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身前端结构设计_第1页
毕业论文范文——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身前端结构设计_第2页
毕业论文范文——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身前端结构设计_第3页
毕业论文范文——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身前端结构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航空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身前端结构设计姓 名: 专 业: 航空电子 班 级: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摘要: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由于吸能部件少导致乘员舱侵入严重而使得车体前端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文基于Pam-Crash/Safe软件建立正面25%重叠率碰撞工况车辆-假人有限元基础模型,简化了前端主要吸能构件弯曲和压溃的性能表达,以结构件侵入量作为约束条件,将总目标吸能量分解到子构件上,根据其可压溃长度计算出所需的平均反力,最后设计断面参数以满足平均反力和吸能量要求。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前端结构能够满足正面25%重叠率碰撞等三种正面碰撞工况的法规要求。论文方法不仅提高了结构优化效率,还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正向设计”。关键词:车辆工程;前端结构设计方法;吸能量;等效简化模型0 引言在所有汽车正面碰撞死亡事故中,小偏置(25%重叠)正面碰撞约占正面碰撞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在各国安全性法规及评价规程中,仅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从2012年开始对小偏置正面碰撞做评价1。本文统计了2012至2014年间IIHS公布的30款车型正面全宽碰撞、正面40%偏置碰撞以及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试验得分情况。其中正面25%重叠率碰撞工况的满分率是最低的。在25%重叠率碰撞试验中,车体结构完整性的评价得分相对于约束系统与假人运动和假人伤害两部分得分亦最低。这种形式的碰撞对整车的考验在于前端结构(单侧)的吸能能力和侧围的纵向强度。国内外对该工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车体结构修改上,通常是根据某款车在该工况试验中出现的吸能不足、乘员舱侵入情况,对结构进行修改,再通过试验或CAE方法进行验证2,3。本文建立了一种该碰撞工况下的简化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提出一种从乘员舱临界侵入量角度出发的车体前端构件设计方法,即先针对原车吸能不足的情况,以侵入量为约束条件,提出前端主要纵向薄壁梁构件的目标吸能量,再将其分配到各子构件,然后根据吸能目标利用薄壁梁理论模型进行薄壁梁结构断面的快速设计。使之在结构断面设计之初即满足总吸能量要求,以便最终满足侵入量的要求。1 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辆等效简化模型建立1.1 IIHS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试验工况及评价方法如图1所示,IIHS规定:该工况中正面重叠率为车身宽度的25%,碰撞速度为63.4-65.4km/h,采用刚性壁障(其正面形状为一宽1000mm、高1524mm的长方形,右端为一半径150mm、弧度115的圆弧,碰撞面钢板厚度为38.1mm),且要求在驾驶员侧放置一个50th百分位混男性假人1。 图1 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试验工况Fig.1 25% overlap frontal collision test condition正面25%重叠率碰撞评价方法包括车体结构完整性、约束系统与假人运动及假人伤害三部分。每一部分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差”四个等级。其中,车体结构完整性评价部分包括十个测量点(以下称为侵入量监测点)侵入量的评价:A柱上、下部,仪表板上、下部,歇脚板,左侧地板,制动踏板,驻车踏板,门槛,转向柱。1.2 车辆-假人有限元基础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本文以某乘用车为研究实例,在Pam-Crash/Safe软件中建立了该车型有限元模型的IIHS正面25%重叠率碰撞工况仿真模拟环境,图2为25%重叠率正面碰撞车辆-假人有限元基础模型,该模型的坐标系与车身坐标系相同。采用车辆主动碰撞固定壁障的方式进行模拟,冲击速度为64km/h。图3为有限元基础模型在仿真模拟中的变形情况(为观察乘员舱的侵入情况隐藏了左前轮):A柱上部发生严重的弯折变形,A柱下部(即车门铰处)侵入量较大,左前门变形严重可能会导致车门不能顺利开启,同时前纵梁中段未充分变形,即车体前端构件吸能不足导致了严重的乘员舱侵入。