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ppt_第1页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ppt_第2页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ppt_第3页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ppt_第4页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马春文、张东辉编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 1 1 第一节节 资资本与经济发经济发 展 一. 资本的含义 二. 资本匮乏与贫困 三.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2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评价:资本被看作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这 是从资本的生产关系属性特征来定义的。 一. 什么是“资本”? 3 3 在现现代经济经济 学中,凡用于生产产. 扩扩 大再生产产或能提高生产产效率的物质质(包括 这这种物质质的载载体)都可称为为“资资本”。 现现代经济经济 学的观观点: 4 4 人力人力资资资资本:本:人类类自身在经济经济 活动动中获获得收益的能力, 这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劳动 力质质量,它可以用劳动劳动 者的数量与 质质量的统统一来表示。 现现代经济经济 学对资本的分类 物物质资质资质资质资 本本:在一定时间时间 内用来生产产其他产产品(消费费品 和投资资品)的物品,如机器设备设备 . 厂房和其他建筑物, 运输输工具等等。 金融金融资资资资本本 5 5 资本是生产活动中的几个基本要素之一。 很多时候,即使不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只要 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也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 和生产效率,物质资本被认为是一国经济发展 的基本动力之一。 二. 资资本匮匮乏与贫贫困 资本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6 6 贫困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 收入低下,而导致了经济增长停滞和人均收 入低下的原因是资本匮乏和投资不足,因此 ,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是实现经 济起飞和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 早期的发展经济理论的观点: 7 7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纳克斯(1953) 观点: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 键因素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论 8 8 一国由于经济经济 不发发达,人均收入低,低 收入意味着人们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费, 很少用于储储蓄,从而导导致了储储蓄水平低,储储 蓄能力低,低储储蓄能力会造成资资本形成不足; 资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导致生产规产规 模难难以扩扩. 劳劳 动动生产产率难难以提高,低生产产率造成低产产出, 低产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收入 低低资资资资本形成本形成低收入低收入”恶恶性循环环; 供给给方面的恶性循环: 9 9 发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 低购买购买 力和低消费费能力,低购买购买 力导导致投资资 引诱诱不足,投资资引诱诱不足又会造成资资本形成 不足,低资资本形成使生产规产规 模难难以扩扩大. 生 产产率低下,低生产产率带带来低产产出和低收入, 这样这样 ,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收入低低资资资资本形本形 成成低收入低收入”恶恶性循环环。 需求方面的恶性循环: 1010 两个循环联环联 系起来:即使有了储储蓄,也会因 为为投资资引诱诱不足而难难以消化储储蓄;另一方面 ,即使有了投资资引诱诱,也缺少储储蓄可以用来 投资资。这样这样 ,这这两个恶恶性循环环相互联联系,很 难难被打破,因而发发展中国家长长期贫贫困是难难以 改变变的。 1111 认为认为 由于分工能够够提高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为为 了实实行劳动劳动 分工,资资本主义义的企业业家必须须要 有购买购买 厂房. 公寓和原材料的资资金和在产产品销销 售前支付工人工资资的资资金。这这些资资金就是亚亚当 斯密所谓谓的资资本存量。随着资资本存量的增加 ,劳动劳动 分工会得到扩扩大。因此,资资本积积累量的 大小是经济经济 增长长率高低的关键键。 三. 资资本形成与经济发经济发 展 亚亚当斯密: 1212 哈罗罗德-多马马模型的资本理论。 马马克思的劳动劳动 价值论值论 和剩余价值值理论论强调 资资本对对生产产的重要性。 1313 “大推进进”理论论 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 关于资资本形成在经济发经济发 展中作用的理论论 1414 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生产率和 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 工业。 