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CFA level 1的一点心得此心得不适用于有很强金融背景的牛牛们,因为CFA level 1 对于超级牛人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过了。那些非常认真每天读notes几个小时连续准备三个月的同学也用不上,因为CFA level 1不难,只是知识点多,只要安排好时间,一个一个sub study session看下去,把后面习题做了,第六本的六套题做完,那也可以高枕无忧了。我的心得主要是帮助和我一样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同学。我计算机科学专业,大四,只在大学里学过入门的会计和经济各一门,金融数学一门,都属于扫盲级别的大众课程。外加参加过的ACCA六科的考试(1.1到2.3,和CFA差别很大,overlap很少)。8月弄到notes,9月初的时候曾经看过quantitative analysis里面的time value部分,看了半个study session就开始放羊了。然后一直到11月之前,都在忙着听career talk,投简历,准备笔试面试等等,没有心思。准备面试的时候,翻过一部分fixed income和derivative(不够仔细,属于走马观花,后来就没看了,结果不理想),安慰自己说economics和accounting都有学过一点相关的课程,应该会轻松。结果就这样自欺欺人到11月10号左右,知道再也躲不过了,想想不去考算了,但是毕竟很多大洋啊。于是开始拼小命看。三个重点我最开始认真看的部分就是FSA,FSA是听说历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单场考试里面,120题里面有34题是FSA。其中LIFO,FIFO更是必考的重点,其他一些重点也都大多是比较性的那几个知识点,比如几种不同的revenue recognition方式适用的范围,对各种ratio的影响,capitalize 和expense对ratio的影响,operting lease和capital lease的各自影响什么的,Cash flow的运算我以为很重要,实际考到的不多。可以看出来实际考试是非常非常注重对于这些不同accounting method的理解,因为大部分都是考深入概念,考ratio的change。建议把不同method对于balance sheet里面数据和ratio的影响记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因为考试时间有限,我上午考试的时候所有的变化都是现推导的,这部分严重超时,下午因为还记得上午推导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做题就快了许多。另外我复习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自以为是地没有好好看defered tax,off-balance-sheet这几个重要的LOS,这次考得很多,让我很吐血。因为在这部分花的时间多,我最后还是考到了70%以上。FSA是level 1 pass的关键,只要这个能上70% pass的机会就很大,反之则十分渺茫。所以如果精力和时间有限,建议从这部分开始看。corporate finance,equity这部分是我最陌生的地方,但是翻了一下觉得知识点都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连贯,是比较容易拿分的。于是成为第二个重点,我死命地看那些WACC, dividend discount model,CAPM,简单的题也反复算,保证正确率,考试时候果然考到不少,还有NPV, IRR的比较,也是每年必考。如果只有两周时间准备CFA,那么一定要看透DDM,顺带着看return on equity, retention rate和那几个price multiplier。这几个点串着的,看起来快,考点重要,做题准确率高。集中学习的两周里面,我把差不多一周时间分配在这两块内容上面。FSA一共4个study session,15个小章节,corportate finance和equity一共3个study session,接近20个小章节。基本正常速度应该差不多都是一个小时看一个小章节,半个小时完成每个小章节后面的练习题,并且搞懂错在哪里。我记得大约一天学6个小章节,分两次读,平均大约一次读四个半小时学习3个小章节。一次FSA,一次corporate finance这样错开来看。我觉得强度大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今天看到的,明天又要用到,一个星期内不断接触,加强记忆。不过FSA部分,如果我没有ACCA打底的话,是肯定读不了那么快的,最后几个章节,defered tax什么的,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为了保证进度还是按照前面速度来,最后就没掌握好。所以accounting没有基础的话,估计要花两倍时间在这上面。第三个重点,Fixed income,这部分是我的失误,我误以为自己以前走马观花看过一遍就掌握的不错了,结果真正考的时候做得很差,原因是我那部分后面的练习题都没有做,不够熟练,bond部分的duration,yield需要非常的熟练,不然这部分简单的题需要做很久,尤其是头脑疲倦的时候。我下午考试的时候想一个duration前面有没有加过负号就想了五分钟。这部分应该属于第三个重点,应该在前面花时间学习的。我觉得很可惜,因为知识点都是掌握的,就差这么临门一脚,做些题目琢磨琢磨透就成。