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PC总承包模式下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摘 要EPC总承包模式在国际施工领域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承发包模式,广泛应用于工厂、石油、化工等领域。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得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但随之而来的许多管理问题,其中,成本管理成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文章通过分析EPC总成本模式的概念及发展史,以及其特点,并将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做比较,得出公路工程与EPC总承包模式的适应性,并结合我国公路工程EPC总承包模式的现状加以验证。通过分析成本控制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成本的因素,列举成本控制的一些方法,最终得出适合EPC模式下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文章还重点介绍了成本控制的模型,包括结构化模型WBS和OBS,以及优化模型挣值法。并结合模型分析了某高速工程项目,论证文章的结论。关键词:EPC总承包 公路工程 成本控制A Study of EPC Mod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ABSTRACT EPC contracting mode has become a major contract mod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t has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ng of factorie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the number of EPC contract model which was used in the highway project are growing. However, it comes with some problems of management and the cost control is a important par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cep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PC mode, and also compare it with some traditional modes. Finally we get the adaptation between EPC mode and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and verify the view with the EPC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n China. The article also analyses some relative theories of cost control and the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cost, moreover, lists some methods to control the cost of project. At last, we conclude the most suitable way to control cost for the highway projects which are under the EPC mode. Besides,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some modes of cost-control including structural modeWBS and OBS, and optimization modethe earned value concepts. In the end, we combines the mode with a freeway project, to demonstrat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article.Key Words: EPC general contracting mode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control目 录第一章 绪论31.1 研究背景及意义31.1.1 研究背景31.1.2 研究意义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51.2.1 国外研究现状51.2.2 国内研究现状6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9第二章 EPC总承包模式的介绍102.1 EPC总承包模式的基本概念102.1.1 EPC总承包模式概念及发展情况102.1.2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112.2 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122.2.1不同的适用范围122.2.2 不同的招标方式与组织关系122.2.3 不同的风险承担方式142.2.4 不同的项目管理方式152.3 EPC模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162.3.1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162.3.2公路项目应用EPC总承包模式的现状16第三章 项目成本控制理论183.1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183.1.1设计阶段183.1.2 采购阶段193.1.3 建筑与安装施工阶段193.2项目成本控制理论203.2.1 项目成本控制概念203.2.2 项目成本控制原理213.2.3 项目成本控制系统223.3 EPC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分析223.4 成本控制模型243.4.1 结构化模型WBS和OBS243.4.2 优化模型27第四章 EPC模式下公路工程成本控制方法304.1设计阶段成本控制304.2采购阶段成本控制304.2.1 项目采购活动的主要内容304.2.2 关键设备的交货控制314.2.3 采购过程的程序控制314.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314.3.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314.3.2 施工成本预算31第五章 案例分析335.1项目概况335.2项目组织分解结构335.3 利用挣值法进行成本控制355.4 某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365.5 取得的成果375.6 案例总结37结 论38参 考 文 献39致 谢41外 文 资 料42中 文 译 文46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近几年,在我国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下,交通建设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2008年8月底的统计数据,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730200km,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已达到60302km。