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n一:中国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n二:中国文化是大陆农耕型文明,迥异于游牧文明 和海洋性商业文明。前者注重于勤劳踏实,爱静而 乏动;后者倾向于巧思进取,爱动而恶静。 n三:中国文化是内倾型文化,注重传统继承而略于 革新变动,凝聚力强而缺乏外向型拓展。 n四:中国文化是政治伦理型文化,即重心在于构建 和谐的人文伦理,比较忽略自然科学的探讨;注重 血缘地缘亲疏远近之关系而忽于信仰、法则之建立 。即:伦理代宗教,亲疏越法则。 第一讲: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n五:中国文化是感性型文化,略于理性归纳而强于感性认知,故中国有技术 而乏科学。 n推荐参考书目及版本(经典另列) 1、梁漱溟著 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2、阴法鲁 许树安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史(共三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3、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北京) 1994年版 4、吕思勉著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版 5、王力等著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曹顺庆主编中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7、雷海宗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 8、常乃悳著中国文化小史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版 若无这些版本,其他出版社也可参看 第二讲:孔子与传统中国经典 n一: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 n1、中国第一个普及文化知识的教育家 n2、中国第一个大力整理古文献的文献学家 n3、中国第一个不遗余力宣扬人本主义的思想 家。思想核心是“仁”,仁之本源在“孝”,“仁孝 ”之外化形式乃“礼”。 n4、中国唯一的两千多年被崇奉为正统思想的 政治家(其思想和行为虽多次被扭曲,但其依 然是儒学思想的“通天教主”。) 二、中国传统经典(略举) n1、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 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 、孟子、孝经、尔雅 n2、前四史:史记、汉书、三国志 、后汉书(中国古代正史者二十五史,其他为:晋书、宋 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魏书 、周书、北齐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 史、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 n3、诸子:老子、庄子、韩非子、 荀子、孟子等等 n4、集(文人和学者的著作集合体,繁富不列) 第三讲: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改变和发展 n一: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的思想 n董仲舒之思想是顺应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受到了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采纳和运用,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孔子的 人本主义的平等思想和个人主体尊严要求,尤其是使儒学从此带 有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 n(一)、天人合一之君权神授:“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与人相副。”“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 于天子。”(春秋繁露) n(二)、以阴阳五行构建宇宙人世之秩序:董仲舒认为:宇宙由 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等“十端”构成。十端 通过五行“相生相克”,演变出和谐完整的宇宙人事有序同构 。这就明确了自先秦以来就存在的“天人合一”论。如果说,先秦 孔孟儒学是以人情化的伦理亲情为其主要特色,那么,董仲舒则 是以神学化的天人观念为显著标志。而且对于封建统治的更迭用 五行相生相克进行了合理解释。(五行:木、火、土、金、水。 顺位相生,隔位相克。) 第三讲: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改变和发展 n(三)、明确提出“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 独尊和君权至上理论体系。“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秩序的永恒道德规范。“三 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他主张“天 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汉书董仲舒传),这就使得儒、法思想相 结合。他强调统治者必须阴阳相兼,德刑并用,认为天道有阴阳,人道也有阴阳。“君 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三纲五常”的 封建道德观念,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一方面它继承了先秦崇尚忠孝仁义的思想, 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儒家学说与封建专制王权政治相结合。 n简评:孔子的原始儒家是充满理性色彩,“子不语怪、力、乱、 神”者也;也主张人格平等和思想平等,所谓“道并行而不悖”。 但是董仲舒的新儒家学说之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充满神秘色彩 ,也为君权独尊寻找到理论根据。