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UMTSRNS_IV_406_200912_故障排查指导手册NODEB类分册.doc_第1页
[信息与通信]UMTSRNS_IV_406_200912_故障排查指导手册NODEB类分册.doc_第2页
[信息与通信]UMTSRNS_IV_406_200912_故障排查指导手册NODEB类分册.doc_第3页
[信息与通信]UMTSRNS_IV_406_200912_故障排查指导手册NODEB类分册.doc_第4页
[信息与通信]UMTSRNS_IV_406_200912_故障排查指导手册NODEB类分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附录UMTSRNS_IV_406_200912故障排查指导手册(NODEB类分册)课程目标:l 指导ZXWR RNS(V4.00)NodeB类故障的排查l 介绍ZXWR RNS(V4.00)相关NodeB相关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过程,并给出典型案例目 录第1章 常见故障现象41.1 常见故障现象4第2章 业务方面52.1 R99业务以及公共资源相关问题52.2 DPA业务82.3 UPA业务9第3章 传输方面143.1 以太网传输故障143.2 E1/T1传输相关的典型告警143.3 OMCB无法接入NodeB16第4章 管理维护184.1 版本加载异常18第5章 单板硬件部分215.1 防雷器故障215.2 环境温度高215.3 Ir光口光信号丢失235.4 设备温度高245.5 时钟告警265.6 时钟参考源降质相关故障265.7 时钟参考源相关故障285.8 室内防雷箱故障355.9 室外防雷箱故障365.10 RRU 工作异常37第6章 附录386.1 检查单板是否上电386.2 光模块光纤可用性排查方法426.3 SAO上跳线说明426.4 HSPA相关文档446.5 PMS性能测量分析45第1章 常见故障现象& 知识点l 本手册将故障分类为:业务故障、传输故障、管理维护故障以及硬件故障。1.1 常见故障现象表 1.1-1 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分类故障表现形式业务故障2.1 R99业务以及公共资源相关问题52.2 DPA业务82.3 UPA业务9传输故障3.1 以太网传输故障143.2 E1/T1传输相关的典型告警143.3 OMCB无法接入NodeB16管理维护故障4.1 版本加载异常18硬件故障5.1 防雷器故障215.2 环境温度高215.3 Ir光口光信号丢失235.4 设备温度高245.5 时钟告警265.6 时钟参考源降质相关故障265.7 时钟参考源相关故障285.8 室内防雷箱故障355.9 室外防雷箱故障365.10 RRU 工作异常3743 第2章 业务方面& 知识点 l总体分析排查问题的定位思路,要以硬件、配置、协议的顺序进行。首先要保证硬件的正确运行,配置以及软件版本的正确性,最后定位到业务的流程。在业务的流程定位中按照接口的协议栈结构,从底层到高层,逐层排查,逐段排查。以信令跟踪为主,结合关联日志定位。在信令跟踪的时候,注意传输网络层和无线网络层的信令跟踪相结合,综合分析。同时在排查过程中,要把握先易后难的顺序,把最容易排查或者容易替换的部分先排除,保证后续分析是在正确的场景下进行,不致于无的放矢。2.1 R99业务以及公共资源相关问题2.1.1 小区建立失败【问题现象】NBAP消息显示,小区建立失败消息。【常见原因】1. 硬件异常,包括各单板以及RRU。2. RNC和NodeB参数配置不一致 3. RNC资源异常。【处理步骤】1. 查看当前告警与历史告警,如果存在RRU、FS、BPC单板异常告警,通过复位、掉电重启、或者更换单板进行恢复。2. 查看RNC和NODEB两侧的小区配置是否一致,主要对比CELLID,LOCALCELL-ID,CELL-POWER,BAND等参数。2.1.2 RNC主动发起小区删除【问题描述】RNC主动发起小区删除。【常见原因】1 RRU/RSU、BPC、FS单板状态异常2 IUB口传输状态异常3 RNC资源异常【处理步骤】1. 查看当前告警与历史告警,如果存在RRU、FS、BPC单板异常告警,通过复位、掉电重启、或者更换单板进行恢复。2. 如果存在传输告警,首先要检查各传输连接是否可靠,阻抗是否匹配。传输承载网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3. 如果NODEB检查正常,要在RNC进行检查。2.1.3 公共传输信道反复删建【问题现象】公共传输信道建立完成后,随后又删除,然后再建立,如此反复进行。【常见原因】1 传输参数配置不一致问题【处理步骤】1. 检查RNC和NodeB相关传输参数配置是否一致。1) ATM传输,要求 对比两端ATM地址是否完全一致; AAL2状态是否正常。 PVC路径带宽以及路径组带宽是否受限, 2) IP传输 业务IP是否配置正确。 IP路径带宽以及路径组带宽是否受限2.1.4 UE无法正常注册【问题现象】终端收不到信号,无法正确注册。【常见原因】1. UE侧广播消息接收不到2. 