一个关键ethics,我一听说bottom line pass是要看ethics成绩的,立马超级认真,把道德手册捧在手上,利用每天吃饭的时候读,读了两个星期从头读到尾,每一个案例都看一遍。考试前一天晚上又把GIPS和corporate governance看一遍,这个有点像小时候的政治考试,除了拼命读没有别的方法。其余部分derivative部分不会很难,而且会有几道仁慈的送分题,比如问问你strike price是多少之类的。quantitative没有什么太多重要的,运气很关键吧。正式考试还是挺难的,一道题目里可能考两个考点。尤其是stats和probability部分,我考试之前练习了很多hypothesis testing,还有那些chi-square, t-distribution的计算,但是实际上把Z-test那几个critical value记住就够用啦。不会考太难的运算。但是它可能会考点比较偏的,比如MAD和standard derivative比较什么的。当时一看就有点懵。time value部分应该说算是送分的,因为毕竟如果这个做不熟练后面的asset valuation也没法做,算是考用financial calculator的基本功吧。基本上这个部分中国的同学都可以拿到70%以上。economics我没有仔细看,纯粹是因为最后没有时间了,因为microeconomics以前学过我整个跳过了,foreign exchange那些我也没有看,因为做题的时候感觉比较common sense。大部分时间花在了macroeconomics上面,尤其是fiscal policy和money policy以及几种情况的影响上面,后来体会到虽然micro上面丢了一些分,但是策略基本还是正确的。学过economics的同学问题都不大。portfolio部分,一共只有六道题目。这个属于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重点是CML和SML,尤其是SML,还有total error和beta的概念。里面用到一些standard derivative的概念都是前面学过的。alternative investment部分,不好考,知识点不少,real estate考,但是考得很刁。基本上也是一道题目两个知识点那种。28日,晚上十时(东部时间早上九点),CFA查分,得知通过,甚喜。那时还在山海关,就寻思着写些什么。现在回到家中,打开电脑查看照片时又想到这茬,于是留下此文,望让后来者或有所拾得。先说说我的背景吧。英语专业毕业,从来没有接触过金融,连option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从小最喜欢的大约是国学还有就是各种语言文字,什么经济金融的都不懂。知道CFA是因为表哥念MBA时候有人在考,当时又正好因为年龄未到无法报名ACCA,于是稀里糊涂就报名参加了CFA考试。现在想起来还感觉仓促得很,几乎就是一知道有这样一个考试,都没有摸清难度程度之类的就直接赶鸭子上架。(那时也的确比较急,当天好像就是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天报名,多一天就要多几十美金吧)拿到书的时候已是十一月,真正打开那个大箱子是在十二月。天知道那时候有多痛苦。英语专业不代表专业词汇都能看懂,看懂了也不代表都理解。一本一本讲吧,清楚些。首先看的是ECO。真的蛮吃力,其实经济学是所有科目中考试题出的较简单的一门。记得那时候是问了一个男同学借来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实在非常好,对于我这种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宝典。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各位如果觉得有必要,还是值得一看的。当然,对于本专业的来说,这本实在是太简单了。不过Level也差不多就这程度,无论宏观微观。我是按照顺序看的。第二本自然是财务报表分析。那时我正在修第二专业会计,但至今学了有近一年还不会做分录,登帐做报表什么的更是不用谈了,一窍不通。其实LEVEL考的财务知识不多,主要是现金流量表直接法间接法调整、存货计价、U.S GAAP和IFRS区别、递延之类,完全不用会计分录。书中的附录有关于分类T账户之类,我看了也差不多忘了。这里没怎么看课外书籍,不很难,偶尔几个题问了我的会计老师。接下去三本看的现在都无甚印象,公司理财、衍生证券等等。说实话,不感觉这书看的明白,至少我那破水平看不懂。于是那时听我会计老师(他是复旦的博士,很厉害)用了Zvi bodies投资学,不过那本书直到现在我还没看完,真的写得不错。Level没得考那么难,只要把相关章节看了就成。期权之类的考的也很浅,就time value之类的。不过我那笨脑袋把久期一下看明白,凸度差不多是考试前一周打电话给我老师折腾了许久才明白了,特此也向我老师表示感谢啦。大家注意下吧。最后看的是Ethics那本。这本实在是太重要了,据说道德不过的话基本就FAIL掉了。这个上面我花了大力气,短短几页的东西看了又看。大概是因为我比较笨,最后考试的时候Ethics这块分数是:50-70,不高。Book One其实分两部分,第二部分是货币时间价值,概率论等,我从没学过高数,连高中数学都没有学过,幸而会计专业有相关课程,于是提前读了才稍稍明白。这部分是我的失策,原本想道德总是背的东西放后也无妨,其实最应该先看这一部分,就按照书本排列顺序,否则后头有些东西会感觉衔接不上。当天夜里我把CFA通过的消息短信发给很多朋友的时候,不少好友都问我:为啥考试能过呢?在此想说明:我一直认为,考试和学习是两回事,会考试、能通过,不代表学的东西都懂(我差不多属于这种,考审计,连会计都不懂,还能过)。说白了,想考试通过,就是多做题,题海战术,别想偷懒。当然,我绝不是提倡这种学习方法。