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doc_第1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doc_第2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doc_第3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doc_第4页
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环评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 页 目目 录录 序序 言言 .3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4 1、环境质量标准 5 2、排放标准 5 1、主要环境影响 7 2、主要污染因子识别 7 1、大气评价等级划分 8 2、水环境评价等级划分 8 3、噪声评价等级划分 9 1、评价范围 9 2、评价重点 10 1、污染控制 10 2、环境保护目标 10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 一、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11 1、建设规模 11 2、工程内容 12 二、项目总平面布局13 三、配套工程14 1、给排水 14 2、采暖、供气 14 3、通排风系统 15 第三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第三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 .15 一、自然环境概况15 1、地理位置 15 2、地形地貌 15 3、气象概况 16 二、社会环境概况19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1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21 1、评价因子的确定 21 2、调查方法 21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 页 3、评价标准 22 4、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22 5、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29 二、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0 1、监测点位、时间及频次 30 2、监测项目及测量方法 30 3、监测结果统计及分析 30 第五章、工程污染及环境影响分析第五章、工程污染及环境影响分析 .34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4 1、施工期间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34 2、污染物排放影响分析 34 二、运营期项目本身产生的污染分析38 1、能源及水的消耗 39 2、废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9 3、废水污染物排放分析 42 4、固废物污染源分析 43 5、噪声污染源分析 44 6、污染物排放总量 44 三、单独公建楼对住宅小区的环境影响45 四、外环境对住宅小区的影响预测及分析45 1、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46 2、铁路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47 3、周边企业影响分析 49 五、项目建成后环境及生态系统变化分析50 1、环境美学分析 50 2、区域环境质量变化 51 3、绿化生态评价 51 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第六章、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52 一、施工阶段的污染防治措施及要求52 1、施工扬尘的防治污染措施 52 2、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防治措施 53 3、施工期环境保护要求 54 二、项目建成后的污染防治措施55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55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56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3 页 3、固废物污染防治措施57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58 5、公建设施污染防治措施 59 三、绿化措施60 第七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第七章、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62 一、环保投资估算62 二、公建楼中水回用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62 第八章、评价结论与建议第八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64 一、评价区域各环境要素质量现状64 三、环境影响预测结论66 四、结论及建议66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4 页 环境影响报告书 序序 言言 根据*市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及建设用地中标通知书大房开中字(2002) 59 号的文件内容,现已同意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沙河口区西南路 750 号地段(*铸造厂原址)进行“*”住宅及配套公建小区的建设。该项目 用地面积 55000 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66050.52 平方米,总投资 22000 万元 人民币。按照文件的要求,建设单位在领取中标通知书后,应按*市 关于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的规定到各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及*市房屋开发暨建设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该项目应履 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并应到市环保局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由*机工机械环保 研究所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为该项目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此之前,我们已编报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经*市环保主管 部门审查批准后,作为开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文件。