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_第1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_第2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_第3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_第4页
2012优化方案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三节《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三节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课堂互动讲练 经典题型探究 第三节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基础知识梳理 知能优化演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一、受力分析 1概念 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 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_, 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先分析_,然后按接触面分析接触力(弹力、摩 擦力),再分析其他力(电磁力、浮力等),最后分析 已知力 基础知识梳理 示意图 重力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思考感悟 v0一定是平衡状态吗? 提示:不一定因为v0时a不一定等于0.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三、共点力平衡的几条重要推论 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_,方向_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 力大小_、方向_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 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_,方向 _ 相等相反 相等相反 相等 相反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1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 课堂互动讲练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整体法隔离法 概念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 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 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 围物体分隔开的 方法 选用 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 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 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 注意 问题 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 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隔离受力较 少的物体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2)假设法 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 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 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2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 的作用力混淆 (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 其来源,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 中生有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 (4)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 只画出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 或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 分解 (5)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 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 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 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特别提醒: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为防止漏力 或添力,分析的顺序一般是先分析场力,再分析接 触力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 (2011年辽宁沈阳测试)如图231所示,两个等 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 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 ) 图231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A3个、4个 B4个、4个 C4个、5个 D4个、6个 解析:选C.对物体A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两个 力: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水平力F 和B对A的摩擦力,即物体A共受4个力作用;对物 体B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3个力作用:重力、地 面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 :水平力F和A对B向右的摩擦力,即物体B共受5个 力的作用,故答案C正确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二、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 1方法 (1)力的合成法 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 力必定跟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可利用力的平行四边 形定则,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 数学知识求解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3)力的三角形法 物体受同一平面内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处于平衡时, 可以将这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矢量三 角形;即三个力矢量首尾相接,恰好构成三角形, 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必为零,利用三角形法,根据正 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可求得 未知力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2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目要求,恰当选取研究对 象,在平衡类问题中,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 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还可以是几个物体 相互连接的结点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图 (3)利用平衡条件建立方程并求解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特别提醒:(1)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利用力的分解 法或合成法比较简单 (2)解平衡问题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尽可能多的力与坐 标轴重合,需要分解的力尽可能少,物体受四个以 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即时应用(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 (2009年高考山东卷)如图232所示,光滑半球 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 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 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 系正确的是( ) 图232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2011年广东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233所 示,质量为m的正方体和质量为M的正方体放在两 竖直墙和水平面间,处于静止状态m与M相接触 的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不计一切摩擦,求 :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例例1 1 图233 经典题型探究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1)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 (2)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 【思路点拨】 求解此题应注意以下三点: (1)整体法分析受力,利用平衡求水平面对正方体M 的弹力; (2)隔离m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 (3)列平衡方程求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解析】 (1)以两个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 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水平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大小为FN(Mm)g. (2)对正方体m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34所示 把FN2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有FN2cosFN1 FN2sinmg. 解得FN1mgcot. 图234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答案】 (1)(Mm)g (2)mgcot 【规律总结】 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 化对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在不 涉及内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有时即使求解的是 系统外力,也必须采取隔离法分析,如求解本题的 墙面对正方体m的弹力时,就采用了隔离法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变式训练1(2010年高考山东卷)如图235所示, 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 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 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 受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正确的是( ) 图235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AFNm1gm2gFsin BFNm1gm2gFcos CFfFcos DFfFsin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解析:选AC.对于m1、m2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受力 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知: 水平方向:FfFcos 竖直方向:FNFsinm1gm2g. 由以上两式得FfFcos,FNm1gm2gFsin, 正确选项为A、C.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满分样板 13分)物体A的质量为2 kg,两根 轻细绳b和c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 体A上,在物体A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角 的拉力F,相关几何关系如图236所示,60. 若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范围(g取 10 m/s2) 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例例2 2 图236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思路点拨】 本题可以利用解析法和正交分解法 进行分析,通过列出的平衡方程求出绳b和绳c的拉 力表达式,若要使两绳都伸直,则必须保证两绳的 拉力都大于或等于零,进而求出F的极值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解题样板规范步骤,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作出物体A的受力分析图如图237所示,由平衡 条件得 FsinF1sinmg0 (2分) FcosF2F1cos0 (2分) 图237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经 典 题 型 探 究 知 能 优 化 演 练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第2章 相互作用 返回 【名师归纳】 解决临界问题,必须在变化中 去寻找临界条件,即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 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