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1部分专题6世界现代史主题19名校名师预测.docx_第1页
安徽省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1部分专题6世界现代史主题19名校名师预测.docx_第2页
安徽省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1部分专题6世界现代史主题19名校名师预测.docx_第3页
安徽省2019届中考历史复习第1部分专题6世界现代史主题19名校名师预测.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主题十九一、单项选择1某同学学习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共同主题是(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 成立华约组织A两极格局的形成B霸权主义的推行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区域集团化的加快21949年9月,美国、英国、法国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联占领区则在同年10月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又称东德,首都为东柏林。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D)A两极格局形成B社会意识形态差别B帝国主义挑衅D美苏冷战对峙320世纪80年代,不少美国人认为“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唯一最大威胁来自另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日本”。这主要是因为日本(C)A推行军国主义B成为政治大国C经济实力猛增D推行明治维新4他的“新”政策猛烈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他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他”是(C)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5据统计,19601976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共有628家西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被当地人民接管。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B)A国际政治格局变更B民族独立运动高涨C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D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崩溃6(2018潜江)下表反映了中国外交(A)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在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A.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B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D加强我国与主要大国的联合7纪录片辉煌中国创新活力中说:在中国,每三个手机用户,就有两个在使用移动支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反映了中国充分应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出现的(A)A计算机网络技术B电讯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内燃机技术8右图反映了当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是(C)被酸雨毁坏的树林A经济混乱B资源匮乏C环境恶化D贫富分化二、辨析改错9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马歇尔计划既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改正:将“马歇尔计划”改为“杜鲁门主义”。【】(2)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改正:【】(3)1990年埃及独立,标志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宣告结束。改正:将“埃及”改为“纳米比亚”。三、活动与探究10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冲突对抗】材料一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摘自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反映了这场“战争”带来的哪些影响?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材料二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2)材料二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利益经济化采取了什么措施?由合作走向对抗。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或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马歇尔计划。【缔约结盟】材料三图一图二(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图一: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或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图二:欧盟的成立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合作共赢】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刘全智“冷战”史材料五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摘自新华网(4)材料四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五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