本环境影响 报告书的编写将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和环保部门对大纲的批复意见进行,为环 境保护审批部门和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5 页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一)、评价目的 通过对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确定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及 建成投入使用后,可能造成的污染类型、程度和范围,指出该建设项目在环 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设计部门提供科 学依据,同时为环保主管部门项目审批、决策提供依据。 (二)、评价依据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编制依据详见表 1-1。 表 1-1 环境影响评价各项编制依据 类别名称文 号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1998.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发200117 号2001.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关于加强饮食服务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环监1995100 号1995.2.1 *市房屋开发暨建设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2000.10 法 律 法 规 依 据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控制大气污染的通告大政发200085 号2000.8.17 技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 HJ/T2.4-95 1993.9.18 1995.11.28 *市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及建设用地中标通知书大房开中字(2002)-59 号2002.8.23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002-230 号2002.9.5 *环保局对“*住宅及配套公建”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批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其它 相关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6 页 (三)、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见表 1-2。 表 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取值 单位:mg/m3 污染物日平均1 小时平均 TSP0.3 SO20.150.50 NO20.120.24 CO4.0010.00 (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一类区标准,见表 1-3。 表 1-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取值 单位:Leq(dBA) 评价区域昼间夜间 居住区5545 2、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2)、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4)、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5)、 *市中水水质标准 。 各类排放标准限值详见表 1-41-7。 表 1-4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模小型中型大型 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7585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7 页 表 1-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 单位:mg/l PH 值CODBOD悬浮物动植物油LAS 6950030040010020 表 1-6 *市中水水质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冲厕、城市绿化洗车、扫除 PH 6.596.59 COD5050 BOD1010 悬浮性总固体 105 氨氮 2010 浑浊度(度) 105 细菌总数 (个/ml) 100100 总大肠菌群(个/l) 33 表 1-7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单位:Leq(dBA)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昼间夜间 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 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 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据等7055 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 (四)、本项目环境影响和主要污染因子识别 1、主要环境影响、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环境影响 施工期主要影响包括施工期产生的噪声、扬尘、生活和施工废水、垃 圾渣土及废材料等固废物对区域环境质量和附近居民产生的各种影响。 (2)、营运期环境影响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8 页 a、废气来源于居民燃气灶及公建餐厅厨房油烟废气和停车场汽车尾气。 b、废水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及配套公建的生活和经营废水。 c、噪声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建配套设施(风机、空调等)对 小区居民的影响;二是周边的交通噪声及生产企业对小区居民的影响。 