随机接入过程不成功3. 核心网侧相关配置有问题【处理步骤】1. 确认手机的网络模式是否是WCDMA网络。2. 确认USIM是否已经放号。更换其他USIM卡进行测试,看是否正常接入。3. 观察LAC、RAC是否配置正确。4. 如果上述正常,检查所有公共信道的功率配置是否标配,特别要检查CPICH、BCH,是否有加载情况存在。5. 检查NODEB侧小区的射频连线是否是正常,且与实际连线一致。同时要注意主集分集的配置关系6. 如果都没有问题,按照2.1.5继续进行排查。2.1.5 手机无法正常业务【问题现象】手机信号很好,但是无法进行正常业务。【常见原因】1 RACH配置问题2 FACH配置问题3 小区半径设置。4 小区发射接收时延配置。5 小区功率配置是否正常。【处理步骤】1. 打开PMS,查看小区数字、模拟发射功率是否正行,上行RSSI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有外界强干扰。2. 在PMS小区测量中确认是否RACH包数据在增长,RACH CRCI数目是否增长。如果RACH正常增长,说明在无线侧没有问题。如果RACH包以及CRCI数据同步增长,说明上行错包问题导致。或者是RACH包无增长,则进入后续处理。3. 确认前导检测门限是否正常。单天线接收门限为-24,而双天线接收门限为-21.4. 打开PMS,启动小区测量任务,查看FACH数据包是否有增加或丢弃。一般情况下是RACH数据包增加1个,FACH数据下来3包。如果RACH包和FACH包同步增加,这有可能是NODEB的BPC单板DDR2内存出现问题,需要更换单板。5. 检查FACH的相关参数设置,保证功率、时间偏移、TOAWSTOWAE正确。同时要保证PCH与FACH的TOAWS、TOAWE是一致的,不然会导致下行寻呼不成功的现象。6. 小区半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小区的半径设置过小,而小区的下行发射功率覆盖过大,造成上下行覆盖范围不一致。如果UE在上行覆盖范围之外的区域,NODEB收不到上行消息。2.2 DPA业务2.2.1 HSDPA 下载速率过低或者掉沟【问题现象】DPA业务下载时出现下载速率过低情况【常见原因】1. 手机能力级2. 用户签约(上下行)3. 当前小区用户数4. 小区覆盖问题5. 激活集更新过程6. IUB口传输带宽7. 网络丢包问题8. 网口模式不匹配(补充)【处理步骤】1. 如果是速率一直上不去,达不到理想速率,要首先查看(U)SIM卡的签约情况,是否签约本身不正确。2. 查看HSDPA小区的配置,HS-PDSCH,HS-SCCH的码道数目是不是过小,以及HS业务配置的功率范围是否受限。通常情况下,一个码道承载速率为700Kbps。3. 打开PMS,启动HSDPA小区性能测试,查看小区下的HSDPA用户数是不是过多。4. 启动HSDPA UE性能测量,查看上报CQI是否过低(低于20),如果过低,说明下行覆盖很差,速率低是正常现象。5. 如果CQI正常,查看重传比例是否正常,如果超过10%,HSDPA的bler过高,说明无线条件不好。6. 查看HSDPA小区性能测试,查看小区的调度次数是否是500次,如果不是因为CQI不高导致请求数据不多,则是RNC侧下发数据不够。如果此时只有一个用户,那么UE的调度次数应该是500次/秒。7. 如果判定是RNC下发数据不充足,可以采用RNC侧灌包来查看是否可以达到理想速率。8. 如果此时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因为核心网侧网络层出现问题,需要核心网协助排除。也可以更换电脑,数据卡以及更新驱动程序。2.3 UPA业务2.3.1 HSUPA 上传速率低或者掉沟【问题现象】HSUPA业务上传时出现上传速率过低。【常见原因】1. 手机能力级2. 用户签约(上下行)3. 当前小区用户数4. 小区覆盖问题5. 激活集更新过程6. 网络丢包问题7. IUB口传输带宽【处理步骤】1. 首先要确定HSDPA业务能够正常工作,排除HSDPA业务造成的影响。主要排除方法见1.3.11. 登陆到PMS,查看小区测量中,第一接收带宽和第二接收带宽是否只相差3db左右,相差太大,会造成小区过载,导致UPA分配授权不够,UP速率波动。2. 查看PMS中,UE测量中SIR的值,一般10ms UE SIR为6db左右,2ms UE SIR为11.1db左右,SIR太大,会导致调度器分配授权波动。3. 查看PMS中,UPA小区测量,观察小区是否已经过载,如果小区过载,会导致调度器分配授权波动。4. 查看PMS中,UPA UE测量中,参数UPH、HLBS、TEBS的值分别是否为31,15/14、31/30,如果UPH的值过小,说明现在给UE可用的UPA功率小了,HLBS、TEBS的值小,说明UE缓存中数据量不够,这些都会造成UPA速率波动。5. 查看PMS中,UPA UE测量中参数HarqFail、第一次传输误码率、第二次传输误码率、第三次传输误码率是否过高,如果过高,UPA速率会低。6. 查看QXDM中下面的信息:首先看授权是否波动,再看UE的BLER是否很大,DTX是否很多,DPCCH的功率是否很大,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也会导致UPA速率低。