图2 正面25%重叠率碰撞车辆-假人有限元基础模型Fig.2 The basic vehicle-dummy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25% overlap frontal collision图3 基础模型正面25%重叠率碰撞变形结果Fig.3 25% overlap frontal collisional deformation results of the basic model图4为有限元基础模型在该工况下碰撞前后乘员小腿和足部运动状态对比图。图4 碰撞前后乘员小腿和足部运动状态对比Fig.4 Contrast of the legs and feet movements of the occupant before and after collision分析相关构件侵入量与小腿和足部伤害的关联,发现三条与小腿胫骨轴向力和胫骨横向弯矩相关的力的传递路径:第一条是保险杠与壁障接触产生的力使翼子板和前纵梁向后挤压,致使车门铰和门槛处产生变形挤压到小腿,使小腿受到胫骨横向力矩;第二条是保险杠与壁障接触产生的力传至前纵梁、副车架、发动机等,使其向后挤压侵入到前地板/前围下部(包括左侧地板、歇脚板、制动踏板、驻车踏板等法规规定的侵入量评价点),前地板/前围下部变形将力传至足部,使小腿受到胫骨轴向力;第三条是保险杠与壁障接触后受力向后挤压,导致发动机侵入乘员舱,使仪表板产生向后的位移,可能会挤压乘员小腿产生胫骨轴向力。将基础模型七个监测点的侵入量与法规临界侵入量(指法规规定的车体结构评分达到优秀的相关监测点的侵入量最大值)进行对比,见图5。该车驻车踏板、门槛及仪表板下部侵入量明显超过了法规临界侵入量。图5 乘员舱侵入量与法规临界侵入量对比Fig.5 Contrast between the intrusion of the cabin and the critical intrusion of regulations基础模型碰撞前总动能为203kJ,碰撞中总的吸能量为151kJ。本文将该工况下车身吸能较多的构件分为三类:前端薄壁梁构件、前端其它构件和乘员舱构件。这三部分的吸能情况见图6。分析发现该工况下主要吸能构件依次为:前纵梁,翼子板、轮罩,前车门,副车架,前指梁,保险杠总成等。乘员舱构件吸能量之和约占总吸能量的40%,且该工况下乘员舱相当于单侧吸能,再次验证了车体前端构件吸能不足是乘员舱侵入过大的原因。因此后续设计中应降低乘员舱吸能量,将其分配给前端构件。图6 三类构件吸能量-时间曲线Fig.6 Absorbed energy-time curves of three kinds of components1.3 车辆等效简化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为对主要吸能件进行快速优化设计,本文对前纵梁、前指梁、副车架等部分进行简化。参照文献4的方法提取主要相关件的刚度特性和惯性特性,包括压溃刚度特性、弯曲刚度特性以及惯性特性,并对刚度特性和惯性特性进行参数化,在Pam-Crash/Safe软件中建立等效简化模型。具体的构件模拟及连接方式如下:主要吸能构件中非板件采用梁单元模拟,材料类型选择BEAM214号材料,将参数化后的刚度特性曲线和惯性特性参数赋给相应构件的材料模型;板件则保留实际结构,与梁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NODAL CONSTRAINT节点连接。对吸能较小的构件,采用BEAM201号材料模拟,只输入惯性特性参数。发生弯曲变形产生塑性铰的部位采用SPRING220弹簧单元模拟5,6。以前纵梁为例说明等效简化模型的建立过程。根据碰撞后变形特点,将前纵梁大致分成图7所示的四段进行简化:第1段主要为压溃变形;第2段既有压溃变形又有绕y轴和z轴的弯曲变形;第3段有绕y轴和z轴的弯曲;第4段有绕y轴和z轴的弯曲。等效简化模型见图8。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前指梁和副车架进行简化。 图7 根据前纵梁变形特点分段 图8 前纵梁简化模型图Fig.7 Segmentations of the front Fig.8 Simplified model side rail according to the of the front side rail characteristics of deformationB柱之后的单元与前端侵入和乘员伤害的关联性小,用质量点代替。分别调整简化模型车辆前端(A柱之前)、后端(B柱之后)及整车的质量和质心位置,使之与有限元基础模型接近,得到最终的等效简化模型。图9为等效简化后的模型,蓝色的为被简化的构件。表1为有限元基础模型与等效简化模型质量和质心位置对比数据。图9 等效简化模型Fig.9 Equivalent simplified model表1 有限元基础模型与等效简化模型质量和质心位置对比Table.1 Contrast of masses and centroid locations between basic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equivalent simplified model模型前端质量(kg)质心位置(mm)后端质量(kg)质心位置(mm)总质量(kg)质心位置(mm)XYZXYZXYZ基础模型699-928-24486383-383895911282-1977-7551简化模型696-926-24486382-384495911250-1978-7551图10-13为等效简化模型与有限元基础模型的变形过程对比图,两种模型的变形形式比较一致。