个性使然,我本身一定要有挑战才会兴奋起来,不考试都不愿意看书(除了很喜欢的诗词文章),所以常常用不停地考试逼迫自己用功。考CFA也是如此。说书看得多透,不敢当,差不多说什么我都不怎么清楚,但题目是扎扎实实做的(KALPEN那套,好像也只有那套吧?)。尤其是最后临考前两个星期,一套考题六个小时,一天可以做上两套至两套半。在这里可以把时间表列给大家看看:05:00 起床 05:30 出门锻炼(跑步、打球) 07:00-10:00 半套试题 10:00-10:30 对答案、详解 10:30-13:30 半套试题 13:30-14:15 午餐+对答案,适当歇息 14:15-17:15 半套试题 17:15-18:00 晚餐+对答案 18:00-21:00 半套试题 21:00-21:30 对答案 21:30-22:30 锻炼+洗漱安睡 这是很粗略的一个时间表,一般掐时间都不用三个小时。这时候可能就因为英语专业的占些便宜,阅读速度比较快,完成时间大约都在二个小时四十分钟左右。注意:时间再来不及,上班太忙以至于都没有整段时间可以做题,答案中的详解一定要看,这太重要了!CFA有些试题是有些怪怪的,明明感觉对的答案反而是最有问题的,相信自己的直觉在这里可能行不通(我就是吃了亏,过于自信,一看答案全错了)。Last but not least,题目多做,考试题就同练习题一模两样,而且练习题比较难,当时我做练习题的时候每一张卷子及格的,都要错上一百来道(通过比较保险的是顶多错上72题,70%正确率吧)。记得对过答案之后总结自己的薄弱环节,适当地看书再次加强。习题多做几遍,应该就能过了。连我基础那么糟糕的都过了,众位牛人那还不是A piece of cake?有问题可以回帖(但请不要问我CFA是不是很有用之类的问题,考不考试你自己选择,你选择好了遇上些麻烦,那我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其他两周集中学习后,进入了学校考试周,所以最后的几天没有时间和心情再看notes,索性开始做第六本的模拟题,并且总结错题。最后只来得及做了六套里面的五套题目。不过做的比较认真,之后花不少时间订正。另外我做的时候掐表很严,基本都要求两小时四十分钟做完,因为正式考试的时候听说上下午的难度不同,有一场会比较难,所以要平时做题速度要求高一些,保证两场都能按时做完,不会自乱阵脚。后来证明是对的,我正式考试早上的时候很不顺利,做的很慢,几乎到最后一分钟才做完的,下午就好了,提前快一个小时做完。还有就是做那六套sample test的时候,最好模拟着做一次上下午六个小时的,这样可以感受一下,不然考试当天下午那三个小时估计心理挑战蛮大的。总体来讲,我的体会是CFA虽然是选择题,要比ACCA level 1 和level 2的考试都难,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是看得时候千万不能以为自己能做对几个题目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翻过去,一定要弄得非常清楚才行。如果时间不够,宁可有策略地放弃一些部分,也绝对不可以囫囵吞枣,这样会一点分也拿不到!简单讲就是要么不看,要看就要吃透。总体来讲,我的体会是CFA虽然是选择题,要比ACCA level 1 和level 2的考试都难,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是看得时候千万不能以为自己能做对几个题目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翻过去,一定要弄得非常清楚才行。如果时间不够,宁可有策略地放弃一些部分,也绝对不可以囫囵吞枣,这样会一点分也拿不到!简单讲就是要么不看,要看就要吃透。希望能给这里要考CFA level 1的同学一点帮助。我说下我身边过CFA的经历吧 总结的经验1、自身实力方面,本科就不建议了,毕竟考一次要1万很贵,而且本科就考cfa的例子比较少。除非你自己本身就很优秀。 如果你符合211 重点 金融相关专业,那是没有问题。花点时间应该可以过,因为你基础应该比较好。给你的建议:你并不是金融专业,而且书是原版教材,看着有点晕不说,关键是因为你没有基础,如果你只是看note很难进入状态。note本身就很精简,没有基础你看会很难懂。考试就不用说了。2、氛围很重要,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在研究生阶段准备cfa的,有个9月考上研究生当年12月就考cfa1级直接过了,第二年6月份准备cfa2级也直接过了。他跟我说1级没难度,随便过。但是我想就算过了1级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不能达到2级乃至更高的水平有什么意义了。毕竟cfa证书的持证人是在不断增加的!给你的建议:你身边最好有个圈子,这就需要你提升自己,据我所知他的同学考cfa基本上都是一次通过,已经过到了2级,今年12月份可能就考3级。我想能过cfa的肯定都不是一般的人,至少你要证明自己,那就考个牛校吧。3、英语基础,这个比较重要,可以说note并不怎么难,关键是原版的要花时间看,时间准备上就比较紧了。给你的建议:本科不如好好把英语提上去,再就是把你的平均价权成绩提上去。我算是过来人呢,学了这么久的金融,其实本科的成绩比你那些证书更能说明问题。请问财务与金融方向的MBA能进金融机构吗?谢谢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09-5-23 08:46 我想进金融机构做分析师,交易员之类的职务,但是基本都需要财经类毕业的条件,而我是计算机和国贸毕业,所以想上一个财务与金融方向的MBA,详细课程如下。请问可行不?如果不好或者不读MBA,请问还有其他方法进入这个行业吗?