第3章 传输方面3.1 以太网传输故障3.1.1 SCTP链路异常【问题现象】SCTP异常告警【常见原因】1 配置异常:如SCTP对应RNC IP配置错误或者VLAN配置错误2 网线接口错误, IP over E1配置时跳线或接线错误3 传输承载网异常4 RNC问题【处理步骤】1. 首先检查硬件连接是否正常。2. 检查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包括FE、全局port、IP、route、SCTP参数、SCTP流参数等)。1) FE传输时确认是否使用VLAN,使用VLAN情况下vlanid配置是否正确;2) PPP使用方式下确保E1/T1传输参数与对端一致以及E1跳线是否正确;3) RNC与NodeB SCTP参数是否一致;4) RNC与Nodeb SCTP流配置的NCP、CCP承载方式是否一致;3. 查看SCTP建链是否成功:通过LMT查看是否有SCTP断连告警或者通过SCTP信令观察查看是否进入了数据收发状态。3.2 E1/T1传输相关的典型告警3.2.1 E1/T1 LOS alarm【问题现象】LOS (Loss of Signal) 电信号丢失,接收端在连续的周期内没有检测到线路脉冲或者检测不到逻辑1,就会上报LOS告警。通常是因为E1/T1物理线路Rx故障或者断开,检测不到对端线路信号。【处理步骤】 检测E1线路物理状态。1. SA板是否插牢固;2. E1转接头是否松动;3. 转接头插针是否整齐完好,有无歪针、断针;4. E1线路对接处接头有无损坏,和对端接触是否良好;5. E1传输布线是否符合工程规范,有无承受外力; 6. 用E1自环线环回故障线路,如果告警恢复,检查对端E1线路。3.2.2 E1/T1 LOF alarm【问题现象】LOF (Loss of Frame) 帧丢失,E1的0时隙和T1时隙0的第一个比特是用来传输和恢复帧同步时钟信息,用来告诉接收端每一帧的起始,不能用来传输业务数据。如果E1/T1接收端不能帧同步,将导致数据帧丢失,上报LOF告警。【处理步骤】1. 线路两端E1、T1模式是否一致;2. 线路E1帧模式是否一致(复帧/双帧);3. E1/T1阻抗模式是否匹配;4. E1/T1线路附近有无数字设备干扰;5. 时钟信号是否正常。3.2.3 E1/T1 Remote Alarm Indication【问题现象】E1/T1 远端告警指示。RAI告警是由远端插入RAI标识比特发送后然后由本端检测到,本端上报告警,用来指示远端接收异常。后台上显示“远端接收故障”告警。【处理步骤】:1. Tx发送线路故障或者断开,检查Tx线路连接是否正常(参考LOS故障处理);2. E1帧结构是否匹配,线路两端必须同时工作在双帧或者复帧模式下,检查是否一致;3. 检查Tx线路是否存在大量误码。3.2.4 E1/T1 CODE SLIP alarm【问题现象】E1/T1 滑码告警。在数字通信中,两个数字交换设备的时钟速率差超过一定数值时,会使接收信号的缓冲存储器读、写时钟有速率差,当这个差值超过某一定值时就会产生滑码告警。【处理步骤】滑码告警是E1传输两端时钟频率不一致导致的,需要检查时钟信号是否正常稳定,有无时钟降质告警。3.2.5 E1/T1 link self-loop【问题现象】E1/T1 环回告警。如果收发线路误接、用环回线环回的情况下,驱动检测到线路存在环回就上报此告警,用来提醒和指示线路状态。目前只能对E1线路进行检测和告警。【处理步骤】1. 路Rx、Tx连线是否正常,是否有被环回线短接;2. 通过调试命令环回线路,请在shell 上输入“e1loop 0”进行解除软件环回3.2.6 E1/T1 LIF Alarm of Near-End Receiving Link【问题现象】网管上查询IMA链路状态为近端可用,远端不可用.统计该站历史告警每天均排在top10故障站点中,基本上间隔2分钟上报告警:Sscop信令链路连接中断 (514)E1/t1 Ima组处于非工作状态 (508)【处理步骤】1. 从基站光端机向RNC打环IMA链路,若无法环回即提示IMA链路近端可用,远端不可用.(正常情况下应该都是激活状态.)2. 从SDTA单板属性-子单元详细信息查看E1时隙正常,说明从SDTA可以收到信号.3. 在基站光端机向基站打环,LMT上查询E1可以环回. 4. SDTA单板环回诊断测试,IMA链路2可以环回,说明SDTA对应的该时隙正常.在诊断测试中对SDTA单板某个时隙的E1进行自环测试方法:1) 选中该E1对应的SDTA单板-RNCCPU2) 右键-执行即时测试-测试类型:WRNC单板环回测试环回类型:IMAB板上IMA芯片M28529的环回 操作类型:启动IMA组环回 打开基站对应的IMA组配置,填写芯片编号和中继号/IMA号该环回是对基站IMA组的环回,相当于对该站4条IMA链路的环回.5. 注意测试完成后,执行停止IMA组环回.6. 联系贝尔传输侧处理后,从基站光端机向RNC打环可以环回,但是传输放通后仍然存在E1/t1 链路ima帧同步丢失(lif) (507)告警,IMA链路2不可用.7. 工程队到基站对RNC硬环回,IMA链路2可以环回,放通后仍不可用.更换SA板后,传输恢复正常.3.3 OMCB无法接入NodeB【问题现象】OMCB接入NodeB时,提示失败或者超时。【常见原因】1. IP配置有问题2. 