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姓 名 毛韦清 学 号 2012210124 所在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领域 学科教学(生物) 指导教师 张萍教授 填表日期 2013年9月 第10页 共6页填 表 说 明一、本报告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填写。经导师及培养学院批准后,送研究生处。二、本报告为学位档案内容,需长期保存。研究生必须按照格式要求,认真填写。三、本报告各栏目均可另加附页。四、本报告一式三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处各一份。论文开题报告拟定论文题目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研究以潍坊市某城区中学为例开题报告地点生化大楼B202开题报告时间2013年9月14日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选题的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学生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多,我国中学生的闲暇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尤其是高中学生)并不一定使闲暇生活的质量得到提高,在与部分学生的访谈中经常听到学生表示假期更累,闲暇无暇。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闲暇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急需展开的活动。目前,闲暇及闲暇教育问题正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对闲暇生活的内容、方式及意义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就高中学生而言,如何在某一具体学科,尤其是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则仍然是个空白。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与闲暇生活的关系,探讨对高中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必要性,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的可行性,并对在生物教学中进行闲暇教育的策略或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期望对学科教学中渗透闲暇教育的推广有所指导。选题的意义:1.有助于生物学科在闲暇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是人的思想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因而也是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重要时期,生物学科是进行闲暇教育的优势学科,通过探索生物学科中闲暇教育的切入点及实施方法,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学科教学中进行闲暇教育的理论依据,促使生物学科教学在对学生的闲暇教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2有助于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对闲暇教育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闲暇意识和闲暇价值观,同时形成一定的闲暇技能,在面对生活中众多生物问题时能够科学地做出正确决策,形成较高地生物科学素养。3有助于学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闲暇技能,使学生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在闲暇中学习,在闲暇中享受,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2. 同类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外关于闲暇教育的研究进展国外对于闲暇教育的研究起源较早,闲暇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就有所体现,并为后来闲暇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闲暇教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闲暇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地发展。闲暇教育研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研究则应以美国为代表并分别在上世纪30年代末期 和60年代以后出现了两次高潮。美国闲暇教育发展的两次高潮时间足以看出闲暇教育的发展背景之一是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而这一增多现象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所以在美国闲暇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对于闲暇教育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1965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当代成人教育和闲暇问题的国际会议标志着闲暇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新课题。1967年日内瓦欧洲娱乐会议上充分肯定闲暇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1984年,自由时间与闲暇世界研究大会在巴黎由世界闲暇与消遣学会主持召开,“利用闲暇时间和教育”是本次会议的重要中心议题之一。1995年12月通过的联合国大会5081号决议中也明确指出“闲暇活动可以成为正规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在实施闲暇教育的过程中,美国的中学学校为学生的闲暇文化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场所,设置了相应的选修课程培养他们闲暇生活的能力和意识,除此之外,户外教育、环境教育也是美国闲暇教育实施中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学校成为美国对中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基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美国通过多种措施引导家长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闲暇教育,使家庭成为闲暇教育的基本场所,而社会公共系统、继续教育机构为闲暇教育提供重要的辅助力量。国内关于闲暇教育的研究进展受“小人闲居为不善”的传统价值观的影响,闲暇教育的研究在我国得不到重视,直到近代蔡元培先生的崇尚自然、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的新教育主张和陶行之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中有了明显的体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受外来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人们开始注重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加之世界各国闲暇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闲暇教育开始起步发展。1983年,于光远先生就提出了休闲文化的有关问题,继而他又倡导创立了休闲文化研究策划中心,因而引起诸多人士对闲暇教育的重视。我国关于闲暇教育研究的早期主要翻译国外资料,大多是美国关于闲暇教育的著作,对我国现代闲暇教育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一般认为,1987年张新民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是闲暇教育研究成为我国教育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标志。随后的二十几年,闲暇教育在我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对于公众的闲暇生活状况调查、闲暇意识和闲暇观念的培养、闲暇教育的时机、场所、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大量的论著、文章或报告。其中庞桂美、裘指挥等教育专家在中小学生闲暇教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讨。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中学生闲暇教育一般解释为:闲暇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能够由某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次,闲暇又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支配自由时间进行自由活动的心境。而此种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自由活动即为闲暇活动,这些活动完全由个人支配主动进行,而不存在某种外力的压迫,即必须去做的压力,因此,闲暇具有三个特性:自由性、个人性和情感性。