谢谢很难,我个人认为数学,财务,经济和金融方面必须有很好的基础,国内的金融机构现在招分析师研究员方面的人基本上要海归硕士以上或者国内名校经济金融类博士。如果你年龄在26以下,我建议你读经济学或金融研究生,读研期间考CPA或ACCA,当然如果你能考过CFA二级以上更好。也许你会发现国内很多基金经理的学历并不高,但这些人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并有可证明其才能的过往业绩,现在别说基金经理,就是做投研,都对学历要求很高了。但是学历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本人本科经济学,国内TOP10商学院MBA,我知道两种级别较高的证券分析师,CIIA和CFA,CIIA是国内顶级的证券分析师证书,是中国自己认证,中文,主要考微观宏观经济学,具体你到证券业协会看下就行,报名也是在哪里,共两门,2500一门。CFA是美国搞的,多国语言可选,一般中国人多是选英文(没中文)。,这个就贵了,用美元结算,折合人民币10000多,比CIIA吃香很多,但是也难考很多。 你的情况和我一样,我是06级研究生,07年9月考了CPA,过了三门,07年12月考了CFA一级,过了,但是08年暑假给自己放了大假,没有考CFA二级,现在在准备CPA剩下的两门。 其实如果你看了CFA的书就知道,它编写的很系统,但是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工作中的实用性还是没有CPA多,学了CPA之后,很多工作中的东西可以马上上手去做,但是CFA,可能在刚工作的时候还用不了太多。况且,CFA是终身有效的,工作了还可以考,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工作之后肯定没有时间去看CPA了,因为CPA在专业方面挖的比较深,需要特别多的时间集中复习。 做行业研究,其实就是跟公司、宏观经济打交道,公司部分肯定是和CPA有很大关系,因为CFA中的会计知识在中国不适用,CFA中的财务分析在CPA中又有介绍。而宏观经济方面的分析不是考通过一两个考试就能获得的,还不如利用考证的时间多看看理论,当前经济形势等,更加提高素质。 个人觉得学生期间考CPA,工作了考CFA。保证考过的话,找工作CPA就够了啊。 职业生涯要在很长一段时期去计划,而不是短短两三年。 呵呵,个人意见噢!对了,我在考了CPA财务管理后,CFA一级用了40天时间就考过了,所以,你可以权衡一下噢1 考CFA level 1的一点心得 分享经验是攒rp的最快途径啊,从ACCA,CFA到即将征战的GMAT,在CD上偷师不少,所以我把我一点点浅薄的考CFA level 1心得在这里分享,算是我一点点的微薄回报吧。此心得不适用于有很强金融背景的牛牛们,因为CFA level 1 对于超级牛人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复习一下就可以过了。那些非常认真每天读notes几个小时连续准备三个月的同学也用不上,因为CFA level 1不难,只是知识点多,只要安排好时间,一个一个sub study session看下去,把后面习题做了,第六本的六套题做完,那也可以高枕无忧了。我的心得主要是帮助和我一样基础薄弱,时间紧张的同学。我计算机科学专业,大四,只在大学里学过入门的会计和经济各一门,金融数学一门,都属于扫盲级别的大众课程。外加参加过的ACCA六科的考试(1.1到2.3,和CFA差别很大,overlap很少)。8月弄到notes,9月初的时候曾经看过quantitative analysis里面的time value部分,看了半个study session就开始放羊了。然后一直到11月之前,都在忙着听career talk,投简历,准备笔试面试等等,没有心思。准备面试的时候,翻过一部分fixed income和derivative(不够仔细,属于走马观花,后来就没看了,结果不理想),安慰自己说economics和accounting都有学过一点相关的课程,应该会轻松。结果就这样自欺欺人到11月10号左右,知道再也躲不过了,想想不去考算了,但是毕竟很多大洋啊。于是开始拼小命看。三个重点我最开始认真看的部分就是FSA,FSA是听说历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单场考试里面,120题里面有34题是FSA。其中LIFO,FIFO更是必考的重点,其他一些重点也都大多是比较性的那几个知识点,比如几种不同的revenue recognition方式适用的范围,对各种ratio的影响,capitalize 和expense对ratio的影响,operting lease和capital lease的各自影响什么的,Cash flow的运算我以为很重要,实际考到的不多。可以看出来实际考试是非常非常注重对于这些不同accounting method的理解,因为大部分都是考深入概念,考ratio的change。建议把不同method对于balance sheet里面数据和ratio的影响记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因为考试时间有限,我上午考试的时候所有的变化都是现推导的,这部分严重超时,下午因为还记得上午推导的过程和结果,所以做题就快了许多。另外我复习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自以为是地没有好好看defered tax,off-balance-sheet这几个重要的LOS,这次考得很多,让我很吐血。因为在这部分花的时间多,我最后还是考到了70%以上。FSA是level 1 pass的关键,只要这个能上70% pass的机会就很大,反之则十分渺茫。所以如果精力和时间有限,建议从这部分开始看。