如表1-1为1998年到2008年我国公路里程数统计表表1-1 1998年-2008年我国公路里程数统计表Table 1-1 1998 -2008 highway mileage tables in China公路里程(公里)等级公路里程(公里)等级外公路里程(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公里)一级公路里程(公里)二级公路里程(公里)三级公路里程(公里)四级公路里程(公里)1998年127850010692432092318733152771252452579476620411999年1351700115673619495511605177161399572690787183802000年1679800121601318668516314200881526722766727502672001年1698012133604436196819437252141821023086268006652002年1765222138292638229625130274681971433151418180442003年1810000143873837109029745299032119293247888423732004年1871000151582635483534300335222317153353478809542005年334520021398871205299410054168724819934716014618352006年345700022828721174128453394528926267835473415748332007年358400025353831048332539135009327641336392217910422008年373020027785219516426030254216285226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此外,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指出,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这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同时也对我国公路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交通建设形势发展十分迅猛,在管理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建设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工程质量问题还时有发生,特别是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未得到有效整治。另外,中国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工程造价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以及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己成为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我国目前采用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是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定额、指标、计费规定和程序来计算。概预算定额是按照社会平均水平的原则编制的,费用定额是通过测算各类施工企业的各种支出来编定的,作为法定的依据强制执行。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可行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老模式己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伴随着国外大型项目中,EPC总承包模式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我国大型公路建设企业也逐渐适应市场需求,将公路建设模式逐渐从传统建设模式逐步向EPC总承包模式靠拢。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完成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控制效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这些,都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1.1.2 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成本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是企业产生利润的驱动力,资源以成本的形式完成价值创造,进而通过收入的实现完成价值的转移。成本管理是为了价值最大化和组织资源得到高效的应用,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工程企业也将逐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竞争之中,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EPC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可变因素多,风险大,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以及从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微观阶段入手,层层把关。在EPC模式项目中,成本控制从最初的设计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都存在,EPC项目的盈亏与成本控制的好坏息息相关,因此项目成本控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我国成本控制方法的不足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系统性、实时性和检查纠错机制;其次,项目的成本控制与公司财务、项目运营不能很好的结合;最后,我国成本管理方面观念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针对国内对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的成本控制的方法还不够完善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对控制方法、理念进一步的改进、完善。2 现实意义我国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尽管公路行业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对施工企业市场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市场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施工队伍碰撞,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行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仍然存在,例如垫资、工程压价,导致市场违法违纪、暗箱操作现状屡禁不止形成恶性竞争,使企业难以发展做大。同时,我国公路行业设计和施工单位分属不同的部门领导,设计和施工有不同的资质,长期的分离造成了施工与设计结合不紧密,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对设计文件的要求只能服从,中标后在施工中进行设计变更手续繁杂,甚至难以变更设计。例如,1999年,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第二公路工程局、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等19家单位组建中国路桥集团,设计、施工归到同一集团,但是合并后设计、施工仍然独立开展业务,没有开展实质性的总承包,而各省组建的路桥集团公司,只是将原来的公路施工企业联合,设计单位仍未并入1。因此,EPC总承包模式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推行公路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利于调整我国公路行业的结构矛盾,逐步形成一些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总承包公司;(2)推行公路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EPC项目在数量上日益增长,而工程成本控制的效果却仍然没有得到根本地解决,成本失控现象非常普遍,“三超”现象几乎成了建设工程项目包括总承包项目的代名词。