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docx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docx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docx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docx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矿业有限公司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资质证书名称:资质证书编号:报告主编参与人员:审 核:总工程师: 总 经 理: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时间:二目 录1绪论11.1工作目的及任务11.2地理位置、交通和矿山概况22矿区地质、矿体特征42.1矿区地质特征42.2矿体特征43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63.1勘查类型及方法63.2工作质量评述6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4.1估算范围和依据94.2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94.3矿体(层)圈定原则104.4、资源储量估算结果105开发利用方案125.1开采技术条件125.2开采规模及产品方案155.3开采方案155.4开采方案简要结论186矿山环境206.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206.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估206.3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27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287.1矿山存在和可能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287.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287.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工程设计及投资估算307.4、矿山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投资估算317.5工程进度安排、保障措施338结论及建议348.1结论348.2建议34附照片:5张 附 图:1、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地形地质图 1:10002、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1线地质剖面图 1:10003、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资源储量估算图 1:10004、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 1:10005、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图 1:10006、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图 1:10007、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部署图 1:1000附 件:1、地质勘查资质证(复印件)2、测绘资格证书(复印件)3、地灾评估设计资格证书(复印件)4、原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5、分析结果报告单6、关于衡阳县泰盛矿业有限公司炭质岩矿调整矿区范围的批复1绪论1.1工作目的及任务衡阳县泰盛矿业有限公司为一有证生产矿山,2011年1月取得采矿许可证(证号C4304212001017230105360),有效期自2011年1月25日至2015年1月25日,矿区位于衡阳县岘山乡弹弦村,开采页岩、碳质页岩矿石。为扩大生产规模和延续办证,矿山申请变更矿区范围,拟将矿界进行调整,矿山名称不变,矿区范围不变,仅将标高进行调整,开采矿种仍为页岩、炭质页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矿权人在申请办理采矿权许可证登记手续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开采矿产资源的矿山资源储量报告。为申请采矿权,衡阳县泰盛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湖南远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该矿山的资源储量勘查评估工作,依据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地质技术规程标准,就设置矿权范围后,估算矿权内的页岩、炭质页岩矿保有资源储量;并论述其初步的开发利用方案;评估其矿山地质环境;提出地质环境防治措施及建议及土地复垦方案。1.1.1工作目的参照湖南省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制砖砂页岩矿产综合地质报告编写提纲,提交湖南省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延续综合地质报告,为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提供技术依据。1.1.2、工作任务 (1)收集矿区有关地质矿产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勘查,大致查明矿体赋存层位以及空间分布。(2)圈定矿体边界,并估算可供开采利用的资源储量。(3)针对本矿区地质矿产特征,提出初步的开发利用方案。