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掌握科学利用闲暇时间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素质进一步提升的教育活动。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学术或应用价值、预期达到的水平受高考的影响,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功利主义倾向,而对生活教育的作用效果微小。如果从 “引入闲暇意识”这个角度出发,让教学少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多一些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爱,让学生少一些身心的疲惫,多一些收获智慧和愉悦情感的乐趣。本研究即是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下提出的,主张将闲暇意识引入到生物教学中,一方面希望为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改善提供一点改革思路,另一方面旨在于呼唤生物教学真切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与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本文第一部分引言部分通过查阅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命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研究着重阐述学科教学中闲暇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闲暇”、“闲暇生活与课外活动”、“闲暇教育”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生活教育理论” ;第三部分是对学生闲暇现状及闲暇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高中学生的闲暇时间、活动内容、方式、场所及伙伴等,从而分析高中学生目前的闲暇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原因。问卷调查高中教师的闲暇活动内容、是否有闲暇意识、对学生闲暇时间及闲暇活动内容、方式等的了解情况;有无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闲暇生活指导的渗透,渗透闲暇教育的时机、方式等。访谈部分家长和老师,向家长了解:家长本身的工作职业、闲暇时间的多少、闲暇活动的内容;是否注意孩子有无闲暇时间?如何指导孩子利用闲暇时间?如何评价自家孩子的闲暇活动质量?对教师的访谈主要是为了了解其对闲睱教育的认知、态度及自身对学生闲暇教存的实施情况;对学校层面推进实施闲暇教育发展的促进措施等。第四部分针对调查情况分析闲暇教育实施中的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第五部分进行高中生物教学中闲暇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的初步探讨。学术或应用价值:高中阶段是人的思想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通过对闲暇教育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闲暇意识和闲暇价值观,同时形成一定的闲暇技能,在面对生活中众多生物问题时能够科学地做出正确决策,形成较高地生物科学素养。通过培养学生闲暇技能,使学生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在闲暇中学习,在闲暇中享受,从而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的重要时期,生物学科是进行闲暇教育的优势学科,通过本研究调查高中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现在问题及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生物学科中闲暇教育的切入点及实施方法,为广大生物教师提供学科教学中进行闲暇教育的理论依据,促使生物学科教学在对学生的闲暇教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预期达到的水平目前,我国闲暇研究内容已经比较丰富起来。对于公众的闲暇生活状况调查、闲暇意识和闲暇观念的培养、闲暇教育的时机、场所、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大量的论著、文章或报告。以闲暇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对近13年的文献进行搜索发现: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含相关文献约5430篇。对于学科教学中闲暇教育的研究文献资料较少,主要集中于语文、历史等人文科学学科的教学中,而生物学教学中的闲暇教育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查到。本研究将对高中生物教学中闲暇教育的渗透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深入高中生物学课堂,探讨相关方法,力求使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参考价值。4. 论文研究进度(包括文献阅读、研究调查、理论分析以及论文撰写、初稿定稿时间等)起止时间具体内容和要求201302-2013.03查阅文献,收集资料2013.03-2013.04研究调查,进行分析,确定内容2013.04-2013.09撰写初稿5. 经费预算(包括:开支项目的名称、各项所需金额)经费预算及来源开支项目名称金额(元)经费来源查阅文献,收集资料300问卷调查,访谈7006. 主要参考文献(须列出作者、专著、论文、期刊名称、出版日期等)1裘指挥,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3,(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4周煦.中外闲暇教育思想及闲暇教育研究回眸J.教育研究,2006,10:87.5张洁.美国闲暇教育的发展与启示D.河北大学,2000.6张洁.美国闲暇教育的发展与启示D.河北大学,2000.7潘冷云.现代生活与现代教育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启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8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理论组.陶行知教育思想讲话M.江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9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山版社,1991.10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1裘指挥,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3(8):15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第46卷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22.13于贤辉.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闲暇教育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1-282.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1.16 刘能镛.论闲暇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0(17).17 裘指挥,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3,8.18冉晓萍.城市初中生闲暇生活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2.19 敬菊华,张珂.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0 班华,胡寅生,郑述峰.中学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2.21 于光远、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4422美J曼蒂L奥杜姆著,叶京等译.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春秋出版社.1989,8.23 张新平.关于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87,2:69-71.24 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理论组.陶行知教育思想讲话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1-22.25马惠娣,张竞安.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6龚斌著.中国人的休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7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陈鲁直.民闲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汁.,2004.29柴毅龙.畅达生命之道养生与休闲M. 昆明:云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