图7-13、在选择部件对话框中单击选择部件文件按钮,弹出部件名对话框。接着打开名为wldmt rail-cs.prt的文件。在弹出的添加现有部件对话框中单击确定。然后在弹出的配对条件对话框中选择“配对”,选择要配对的组件面,再选择要配对到的组件面;然后选择“中心”,选择要配对的组件面,再选择要配对到的组件面,最后单击两次确定按钮,就完成了配对,如图7-2所示。 图7-24、根据步骤3所示,对名为wldmt rail-rs.prt的部件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的模型如图7-3所示。 图7-35、在选择部件对话框中单击选择部件文件按钮,弹出部件名对话框。接着打开名为bracket-shock absorber 1.prt的文件。在弹出的添加现有部件对话框中单击确定。然后在弹出的配对条件对话框中选择“配对”,选择要配对的组件面,再选择要配对到的组件面;然后选择“中心”,选择要配对的组件面,再选择要配对到的组件面,最后单击两次确定按钮,就完成了配对,如图7-4所示。 图7-46、在装配工具条中单击镜像装配按钮,弹出镜像装配向导对话框,在镜像装配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选择需要镜像的组件,即bracket-shock absorber 1.prt部件;在镜像装配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选择镜像平面;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指定镜像类型;再单击下一步按钮,然后确定镜像组件的几何定位;最后单击精加工按钮,镜像装配组件,如图7-5所示。 图7-57、根据步骤5和6的装配方法对名为plate-shock mount.prt的托盘进行装配,如图7-6所示。 图7-68、其他几个载重起车前梁部件的装配跟步骤3、5和6的装配方法相似,在用到配对类型时,配对条件对话框中的“配对”是指约束的两个面或线的法线方向相反,且两个面或线互相重合;“中心”是指约束两个对象的中心,使其中心对齐。在装配过程中,如果组件与组件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