corporate finance,equity这部分是我最陌生的地方,但是翻了一下觉得知识点都比较简单,而且非常连贯,是比较容易拿分的。于是成为第二个重点,我死命地看那些WACC, dividend discount model,CAPM,简单的题也反复算,保证正确率,考试时候果然考到不少,还有NPV, IRR的比较,也是每年必考。如果只有两周时间准备CFA,那么一定要看透DDM,顺带着看return on equity, retention rate和那几个price multiplier。这几个点串着的,看起来快,考点重要,做题准确率高。集中学习的两周里面,我把差不多一周时间分配在这两块内容上面。FSA一共4个study session,15个小章节,corportate finance和equity一共3个study session,接近20个小章节。基本正常速度应该差不多都是一个小时看一个小章节,半个小时完成每个小章节后面的练习题,并且搞懂错在哪里。我记得大约一天学6个小章节,分两次读,平均大约一次读四个半小时学习3个小章节。一次FSA,一次corporate finance这样错开来看。我觉得强度大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今天看到的,明天又要用到,一个星期内不断接触,加强记忆。不过FSA部分,如果我没有ACCA打底的话,是肯定读不了那么快的,最后几个章节,defered tax什么的,我以前没有接触过,为了保证进度还是按照前面速度来,最后就没掌握好。所以accounting没有基础的话,估计要花两倍时间在这上面。第三个重点,Fixed income,这部分是我的失误,我误以为自己以前走马观花看过一遍就掌握的不错了,结果真正考的时候做得很差,原因是我那部分后面的练习题都没有做,不够熟练,bond部分的duration,yield需要非常的熟练,不然这部分简单的题需要做很久,尤其是头脑疲倦的时候。我下午考试的时候想一个duration前面有没有加过负号就想了五分钟。这部分应该属于第三个重点,应该在前面花时间学习的。我觉得很可惜,因为知识点都是掌握的,就差这么临门一脚,做些题目琢磨琢磨透就成。一个关键ethics,我一听说bottom line pass是要看ethics成绩的,立马超级认真,把道德手册捧在手上,利用每天吃饭的时候读,读了两个星期从头读到尾,每一个案例都看一遍。考试前一天晚上又把GIPS和corporate governance看一遍,这个有点像小时候的政治考试,除了拼命读没有别的方法。其余部分derivative部分不会很难,而且会有几道仁慈的送分题,比如问问你strike price是多少之类的。quantitative没有什么太多重要的,运气很关键吧。正式考试还是挺难的,一道题目里可能考两个考点。尤其是stats和probability部分,我考试之前练习了很多hypothesis testing,还有那些chi-square, t-distribution的计算,但是实际上把Z-test那几个critical value记住就够用啦。不会考太难的运算。但是它可能会考点比较偏的,比如MAD和standard derivative比较什么的。当时一看就有点懵。time value部分应该说算是送分的,因为毕竟如果这个做不熟练后面的asset valuation也没法做,算是考用financial calculator的基本功吧。基本上这个部分中国的同学都可以拿到70%以上。economics我没有仔细看,纯粹是因为最后没有时间了,因为microeconomics以前学过我整个跳过了,foreign exchange那些我也没有看,因为做题的时候感觉比较common sense。大部分时间花在了macroeconomics上面,尤其是fiscal policy和money policy以及几种情况的影响上面,后来体会到虽然micro上面丢了一些分,但是策略基本还是正确的。学过economics的同学问题都不大。portfolio部分,一共只有六道题目。这个属于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重点是CML和SML,尤其是SML,还有total error和beta的概念。里面用到一些standard derivative的概念都是前面学过的。alternative investment部分,不好考,知识点不少,real estate考,但是考得很刁。基本上也是一道题目两个知识点那种。其他两周集中学习后,进入了学校考试周,所以最后的几天没有时间和心情再看notes,索性开始做第六本的模拟题,并且总结错题。最后只来得及做了六套里面的五套题目。不过做的比较认真,之后花不少时间订正。另外我做的时候掐表很严,基本都要求两小时四十分钟做完,因为正式考试的时候听说上下午的难度不同,有一场会比较难,所以要平时做题速度要求高一些,保证两场都能按时做完,不会自乱阵脚。后来证明是对的,我正式考试早上的时候很不顺利,做的很慢,几乎到最后一分钟才做完的,下午就好了,提前快一个小时做完。还有就是做那六套sample test的时候,最好模拟着做一次上下午六个小时的,这样可以感受一下,不然考试当天下午那三个小时估计心理挑战蛮大的。总体来讲,我的体会是CFA虽然是选择题,要比ACCA level 1 和level 2的考试都难,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是看得时候千万不能以为自己能做对几个题目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翻过去,一定要弄得非常清楚才行。如果时间不够,宁可有策略地放弃一些部分,也绝对不可以囫囵吞枣,这样会一点分也拿不到!简单讲就是要么不看,要看就要吃透。