没有相应路由或配置错误3. FTP服务器配置有问题4. 防火墙设置阻塞5. 前台是否已经启动【处理步骤】1. PC机器上的到RNC的路由是不是添加正确。2. 检查FTP服务器是否设置正确。3. 检查检查电脑和OMM里是否添加路由.4. 查看前台是否正常启动。5. 检查防火墙的设置,是否阻止了OMCB的连接。第4章 管理维护4.1 版本加载异常4.1.1 规格世下载失败【问题现象】 规格包下载失败【常见原因】电子盘中存在垃圾文件,导致版本下载空间不够【处理步骤】通过telnet登录CC板,输入命令:dosFsShow “/ROOT/”,查看电子盘剩余空间大小是否能够容纳一个规格包空间,如果空间确实不够,则需要删除前一个规格包的一部分文件.如下图。2.通过cd “/ROOT/sw1”或cd “/ROOT/sw2”命令切换到目的目录,然后ll命令显示目录中的版本文件,如果在这两个目录下有“*.swv”文件,则可以删除。其中“*”号一般是数字。一般来说,都是删除一些占用空间比较大的文件,直到空间足够放置需要更新的规格包为止。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图104.1.2 规格包激活失败,提示有数据/软件正在同步【问题现象】 规格包激活失败提示“规格包激活失败,原因”【处理步骤】 等待备CC板同步软件完成。从后台查看备CC板的当前状态,如果备CC板的状态里不包含同步态,表示备板已经完成同步,此时可以进行规格包激活操作。4.1.3 规格包切换失败,提示有数据/软件正在同步【问题现象】 规格包切换失败【处理步骤】 等待备CC板同步软件完成。从后台查看备CC板的当前状态,如果备CC板的状态里不包含同步态,表示备板已经完成同步,此时可以进行规格包切换操作。第5章 单板硬件部分5.1 防雷器故障【问题现象】LMT界面中看到防雷器告警:Lightning Arrester Alarm At Indoor Lightning Protection Box(1536)告警【处理步骤】1. 先通过后台检查室内防雷箱对应告警输入干接点配置是否正确:断开告警。如果配置错误,纠正。2. 检查室内防雷箱是否真的出现告警:打开防雷箱门,观察内部各防雷模块是否有红色指示灯亮。如果都是绿灯亮,说明防雷箱内部各防雷模块正常。3. 检查外接告警设备侧连接线缆:SA引出来的线缆,从干接点输入插头跟外接告警设备断开。用万用表测试外接告警设备侧一对故障干接点,如果通说明外接设备侧正常,否则检查这部分线缆是否断线或与防雷箱接线端子连接故障。4. 检查SA侧连接线缆:SA引出来的线缆,从干接点输入插头跟外接告警设备断开。短路SA侧一对故障干接点,通过后台看故障是否消除,如果没有消除检查这部分线缆是否断线或与SA连接是否可靠。5. SA单板在插槽内是否松动6. 拨打故障投诉电话,并提交收集的定位信息。5.2 环境温度高【问题现象】从EOMS界面中看到环境温度高的告警: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High(1500)【处理步骤】1. 是否有防尘网,如果没有请直接转下一步定位;如果有请检查防尘网是否堵塞,如果堵塞,请清洗防尘网;如果防尘网未堵塞或清洗后过一段时间(5分钟)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2. 是否为BS8900,如果不是请直接转下一步定位;如果是请检查是否有热交换器告警,如果有,请热交换器故障处理指导解决;如果没有热交换器告警或热交换器故障处理后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3. 安装在机房,请检测机房的空调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排除机房空调问题后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4. 如图1,单击“EOMS维护导航树-地面资源-环境监测”,检查“上限”是否设置为50。如果不是,请将“上限”修改为50,告警消失说明“上限”设置不当;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5. 如图2,单击“DMS维护导航树-诊断与测试-环境监控信息查询”,右键点击“SA-13”,选择“开始测试”,查询“控制层进风口温度”。如果“控制层进风口温度”小于50,告警未消失,请拨打故障投诉电话,并提交收集的定位信息; 6. 如果“控制层进风口温度”大于50,请更换风扇控制模块FA。告警消失,说明风扇控制模块FA温度传感器故障; 图1 EOMS环境监测门限配置图2 DMS环境监控信息查询5.3 Ir光口光信号丢失【问题现象】从OMCB界面中看到该告警信息从LMT界面中看到该告警信息:Ir optical port has LOS alarm(Ir optical port ID: 2)【处理步骤】1. 在LMT中检查拓扑结构是否配置了该RRU,如果没有配置该RRU ,请配置;否则下一步。2. 检查RRU是否上电,方法:用手触摸RRU的四周以及机架,如果是太阳直射RRU,请触摸RRU的背光面和四周。RRU上电了会有明显的热量,否则就没有上电。