(4)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并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地质灾害等,提出地质环境防治措施建议及土地复垦方案。1.2地理位置、交通和矿山概况1.2.1、地图位置、交通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属衡阳县岘山乡弹弦村管辖,矿区位于衡阳县西南部,距衡阳县城公路里程约22km 。矿区有简易约1.0km简易公路与县级公路及S315省道相接,交通十分便利(图1)。矿山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210231121031,北纬26552726 5536。图11 矿交通位置图 盛泰页岩矿1.2.2.矿山概况本矿开采的页岩、碳质页岩矿主要用于制作页岩砖原料,原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C4304212001017230105360,矿山面积0.021km2,年生产规模2.6万t年(1.0万m3年),有效期自2011年1月25日至2015年1月25日。原矿区范围拐点及开采深度见表1-1。表1-1 原矿山范围拐点坐标及开采深度一览表 拐点编号西安80坐标拐点编号西安80坐标X(m)Y(m)X(m)Y(m)12979793.55037616488.73722979923.55137616478.7373298002624342979929.55337616662.949面积:0.021km2 开采深度:310m270m本次申办的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2,表1-2 变更矿山范围拐点坐标及开采深度一览表拐点编号西安80坐标拐点编号西安80坐标X(m)Y(m)X(m)Y(m)12979793.55037616488.73722979923.55137616478.7373298002624342979929.55337616662.949面积:0.021km2 开采深度:310m250m申办的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不变,拟将开采标高由310m270m 调至由310m250m,调整范围内无其他采矿权分布。2矿区地质、矿体特征2.1矿区地质特征本矿区位于衡阳盆地西部。2.1.1地层特征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简单,主要为第四系(Q)和元古代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bd)地层出露。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元古代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bd)黑色炭质页岩、炭质板岩等,呈中薄层状,厚度为200m。(2)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矿区山坡及矿段低洼地带,覆于基岩之上。下部为蠕虫层,上部为粘土、砂质粘土,厚度03m。2.1.2构造矿区地层产状呈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1535。矿区内构造较简单,褶皱、断裂均不发育,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2.2矿体特征2.2.1矿体规模、产状矿体产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bd)地层中,矿层由黑色炭质页岩、炭质板岩组成。开采区矿层为一单斜构造,厚度较稳定,总体走向北东、倾向约310倾角1535。矿区内最低开采标高(+250m)以上部分的黑色炭质页岩均为可采页岩矿体。2.2.2矿石质量矿石的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及石英、长石等,胶结物多为炭质、泥质,具细粒、粉砂状、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该矿石是优质的建筑材料。2.2.3矿石用途本矿石主要用作建筑石料,黑色炭质页岩矿石是制页岩砖的优质原料。3勘查工作及其质量评述3.1勘查类型及方法矿区范围内炭质页岩矿体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矿体厚度稳定连续,构造简单:岩浆岩、变质岩不发育;故本矿床属类勘查类型。勘查方法以地质填图为主,方法以穿插法为主,辅以追索法,沿岩层倾向实测剖面1条。用手持GPS定位,确定工作范围及地质调查点位置。工作观重点察的内容是矿体分布范围、特征、产状、夹层及裂隙发育情况;第四系残坡积层的厚度;利用该矿权内采场揭露及周边的自然露头用罗盘量取炭质页岩的产状,其勘查工作方法基本合理,精度能满足报告的编制。3.2工作质量评述3.2.1勘查工作质量评述我公司在接受衡阳县泰盛炭质页岩矿委托后,于2014年10月派出地质、采矿、水工环等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数名,前往矿山开展野外勘查调查工作。(1)收集地形地质图,了解区内地层、构造、矿产特征。(2)访问、拍照、调查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完成的实际工作量见表3-1。表3-1 本次实物工作量统计表工作类型工作内容及资料目录单位数量资料收集1:20万衡阳幅地质图套11:1万衡阳县岘山乡地形图张1野外调查岩性、矿产观测路线Km3照片张5测量点个58资料整理矿产综合地质报告册1附图张7以上工作真实可靠,收集以往资料较全面,基本能满足本报告的编写要求。说明:因炭质页岩矿自然露头较好,且矿体稳定,加上矿权范围小,故本次未布置山地勘查工程。3.2.2测量工作质量评述(1) 工程测量测量仪器设备及软件:本次测量由郴州联盛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丙级测绘资质)测绘部组织富有八年测绘经验的颜德光、谷印象两位技术员于2014年7月12日完成野外测量工作。控制测量使用的仪器设备为海星达H32型RTK一台;碎部测量使用海星达H32型RTK。成图系统及平差计算采用软件为:南方CASS7.0成图测绘系统、GPS静态处理软件、南方平差易计算软件。