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 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 投资。如果仅仅在个别部门进行小规模投资,是 不可能走出困境的。 工业化的实现路径: 1515 他认为认为 ,资资本的供给给是不可分的,比如基 础设础设 施是互相依存紧紧密联联系在一起的。交通. 通讯讯. 供水. 电电力. 学校. 医院等等都必须须达 到一定的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发挥 作用。这这就要 求投资资要达到一定规规模才能同时时建成这这些基础础 设设施,工业业化也因缺少基础设础设 施条件而难难以实实 现现。 资资本的不可分性 1616 企业规业规 模过过小,企业间业间 彼此提供的外部 效应较应较 小,企业业的获获利能力很低。罗罗森斯坦 一罗罗丹认为这认为这 是一个难难以超越的阶阶段。他认认 为为他的“大推进进”理论论是建立在生产产函数的 不可分性上,具有科学的依据,而且只有达到 一定规规模才会带带来外在经济经济 效应应。 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 1717 对“大推进”理论的批评 : 很难难找到一个国家是通过过全面. 大规规模的 投资资推进进工业业化进进程的。 在现实现实 生活中,基础设础设 施相互依存,互为为 条件并不必然导导致一定要全面大规规模的投资资, 反而应该应该 是逐步分阶阶段地来完善。 1818 观点:发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贫困之 间间的恶恶性循环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长率高的特 点,必须须首先保证证足够够高的投资资率以使国民收 入的增长长超过过人口的增长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 得到明显显提高,这这个投资资率水平即“临临界最小 努力”,没有这这个最小努力就难难以使发发展中国 家的国民经济摆经济摆 脱贫穷贫穷 落后的困境。 “临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论: 莱宾斯坦(Leibenstein,H) 经济落后与增长 (1957) 1919 第一,需要克服由于生产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产 生的规规模的内在不经济经济 。因为为企业业必须须保持一 个最低的生产规产规 模,才能获获得经济经济 效益。 进进行临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 2020 第二,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备外在的相互依 存关系而产产生的外在不经济经济 。一个企业为业为 了 生产产产产 品,必然要向其他企业购买业购买 原材料等 ,因此,一个产业产业 的存在就要求与它有依存关 系的其他产业产业 的存在。 进进行临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 2121 第三,当一个国家处处于收入仅够维仅够维 持生 存的最低均衡水平时时,收入如果增加,人们们 生活条件改善了,将促使死亡率迅速下降, 但人口出生率并不随之下降,反而可能有所 上升,结结果是人均收入水平并无提高。因此 ,必须须通过过大量投资资,使收入增长长冲破这这 个障碍。 进进行临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 2222 第四,为为了在经济经济 体系中形成一种机制 ,促使发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续发挥 作用,形成持 久的发发展,则则初期的投资资努力就必须须达到或 超过过某一最低限度。 进进行临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 2323 莱宾斯坦认为莱宾斯坦认为: : 发发展中国家资资本形成的规规模都小于经 经 济济起飞飞所需要的临临界最小数量。 2424 为为什么发发展中国家的这这种低收入均衡陷 阱难难以冲破呢? 观点:观点:提高收入的力量提高收入的力量 VS VS 压压压压低收入的力量低收入的力量 经济经济 增长长中所存在的这这两种力量既相 互依存又相互对对立,因为这为这 两种力量受不 同因素支配。 2525 提高收入的力量是由上一期的收入水平 和投资资水平决定的,压压低收人的力量是由 上一期的人口增长长和投资规资规 模决定的。只 有当收入水平超过过人口增长长速度时时,提高 收入的力量才能大于压压低收入的力量,人均 收入水平才会大幅度提高。 提高收入的力量提高收入的力量 VS VS 压压压压低收入的力量低收入的力量 2626 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现实 : 压压低收入的力量往往大于提高收入的 力量 收人增长长滞后于人口增长导长导 致人均收 人难难以打破低水平的均衡 提高收入的力量提高收入的力量 VS VS 压压压压低收入的力量低收入的力量 2727 提高收入的力量提高收入的力量 VS VS 压压压压低收入的力量低收入的力量 对策建议: 在经济发经济发 展的初始阶阶段只有通过过大规规模的投 资资,才能使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压压低收人的力量 。 还还要具备备一些制度和人文条件,如人们观们观 念 的更新,形成追求利润润,能承当风险风险 的意识识,适 宜企业业家成长长和投资资盈利的社会环环境等等。 2828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起飞飞”理论论: 罗斯托 (Rostow,W.W.) 经济成长的阶段(1960) 传统社会 为起飞创建前提 起飞(起始阶段) 成熟 高额消费 追求生活质量 2929 实现经济实现经济 起飞飞的三个条件: 第一,要有1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 第二,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 第三,要有制度上的保证。 3030 第一个条件是首要的。 