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平凡的世界 无悔的人生_第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平凡的世界 无悔的人生_第2页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平凡的世界 无悔的人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平凡的世界 无悔的人生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平凡的世界 无悔的人生我是一位1976年便参加信用社工作的老兵,42年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苍髯老儿”。回顾过去,是一个平凡的世界,虽然历尽坎坷,但无怨无悔!我,作为一位信用社老兵,亲身经历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开放,见证了农村信用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看到了农信社从丑小鸭嬗变为白天鹅的华丽转身。为此,怎能不喜极而泣,怎能不有感而发?艰难困苦的工作环境磨炼铸就“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初心1976年10月,全县12名知识青年从插队的农村抽调回城,参加了信用社工作。当时信用社的人事由县人民银行领导,我们便被分配到了全县最偏远的各个山区信用社。当我满怀憧憬地到信用社报到时,现实似乎粉碎了我的美梦。信用社与人民公社合署在一个土改时从地主处没收来的大院内办公,属于信用社的是一间朝东的西厢房,前半间是营业场所,后半间是出纳宿舍兼金库,信用社工作人员最多三人主任、会计、出纳,薪酬为每月24元,每月可休息4天,晚上必须守库,没有补贴、没有奖金,待遇远不及供销合作社及其下属的合作商店。在改革开放前,白天我们办理业务,晚上还必须作为公社派驻农村生产大队的驻队干部下乡村开展工作,农忙时,与生产队社员同劳动,插秧、割稻信用社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夏天没有电扇,造报表只能找阴凉的弄堂口,一把蒲扇、一把算盘、一支笔,汗流浃背;冬天跺着脚,顶着彻骨的寒冷,拨动冰冷的算盘,搓搓冻僵的双手,照样点钞、记账、造报表但我们没有埋怨,跟着老一代农信人上门串户、访贫问苦,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所做的一切都在为“三农”服务。尽管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我们照样苦练基本功,争取早日掌握业务技术,在一次次的业务比赛中,从手工点钞到珠算比赛,总以拿到比赛名次为荣。历史的车轮滚到了1978年,一股强劲的改革春风吹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唤醒了沉睡的农村信用社,我们这一代农信人当上了弄潮儿,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一刻,深深地体会到之前的基本功没有白练,我们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一方面我们千方百计组织存款、吸收资金,另一方面努力地为“三农”服务。我们帮助蓬勃兴起的社办企业、队办企业、联营企业和农村个体户调查、分析市场,帮助他们解决原材料短缺的资金,帮助他们打开销路,帮助他们催收应收账款,帮助他们解决“三角债”纠纷我们走向社会,奔走在贷款户中间,认真地开展贷款“三查”,而且更不惜千里迢迢奔赴兰州、成都、武汉、昆明催收到期贷款、组织存款。目的只有一个,努力壮大信用社,让信用社这个弱小的身板支撑起立足“三农”、服务“三农”这副重担。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过程并非那么容易。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这批农信人都已经成熟了,分别担任了各个信用社的主要负责人,并且已组建了县信用联社。全县信用社广大干部员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勇敢面对愈演愈烈的同行业竞争。当时,工行与农行早已分家,其他各家国有商业银行都要在农村市场分一杯羹,其触角直接延伸到各个乡镇,五花八门的分理处、营业所到处都是,抢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们这一代农信人没有退缩,而是利用网点遍布全县各个乡镇的优势,村村组织信用服务站,开展优质服务,早开门,晚关门,上门服务,培育黄金客户,从而在竞争中打出了一片天下,赢得了全县农村金融市场。到1991年,县信用社存款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更可喜的是,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我们农信人开始自己当家作主,我们在省联社的带领下,努力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浦江县信用社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全县农村信用社的办公条件与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信用社都建起了独立的办公大楼,软硬件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努力顶住恶性竞争千方百计化解高风险正当合法的竞争我们信用社不怕,但到1998年,浦江县信用社几乎面临“灭顶之灾”,臭名昭著的农村基金会突然在农村蔓延,其公然置国家金融法制法规于不顾,采用“高息揽存”“高息放款”,不惜一切手段,拼命抢夺有限的农村金融市场,导致信用社存款大量流失,全县二十个信用社,有三分之一处于资不抵债边缘,陷入高风险状态。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一方面时刻监控各信用社的风险状态,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宣传攻势,动员广大群众抵制农村基金会的严重违规做法,劝说广大农村储户不要上“高息揽存”的当,同时,通过不同途径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村基金会破坏国家金融秩序的违规行为。到1999年,中央主管部门终于下达指示,取缔农村基金会,清算农村基金会,酌情可将基金会并入农村信用社。面对农村基金会这个烂摊子,是接受还是拒绝?我们认为“风险与机遇同在”,同时为了维护稳定广大农村金融秩序,我们决定接受。接受农村基金会,必须对其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算。我们组织了工作组,逐乡逐个基金会进行清算,剔除严重的不良资产,严格按国家规定利率政策,兑付本息款,在清理、整顿、归并基金会的过程中,广大信用社职工干部夜以继日地工作,耐心又不厌其烦地对储户宣传国家金融政策法规,终于在2001年1月,成功合并了基金会,进一步壮大了资金实力。借此东风,同年又合并了城市信用社,至此,浦江县联社展开了腾飞的翅膀。推动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实现脱胎换骨般华丽转身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浦江县联社更是展现了它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我们这一代农信人也已老去,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一代又一代的农信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信合事业越做越大,把服务“三农”的蛋糕越做越大;我们欣慰地看到,浦江县联社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现已转变为浦江县农商银行,实现了华丽“蜕变”;我们欣慰地看到,老一代农信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已经在新一代农信人手中实现。截至目前,浦江农商银行存贷款总额突破150亿元;存贷款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县金融同业第一位。老兵已经退休,然而老兵的心时刻关注着浦江农商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