d、固废物主要包括小区居民和配套公建排放的垃圾。 2、主要污染因子识别、主要污染因子识别 根据对项目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结果,筛选出该项目在施工期和 运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如下: (1)、施工期 大气主要污染因子有扬尘(TSP)、汽车尾气(NOX、CO、烃类等); 水环境主要污染因子有油类、SS、COD; 噪声污染主要为建筑施工及各类施工设备噪声。 (2)、运营期 大气主要污染因子为烟尘、NOX、CO、烃类和油烟; 水环境主要污染因子为油类、SS、COD; 噪声主要污染因子为外环境交通和企业噪声及小区公建配套设施噪声; 固废物主要为生活及办公垃圾。 (五)、评价等级划分 评价等级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 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中有关规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9 页 定进行划分。 1、大气评价等级划分、大气评价等级划分 项目建成后,主要废气来源于小区居民燃气灶废气、公建餐厅厨房油 烟废气和停车场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有 NOX、SO2、烟尘和烃类。根据 导则中关于大气污染物评价等级采取等标排放量 Pi来定量划分,Pi定 义为: 9 0 10 i i i C Q P 式中:Pi 等标排放量,m3/h Qi 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0i 大气环境质量一次值标准,mg/m3 根据统计计算,本项目废气中 NOX等标排放量最大,为 1.108107m3/h,小于 2.5108m3/h,按导则规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评 价等级定为三级。 2、水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水环境评价等级划分 根据导则规定,对地表水评价等级的划分是依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 度、污水的排放量及受纳水体的实际环境功能特征而划分的。该项目建成投 入使用后,废水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及配套公建的生活和经营废水,该项目 废水排放量为 162.8m3/d,远小于 1000 m3/d,废水水质相对简单,无特殊 的污染因子,由此确定对本项目水环境的评价仅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噪声评价等级划分、噪声评价等级划分 结合该项目的建设性质和周围环境分布特点,对本项目的噪声影响评价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0 页 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项目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项目建成后, 小区内车库、公建等配套设施(风机、空调等)噪声对小区居民的影响;三 是外环境交通、企业对居住小区的影响。噪声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六)、评价工作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排污特点及环境功能状况确定本次评价工作内容: 1、项目建设期对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和噪声进行分析和影响预测; 2、对大气、噪声环境及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 3、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废气、废水、噪声及固废物等各类污染因素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应用适当模式预测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4、对交通噪声、周边企业等外环境和公建设施对居住小区的影响进行 分析,并提出减轻各种不利影响的措施建议; 5、针对各类污染环节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 排放总量,并对废水排放及回用进行可行性论证; 6、另外,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小区平面布局的合理性、美 学及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述,并提出合理建议。 7、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出结论。 (七)、评价范围及评价重点 1、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大气的环境评价以排放源为中心,向南北延伸 3 公里,东西延伸 2 公里, 形成 6 平方公里的评价范围。噪声评价范围以拟建项目北边界 100 米、其余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1 页 边界 50 米以内作为评价范围。 2、评价重点、评价重点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状况,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是: 施工期的影响和减缓措施; 外环境交通、企业噪声及公建配套设施对居住小区的影响; 小区内居民生活废水、废气、车库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排 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对小区建设布局、美学及生态系统变化进行分析。 (八)、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 1、污染控制、污染控制 本次项目的控制污染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施工阶段的污染控制问题, 二是项目建成运营后的污染控制问题。 施工阶段的污染控制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 (2)、施工行为产生的扬尘、废水、固废等; (3)、施工造成的生态系统的原貌变化。 项目运营期的污染控制有以下几方面: (1)、小区内生活废水、垃圾等排放的污染控制; (2)、公建设施的使用可能存在的废水、噪声、厨房油烟废气等污染控 制。 