由于EPC总承包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可变因素多,风险大,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以及从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微观阶段入手,层层把关。此外,由于我国公路工程EPC总承包才刚刚起步,各个方面都做的很不完善,尤其是在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方面。因此,研究EPC模式下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具有较大的意义:首先,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其次,对提高我国对外承包企业的项目效益,促进承包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此外,能够积极推进我国建设体制的改革,促使国内项目管理方法尽快完善;因此,开展EPC模式下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工程总承包在西方的兴起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几十年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受到普遍欢迎。根据统计,合同总承包的比例已经超过30%,估计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成本,减少风险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出现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对于EPC成本控制的研究一般包括在几种类型的文章中:一是在整体的EPC项目管理中对相关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讨论;二是以实例为依据,专门研究具体项目的成本控制问题;或者针对某一方面进行改进,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1998年,罗宾.库珀提出ABC(Activity-Based Costing)理论,使企业管理者及员工把自身的工作与企业的战略地位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2000 年,在美国,南卡洛莱娜州的克莱蒙森大学的W. Edward Back教授和达拉斯州阿瑟安德森的商业顾问Karen A. Moreau,对EPC模式下信息管理、项目造价和进度的影响作了专门研究,加强信息建设,并应用于实际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建设各方加强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降低项目的造价,缩短工期,是顺应 21 世纪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有益于项目建设,有益于社会的2。安德鲁(2002)通过4个案例,分析了PRE成本上升的4个原因,他得出结论认为1/3的EPC工程超过了股东预设的原始计划成本,这引起了人们对于成本对工程影响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哈密尔顿和吉布森(2006)通过实证研究认为,通过正式的提前的计划有效估算、控制成本,可以显著降低风险,使成本降低。Dr. Janana Y. Ruwanpura(2006)等人也认为在施工前进行的计划非常重要,它能有效的降低金融风险,提前知道风险,才能有效的控制成本3。此外,Edward与Carlen通过研究发现与设计相关的积极的信息管理战略使得完全执行一项典型的 EPC过程总共用的时间(日历时间)减少了10%,总劳动力成本减少了大约2%-3%。与原料管理相关的积极的信息管理策略使完成时间缩短了3%,实施成本减少了7%。总体来看,积极的信息管理策略会减少14%的时间,降低8%的实施成本。这表明信息管理的改进会极大地减少时间与成本花费。研究还表明,要想使得信息管理在EPC项目上的收益最大化,必须运用一个综合的、以流程为导向的方法4。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指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并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成本领先和差异。其后,美国学者杰克 桑克在战略成本管理一书更为详细的介绍了项目成本管理,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其方法的可操作性,使其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模式。1.2.2 国内研究现状成本管理在国内起步虽早,但是后期的发展却是非常缓慢。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也在不同时期宣传、使用过目标成本管理方法或者相类似的管理方法,但是大多都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真正的将成本的发生与企业价值结合起来。国内的学者在成本控制方面主要侧重于成本控制模型与方法的研究,例如运用挣值法控制项目成本、传算法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关于EPC总承包模式的成本控制主要侧重于控制系统的研究,包括分析EPC总承包模式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将EPC总承包项目划分若干个阶段、指出EPC总承包成本控制应为全过程控制;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侧重于EPC总承包模式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表2-1为国内关于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47表1-2 国内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Table 1-2 The research of cost control in China天津理工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续表1-2研究方向作者观点EPC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孙龙龙5比较全面地叙述了项目费用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工作内容和流程,将EPC项目的费用控制分为合同签订前后、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分包及施工阶段、变更处理五部分,并系统分析了EPC项目各阶段费用控制的重点以及具体方法和可操作性刘雯6分析了EPC项目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工作内容,将EPC项目成本控制系统分为预算系统、变更系统、实耗成本监控系统、费用偏离报告、最终项目控制报告五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李小宁7提出将EPC项目按时间划分为动遣阶段、P&ID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采购和设计关闭阶段、施工阶段来进行费用、成本、质量控制。陈凡22EPC项目的成本控制应该是一个全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概算费用控制、采购分包阶段的采购分包费用控制、项目建造阶段的变更费用控制、竣工结算阶段的结算价款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模型和方法的研究项目成本控制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张连营、骆刚、鹿丽宁8传算法在大型工程项目资源优化中的应用,提出了运用遗传算法解决“工期固定,资源平衡”和“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两类资源优化问题郑兵在设计之前,工程造价的控制应当还包括项目前期策划阶段,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的重点是投资控制,确定项目目标,依据资源计划、资源单价、项目数据库以及对时间的估计做出最初项目估算。