根据罗斯托的分析,假定人口年增长率 为11.5,投资与产量之比为3:5:1 ,要使国民生产净值增长2,必须有105 的积累率,要使国民生产净值增长3, 必须有125的积累率。 3131 以上理论论都强调调了资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对经济发 展 的重要性,这对这对 于认识发认识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经济现 状及摆摆脱贫贫困是有启发发意义义的。经济发经济发 展史 也证证明,在经济经济 极度落后,科技不发发达,人 力资资本匮匮乏的发发展中国家,资资本形成对对于推 动经济动经济 增长长的确非常重要。 小结:小结: 3232 麦迪森(Maddisom,A)在19501965 年的15年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平均为5.55,其中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35,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0 ,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55。 (二)资资本形成对经济对经济 增长贡长贡 献的实证实证 分析 3333 纳迪利(Nadiri,M)研究的结果是在发展 中国家,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资本和劳动 投入量的增加,其中主要是劳动投入量的增加 。 3434 中国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对中国19521982年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因素 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资本增长的作用为50 57,劳动增长的作用约为2731,技术进 步的作用是1619。 分析所采用的生产产函数模型为为: 为技术进步因子 3535 国别 劳动增长作用 资本增长作用 技术进步作用 百分 点 百分 比 百分 点 百分 比 百分 点 百分 比 中国(1952-1982年 ) 原苏联苏联 (1965-1975 年) 美国(19461956 年) 日本(1952-1996年 ) 韩韩国(1966-1976年 ) 3.08 1.91 0.63 1.45 2.52 30 24 17 15 24 5.22 1.00 0.42 1.93 5.65 51 13 12 20 54 1.87 5.03 2.60 6.11 2.24 19 63 71 65 22 国别比较: 3636 发发展中国家资资本形成的作用之所以突出, 是因为为在经济发经济发 展初期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 发发展道路,选择选择 的是优优先发发展重工业业的赶超 发发展战战略。 只有重视视技术进术进 步,实现经济实现经济 增长长方式 由粗放向集约约型的转变转变 ,才能真正实现实现 高效 的经济经济 增长长。 实证研究的结论:实证研究的结论: 3737 斯密在国富论中就阐述了物质资本积 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的观点。 李嘉图则认为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 动力。 穆勒在其著作中再三强调资本积累。 20世纪中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更是强化 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大推进进”理论论,“临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论 ,“起飞飞”理论论等 (三)正确认识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838 首先,从实实践来看,很多发发展中国家的储储 蓄率或投资资率都很高,但并没有实现经济实现经济 上的 起飞飞。 资本决定论的局限性: 其次,一些实实施高积积累高投入发发展战战略的 国家,由于长长期忽视视技术进术进 步,导导致资资源利用 效率低下,形成了高投入低产产出的粗放式经济经济 增长长方式。 3939 第三,片面强调调物质资质资 本形成,使人 们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资资本存量的增长长,而忽 视资视资 本的合理配置。 最后,片面强调调物质资质资 本投资资,使一 些发发展中国家政府忽视视人力资资本投资资。使 物质资质资 本与人力资资本比例失衡,成为长为长 期 制约发约发 展中国家经济经济 增长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 4040 第二节节 资资本形成的来源 一. 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 二. 储蓄与资本形成 三.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4141 储蓄不足 一. 初始资本与资本形成 农业剩余 4242 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所需的物质资本的方式 : 政府行政干预型:原苏联苏联 . 中国. 东东欧和 一些亚亚洲. 拉丁美洲等发发展中国家(城乡 隔离. 剪刀差等) 市场导向型:日本. 韩国等(土地产权等 )农业剩余 4343 1政府储蓄 政府储蓄可以转化为政府投资,从而产生资 本形成。 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两方面:公共投资支出( 资本支出)和经常性支出(消费支出) 政府储储蓄的是政府收入减去政府支出后的余 额额 二. 储蓄与资本形成 4444 企业储蓄是利润转化而来的。 企业将其利润用于投资时: 一方面可以维持原有的资本存量,这主要 指重置投资和折旧,通过购买新的机器设备替 换已报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