2、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以在建筑施工中的噪声、扬尘对评价区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2 页 内的交通、住宅、商业不产生明显影响为目的。 项目运营期,为了保护小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受影响,废气污染物排 放将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餐饮公建要严格执行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废气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 二级标准。区域声环境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 1 类标准。 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1、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住宅及配套公建小区。项目总投资为 22000 万元人民 币,规划总用地为 55000 平方米,绿地率为 40.9%。总建筑面积为 66050.52 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 61931.35 平方米,公建面积为 4119.17 平方米。 地下车库面积 11584.22 平方米。小区设计居住 562 户,居住人口数为 1976 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1。 表 2-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3 页 绿地率%40.9 人均集中绿地m2/人8.92 居住户数户562 居住人数人1967 户均人口人/户3.5 汽车车位数辆293 车位/户数%52.14 总建筑密度%25.22 2、工程内容、工程内容 项目规划共建设 21 栋构筑物,其中:5 栋 9 层楼,14 栋 5 层楼,其余 2 个 1 层构筑物分别是公厕和门卫,18 号楼为一阶梯式公建楼。共设地下停 车位 293 个。另外,小区还建有幼儿园、药店、诊所、超市、储蓄邮政、美 容美发、餐饮中心、物业食堂、活动中心、居委会、物业管理等公建和便民 设施。各部分建筑明细和公建项目明细分别见表 2-2 和表 2-3。 表 2-2 各部分建筑明细一览表 楼号层数建筑类别 公建面积 m2 住宅面积 m2 地下面积 m2 19住宅地下车库5987.01 29住宅地下车库5915.41 39住宅地下车库6019.68 49住宅地下车库3634.24 55住宅地下车库3397.401356.39 65住宅2369.620 75住宅3641.00 85住宅2369.620 95住宅地下车库2096.100 105住宅3330.100 115住宅2369.620 125住宅地下车库2096.10220 135住宅3330.10330 145住宅地下车库2096.100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4 页 155住宅3121.11594 165住宅地下车库2096.10528 175住宅4427.800 185公建地下室4019.172057.50 191公建公厕50288 201公建门卫50288 219住宅地下车库3634.24 地下车库1 地下车库 11584.22 总 计66050.5214998.11 表 2-3 公建项目一览表 类别公建内容建筑面积 M2数量位置 幼儿园995.3215#楼一、二层局部 老年活动中心2801 文化教育 青少年活动中心2601 诊所901 医疗卫生 药店351 超市2801 美容美发351 干洗店401 会所1182.601 商业服务 餐饮5001 储蓄所1501 金融邮电 邮政所1501 智能化中心551 保安监控中心551 物业办公901 物业食堂1501 行政管理 物业维修、库房1501 居委会2001 18#楼 (单独公建楼) 守卫室50120#楼 信报箱42单元入口 市政公用 公厕50119#楼 二、项目总平面布局 该项目位于*市沙河口区西南路 750 号(*铸造厂原址) 。项目周边交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5 页 通发达,西临西南路,北临疏港路桥,东临西北路。整个小区基本呈扇形, 主入口朝东,另有一入口朝西。综合考虑小区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对外交通条 件,按照建筑功能布局的要求,小区最北端由西向东依次建成 5 栋 9 层高的 带地下车库的小高层,西侧由北向南依次建为 5 栋 5 层带地下车库的居民楼, 小区最南端拟建为一栋单独的阶梯式 25 层公建楼(18 号),商业服务、金融 邮电、医疗卫生等带经营性质的公建均设在该公建楼内。其余的居民楼均为 5 层,依次分布在小区内规划道路的内侧。小区内还设有花园广场、绿化带 等环境美化设施。项目总平面布局及周边情况详见图 2-1。 三、配套工程 1、给排水、给排水 给水:由拟建小区边缘的城市自来水管网引入。 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废水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污水 处理厂,最终进入南部海域。 2、采暖、供气、采暖、供气 采暖由渤海供热公司进行集中供热,详见后附的大集热规字200276 号 批复文件。渤海供热公司位于西南路*南侧山上,该公司新建 5 台 40t/h 燃煤锅炉,配备湿式脱硫除尘器,总供热能力达 200t/h,已通过环保验收, 目前只有 1 台 40t/h 锅炉运营。本项目小区供热面积为 6.6 万平方米,供热 负荷余量充足。小区换热站位于项目南端,设置在地下,对环境基本无影响。 供气由市政煤气管道供给。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6 页 3、通排风系统、通排风系统 小区内作餐饮用途的公建应预设内壁式专用烟道,油烟废气经油烟净 化设施处理后由烟道高空排放。地下车库应设机械供排风系统,为了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建议对车库排气进行空气过滤器处理后有序排入大气。 第三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第三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该项目建设区域的行政区划为*市沙河口区西南路 750 号(*铸造厂原 址) 。建设区周边交通发达,小区西临西南路,北临疏港路桥,东侧的西北 路将改为小区内道路,降低原路等级。项目东南侧与*机床集团华根数控机 床有限公司隔道相邻,由西南路相隔西侧从南到北依次为*新威模板制品有 限公司(停产) 、文连汽车美容服务中心、*第五塑料厂(停产) 、绿波小区。 方圆 1 公里的范围内有铁路、交通、住宅、商业等。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3- 1。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评价区地貌单元属于构造剥蚀低丘。