张洁9介绍了在以设计为主导的总承包项目中,如何运用先进的挣得值原理进行项目进度/费用综合控制,并重点介绍运用挣得值管理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的方法和步骤。田军、窛纪淞、李敏强10设计出带有修复算子的约束问题求解方法,用于网络计划资源优化骆刚、刘尔烈、王健11针对网络计划费用优化问题,提出将经过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费用优化中,从而得到更精确、求解效率更高的优化算法李万庆、王文鹏、李文华12对大型PERT网络计划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工期费用优化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吴静13提出了基于并行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认为这种新的造价控制模式要求整个造价控制工作必须在有效的信息处理手段的支持下进行,基于知识管理的原理提出了建立工程造价资料库的思想,并对工程造价资料库的信息内容、结构模式以及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孙继德,沈继红14将价值工程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并提及了价值管理且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分析资料来源:自行编制天津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文有两个切入点,分别是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第一章绪论中简单介绍了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及特点,并比较分析了EPC模式与其它传统模式的区别,指出EPC模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第三章介绍了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项目成本的主要因素,并简单介绍了成本控制的一些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国内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总结得出适合EPC模式下公路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第五章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技术路线如图1-1: 图1-1 本文技术路线图Fig 1-1 The technology roadmap of this paper资料来源:自行绘制第二章 EPC总承包模式的介绍2.1 EPC总承包模式的基本概念2.1.1 EPC总承包模式概念及发展情况1 EPC总承包模式的基本概念EPC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Contractor),是指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一体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的承包方式。EPC是英文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的缩写、我国有些学者将其翻译为设计采购建造。Engineering一词的含义及其丰富,在EPC模式中,它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Design),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业主只要大致说明一下投资意图和要求,其余的工作均由EPC承包单位来完成,如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等。按照目前国际上应用的实例,EPC模式则特别强调适用于工厂、发电厂、石油开发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工程。2 EPC总承包模式产生的背景由于工程项目本身具有实施时间漫长、合同各方关系复杂和一次性的特征,理论方面,如果业主和承包商能合理恰当的分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责任和风险,即“双赢”原则(Win-Win),这无疑是对双方都有益的。对于风险的分担,已经有一些基本原理,即合同中能最好控制某项风险的一方,能够产生最多的总体效益,那么此项风险都应分配给这一方。具体化为以下几项风险分担原则:该方的风险承担能力;风险在该方控制之内;该方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转移或避免该项风险;由该方处理该风险是最经济有效的;该方可以享有处理此风险的最大收益;若风险发生,损失将落在该方。但是,在实践中,这种风险分担方式,使业主在项目实施之前无法把握工程的最终造价和竣工时间。绝大多数项目的的业主投资某一项目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投资的前提是该项目已经有一个固定投资金额和该项目投产的确定时间,只要预计的投资金额和投产时间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项目就会盈利,项目即可行。因此,业主希望承包商投标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包干总价,并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让承包商来承担。这样,在实践中逐渐出现了EPC合同总承包模式15。3 EPC模式的发展情况从工程贸易的出现到19世纪末,设计与施工分工一直不明显,也从不独自从事经营活动,工程承担者往往需要自行完成各项工作。随着业主对工程各方面的要求的提高,20世纪初,设计、施工技术逐渐专业化、复杂化,从而发展分裂成为多个独立的专业领域,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但是,过度的分工导致项目各主要环节分离、脱节,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低、投资效益差等缺点逐渐显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业发展需要。1999年,FIDIC 认识到EPC这种模式与设计/建造模式的根本区别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原来的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划分为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及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两个单独的合同条件,从而确立了EPC交钥匙模式在工程承包模式体系中的独立地位。新千年以来,全球建筑业投资平均以5%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据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的统计数据,全球建筑业市场目前维持在4.8万亿多美元的规模。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 Build Institution of America )2000年的报告,国际上EPC总承包合同比例,从1995年的25%,上升到1998年的30%,2005年则上升到45%,目前有近一半的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造16。在美国,截止到2002年,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在美国建筑市场已经占到40%的市场份额,到2005年,这一数字上涨至45%,已经超过传统的DBB模式。