总体来讲,我的体会是CFA虽然是选择题,要比ACCA level 1 和level 2的考试都难,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是看得时候千万不能以为自己能做对几个题目就可以把这个知识点翻过去,一定要弄得非常清楚才行。如果时间不够,宁可有策略地放弃一些部分,也绝对不可以囫囵吞枣,这样会一点分也拿不到!简单讲就是要么不看,要看就要吃透。希望能给这里要考CFA level 1的同学一点帮助。攒攒rp _* !分享一下过CFA的经验 分享一下经验好了。我是金融学本科出身,工作第一年开始考CFA,连续三年直到今年完毕CFA考试征程。觉得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是毕竟因为CFA逼着自己自律,没有浪费这三年,很是欣慰。下文供参考。首先Notes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因为我只看Notes。其它的资料不是因为不愿花那钱就是没时间看(因为我在考一前几乎买了所有原版书,结果都没看)。而且,我真的觉得如果能把Notes完全弄懂就绝对够了。我的复习时间一般安排得比较充裕,总是从1月底开始,看第一遍Notes(不包括习题)结束大概到4月初,然后作习题的第一篇,结果汗如雨下,发现什么都不会,给自己敲一下警钟,重回去看第二遍,大概到5月初,然后作习题第二篇,感觉稍好,再回去看Notes第三篇,把要背的东西放一边,能理解的尽量理解。到6月前我总是请考前两个星期的长假。做第三篇练习,然后去看Notes需要背的地方,所以或许可以称为第四遍,而这第四遍基本就是背诵了。I, II因为都是选择题,只需要背公式就可以了;只要III要连概念都背,才觉得很累。心态方面:考试考没碰过的领域那是肯定的,谁都没碰过,我错别人也错,所以不用担心。考试时间很重要,不管怎样,也要把题作完,我考一级到三级都是碰到上午很多题都是先放弃然后回头再看,到最后一分钟随便乱选;下午就往往太简单作完剩一个小时无聊。所以上午感觉很差的千万不要灰心。还有就是上午出来跟大家讨论的时候如果情况完全不一样,也不要太紧张的。我考二级的去年,所有人都说上午简单,我当时上午几乎就没做完,所以中午吃饭的心情很不好,还好下午题目我觉得简单,所以心情就调整回去了。之后听到别人说下午怎么怎么难,我又郁闷了很久,结果成绩出来才放下心来。而一级和三级我因为下午觉得简单,考试考完就觉得肯定是过了。二级害我白白担心了两个月,起始本来情况也是一样的。时间安排方面:每一级都有一个重点,比如一二级只要accounting过70%就能过,三级potfolio management过70%就可以了。所以没有时间的放弃什么都不要放弃重点部分。另外,Notes毕竟是纲要,里面会有一些简略到不明白的地方,三级我就有几处不明白的,问过一两个考友都不明白,但想到这是细节部分不需要研究的太细了,没想到考试全都考了,所以不明白的千万不要保侥幸心态,在考前千万要弄懂。刚刚背批准加入了CFA membership, 虽然要交钱觉得很心痛,但是发现CFA有很多杂志和讲座一并给你,对自己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也就没有之前被抢劫的感觉了。On The Road纪念过去一年得战斗 写这个东西是为了纪念过去得一年。去年一年算是我一生中考试最多得一年,粗略一算,去年考过得试包括CFA LEVEL 3, CMA 4门, CFM,FRM和GMAT。运气不坏,这八场考试都顺利得过来了。今年大概也不用考这么多东西了,现在要作得事是把这些证书一个一个握到手中来,而且今年可能还要申请一把,估计也没什么时间再去考试。虽然FSA是我一直还有点兴趣得东西,但是也不是那么着急,除非将来真得想去INSURANCE COMPANY。现在来说说这几个考试,因为好像什么考试现在在国内都热门得很了,尤其CFA都炒作得有点过分了。我考了这么多试,总算对这些东西有了点了解,可以说说我得经验了。我觉得,大家如果就想在国内发展,考这些证书完全是浪费时间,国内什么CFA,CMA还有FRM用途基本为0,如果不算反向影响得话。如果大家以后想读MBA之类得去美国呢,这些证书以后会很有用得,美国人的确很认这些证书。不过,最重要得一点,大家一定是要拿到证书,而不是只是通过考试。如果只是通过考试,就算跑到美国用途还是为0。先来说说CFA,这个东西自从2000年引入中国以来,就一直被神话得一塌糊涂,什么“金融第一证“,”金领得保证“之类。实际上,说白了,CFA考试重点主要是针对投资管理得,因此它得职业范围窄得很,一般也就ASSET MANAGEMENT这行需要这个证书,不是所有金融机构都有用。 CFA考试从难度上来说,也实在很一般。我觉得它主要是*每一年考一次这种无聊的限制来控制人数,从而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否则凭借中国人考试的能量,一年之内全部考完绝对小CASE。考LEVEL 1的那时候主要是因为系里面有人在考,就跟着一起考了。本来就想用往年的NOTES,后来还是咬牙花了300美元买NOTES。学生考CFA的缺点在考试费用中体现的最明显。国内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在美国只要是在职考的,一般公司会补贴所有资料和考试费用的。所以我在公司里面的同学们考试的时候都是NOTESFLASHCARDSVIDEOAUDIo之类的一起上,不过说实话,SCHWESER的精华全在NOTES里面,其他东西全是浪费,包括那个名字很可怕的SECRET SOURCE说实话,LEVEL 1的确是个很EASY的考试,我那时候期末考试是五月1号,然后又TAKE了一门暑假的COURSE,搞的都没什么时间看书。最后三周开始工作,最后一周又正好碰上MIDTERm,搞的有点焦头烂额,结果书都没看完,SCHWESER的BOOK 6作了两套就没时间了。