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与政治》word版.doc_第1页
《论学术与政治》word版.doc_第2页
《论学术与政治》word版.doc_第3页
《论学术与政治》word版.doc_第4页
《论学术与政治》word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学术与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 刘辉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时,提出了“场域”的概念。所谓场域,指的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的。在布迪厄看来,首先,一个分化了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个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一体的总体,而是各个相对自主的“游戏”领域的聚合,这种聚合不可能被压制在一种普遍共同的社会总体逻辑下,因而社会生活在现代是通过将自身分割为经济、政治、审美、知识等不同场域而存在的。其次,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而且各自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它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构建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不同的原则就是区分各种场域的标志。再次,场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劳永逸地确定的,即使是它们演进的最一般的趋势也并非如此,场域与场域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相互渗透,此时边界将变得模糊而不易区分1。布迪厄特别强调指出,在所有场域中,权力场域具有覆盖其它场域的天然优势,处于“元场域”的层次,它可以通过强大的权力优势对其它场域形成巨大的干扰。学术致力于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不断探索更加美好的治理之路,而政治则是现实世界中权力和资源的配置。二者之间决不应该是孤立存在和运转的,而是需要实现良性互动,美好的蓝图方能成为现实,这便是探讨学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必要性。 一、 学术对政治的智力支持学术和政治的目标不同,前者以探索自然界规律为目标,后者以维持秩序、实现社会良性运转为目标;学术追求的是真理,首先需要剔除人等外在客体对其的干扰,而政治追求的是协调,要实现的就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学术遵循自己的研究规范,用事实和规律说话,而政治更多的是修辞学,需要鼓动公众;学者们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运用自己的理性认识世界,而政治家们最为首要的则是追逐权力,运用权力来达到自己的为政纲领。无怪乎马克思韦伯在其著名的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深发感慨,“政治不属于课堂”。学术与政治存在如此多的不同,但二者绝不是对立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政治提供巨大的智力支持,成为良好政治运转的保障。1、 学术为政治提供治理之道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政治首先表现为权力的关系,其次表现为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由于公共权力能够给个人带来声望、名誉、社会地位、甚至金钱等种种利益,从政者往往将政治等同于权力的争夺,而忽视了其分配社会价值的功能,就算是分配社会价值,他们也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随意分配。这样的政治运作模式,势必会导致政治的腐化,影响到政治的合法性。西方的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的假设引入了政治领域,揭示了政治家们的政治行为也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如果没有一种基本的价值为从政者提供规范和约束,没有一套行为规则要求其遵守,所有的从政者都将完全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规则行事,政治将必然腐化堕落,公共权力也势必沦为从政者谋取私利的工具。学术正是可以提供这种价值约束和行为规范,学术的目标是探索规律,用理性的精神指引行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对社会各机体之间的互动、各群体的需求、社会及政治的运转等方面的研究,发现社会和政治的运行规律,总结良好政治应该遵循的规范,并通过自己知识资本形成的权威向政治提出要求,并保有批判的权利,从而成为政治“治理之道”的约束者。2、 学术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以发现社会运行规律为目标,同时还扮演着社会“诊断师”和“治疗师”的角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针对社会问题,通过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开出药方。尤其是当前社会问题频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一作用将越发重要。3、 学术批判也是一种支持在现实生活中,学术对政治的支持并不总是以合作、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时会以学术批判这种比较激烈的冲突形式表现。不能因为学术批判可能带来学术界与政治的临时对立而否定学术批判的重要性,甚至打压批判者、封杀批判声音。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的良性运转离不开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的冲突,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可以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将积聚的矛盾释放出来,有利于社会长远的稳定。学术对政治行为的批判,也是基于学术对良好政治、正确决策的维护,其目的也是将现行的政治引领进入“治理之道”,实现政治的良性运转。因此,学术批判无论是对于错误政治行为的纠正、现行政治合法性的增强,还是长远视角下的社会良性运转,都实为一种对政治的支持。政界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学术批判,以合作的态度改善自身行为,将学术批判作为自己的鞭策和警醒。可见,政治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也正是政府部门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予以资助和支持的动力和必要性。二、 政治对学术自主性的侵害政治以强有力的行政权为后盾,并可以动用国家暴力,它对任何场域都有具有极强的威慑力,一旦产生干预,其对其它场域自主性的侵害也必将是最强烈的。在我国目前,学术自主性受到侵害的最主要来源是政治,这种侵害表现为多种形式。1、行政权对研究成果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干预这种对学术自主性的侵害多发生在政府委托项目中,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政府部门往往需要通过研究机构为自己提供行动方案,但基于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同时也不希望听到对自己批评的声音,这就促使一些政府部门在委托项目时,对接受委托的研究方提出捆绑性的要求,如不得批评政府、不能否定现行政策等。