我国工程总承包的提出,起源于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早在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123号)文件中就提出建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设想。从1984年到1997年,随着中国建筑企业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不断探索,相关的法规文件也在不断地出台、完善。1997年,我国颁布的建筑法明确提倡对建筑工程进行总承包,确立了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在2002年10月至11月在北京召开的“建设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的基础上,建设部于2003年2月13日,发出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2.1.2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EPC总承包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受到业主方的青睐,其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 固定总价和工期EPC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固定总价和工期,这主要和EPC产生的背景密切相关。此外,由于EPC模式通常与融资有密切关系,融资人通常要求项目成本有一定的确定性和前瞻性,以保证融资金额的相对固定和安全。固定总价和工期这一特点对于EPC项目的管理特别是成本控制有很大影响17。首先,由于总价固定,投标和签订合同时总价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此时项目没有详细的设计方案和图纸,只能依据在建的同类型工程和经验来定价,投标人要考虑到成本、风险和利润,因此对承包商投标报价和投标管理要求很高。其次,中标后谈判时间较长,固定总价合同投标,谈判的过程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并且十分重要。因为当谈判价格确定后就很难索赔。例如不良地质条件之类的未知因素在普通FIDIC合同中很明确不是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属于索赔的范畴,而在EPC合同条件下是由承包商承担的。这使得承包商在谈判期间争取更有利的价格和工期,为应对完全固定的硬性规定时保证利润。最后,固定总价合同和工期还导致项目实施过程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的难度加大,在FIDIC合同中,工程质量的变更是可以构成索赔的,但在EPC模式下,总价一旦固定就很难索赔。索赔机会的减少无疑会增加EPC承包商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的管理难度。2 承包商承担更大风险业主在选择EPC总承包模式的合同时,承担的风险就会减少,以下三项在EPC合同条件下转移给了承包商承担。(1)雇主使用或占用永久工程的任何部分,合同中另有规定的除外;(2)因工程任何部分的设计不当而造成的,而此类设计是由雇主的人员提供的,或由雇主所负责的其它人员提供的;(3)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不可能预见且无法合理防范的自然力的作用。EPC合同条件下,承包商要承担的远多于其他合同条件下的风险,这无疑增大了承包商顺利实施工程的难度。EPC项目实际操作中承包商要承担几乎全部工作量和报价风险,承担对业主要求的理解负责,以及现场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等风险。3 没有工程师第三方与传统的采用独立的“工程师”管理项目不同,EPC明显特点就是合约中没有咨询工程师这个专业监控角色和独立的第三方。此外,业主代表对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监控进度,对承包商的监管很弱,业主实际参与项目的力度很小。2.2 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2.2.1不同的适用范围传统模式主要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涉及到复杂设备采购和安装的较少。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分别把设计和施工任务交给不同的承包商来完成,并且他们的工作都是依次进行的。当项目选择传统模式时,专业设计一般不会非常复杂,整个项目中设计工期所占比例不高,施工工期较长,所占比例也较高。传统模式下,项目规模可大可小,技术要求也不严格,业主对工期的要求一般不会特别苛刻。EPC总承包模式一般适用于大型工业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冶金、电力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的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这类工程中,设备和材料总投资比例较高,采购时间长,许多设备需要单独订制。鉴于这种情况,缩短这类大型项目的工期十分重要,因此采用EPC模式,在设计的同时进行设备材料的采购,并且设计与施工交叉进行,从而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周期。2.2.2 不同的招标方式与组织关系传统模式往往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施工招标,并且在招标阶段业主给出比较详尽的设计资料,以便潜在承包商做好投标准备工作。这种情况下,参与投标的承包商会比较多,相互竞争会比较激烈,会有利于业主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业主自己组成管理机构,和工程监理单位一起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协调设计方和施工方的关系。图2-1是我国传统建设模式下建设各方的合同与组织关系图:图2-1 我国传统建设模式的合同与组织关系Fig 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 and 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ode in China资料来源:文献18绘制EPC模式下,在招标之前,业主只能给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等,还无法给出较为详细的设计图纸,同时,EPC项目规模大,专业技术复杂,项目风险较高。所以在工程实践中,EPC项目业主往往会采取邀请招标或议标等招标方式,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商讨解决。很显然,这样的模式会降低承包商之间的竞争性。图2-2是EPC模式下建设各方的合同与组织关系图18:图2-2 EPC模式下合同与组织关系图Fig 2-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 and organization under EPC mode资料来源:文献18绘制2.2.3 不同的风险承担方式传统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在风险分担一般遵循两个原则:最有能力的控制风险的一方承担风险,合同各方对因己方工作人员失责造成的风险负责;在发生不可抗力和不可预见因素的情况下,风险一般由业主来承担。所以,业主和承包商将合理的分配风险。在EPC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全部由承包商来完成,业主希望承包商来承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业主过失风险往往也要求承包商来承担,例如承包商要对合同文件的准确性和充分性负责,业主不会承担合同文件中的遗漏、错误或不一致的风险。与传统模式相比,EPC项目承包商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必定会提高报价中风险费的比例。如果承包商具有较好的控制风险的能力,就能最大限度的将报价中的风险费转化为利润。这样,高风险为承包商带来了高利润。