如果确认RRU已经上电,告警没有消失,请下一步3. 将eBBUB的FS接口板上光口的收发光纤倒换一下。如果故障消失,说明光纤插反。如果工程上已经用的是防反接的光纤,则不存在光纤插反的可能。可以不作这步处理。否则下一步4. 用一根备用光纤连接FS告警光口的Tx和Rx进行光纤环回,如果告警没有消失,说明是FS侧的光模块坏了,请更换光模块。否则下一步5. 确认RRU侧的光纤是接到RRU的光口1,而不是光口2。RRU的光口2不支持连接到eBBUB6. 确认RRU光纤与光模块接触良好。室外光纤的接触问题一是可能螺圈没拧紧,二是这个接口不支持盲插,需要大致对齐了再插,歪着硬插也能拧上,但会有问题。正确接法如附图,注意螺圈和接口。7. 将备用光纤更换到故障RRU上。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是光纤坏引起的故障。8. 更换RRU的光模块。如果故障消失,说明是RRU的光模块损坏引起的故障5.4 设备温度高【问题现象】从LMT界面中看到该告警信息: Device Temperature is High(1502)【处理步骤】1. 是否有环境温度高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High(1500)告警,如果有请按故障工程检查单-环境温度高E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High处理;如果没有或者按上述处理后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2. 是否有风扇告警,如果有,请直接更换FA;如果没有或者更换FA后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3. 掉电复位SA单板,待SA单板正常运行后查看告警是否消失。告警消失,请拨打故障投诉电话并提交收集的定位信息;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4. 如果当前SA单板正在承载E1或者T1业务,请根据当前业务重要性选择是否进行第5步操作,否则直接转第6步操作。5. 更换SA单板,待SA单板正常运行后查看告警是否消失。告警消失说明是SA单板温度传感器故障;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6. 拨打故障投诉电话,并提交收集的定位信息。基于NB.V4.00.100b3及之后版本的检查步骤:1、 是否有环境温度高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High(1500)告警,如果有请按故障工程检查单-环境温度高Evironmental Temperature is High处理;如果没有或者按上述处理后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2、 是否有风扇告警或FA温度传感器告警,如果有,请直接更换FA;如果没有或者更换FA后告警未消失,请继续往下定位。3、 拨打故障投诉电话,并提交收集的定位信息。图1 掉电复位5.5 时钟告警【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下面告警信息:时钟严重告警(AD9516失锁),并伴随FS反复软复位【处理步骤】1. 在OMCB后台中查看当前告警,CC是否有serdes时钟告警。如果有serdes时钟告警,说明CC上的时钟有问题,请往下一步:2. 重新插拔CC板,如果CC上serdes时钟告警仍然存在,请往下一步:3. 更换CC板,如果CC上serdes时钟告警消失,而此时FS上AD9516时钟告警也消除了,说明更换前的CC板有问题。否则,说明 FS 上的时钟或者背板存在问题,请往下一步:4. 插拔FS板,看AD9516时钟告警能否消除?如果告警依然存在,请往下一步:5. 更换FS板,看AD9516时钟告警能否消除?如果告警依然存在,请往下一步:6. 将更换前的那块FS板插入其它正常运行的机框去,如果FS出现AD9516时钟告警,说明FS存在问题;反之,说明背板存在问题。5.6 时钟参考源降质相关故障5.6.1 告警子码BITS 2MBps clock is degraded【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下面告警信息【处理步骤】1. 查看E1线缆接口是否接触不良, 如果没插紧则插紧线缆;2. 检查/更换E1线缆;3. 更换SA,同时查看一下SA的背板插槽是否有插针弯曲或者断掉的情况;4. 检查外部参考时钟是否正常。5. 更换告警的CC单板; 5.6.2 告警子码Link clock on board is degraded【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下面告警信息【处理步骤】1. 检查时钟参考源配置是否与规划的站点参数一致;2. 查看E1线缆接口是否接触不良, 如果没插紧则插紧线缆;3. 检查SA是否插紧;4. 检查/更换E1线缆;5. 