地形高差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 西部高、东部低的特点,高差最大为 5.78 米。 地层结构为:上部为人工回填土、粉质粘土、碎石等,基底岩石为震 旦系长岭子组板岩。无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未发现地下水。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7 页 土壤冻结深度为 0.70 米,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3、气象概况、气象概况 a、气温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三面环海,具有海洋性特点,属大陆型的温暖 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市区多年平均气温为 10.4;其月平均气温:8 月 份最高为 24,1 月份最低气温为-4.8。累计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5.3, 极端最低气温为-21.1。 b、风况 *市季风变化明显。冬季由于蒙古高压势力较强,多北和西北风;夏 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多南到东南风。春秋两季气旋过境频繁,风 向多变,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全年及各季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 3-2。 根据累计五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数据结果表明:该区春季的风速较大 为 4.1m/s,夏季平均风速为 3.3m/s,秋季为 3.4m/s,冬季为 3.7m/s,年平 均风速为 3.6m/s。在冬季风向最大的风向区内(北风)其平均风速为 6.72m/s,夏季主风向(南风)的平均风速为 3.4m/s。 根据上述风向频率及相应风速值统计结果,分别计算出各风向位的污 染系数,结果见表 3-1。 表 3-1 评价区域污染系数及系数比统计结果 季节春夏秋冬年 频率(%) WxWx%WxWx%WxWx%WxWx%WxWx% N0.557.350.606.280.989.570.9910.730.098.59 NNE0.314.150.424.360.514.080.454.900.434.63 NE0.344.510.434.520.525.170.485.270.464.87 NEE0.334.380.444.610.494.830.444.760.434.69 E0.591.810.919.560.585.820.515.550.677.31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8 页 SEE0.536.990.606.280.515.130.485.240.555.95 SE0.557.280.818.520.595.910.535.720.646.90 SSE0.456.010.626.520.565.570.475.150.545.82 S0.658.581.1111.590.888.800.636.830.818.82 SSW0.564.750.464.820.565.610.495.410.475.13 SW0.516.720.495.150.656.470.626.780.576.21 SWW0.554.710.434.480.525.140.485.160.454.89 W5.967.900.616.410.707.010.667.210.657.07 NWW0.425.540.464.830.565.590.545.900.505.48 NW0.526.910.626.450.717.050.717.740.646.93 NNW0.486.420.545.640.717.050.717.670.626.73 注:Wx-污染系数 Wx%-污染系数比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19 页 图 3-2 建设区域全年及各季风向频率玫瑰图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0 页 c、降水 *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658.7mm,年最大降水量 970mm,最大日降水量 171mm,年平均降水量日数 78 天,降水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占全年降水 量的 64%) ,冬季(12、1、2、月)最少,占全年 4%。 d、湿度 本地区受海风影响,湿度较大。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相对湿 度为 66%,月变化规律十分明显,7 月份最大,分别为 85%和 86%。随后逐 渐变小,1 月份最小,分别为 55%和 58%,然后又逐渐增大。 e、气压 大气压随季节变化振幅相对较大,日变化振幅相对较小。按 30 年累年 统计,月平均最高气压值出现在 1 月和 2 月,最高值达 101.42Kpa,最低气 压出现在 7 月份,为 99.35Kpa,全年平均值为 100.53Kpa。 f、大气稳定度 该评价区大气稳定度以类为主,年类稳定度频率为 49.75%,其次为 、类,稳定度频率为 34.3%。 二、社会环境概况 该区域位于我市*区*号原*铸造厂院内,*铸造厂是我市市区内污 染较重的企业,厂房破旧,设备老化,严重影响城市景观,随着铸造厂的搬 迁及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原厂区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与周边的 住宅小区交辉呼应,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城市功能。此次开发建设,必将为 我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大大改善该地区的景观环境。具资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1 页 料记载,该区域无地方性流行病,亦无任何由于环境污染而引起的流行疾病。 项目所在位置位于西南路和西北路两条城市主干道和绿波桥之间,并 临疏港路立交桥,交通和景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项目周边分布着住宅小区及个别企业,疏港路桥的北侧分布着候一小 区,西南路的西北侧分布着绿波小区;项目东侧邻*机床集团华根数控机床 有限公司,由西南路相隔西侧从南到北依次为*新威模板制品有限公司、文 连汽车美容服务中心、*第五塑料厂、绿波小区。用地南侧的加油站根据经 委计划,将在小区建成前完成搬迁,其风险影响将完全消除。 项目东北方向有一条铁路贯穿疏港路桥,距拟建小区最近居民楼约 60 米,西南路距最近的居民楼约为 20 米。由于周边临多条交通线路,小区建 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交通噪声的影响。