对于业主方,虽然EPC模式下承包商投标报价中风险费较高,但由于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可以统筹安排整个项目过程,因此导致工程总投资相对于传统模式反而更低一些,同时,由于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全部由承包商负责,会大大的缩短建设工期。在工程实践中,应视承包商和业主双方风险处理能力来确定如何风险分担。在EPC模式下,业主不能既不想承担风险,也不愿接受承包商报价中较高的风险费,从而选择能力不强的承包商。2.2.4 不同的项目管理方式传统模式下,业主一般负责项目管理。如果业主自行管理,则需要业主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大多数情况下,业主方缺乏较为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或管理经验,则会在项目实施中,委托一个项目管理公司或工程咨询公司,作为“工程师”来代替业主执行管理的任务。在EPC模式下,业主只负责提出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功能要求和设计标准,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全部交给承包商负责,业主只需要对文件进行审核,按照合同约定按计划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即可,并不需要介入具体的工作。因此,业主方的项目管理任务下降很多,只需要向承包商委派一位代表监督工程进度即可。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主要对比特征如表2-1所示:表2-1 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特征的对比总结Table 2-1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eatures between EPC contract model and traditional model对比要素传统模式EPC模式适用范围房屋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适用范围广泛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如石油、化工、电站等主要特点设计、采购、施工交由不同的承包商承担,按顺序进行EPC总承包商承担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有序交叉进行设计的主导地位难以发挥充分发挥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的协调由业主协调,属外部协调由总承包商协调,属内部协调工程总成本比EPC模式高比传统模式低投资效益比EPC模式差比传统模式好设计和施工进度控制协调和控制难度大能够实现深度交叉招标形式主要采用公开招标主要采用邀请招标和议标承包商投标准备工作相对于EPC模式比较容易比较困难,工作量大承包商招标竞争竞争性强竞争性弱风险分担方式双方共同承担主要由承包商承担业主承担的风险较高较低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承担风险小承担绝大部分风险对承包商专业要求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设备需要很高的特殊的技术、设备承包商利润空间相对于EPC模式较小相对于传统模式较大业主参与管理深度参与较深参与较浅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代表工程师业务代表资料来源:自行编制2.3 EPC模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2.3.1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1 公路工程项目一般属于线性工程公路工程的建设路段的跨度从几公里到几十公路、数百公路,施工路线跨越山川、河谷等,其中还包括很多不良地质地段,如滑坡、软基、冻土、高填深挖等路段,难以避免地形复杂路段。这使得公路工程建设看似简单,实际却比一般土木工程复杂的多。地形的多变使得公路路基施工复杂,结构物施工也因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经常导致变更,工期延长、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难度加大。2 公路工程项目构成复杂一般公路工程项目的单位工程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互通立交工程、沿线设施及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各单位工程中工程内容差异很大,如桥梁工程,随不同的桥梁,施工技术差异大。这决定了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复杂性和管理的综合性。3 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大公路工程项目形体庞大,施工过程多,工作面有限,决定了其工期长,高速公路的施工工期通常在2-5年;此外,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露天作业多,工期长意味着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风险。天气也是不可忽略的不确定性因素,例如某项目中含有大量的土方工程,长时间降雨将会带来很大影响。4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公路工程投资大,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一般从2000万元到4000万元,有时甚至更高,一条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的巨大,由此可见一斑。巨大的资金投入关系着项目的成功。为了保证其建设的实现,需要更高质量的工程管理,以确保项目的工期、成本、目标的实现。5 项目参与人员多公路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参与的人员众多。这些人员来自不同的参与方、不同的专业,并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工作,主要包括业主、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各类承包商(包括设计、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咨询人员等。他们往往是通过合同和协议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项目。才外还涉及行使建设工程项目监督管理权力的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6 项目管理极其重要因为公路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参与人员多等因素,使得工程的项目管理尤为重要。2.3.2公路项目应用EPC总承包模式的现状近20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8年,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作出了加快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要大力发展公路项目等交通运输工程。客观现实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公路工程的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交通建设已相当发达、且多己定型。目前,美国有铺砌路面的公路己超过640万公里,高速公路近7万公里,城市建设己具规模19。因此.早已将重点转移到交通管理方面。而我国的公路工程项目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的建设阶段。改革开放多年来,国家在区域运输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但由于公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投入资金巨大,其建设速度十分缓慢。