更换SA,同时查看一下SA的背板插槽是否有插针弯曲或者断掉的情况;5.6.3 告警子码BITS 2MHz clock is degraded【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下面告警信息【处理步骤】1. 检查前面板时钟同轴电缆是否连接到对端的参考源设备;2. 检查对端的参考源设备是否正常;3. 更换外部的时钟同轴电缆;4. 更换告警CC单板;注:目前只有CC2单板支持BITS 2MHz,CC0和CC1不支持BITS 2MHz。请首先检查CC单板是否支持BITS 2MHz。5.7 时钟参考源相关故障5.7.1 告警子码internal GPS clock reference is lost【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下面告警信息图 5.1 Clock referenct source is lost(internal GPS clock reference is lost)【处理步骤】两块CC都告警,一直未恢复;1. 检查CC是否支持GPS2. GPS避雷器或者GPS天线损坏;3. GPS馈缆未接好。4. 检查时钟参考源配置是否正确; 5. 检查/更换GPS避雷器或者GPS天线,重点检查GPS接地是否符合工程规范; 6. 检查/更换GPS馈缆。注:目前CC0和CC1单板支持GPS, CC2单板不支持GPS。请首先检查CC单板是否支持GPS。图 5.2 CC board图 5.3 GPS接收机到面板的跳线 表 5.1 单板支持GPS配置的检查单序号检查步骤1.检查面板丝印,如果丝印的是CC2单板, 则不支持GPS。请更换为CC0单板或者CC1单板。2.检查故障单板,如图 5.2红色方框1所示。如果该位置未焊GPS模块, 则更换带有GPS模块的单板。3.检查图 5.2红色圆框2所示,查看板上GPS天馈接口到面板的跳线如图 5.3是否已经连接,并确认SMA接口是否已经拧紧。图 5.4 典型的GPS工程示意图 表 5.2 GPS天馈通路检查单序号检查步骤1.设备开电,拧下GPS天线蘑菇头,用万用表测量上图 5.4(1)处馈线的芯与皮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在55.7V之间则OK,否则进行下一步2.拧下上图 5.4(2)处的馈线,用万用表测量上图 5.4(2)处避雷器N头的芯与外壳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在55.7V之间则OK,否则进行下一步3.检查图2红色圆框2所示,看板上GPS天馈接口到面板的射频短线是否已经连接4.拧下上图 5.4(3)处的跳线,用万用表测量上图 5.4(3)处CC单板面板上SMA头的芯与外壳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在55.7V之间则OK,否则进行下一步5.拔出CC单板,观察CC单板内部的GPS跳线是否插好,即下图中红圈内的接头,如果未插好,则插好之后CC上电,重复步骤3,如果是插好的则更换CC。图 5.5 DMS GPS卫星信息查询界面 表 5.3 DMS工具诊断GPS参考源丢失故障检查单序号检查步骤1.电脑网口与CC单板ETH2相连。2.使用DMS接入,在菜单“诊断与测试-GPS卫星信息查询”,右键点击CC-1开始测试,可以在下面的卫星图上看到CC-1单板上GPS天馈的通断情况,以及收星情况。同样点击CC-2可以查看2号槽位的CC的GPS搜星情况。3.查看图 5.5 标识1处, 如果是绿色的圆点, 则表示天馈正常,无开路和短路情况。如果是红色圆点,则将鼠标移到原点上,看具体原因是开路还是短路。并按照表 5.2对天馈进行检查。4.查看图 5.5 标识2处,检查以绿色为底色的卫星数量卫星的数量。1)如果数量为3颗或者4颗,则需要检查天线的位置是否满足是否满足中兴通讯GPS工程解决方案。 检查馈线长度和接地是否满足满足中兴通讯GPS工程解决方案要求。2)如果数量超过4颗, 仍然存在告警, 则按照故障定位指导书进行定位, 并提取故障信息。3)如果绿色卫星数一直为0,并且可见卫星数目不为0, 请按照步骤1)进行检查。无法排除故障, 则返回上层检查单。5.7.2 告警子码BITS 2MBps clock is lost【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如下告警信息【处理步骤】1. 检查时钟参考源配置是否与规划的站点参数一致;2. 检查时钟线缆是否是连在第8路E1上。必须确保参考源是接到第8路E1上, 其他路E1就算连上了也无效;3. 查看E1线缆接口是否接触不良, 如果没插紧则插紧线缆;4. 检查SA是否插紧;5. 检查/更换E1线缆;6. 更换SA,同时查看一下SA的背板插槽是否有插针弯曲或者断掉的情况;7. 检查外部参考时钟是否正常。5.7.3 告警子码Link clock on board is lost【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如下告警信息【处理步骤】1. 检查时钟参考源配置是否与规划的站点参数一致;2. 检查是否存在关联告警“E1/T1 LOS (Loss Of Signal) alarm”或者“E1/T1 LOF alarm”,如果存在关联告警,则按照这些告警的处置意见进行处置, 先消除关联告警再来处置本告警3. 