不过就和我同学说的一样,LEVEL 1实际上主要就是FINANCIAl ACCOUNTING的东西麻烦一点,剩下的EQUITY INVESTMENT和FIXED INCOME都差不多是最基本的概念。所以我主要时间也就花在FINANCIAL ACCOUTING上面了。不过那时候真是菜鸟啊,CASH FLOW经常算不明白,LEASE整章觉得太麻烦了没看,结果考试的时候这些内容基本全黑。最搞笑的是最后两天赶着看ETHICS,结果把BOOK 1的GIPS整个漏了,上阵的时候还在纳闷哪里出来的这些题目呢。不过最后结果出来,除了ETHICS基本全部70以上,所以LEVEL 1的确是EASY的很。我觉得大家搞个20天也就差不多了,FOCU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考试的时候记住作快点,把题目尽量完成,绝对OK收工。LEVEL 2就比LEVEL 1要麻烦许多了,我考的时候还正好赶上最后一年一半MULTI CHOICe,一半WRITING的时候,结果很多东西还非得背,比如DERIVATIVE得很多东西。相对于LEVEL 1, LEVEL 2主要是加深了LEVEL 1得一些东西,如FINANCIAL ACCOUNTING,有些可能让人觉得头疼得PENSION,TAX, BUSINESS COMBINATIOn之类得TRICK(不过后来考CMA得时候,才发现CFA这些东西简直是皮毛)。不过FINANCIAL ACCOUNTIGN对于国人来说,只要花时间,绝对是拿分大项。LEVEl 2开始加入DERIVATIVE了,估计很多人对此很不适应,但是LEVEL 2得DERIVATIVE真得是极大简化,稍微难点得东西,就统统带过,因此这部分其实也不用太担心。真正有点麻烦得是EQUITY INVESTMENT部分,FCFE和FCFF之类得股票估值法还是很有点难算得。此外LEVEl 2得内容的确不少,看NOTES得厚度可以深刻得感觉到,由于有一半是WRITING,不背还不行,结果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场。考试上午写得大家最后都快累死了,题目超多,17道,据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多,想全部做完根本是MISSIOn IMPOSSIBLE。结果上午出来大家个个面如土色,中午吃饭得时候我和我朋友两个在那里谈起来就叹气,觉得这次希望渺茫。不过下午拿道选择题部分,把我们可乐坏乐, FINANCIAl ACCOUNTING部门简直大送分吗。结果大家统统提前作完,后来结果出来果然也是统统PASS。Level 3实在是个很搞笑得考试,由于想到是最后一个LEVEL乐,大家都干劲十足得早早开始工作,我是提前乐40天开始,把SCHWESER NOTES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以前各次真题也反复做。根绝二级得经验,我估计又是上午奇难,下午放人,所以满脑子得上午如何快速写完。结果真考得时候,发现上午出奇得简单,大家个个出来面带笑容,觉得下午三小时很容易过了。结果下午三小时简直如同恶梦一般,CFA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一大堆大家从未见过得FIXED INCOME和DERIVATIVE,估计至少一半题目完全*猜,根本无从下手。下午考完之后,我们考LEVEl 3得这片一片寂静,大家个个鸦雀无声,相对苦笑。跑回家在异地考试得同学得电话打来,不是骂CFA混蛋得,就是商量明年再考得计划。ANALYST FORUM就更热闹了,简直是鬼物狼嚎,还有人要写信去CFA抗议。不过看了大家这样得反应,我反而安心了一点,要么CFA狠点,大家一起不过。否则得话,CFA肯定是要放水得。结果到了八月,果然当天和我哀叫得朋友们都喜滋滋得过了关。我虽然过了,但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大家分明是被CFA耍了吗。题目搞得莫名其妙,结果最后只能放水,这么做真是没意思透了。总而言之,CFA得难度是有限得很得。大家只要有时间看完NOTES,我觉得基本都能过。至于遇到NOTES里面没COVER得内容吗,没关系,其他人肯定也没见过,因为基本所有人都在看NOTES,谁也没时间去把CFA得所有制定教材搞完,所以最后CFA还是得放过。我觉得CFA得通过分数完全是按照通过比率来得,不过怎么样,每次考试总得有40得通过率(现在好像低了点)。而中国人一般考试能力很强,尤其是对于LEVEL 1和LEVEl 2得全选择题。所以,只要大家愿意去考,估计CFA对于任何大学本科,英语六级以上得人来说都是PIECE OF CAKE,只要你有耐心把SCHWESER做完,其他得复习资料?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CFA 二级通过,发贴庆贺 呵呵,谢谢大家捧场。如果说到经验有很多前辈都写过,也很有启发性。不过我觉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别人可以的未必适合自己,所谓师法其上,仅得其中。恩,我先把自己的情况说一下,然后说一下复习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我一级是去年12月通过的,这样和二级考试间隔的比较短,东西还没忘光。其实二级的内容和一级重复的比较多,大概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内容是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note1和note2的数量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中。 