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2 页 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评价因子的确定、评价因子的确定 根据该区域环境特征和项目的建设内容,选择四项常规大气污染物 SO2、NO2、TSP、CO 作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评价因子,同时对气象 因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和风速)进行监测。本评价委托*市环 境监测中心负责监测。 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1)、监测点位的布设 根据评价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区域环境特征,本次评价大气环境 监测在项目用地中心地带设一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置详见表 4-1 和图 2- 1。 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分布情况 序号点位经纬度 1# 1(项目用地内) N:385337.6 E:121 3400.1 (2)、监测内容及方法 依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上述评价因子的标准方法进行监测,详见表 4- 2。 表 4-2 评价因子的监测方法 序号污染物名称监测方法方法来源检出限 1二氧化氮(NO2)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GB/T1543519950.002 2二氧化硫(SO2)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GB8970880.003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3 页 3总悬浮颗粒 (TSP) 重量法GB/T1543219950.006 4一氧化物(CO)非分散红外法GB9801880.001 (3)、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为 2003 年 3 月 11 日至 3 月 14 日,共监测 3 天,每小时监测 1 次,每天监测 24 次。 3、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按功能区划分,属于居民、交通、文化娱乐混合 的二类区,故按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进行评价,各项评价标准的限值见表 4-3。 表 4-3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污染物名称日均浓度(mg/m3)一小时平均浓度(mg/m3) SO20.150.50 NO20.120.24 TSP0.30 CO4.0010.00 4、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监测结果统计分析 (1) 、现状监测结果的统计方法 对各测点监测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内容包括:任何一小时平均浓 度值的检出值的检出率、超标率、任何一小时平均浓度的最大值及超标倍数, 最大日均值及超标倍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检出率100 总检出个数 检出个数 超标率100 总个数 超标个数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4 页 超标倍数1 某污染项标准 某污染项统计值 (2) 、监测期间的同步气象观测 在大气环境监测期间,对各气象条件也进行了同步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4-4 所示。 表 4-4 监测期间同步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指标 监测时间 温度()气压(hpa)风向 湿度 () 风速(m/s) 03.11 14:00 5.61027.1SSE523.0 15:00 6.01026.6SSE533.1 16:00 6.41026.1SE474.3 17:00 6.11026.5SE553.3 18:00 5.51027.0SE572.5 19:00 5.11027.4SE622.3 20:00 4.71027.9ESE632.2 21:00 4.11028.5ESE751.3 22:00 3.61028.5ESE791.6 23:00 3.31028.5ESE821.9 03.12 0:00 3.21028.4ESE841.6 1:00 3.11028.5ESE841.5 2:00 2.81028.4E851.5 3:00 2.61028.0ESE861.3 4:00 2.71028.1ESE871.0 5:00 2.31028.3E871.4 6:00 2.41028.8SE880.5 7:00 2.51029.2SSE890.4 8:00 2.61029.8SSE891.0 9:00 4.41029.9E890.8 10:00 4.01029.9ESE862.2 1:00 6.41029.7E761.8 12:00 7.11029.5E691.9 13:00 7.11028.9E682.1 14:00 7.21028.5NW623.6 15:00 8.21028.5WNW592.2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5 页 16:00 7.01028.8NW583.2 17:00 5.01028.9NW643.9 18:00 3.71029.3NW673.1 19:00 2.91029.9WNW681.8 20:00 2.41030.0WNW681.9 气象指标 监测时间 温度()气压(hpa)风向 湿度 () 风速(m/s) 21:00 1.91030.3NW612.1 22:00 1.31030.6WNW591.5 23:00 0.81030.9WNW641.6 03.13 0:00 0.91031.0NW672.6 1:00 0.51031.5WNW702.3 2:00 0.01031.1WNW752.4 3:00 -0.61031.2W772.2 4:00 -0.81031.2WNW772.4 5:00 -1.11030.9NW752.7 6:00 -1.11031.2WNW642.1 7:00 -0.61032.1NW612.9 8:00 0.61031.8NNW565.0 9:00 0.71031.7NW544.5 10:00 2.71031.7NW504.8 11:00 3.41031.1NW484.8 12:00 4.51030.6NW426.0 13:00 4.41029.5NW455.2 14:00 4.91028.7NW415.2 15:00 3.81028.4NW466.2 16:00 3.81028.4NW466.2 17:00 2.11027.2WNW494.9 18:00 1.01026.8NW534.5 19:00 0.41027.2WNW594.0 