故而董仲舒之后两汉经学成为 谶纬之学。(谶chn纬 :流行于西汉末和东汉时的一种神 学迷信,为当时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官方正统的社会思想。谶, 亦称“谶语”,是预决吉凶的神学预言。纬,亦称“纬书”,与经相 对,是假托神意篡改儒家经典的著作。) 第三讲: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改变和发展 n二:朱熹(公元1130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江西)人,生于 福建。朱熹的理学主要包括哲学义理和伦理道德学说。他继承了 二程学说,明确地阐述了“理”与“气”的关系,指出“理”乃万物之 源,“气”乃万物构成之材料;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 理”先于“气”,万物有万理,万理的总和就是“太极”,太极即“天 理”。他主张通过“格物”(追求事物之理)、“致知”(获得知识),以 天理为准则去认识客观事物,进一步阐释“存天理,灭人欲”,从 而把“理”和封建伦理关系进一步联系起来。朱熹在北宋理学的基 础上,用佛教与道教的思辨哲学充实自己的体系,成为宋代理学 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成为判断是非正误的标准,并在当时和后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著作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启蒙 和开科取士的必读书籍,具有与五经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社会地 位也随着封建统治者的提倡而步步提升,达到了仅次于孔孟的高 度。(详细内容可以参阅张立文著朱熹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 社 1998年版;另:吕思勉理学纲要上海书店影印 1988年 。) n 附:王阳明“心学”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 “心学”集大成者。 其学说继承陆九渊之心学并加以完善,与陆九渊并称“陆王心学”。他是我国 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 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巨大的影响 ,代表著作传习录。 其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与“知行合一”。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 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 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 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 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B、“致良知”与“唯求其是”。“良知”在孟子语中指不经后天学习即有的天生的是 非判断力和道德意念。王守仁则将良知改造为万能的本体和本源,即心应当 所属之本性,所以他把“格物”之“格”释为“正也,(而朱熹释“格”为“尽”。) 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 也。夫是之谓格”。(答顾东桥书)因此他大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 “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 。 名言略举: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 ,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第四讲:中国戏曲概说及京剧概要 n一、中国戏曲发展简况: n 汉代称“百戏”,后最著名者谓“参军戏”,皆是铺陈故事梗概 以取乐而已,非正式戏曲。南宋之际,以南曲演唱而形成的“南 戏”可谓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与此同时,北方开始形成 以“诸宫调”和“院本”为基础的北杂剧。元代杂剧达于顶峰,涌现 了如关汉卿、王实甫等著名戏曲家。明清杂剧衰落,而以南戏为 基础的传奇发展进入高峰,涌现了牡丹亭、桃花扇、 长生殿等名作,这些标志着中国古典戏曲的高峰。 n 明传奇有四大唱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后 来发展为各种地方戏。其中昆山腔到清代发展为昆曲,解放后则 称为昆剧现在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 n 清初地方戏出现了四种声腔:弋阳、徽调、二簧、秦腔,它 们互相融合,最后弋阳腔兴盛起来,广为传播,入京后(徽班进 京)和当地语言结合,变成了新的声腔京腔,以后京腔风行 全国,形成了京剧。 第四讲:中国戏曲概说及京剧概要 n二、中国戏曲的特点: nA、抒情性。这与西方的戏剧和印度的梵剧区别很大。它们叙事 性很强。 nB、写意性。舞台设计以及语言、动作都是虚拟化,以写意为主 。恰如中国书法和绘画一样,注重写意而非写实。 nC、程式化。从唱、念、做、打的安排,到生、旦、净、末、丑 的人物年谱,都具有模式化,可以轻易辨清情感和人物身份,以 至忠奸善恶。这和中国文化的感性化特征有很大关联性。 n中国戏曲的这些特征,最大优点就是:突破时空限制而更有效地 吸引观众进入戏曲情节来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从而共鸣效果极 佳。最大缺点是:代替观众思考过多,尤其是诗意化的大团圆结 局,缺乏对现实全面而深刻的真实揭示,容易使观众沉溺情感而 逃避现实。 n三、京剧(讲座) 第五讲:中国文化的多源性暨三星堆文化 一、中国文化是本土文化,而非外来文化。考古材料明证。我国古人类的 出现,考古界鉴定历史非常远古,如生活在山西省西南部芮城西北隅的中条 山阳坡的“西侯渡人”,距今有180万年前;生活在云南省北部元谋盆地东缘的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陕西“蓝田人”生活在距今8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 的“北京人”生活距今88万年至少69万年前。这些考古成就,证明了中国这块 土地上人类文明进化之早,是世界其他各地都无法比拟。