我从三月初开始复习,大概用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不过,要说明一下,因为我还在读研,所以时间比较多,每天基本可以保证八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呵呵,看经常有牛人宣布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搞定,也难免感到惭愧,自己的确水平不太高的样子。我复习是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五本notes看一遍,并把每章后面的习题作了。平均一天50页左右的进度,这样第一遍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耗时接近一个月。然后开始第二遍notes,这一次记笔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记录下来,最好用中文,不过其中的专有名词要用英文注释出来,这样作的好处是你只有在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它翻译好,同时在考试时也不会对专业词汇感到陌生。这种方法在note1中也是极力推荐的,不过搞不懂它为什么把学习方法放在最后的附录中,搞的我在考试前才看到,所以建议大家在拿到notes后先把note1后附录的学习方法好好看看,个人感觉还是很有帮助的。这个阶段大概也要一个月的样子。如果你完成了这一步,那么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如果你现在还有兴趣,可以用四五天的时间把你做的笔记看一遍,如果不想再看的话就开始做题吧,也就是note6。呵呵,题目不在多,反正我一二级都只用了note6的模拟题。个人感觉note6的模拟题比真题稍微难一些,如果基本能有接近70%的正确率,考试肯定就没什么问题了。我最好也就是刚刚70%的正确率。不过这个时候也是最受打击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时间根本不够,正确率也刚过50%,一片灰暗啊。但是,千万不要气馁。想想,这时候错总比考试时错要好吧,千万不要做过就算,做题不是目的,找到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第一次模拟后有三四天的时间把比较差的地方重点巩固,然后开始第二次模拟,同样的巩固三四天后开始最后一次模拟。嘿嘿,你会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绩明显提高啊,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要注意,模拟一定要按照实际的考试时间安排,这样才会有最好的效果。呵呵,说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是坚持,考一级的时候,考场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位子是空的(我在上海考的),所以,当你能坚持到参加考试就已经有50%的机会通过了(去年12月大陆的通过率是50%多)。天道酬勤,愿大家都能顺利通过一个CFA的经验之谈 (下) 经历现在关于考CFA的文章太多了,但是其中的确有很多精品。我不是高手,我也不太可能说出精辟之言。我只是相结合自己的经历,把我对CFA的想法说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勉。怎么才能通过考试?很简单-努力!现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人问,学多少个小时能通过考试。有的回答半年,有的是三个月,有的是两周。就连CFA的study guide也说:“考生每周至少要有X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才有可能通过考试。”但是别忘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基础好的看两周能过,基础不好的看一年也不一定能过。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看,越早复习越好。这样在考前才能不慌。还有就是,对考试需要高度重视,尤其是一级。不要认为是一级,它就简单;也别以为你是中国人,你就能很好地deal with quantitative questions。举个例子,有个人,本科在国内读的,工程专业;硕士在国外读的,专业是banking and finance;博士是在国外读的,专业还是finance。按理说应该算综合基础还可以吧。他考一级之前也是认认真真地看了四个月,结果还是没过。这个笨蛋就是我。尤为可笑的,我那次的quantitative 竟然是=50%。为什么?就是因为不够重视。重视也分为不同层面,有战略高度的,也有战术高度的。我当时在战略上对CFA高度重视,在战术上却不到位(这就是不听毛主席的话的下场)。接下来,我就说说如何在战术上下功夫。第一:要熟书看得再多,知识点掌握得再全面,最终是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光看书不行;只是看懂了不行;看懂了,记不住不行;记住了,考试时用得慢,也不行。CFA一级考试的显著特点不是题难,而是题量大,时间短。如果你只知道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的核心是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