检查是否连接的是配置的E1连线。4. 查看E1线缆接口是否接触不良, 如果没插紧则插紧线缆;5. 检查SA是否插紧;6. 检查/更换E1线缆;7. 更换SA,同时查看一下SA的背板插槽是否有插针弯曲或者断掉的情况;8. 更换告警的CC单板;5.7.4 告警子码BITS 2MHz clock is lost【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如下告警信息【处理步骤】1. 检查时钟参考源配置是否与规划的站点参数一致;2. 检查前面板时钟同轴电缆是否连接,是否连接到对端的参考源设备;3. 按照表 5.4检查CC单板是否支持BITS 2MHz;4. 检查对端的参考源设备是否正常;5. 更换外部的时钟同轴电缆;6. 更换内部的X6到前面板的连线如图 5.6,图 5.7所示;7. 更换CC单板;图 5.6 CC board图 5.7 X6到面板的跳线 表 5.4 单板支持BITS 2MHz配置的检查单1. 检查面板丝印,如果丝印的是CC0或者CC1单板, 则不支持BITS 2MHz。请更换为CC2单板。2. 检查故障单板,如图 5.6红色方框1所示。如果该位置有焊GPS模块, 则更换无GPS模块的单板。3. 检查图 5.6红色圆框2所示,查看板上GPS天馈接口到面板的跳线是否已经连接,并确认是否SMA接口已经拧紧。5.7.5 告警子码IEEE1588 clock is unuseful (link x)【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如下告警信息图5-2图5-3图5-4【处理步骤】1. 检查关联告警:Ethernet light and electricity lose,如果存在此告警(如图5-2),依据此告警处理建议进行处理。消除此告警1分钟后再继续处置本告警;2. 如果该站点已经配置SCTP参数,查看是否存在关联告警:SCTP association is interrupted.。 如果存在该告警, 则按照该告警的处置意见进行处置。关联告警消除之后, 再继续处置本告警。3. 检查外部交换网VLAN是否与NodeB配置的一致(如图5-3);4. 检查是否配置FE端口(Ethernet parameter,IP parameter),确认IP clock parameter中IP ID指向的是FE端口(IP over Ethernet),而不是PPP(IP over PPP);5. 检查Ip Clock parameter中的sequence是否大于3,若大于3则需要删除该条参数,重新配置,使sequence小于3.(图5-4)6. 在NodeB端ping配置的服务器IP,看是否能够ping通,若ping不通则检查网络配置;7. 检查时钟参考源配置是否与规划的站点参数一致,重点检查Ip Clock parameter中的Sync server ip Address(该NodeB所连接的GIPI的IP地址),gateway address(NodeB端的网关IP,老版本中没有这个选项) 是否与规划的一致;8. 检查RNC的版本是否支持IP时钟,GIPI单板的epld版本是否正确。5.8 室内防雷箱故障【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如下告警信息: Circuit Breaker Alarm At Indoor Lightning Protection Box(1537)【处理步骤】1. 先通过后台检查室内防雷箱断路器对应告警输入干接点配置是否正确:断开告警。如果配置错误,纠正。2. 检查室内防雷箱断路器是否真的出现告警:打开防雷箱门,观察内部断路器是否断开。如果没有,用导线将故障空开辅助遥信端子短接,如果故障消失说明空开辅助遥信端子故障,更换。否则,SA输出与防雷箱之间的干接点互连线缆有问题。3. 检查防雷箱告警连接线缆接头:看看防雷箱告警输出信号输出端子与BBU干接点转接线缆的连接是否松脱?4. 检查SA输出线缆:SA引出来的线缆与SA插座连接是否松动?SA引出来的线缆与其它转接线缆连接是否松动?5. SA单板在插槽内是否松动?插牢。5.9 室外防雷箱故障【问题现象】从LMT界面看到如下告警信息:Outdoor Lightning Protection Box Alarm(1538)【处理步骤】1. 先通过后台检查室外防雷箱对应告警输入干接点配置是否正确:断开告警。如果配置错误,纠正。配置干接点是否跟实际连接的干接点一致?2. 检查干接点连接器是否生锈、松动,线缆是否有损伤拉断等情况。3. 检查室外防雷箱是否真的出现告警:打开防雷箱门,观察内部防雷模块是否有红色指示灯亮。如果是绿灯亮,说明防雷箱防雷模块正常。如果是红灯亮,说明防雷箱防雷模块失效,更换防雷箱。4. 检查告警连接线缆:使用防雷箱附带的内六扳手打开防雷箱,检查RRU干接点线缆与防雷箱告警输出端子连接是否松脱? 5. 检查RRU干接点接口:RRU干接点线缆与RRU干接点插座连接是否松动?6. 拨打故障投诉电话,并提交收集的定位信息。5.10 RRU 工作异常【问题现象】RRU无法启动或者出现下列告警:1) Ir光口光信号丢失2) RRU LOS/LOF告警3) Ir光口底层校验误码【处理步骤】2. 