中国文化有超越百 万年的文化根系,且一直发展至今。 二、中国古文化源头的多样性。 (一)、考古证明:无论旧石器文化还是新石器,中国东西南北都有古文化遗址出土。 (二)、传说证明:中国各民族祖先都创造了精彩的远古文化。譬如父系氏族后期,传说 中我国北方、东部和南部出现的三个大部落分别为黄族部落、夷族部落、炎族部落, 三个部落出现的著名历史传说人物分别有:黄族部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东夷部落伏羲、女娲、燧人;炎族部落共工、炎帝、蚩尤。 (三)、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形成风格不同而又相互交融的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 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等。 三、以中原文化为正宗的原因:是因为后来正统思想作祟,尤其是汉族中心、 帝王中心、儒家文化中心、地域中心,这是长期争正统而教化的结果,而非历史事实 的表述。实际上,中国文化应该是多源的,表现形式也应当是多元的,。 四、三星堆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可以恰当地证明中国文化的多 元性和互相融合性。(讲座) 第六讲: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概说 n前言:婚姻在人类文化中的意义:在人类社会生产中,婚 姻是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唯一方式,也是任何社会伦理关系的载 体和基础。故古人云“婚礼者,礼之本也。”“男女有别,而后夫 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政” 。(礼记) 一、上古原始社会婚俗 A、血族婚:氏族内部排除父子辈之间而只允许同辈男女之间的通 婚。 B、亚血族婚(族外婚):本氏族内部同辈男女不再通婚,而各自 在通婚氏族的同辈男女中寻找配偶,父亲或者母亲成为集体父辈 或者母辈。 C、对偶婚:异姓的同辈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对偶而居,便成 为对偶婚。其间,与姐姐配偶的男性有权把达到一定年龄的妹妹 娶为妻子,这叫“妻姊妹婚”。至今一些民族也有如此风俗。 D、一夫一妻个体婚:这是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后的结果,是 为了实现财富和权力继承而产生的婚姻形式。 第六讲: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概说 n二、奴隶社会婚姻形式简谈 nA、“蒸”、“报”婚: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谓之“蒸” ;兄、叔死后,弟弟或者侄子可以娶嫂子或者婶母,谓之“报”。 这种婚俗一直流传。 nB、“媵妾制”婚:贵族男子在迎娶新娘时,可以得到若干陪嫁 的妾、媵。 n三、封建婚俗简谈 nA、和亲:有特定政治军事文化意义的婚俗形式,是指中原王 朝和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缔结的婚姻关系。(民间不同民族的百姓 结姻可谓之通婚,不可称“和亲”。) nB、童婚:比较常见的一种婚俗,女孩子被称为“童养媳”。黄 遵宪诗曰“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记得初来同食乳 ,同在阿婆怀里眠。” 第六讲: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概说 nC、封建婚姻仪式:主要有六个仪式,根据情况也有省略 。 na、纳采:男方派媒人到女家提亲。 nb、问名:女方愿意即将女孩子名字及生辰八字告知媒人。 nc、纳吉:男女双方交换生辰八字,各自占卜吉凶。俗称”换八字 “。 nd、纳征:占卜双方得吉兆,择日表达双方同意,或谓之”定亲“ 。 ne、请期:男方向女方问清结婚日期,决定按期迎接新娘。 nf、 亲迎:男方在傧相陪同下迎接新娘,此之谓”结婚”。这是最 隆重之喜庆之日, 持续时间数日,仪式繁多,如哭嫁、拜歌堂 、拦轿、同牢、合卺(宋后多喝交杯酒)、拜堂、闹洞房、结发 、拜公婆等,然后又有回门等习俗。 第七讲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及科举制 n一、科举制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n1、世卿世禄制:这是奴隶社会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即官爵和俸 禄世袭。在封建社会,获得爵位的贵族在嫡长子继承制下也多依 此制度获得特权。 n2、察举、征辟和任子制度。(两汉时期) nA、察举:又叫荐举,是三公九卿和地方郡国守相等高级官员根 据考察把才德兼备的平民或者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并且授予他 们官职或者提高其官职。这是汉代最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n察举的名目主要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悌力田、茂才异等 、孝廉、直言极谏等,孝廉后来最为普遍。 nB、征辟:皇帝直接聘请人做官叫“征”;由官府聘请人来任职叫“ 辟”。汉代低级官员多数是被“辟除”。 nC、任子制度:指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在任满一定年限(一般为 三年)后,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人为郎官,即皇帝的扈从侍卫 人员。如苏武父亲做过代郡太守,所以苏武兄弟二人便“少以父 任,兄弟并为郎。”任子制度发展成后来的荫封制度,这有利于 世家大族的形成和把持朝政。 第七讲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及科举制 n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和地方的中正官通过品评, 把人才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被评为上等的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做官。曹魏时期开始制定实行,后来由 于中正官长期被世家大族垄断,品评变成只重家世不重才德的局面,出现“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因此南北朝时期许多士族为了争取上品之位 ,便变得一味保持自己高贵的血统和门第,注重修家谱,轻于德行才华。