图10 整车前端变形对比Fig.10 Deformation Contrast of the vehicle front-ends图11 前纵梁变形对比Fig.11 Deformation Contrast of the front side rails图12 前指梁变形对比Fig.12 Deformation Contrast of the shotguns图13 副车架变形对比Fig.13 Deformation Contrast of the sub-frames等效简化模型最终吸能量为158kJ,误差为4.6%。等效简化模型七个相关监测点的侵入量与有限元基础模型相比最大误差小于15%,如图14。图14 等效简化模型与有限元基础模型监测点侵入量对比Fig.14 Contrast of the intrusion at monitoring sites between equivalent simplified model and basic finite element model2 正面25%重叠率前端结构抗撞性设计目标一般来说正面25%重叠率碰撞工况不同于全宽碰撞,车辆脱离壁障时(本文将该时刻定义为碰撞结束时刻)仍有一定的速度v。车体前端总的目标吸能量按下式计算: (1)其中,E0为车体前端总的目标吸能量,m为等效简化模型总质量(见表1),v0为碰撞初速度,v为碰撞结束速度,定义为车体前端目标吸能比例,即车体前端目标吸能量与整车碰撞前后动能差之比。本文经统计发现,该工况下80%以上的车辆在碰撞结束时刻的速度为20-30km/h,取v为25km/h。根据文献7,在正面全宽碰撞中为保证乘员舱不产生过大侵入,设计时一般令乘员舱吸能量占总吸能量的20%-30%。正面25%重叠率碰撞时,乘员舱相当于单侧吸能,故本文将其吸能量限制在10%-20%,即车体前端目标吸能比例在80%-90%,取为0.85。由此得车体前端总目标吸能量为143kJ。原车辆-假人有限元基础模型前端结构除前指梁、前纵梁、副车架以外的构件共吸能33kJ,因此前指梁、前纵梁、副车架的总吸能量需尽可能达到143kJ-33kJ=110kJ。反复修改等效简化模型中前指梁、前纵梁、副车架的特性参数,使七个相关监测点的侵入量不超过法规临界侵入量(误差控制在10%以内)。获得此时前纵梁、前指梁及副车架的吸能量-时间曲线,见图15。从图中得出前纵梁(含吸能盒)占这三个构件总吸能量的目标吸能比例为55%,因此前纵梁(含吸能盒)的目标吸能量为60kJ。图15 前端薄壁梁构件吸能量-时间曲线Fig.15 Absorbed energy-time curves of the frontal thin-walled beams前纵梁是正面25%重叠率碰撞工况下最主要的吸能和传力构件,其前段和中段主要为薄壁直梁,通过压溃变形吸收能量;后段与乘员舱地板纵梁相连,主要为弯曲变形。考虑车身总布置情况,将前纵梁后段分成两段来设计。将碰撞后等效简化模型中前纵梁各段变形吸能量占整个前纵梁吸能量的比例作为前纵梁各段目标吸能比例,即第1段(含吸能盒)目标吸能比例为57%,第2段为36%,第3、4段为7%。考虑该工况右侧纵梁未充分变形只吸收很小的一部分能量,一般为左侧前纵梁的30%,将左侧前纵梁的目标吸能量作为单侧前纵梁的设计目标。为使设计的前端结构也适应正面全宽碰撞和40%偏置碰撞,左右两侧前纵梁的设计保持一致。综合以上,前纵梁第1段(含吸能盒)主要变形方式为压溃变形,目标吸能量为26kJ;第2段主要变形方式为压溃变形,目标吸能量为16kJ;第3、4段主要变形方式为弯曲变形,两段总目标吸能量为3kJ。采用相同方法算出前指梁和副车架各段目标吸能量,见表2。表2 前纵梁、前指梁和副车架各段变形方式及目标吸能量Table.2 The deformation modes and target energy absorption of each segment of the front side rail,the shotgun and the sub-frame前纵梁(含吸能盒)吸能量(kJ)前指梁吸能量(kJ)副车架吸能量(kJ)总吸能量60总吸能量22总吸能量28单侧第1段(压溃变形)26单侧第1段(压溃变形+弯曲变形)9副车架横梁(弯曲变形)3单侧第2段(压溃变形)16单侧第2段(弯曲变形)2副车架单侧纵梁前段(压溃变形+弯曲变形)13单侧第3、4段(弯曲变形)3单侧第3段(弯曲变形)3副车架单侧纵梁后段(压溃变形+弯曲变形)9前纵梁四段x向总长度为1188mm。由发动机、车轮等布置要求确定前纵梁第1段(含吸能盒)、第2段、后两段x向设计长度分别为403mm、330mm、455mm。其中,吸能盒x向长度与有限元基础模型相同为123mm。各段吸能量、平均结构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2) (3) (4)式(2)中,Eq为前纵梁压溃变形目标吸能量;Eqi为前纵梁第i段压溃变形目标吸能量;式(3)中,Fqi为前纵梁第i段目标平均轴向结构力;Sqi为前纵梁第i段压溃长度。式(4)中,kqi为前纵梁第i段压缩系数;Dqi为前纵梁第i段原长度。前纵梁前两段为压溃变形,综合考虑前两段压缩系数(一般为0.60.98)和逐级压溃系数(为保障逐级压溃一般为1.11.29)要求,由式(2)(3)(4)得到前纵梁第1段(含吸能盒)、第2段的目标平均轴向结构力分别为92kN、101kN。3 前端主要构件断面参数及材料设计本文采用低碳钢矩形截面设计前端构件。低碳钢矩形截面薄壁梁平均轴向力计算公式如下8,10: (5)式中:F为平均轴向结构力;0为平均流动应力,低碳钢为486MPa;b为矩形截面长宽均值;t为薄壁梁厚度;v0为动态载荷;c为特征应变率,低碳钢取40s-1,p为材料敏感度度量值,低碳钢取6。取前纵梁1、2段厚度与有限元基础模型相同为2.0mm,由公式(5)得到前纵梁1、2段断面的长宽均值:161mm、117mm,取第1段截面长162mm、宽160mm,第2段截面长140mm、宽94mm。前纵梁后两段主要为弯曲变形,压溃变形很小,且与地板纵梁相连,属渐变面截面。设计这两段断面时综合力的传递和弯曲变形吸能量要求,参照文献8将厚度取为3.0mm。