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因此,我国的高速公路等交通工程急需大力发展。伴随着公路工程的发展,各种工程承包模式也被运用于其中,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虽然在水电、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应用还比较少。EPC模式之所以能在这些领域广泛应用,是由于它们都具有能够开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国际化大公司,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具有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和项目管理全功能;建立了与设计、采购、施工全功能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融资能力强;项目管理技术与水平高;较为先进的的工艺、工程技术。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适应于EPC总承包模式的以下特征:(1)公路工程发展势头强劲;(2)公路施工企业素质提高;(3)工程总承包市场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不断健全;(4)公路项目建设周期长、经济型高、规模大、涉及面广等特征。从以上这些特征可以看出,目前的公路工程项目也符合EPC总承包模式的适用条件。第三章 项目成本控制理论3.1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项目范围,质量,工期,价格,管理水平。项目管理范围界定了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项目范围界定了成本发生的范围和数额。而质量决定了项目成本水平,通常,质量水平较低,项目成本就越低。如果质量要求定位高,则在完成项目时需要采用更好的资源,耗费更长的时间,成本也越高。但是,质量水平低到无法使项目投入正常使用,经常发生故障,则总的成本反而上升。工期也影响着项目成本,工期越长,不可预见的因素越多,风险越大,成本越高。价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项目范围确定的情况下,资源价格高,成本提高。因此,项目在通货膨胀时期实施,成本往往较高。最后,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减少失误,降低成本。对于一个总承包工程项目,在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中,项目范围、质量水平、与工期是项目合同投标与签订过程中已经确定的硬性指标。项目施工过程中人、材、机已经设备的采购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较小。只有工程成本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是一个弹性较大的指标。所以一个工程项目利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尤其是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在EPC项目中,设计、采购、施工各个阶段影响成本的因素不同,所以相对应的成本控制也不尽相同。3.1.1设计阶段1 用人数量和政策现在我国的EPC项目中,如果总承包商没有特殊的要求,设计费通常参照国内公路规程来计算,设计成本比较容易估算。控制这部分成本包括控制设计人工时,设备的消耗以及设计院的各种材料。 由于我国最近几年一直大力发展EPC模式,国内项目的多年经验的积累,成本控制的难度和工作量都不再是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特点。在公路EPC项目中,设计工作包括项目选址、施工要求等。这些工作作为EPC合同中影响施工工期的重要因素,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下游环节工作如配套设施采购、建安施工等成本的高低。因此,在满足EPC合同工期、性能要求条件下选址成本最低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这一点越来越成为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2 与业主的合同依据在设计阶段,与业主的合同依据是设计院进行初步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布置等的依据文件,设计分包商如果能够很好的领悟总承包合同中的技术要求,运用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在项目设计方面为总承包商提供最佳设计方案,那就能很好的帮承包商控制总成本,又能满足EPC合同中的设计要求。3 变更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建设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的生产建设过程,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随机因素和模糊因素,同时,施工参与方包括安装公司、监理公司等各个分包商,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变更也是很自然的现象。变更影响项目的内容包括设备选择、价格调整等,设计商如何理解变更的缘由,帮助总成本上进行更有效的成本控制。3.1.2 采购阶段(1)设备、材料的价格和消耗。这个直接关系到材料费的成本。降低材料成本费的关键,一是要紧把采购询价关,多向几家供货商询价,比较购买;订货过程要公开透明,防止吃回扣等现象发生。第二、如果需要购买进口材料、设备,需要仔细研究我国的关税政策,及时办理免税手续,降低成本。如果进口量大,可以考虑直接从国外供货商订货,减少中间商的倒手,节省费用。第三、加强现场管理,节约用料,防止浪费。(2)工程量的设计。设计、材料的采购数量和规格是设计院根据总承包合同的要求而制定、提供。所以,设计审查要严格把关,从上游环节就降低采购材料的成本。(3)交货期。交货期对成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可能存在的拖期罚款(如果合同中有规定),而且由于交货拖期会导致工程整体进度的拖期,从而引起保证总工期所发生的赶工费用等。3.1.3 建筑与安装施工阶段(1)工程量。如果土建施工的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英语牛津版 (深圳&广州)七年级上册(2012秋审查)Unit 5 visiting the moon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
- 2024中电信数政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外科复习试题有答案(一)
- 绿色未来:建筑创新之路
- 绿色生活与气候变迁
- 2024北京顺义区四年级(下)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龙舟赛的文化演进
- 【历史】湖南省常德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试题(解析版)
- 2025软件开发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国内餐饮企业厨师劳动合同范本示例
- 2024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解读报告
- 智慧旅游平台运营方案
-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SHT3012-2011
- 《断层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版口腔癌术后口腔冲洗技术培训课件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非金属矿山(初级)安全生产实务试题及答案指导
- 五年级上册数学培优奥数讲义-第17讲 不定方程
- 2024新版英语英语3500个单词分类大全
- Unit8 Bens first trip to Beij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五年级下册
- 摔箱测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