更为突出的侵害发生在政府决策的论证性研究中,近年来中央高层强调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要求各级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前要进行科学性、可行性和风险性的科学论证。为了通过论证,顺利出台政策,一些政府部门对研究机构开展的论证性研究结果横加干涉,以委托机会和项目经费为要挟,要求其中不能出现反对意见,使论证性研究丧失了科学性和真实性,沦为决策的“走过场”和“橡皮图章”。2、“学术禁区”的设置从政者出于某些政治因素的考量,经常倾向于为学术研究设立种种“禁区”,将一些领域列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触碰的“雷区”。在我国,“学术禁区”表现为:(1)以意识形态为依据规定学术研究的方向;(2)价值观和思想的一元化倾向;(3)对言论、出版的严格限制;(4)对批评、反对声音的打压与封杀。这种“禁区”极大限制了学术研究的领域,严重挤压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空间,蒙住了学者的双眼,捆缚了学者的双手,堵住了学者的嘴,大大减少了社会规律发现的机会。长此以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生命力,导致“真理萎缩”,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3、学术腐败学术腐败也是典型的政治权力向学术领域的渗透,并对学术产生支配。学术腐败指的是研究成果的评价不以学术内在的规范为标准,而是以其它因素为评价标准,比如委托项目和研究经费的获得需以寻租为前提,学术成果评定的行政化,学术成果发表以金钱为交易,等等。学术腐败是对学术自主性的严重侵害,如果说行政权对学术自主性的损害是外在干扰,那么学术腐败就是学术独立性、科学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一系列价值的内在毁灭,而且是终极性毁灭,难以恢复。它促使学术领域陷入到分裂之中,学者不是通过遵守研究规范和实实在在的投入来取得成果,而是寻找各种寻租的机会,学术的道德与价值将丧失殆尽。被行政权强行干预的学术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性的强烈诉求实现自主性,被“禁区”所限制的学术仍然可以依赖社会的进步突破瓶颈,但与权力、资本相结合产生的学术腐败,将彻底摧毁学术,学术的自主性难以恢复。4、 知识分子同权力集团的结合权力集团为了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寻找公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论证,而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知识权威性,又满足客观第三方的原则,自然会成为权力集团的最佳人选。部分知识分子也接受了权力集团的俘获,充当权力集团的“扩音器”和“传单印刷机”,丢掉了学术的科学传统和理性追求。三、 重塑“谋”与“断”的学术政治关系马克思 韦伯分析了学术与政治的区别,认为行政、政治和学术适用于三种不同的模型,分别为科层组织与一元化领导、志愿性组织与民主式领导、专业性组织与协同式领导,三种模型遵循不同的原则和行为规范,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互补的,又是竞争的:它们根据各自的特殊职务,即执行、决策与顾问的职务而相互支持,却又通过它们独特的权威行政上的、政治上的和专业上的权威而相互竞争2。韦伯这一论述堪称西方世界对学术与政治关系的经典界定政治承担的是决策职能,学术则是咨询和顾问功能。而对于学术的规范要求,韦伯强调学术的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在我国的传统政治思想中,历来非常重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有“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3之语,为儒家思想体系确立了做学问与从政之间的互补关系。到了明代大儒王阳明,则进一步发展了“经世致用”的儒学,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实则还是对学问与政治互相支持这一关系的进一步强调。正因为学问“经世致用”的性质,儒家思想也十分强调学问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以及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士大夫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4,“为天地正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5,都是士大夫精神的典型写照。在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上,中国的传统儒学与西方有所不同,由于西方的现代化催生了职业的高度分工和专业化,西方的理性传统侧重于学术与政治作为两种不同职业的分工,学术为政治承担顾问的角色。但在中国儒学的体系中,由于农业社会中专业化程度较低,学术与政治一直是合而为一的,这从孔子对“学”和“仕”的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表述中都能看出,强调的是作为从政者个体应该同时具备学术和政治两种要素,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支持,相辅相成。当今的中国也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需要扩展作为两种职业的横向关系。政治的功能在于做出决策,学术的功能则在于提供建议,发挥“参谋”和“智囊”的角色,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讲究“天下之事,谋之贵众,断之贵独,虑之贵详,行之贵力”6,实际上已经开始注重参谋建议与政治决策的不同分工和原则,参谋需要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收集各方建议,但决策需要发挥政治领导的作用,统揽全局,在做出综合考虑和判断之后,敢于决策,敢于负责。在我国重塑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需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横向的职业分工维度,二是纵向的个人修养维度。横向的维度是科学研究机构与政府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保持高度的中立和客观立场,采用研究所需要遵循的方法和规范,以发现事实的客观原因和开发科学可行方案为目标,为政府部门解决社会问题或采取政策行动提供建议,发挥“谋”的作用。政府部门虽然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但不能以行政权干涉研究机构的独立性和研究结论,政府部门委托项目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不是为自己提供合法性与合理性依据,而是寻找事实真相以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韦伯基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社会科学社群三个规条:(1)研究及事实本身的建立不受限制;(2)讨论及批评的权利不受限制;(3)为现实祛除迷魅的权利不受限制7。政府部门根据研究机构提供的研究结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最终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科学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直接导致政府部门的行动,但加入了科学研究的要素,就会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需要强调的是,做出决策的政府部门为该决策负责,研究机构不为决策结果负责,它只向学术领域确定的研究规范负责。纵向的维度是从政者个体对待学术与政治的态度。健全的社会科学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对于从政者遵守治理之道、维护社会基本价值和做出正确决策都至关重要。因此在现代化的今天,中国传统儒学中对学术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