检查光纤、光模块是否完好,且未插反,检查光模块是否为规定的1.25G。3. 检查FS板是否存在问题4. 拓朴结构是否配置正确,包括要检查上级端口号以及下级端口是不是与应实际相相符。第6章 附录6.1 检查单板是否上电6.1.1 PM电源是否上电的检查:检查步骤检查结果1、系统正常运行中,观察PM电源的RUN指示灯是否在闪烁?是,表示PM电源已经上电;否,进行下一步检查。是/否2、重新插拔PM电源的电源线,观察PM电源的RUN指示灯和ALM指示灯是否至少有一个灯闪烁一段时间(5秒左右)?是,表示PM电源已经上电;否,进行下一步检查。是/否3、先拔掉PM的电源线,然后从机架上把PM电源拔下来,最后再重新插上PM的电源线,观察电源内部是否有指示灯常亮?是,表示PM电源已经上电,否,PM电源没有上电,进行下一步检查。是/否4、检查PM单板的电源线是否插反?是,更正电源线的方向,检查结束。否,进行下一步检查。是/否5、更换PM电源,观察故障是否恢复?是,表明是电源的问题,记录相关现象,返回单板,检查结束。否,表明应该是电源线或者电源的问题,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线和电源,检查结束。是/否6.1.2 CC单板电源是否上电的检查:检查步骤检查结果CC单板是否上电的通用判断方法为:观察CC单板前面板右侧的“RUN”和“ALM”灯以及左侧的24共8个绿色指示灯,其中任意一个指示灯是否常亮或者闪烁?是,表示CC单板已经上电;否,表示CC单板未上电。是/否1、在确保PM电源已经上电的情况下,观察CC单板是否已上电?是,流程结束;否,进行步骤2检查。是/否2、接入PM串口,开始记录串口打印,然后进行步骤3检查。是/否3、重新插拔CC单板,观察CC单板是否上电?是,流程结束;否,进行步骤4检查。是/否4、将故障CC插入另一个槽位,观察CC单板是否上电?是,判断为背板或者电源故障,流程结束;否,进行步骤5检查。是/否5、把不上电的CC拔出,插入一块正常的CC,观察CC单板是否上电?是,判断为CC单板故障;否,进行步骤6检查。是/否6、更换一块正常的PM电源,观察正常的CC是否上电。是,进行步骤7检查;否,进行步骤8检查。是/否7、将正常的CC拔出,插入原来不上电的CC,观察CC单板是否上电?是,判断为原来的PM电源有故障,流程结束;否,判断为原来的PM电源与CC单板均有故障。是/否8、更换一个EBBUB机框,插入原机框的所有单板,观察CC单板是否上电?是,判断为原来的EBBUB机框有故障,流程结束;否,表明为其他原因,暂无检查手段,流程结束。是/否6.1.3 FS单板电源是否上电的检查:检查步骤检查结果1、 系统正常运行中,观察FS单板前面板的RUN指示灯是否常亮?是,表示FS单板PP电源已经上电,检查结束;否,进行步骤2检查。是/否2、系统正常运行中,观察FS单板前面板的CST指示灯或者SCS是否常亮?是,表示FS单板已经上电;否,进行步骤3检查。是/否3、重新插拔FS单板,等单板稳定后(等待23分钟左右,FS单板有可能与CC单板同步软件,),看FS 单板是否重新上电?是,表明故障已经排除(故障为单板没有插紧),检查结束;否,进行步骤4检查。是/否4、更换一块FS单板,观察FS单板是否可以正常上电?是,表明是原FS单板的故障,进行步骤5的检查;否,表明不是FS单板的问题,进行步骤7的检查。是/否5、把故障FS单板插回出故障的槽位,观察FS单板前面板的ALM和RUN指示灯是否至少有一个闪烁一段时间(5秒钟)?是,表明FS单板的MP电源已经上电,进行步骤6检查;否,表明FS单板的MP电源没有上电,此时记录LMT后台所有告警,检查结束。是/否6、观察FS单板前面板的ALM和RUN指示灯是否一直在交替闪烁(超过5秒),交替闪烁之后SCS,CST等灯会点亮?是,表明FS单板正在与CC单板同步MMC软件的版本,PP电源正常,检查结束。否,表明PP电源上电有问题,此时记录LMT后台的所有告警,更换FS单板,检查结束。是/否7、使用LMT后台,观察出故障的槽位是否配置了FS单板?是,表明不是软件配置的问题,进行步骤8检查。否,表明软件没有配置FS单板,属于正常现象,重新配置FS单板即可,检查结束。是/否8、更换一块CC单板,观察故障是否排除?是,表明是CC单板的故障,检查结束;否,表明是其它原因,进行步骤9的检查。是/否9、更换一块PM电源,观察故障是否排除?是,表明是PM电源的故障,检查结束;否,表明是其它原因,进行步骤10的检查。是/否10、更换一个EBBUB的机框,观察故障是否排除?是,表明是背板的问题,检查结束;否,表明是其它原因,此种情况暂时无检查手段,检查结束。是/否6.1.4 BPC单板电源是否上电的检查:检查步骤检查结果1. 系统正常运行中,观察BPC单板前面板的RUN指示灯是否常亮?是,表示BPC单板PP电源已经上电,检查结束;否,进行步骤2检查。是/否2. 系统正常运行中,如果检查BPC-5单板(以LMT后台显示的位置为准),请把BPC-6槽位清空(检查BPC-6,把BPC-7清空;检查BPC-7,把BPC-8清空;BPC-8无法检查),观察8号槽位上的BPC单板内部是否有指示灯闪烁或者常亮(可以参考图4)?是,表示BPC单板的PP电源已经上电,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