20:00 0.21026.6WNW583.0 21:00 -0.11026.8WNW592.1 22:00 -0.11027.1WNW592.9 23:00 -0.11026.9WNW582.6 03.14 0:00 -0.31027.1W572.4 1:00 -0.81026.6W672.4 2:00 -0.71025.8WNW713.3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6 页 3:00 -0.81025.3WNW723.0 4:00 -0.91025.0WNW743.1 5:00 -1.11024.7W751.8 6:00 -1.11024.5WNW742.4 7:00 -0.51024.4WNW711.6 8:00 1.11024.5NW642.8 9:00 2.51023.6NNW533.6 10:00 4.41023.8NW442.2 11:00 5.71023.8NW393.5 12:00 5.61023.0WNW403.2 13:00 5.61021.7WNW373.6 (3) 、监测结果 大气测点的具体监测结果见表 4-5。 表 4-5 1#点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m3 污染物 监测时间 SO2NO2TSPCO 03.11 14:00 0.0520.0350.0610.25 15:00 0.0710.0470.0640.14 16:00 0.0660.0510.0320.13 17:00 0.0920.0550.1760.23 18:00 0.1310.0770.1620.42 19:00 0.1380.0850.1700.49 20:00 0.1490.0690.1840.49 21:00 0.1110.0450.1940.36 22:00 0.0870.0300.1760.27 23:00 0.0920.0450.1390.09 03.12 0:000.0640.0300.1460.09 1:00 0.0510.0250.1460.18 2:00 0.0400.0170.1540.19 3:00 0.0370.0140.1660.20 4:00 0.0340.0300.1790.20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7 页 5:00 0.0360.0610.2450.31 6:00 0.0580.0410.2780.15 7:00 0.1700.0470.3561.21 8:00 0.3070.0540.5462.28 9:00 0.3220.0860.4622.22 10:00 0.2780.0850.5261.97 11:00 0.2290.0720.8222.33 12:00 0.3950.0770.7803.87 13:00 0.2980.0410.6343.92 日均值 0.1300.0490.2720.880 14:00 0.1470.0970.4171.04 15:00 0.1210.0310.3950.61 16:00 0.1230.0410.4210.74 17:00 0.1480.0560.4220.63 18:00 0.0650.0490.1560.28 19:00 0.0920.0640.1371.12 20:00 0.0950.0670.1451.58 21:00 0.0750.0580.1581.13 22:00 0.0440.0540.1461.37 23:00 0.0490.0610.1401.92 03.13 0:00 0.0370.0590.1371.69 1:00 0.0330.0560.1371.05 2:00 0.0230.0350.1473.56 3:00 0.0160.0740.1514.76 4:00 0.0780.0930.2961.56 5:00 0.2110.0650.2622.66 6:00 0.1930.0720.3180.52 7:00 0.3180.0350.3490.58 8:00 0.1060.0850.4410.18 9:00 0.0590.0840.3890.47 10:00 0.0380.0680.3920.03 11:00 0.0370.0770.4740.22 12:00 0.0370.0760.3520.21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8 页 13:00 0.0490.0670.3530.07 日均值 0.0880.0610.2691.120 14:00 0.0710.0710.2470.12 15:00 0.0690.0770.3420.40 16:00 0.0710.0870.3660.40 17:00 0.1830.0740.4331.05 18:00 0.2080.0350.3921.41 19:00 0.2280.0430.3931.67 20:00 0.2230.0420.3832.08 21:00 0.1830.0530.3622.71 22:00 0.1820.0360.3472.50 23:00 0.1300.0740.3551.40 03.14 0:00 0.0940.0840.2900.46 1:00 0.0480.0560.2510.25 2:00 0.0930.0800.1480.64 3:00 0.1240.0760.1602.85 4:00 0.1350.0760.1544.38 5:00 0.2950.1000.1351.79 6:00 0.3560.1180.1651.97 7:00 0.3470.0370.1941.13 8:00 0.2370.0440.2992.03 9:00 0.1450.0350.3170.93 10:00 0.1160.0240.3550.99 11:00 0.1420.0700.4611.64 12:00 0.1670.0650.4711.61 13:00 0.1040.0740.4601.07 日均值 0.1650.0640.3121.480 三日均值 0.1290.0590.2881.170 (4) 、现状监测结果分析 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中的四项常规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参 照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分别整理出监测期间各测点及评价区域范围 新建新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住宅及配套公建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EIA2003 第 29 页 内各项污染物的一小时最大浓度值和最大日均浓度值等数据,并与标准进行 对比,确定超标情况,具体结果见表 4-7。同时为了更直观,用图例的方式 将三日日均值与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见图 4-1。 表 4-6 各项污染物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项目 点位 污染物 名称 检出率 (%) 检出范围 (mg/m3) 一次值 超标率 (%) 一次最大 浓度 (mg/m3) 一次最 大值超 标倍数 最大日 均值 mg/m3 最大日 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