士 族的堕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势所必然。 n二、科举制(隋唐宋元明清) n科举制是指朝廷允许普通读书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通过分科考 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并授予官职的一种制度。 n1、科举制产生条件: nA、三省六部制使得官僚机构完整和膨胀,需要大批官员和隶属。 nB、中小地主的增加,使得统治者需要接纳这些有才能的人才,以扩大统治基 础。 nC、印刷书和书籍的逐渐普及,使得知识阶层不断壮大,这也为考试方式的实 行创造了条件。 第七讲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及科举制 n2、科举制在唐代的确立:科举制在隋代已经产生,在唐代才正式确立 。 nA、考生来源 na、生徒:国家正式学校的学生经在校内考试合格后,便可以参加在尚书省举 行的科举考试(称省试),这类学生称为生徒。 nb、乡贡:不在正式学校的学生,经过地方州县考试,合格者也可以参加尚书 省的省试,这类学生谓之乡贡。 nB、考试科目:进士、明经、明字、明法、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 举、武举、制科等等。其中进士科最为人羡慕,因为唐朝宰相多有此途出身 ,而录取名额极少。 nC、考试过程: na、参加省试者当年十月到长安报到(中唐后有时也在洛阳考试)。考试试卷 不糊名和誊录,考试可以夜以继日,但日暮三烛燃尽,便需交卷。 nb、省试录取成为“及第”,主考官叫“座主”、“座师”,考生互称“同年”。新进 士举行“探花宴”。(孟郊登第诗有表现其探花宴时喜悦之情:“昔日龌蹉不足 嗟,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nC、吏部选试:唐代进士中第,只是具备做官资格,不一定能够坐上官。选试考试包 含:身、言、书、判。 第七讲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及科举制 n注意:在唐代,凡是参加省试的考生,都叫“举人”,而考进士科 的人,泛称“秀才”,此概念随后世沿用,但意义迥异。 nD、科举制考试的意义: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和思想统一,有利于知识 的普及和传播。由于科举制举行,“读书考试做官”变成三合一,功利性读 书观念深入中国人的人心。 n3、宋代科举情况: nA、三级考试制确立:州试(州通判主持)、省试(礼部主持)、殿试( 原则上皇帝主持)。殿试录取的进士分成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 身、赐同进士出身。宋代进士录取名额大大增加,且通过省试即可授予官职 。 nB、科举考试严格性增加:试卷糊名、重新誊录、评阅次数增加。 n另外宋代还有制科(表示皇帝对官员和百姓恩宠的科举考试。)词科(注重 考应用文写作) n4、元代科举制的民族歧视:元朝直到1315年才举行科举,也是分三级 考试,但考试是按照民族等级录取和授予官职。 第七讲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及科举制 n5、明清科举制 n明清科举制度基本一致,也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共分三级: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二者合为一级)。在三级考试之前 ,有预备性考试即县试和府试,府试合格称为“童生”,这才有资 格参加正式科举考试。 nA、院试:在府城或者州治所在地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称为学政,或者叫 学台、宗师,皆有皇帝任命进士出身的翰林、六部官员充当,任期三年。院 试包括岁试和科试,岁试指从童生中考取秀才;科试指对原有秀才进行甄别 考试,按照优劣进行奖惩。岁试优良者可参加科试,科试合格者方能参加乡 试。 nB、乡试:乡试在京城或者省城举行,三年一次,多在秋季八月 ,故称“秋闱”。有翰林及进士出身的正副主考官,还有参与阅卷 的同考官,这些同考官直接在各省抽掉进士出身的官员。考试的 正规场地叫“贡院”。考试考三场。试卷依然采取糊名、誊录、密 封等手段防止作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此时桂花花香正浓,故称 “桂榜”。考中的举人第一名称解元,考中举人即具备做官的资格 。 第七讲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及科举制 nC、会试和殿试:会试是决定是否中进士的考试,殿试只是定名词,不存 在黜落的危险。会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城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的春 季,故称“礼闱”或“春闱”。会试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会试放 榜之际,杏花盛开,故称“杏榜”。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只考策问一场。放榜分 为三甲:一甲为进士及第,仅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为赐进士 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以上三甲 皆成为进士。 第八讲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概要 n一、萌芽期(先秦) n1、九州(或十二州)、五服(九服)都是战国及后代知识分子按照当 时行政划分的臆想,并非真实存在。在尚书、尔雅、周礼、 吕氏春秋等书中连九州所指皆不同。注:五服在古代是一个双重概念,既 指行政区划(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也指服丧时衣服着装等级 (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n2、县、郡设置的出现: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公元前688,秦国最早设县,主 要在边远地区,带有国防作用;稍后出现的郡亦如此。但是最初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