最终前纵梁设计前后模型见图16。采用同样的设计方法得到前指梁和副车架的设计方案,前指梁和副车架设计前后模型分别见图17和图18(设计后新模型均未进行工艺设计)。图16 改进设计前、后前纵梁模型Fig.16 The front side rail model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d design图17 改进设计前、后前指梁模型Fig.17 The shotgun model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d design图18 改进设计前、后副车架模型Fig.18 The sub-frame models before and after improved design前纵梁、前指梁和副车架各段材料、厚度及截面尺寸等见表3。表3 前纵梁、前指梁和副车架各段目标平均结构力、材料、厚度及截面尺寸Table.3 The target average structural forces, materials, thickness and cross-sections sizes of each segment of the front side rail, the shotgun and the sub-frame构件名称设计位置设计长度(mm)目标平均轴向结构力(kN)材料厚度(mm)截面尺寸(mm)前纵梁第1段(含吸能盒)40392吸能盒材料为2.0T/DC01,其余部分为低碳钢2.0长162宽160第2段3301012.0长140宽94第3段455-3.0-前指梁第1段47249低碳钢1.5长宽均值41第2段236-第3段236-副车架副车架横梁955-低碳钢2.5-副车架纵梁前段55459长宽均值60副车架纵梁后段25466长宽均值844 整车性能验证为了验证所设计车身前端结构相关构件的合理性,将设计的前纵梁、前指梁和副车架替换原有限元基础模型中相应的构件得到新的有限元模型。正面25%重叠率碰撞工况下,新模型七个监测点侵入量除歇脚板和左侧地板外其他监测点实际侵入量均显著减小,且未超过法规临界侵入量(图19)。图19 改进结构正面25%重叠率碰撞乘员舱侵入量Fig.19 The cabin intrusion of the improved structure in 25% overlap frontal collision新模型与原模型在正面全宽碰撞工况下的B柱加速度波形对比如图20,加速度峰值略低于原模型,峰值点稍有提前,不会对约束系统匹配带来新的问题11。图20 改进结构与基础模型正面全宽碰撞B柱加速度波形Fig.20 The B-pillar acceleration waveforms of the improved structure and the basic model in frontal full width collision将新模型正面40%偏置碰撞乘员舱侵入量与法规临界侵入量(该工况评价中达到满分的侵入量)对比,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侵入量均小于法规临界值。5 结论论文提出的等效简化模型方法,一方面减少了优化计算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这种方法以乘员舱侵入量作为约束条件,反推主要吸能构件的目标吸能量,再以此为目标,利用薄壁梁理论模型快速进行断面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正向设计”。参考文献1 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 (IIHS).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worthiness Evaluation Rating Protocol (Version I) S. Arlington, VA: IIHS Secretary,2012.2 Munjurulimana D, Nagwanshi D, and Marks M. Small Overlap Impact Countermeasures for AutomobilesJ. SAE Technical Paper,2015, 10.4271/2015-01-1491.3 Elliott E, Roche C, and Reddy J. Small Overlap Impact Countermeasure-Front Door Hinge Pillar Dual BoxJ. SAE Technical Paper,2016, 10.4271/2016-01-0402.4 武栎楠. 汽车正面抗撞性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Wu Li-nan. 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for Conceptual Design of Vehicle Frontal CrashworthinessD.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2016.5 D.Kecman. Bending Collapse of Rectangular and Square Section Tub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1983, 25(9-10): 623-636.6 Nikravesh P E, Chung I S, Be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