作业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1、 作业规范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GHT 20092010工程测量规范GBT 5002620072、 主要技术指标 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建立采区GPS首级控制,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20000。控制测量及质量评述: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的评述,本测区平面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3带,中央子午线111),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于该采石场野外第一次测量,故本次测量新测控制点,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数据。采用湖南省测绘科研所布设的湖南省HNCORS网,采用海星达H32型RTK,在该采石场测设两个控制点G01,G02,每个控制点均观测历元数20个,采样间隔5秒,测量两次,取平均数作为控制最终成果,因湖南省HNCORS网测量出的测量数据为国家2000坐标,故在内业处理时运用湖南省测绘科研所开发的湖南省CORS系统三维坐标实时转换软件将所测的国家2000坐标转换成1980西安坐标系统。经现场检验,该区域内测量点位误差3CM,能作为本次测量的首级控制点使用。 石场控制点成果及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统计表 点名等级XYH平面中误差(m)中误差(m)中误差(m)中误差(m)SL0152988474.39837551894.456325.0770.02080.0120.0170.023SL0252988537.78337551804.011326.3020.01940.0160.0110.018(1)碎部测量及质量评述1、碎部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 该采石场的采坑形态、开采范围、主要地物均采用海星达H32型RTK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与控制点测量相同,数据采集一次,测量点位误差3CM,精度能够满足本次储量年报检测的需要。2、 测量点成果表详见附表3、质量评述本次储量年报测量工作按照“湖南省矿山资源储量检测技术指南”以及工程测量规范和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的,根据控制分级布网的原则,对地面所有地物进行测量,经精度评定,测量点位误差5CM,均达到了规范、规程的要求,能满足本次检测工作的需要。4矿产资源储量估算4.1估算范围和依据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平面范围为4个拐点坐标圈出的矿区范围,拟采表高为310m250m,矿床终采边坡角60,最终边坡压覆部分及250m以下不做储量估算。4.2估算方法和估算参数及其确定依据4.2.1估算方法矿层呈单一倾斜形态产出,产状较平缓,矿层厚度较大,且大多裸露地表。勘探线大体垂直矿层走向,且相互平行。同时,拟定采用露天台阶法开采,暂定的最低开采标高为+250m,矿床开采最终边坡角为60。鉴于此,本次资源量估算方法拟选用地质块段法中的等高线法。在1:1000的等高线图上划分资源量块段类型和量算块段面积,并采用辅助剖面对剖面间地形起伏导致的误差进行资源量校正。计算公式:Q=VD,V=hS1+hS2K1式中:Q炭质页岩矿石重量(t); V炭质页岩矿矿石体积(m)D炭质页岩矿矿石体重(t/m3)h相邻两根等高线的高差(m)S1相邻两根等高线中上一根等高线圈出的平面积S2相邻两根等高线之间的面积K1坡度改正系数。4.2.2参数确定(1)矿体面积(S):根据储量估算图上显示的不同标高(块段)所圈出的面积,通过CAD软件直接量取。(2)矿体厚度(h):取地形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值为矿块厚度,且以米为单位。(3)坡度改正系数(K1):相邻两根等高线之间的地形是一个斜面,用此斜面的水平投影面积来计算炭质页岩矿的体积时,要乘以坡度改正系数K1,K1值取0.7。(3)矿石体重的确定:本次工作未进行矿石体重测定,通过类比同类石灰岩的体重经验值,本次矿石体重取2.56t/m3。4.3矿体(层)圈定原则4.3.1矿体圈定原则炭质页岩作为制造页岩砖的原料,该矿区的夹层一般厚匀小于1.0m,而夹层要求剔除厚度为2m,因此不剔除夹层,可把矿区内最低开采标高以上部分的炭质页岩层均圈定为矿体。矿山土层厚度较小,一般03.0m,需要剥离,因此本方案剥离表土量根据表土平均厚度1.5m,开采区总面积10980计算,剥离量为1.65万m。4.3.2资源储量类型及块段划分(1)资源储量类型本次工作对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周围的构造形态已大致查明,未控制深部矿体结构,矿山覆盖层厚度小,基岩部分裸露于地表。根据国家标准GB/T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中国地质调查局固定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的规定,结合本矿区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所圈矿体的工程控制程度及研究程度,确定本矿区资源储量类型为333型。(2)块段划分该炭质页岩作为制造页岩砖的优质原料,在准采范围内均为矿体,矿体块段划分不受构造及地层控制,为简化矿体体积计算,以地形条件为控制因素进行块段划分。将每上、下两根等高线之间所夹的矿体划为一个矿块,将区内炭质页岩矿层分为12个块段进行储量估算。4.4、资源储量估算结果4.4.1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在矿区准采范围内,本次资源储量估算炭质页岩矿体资源储量(333)矿石量21.98万m(约56.28万t)。泰盛炭质页岩矿资源储量估算结果统计表 表41块段编号块段标高(m)h(m)S1(m2)V1(m3)S2(m2)V2(m3)矿体体积V=V1+V2(万m3)资源储量(万t)1-333310-30554723550317600.2000.5122-333305-3005550275090431640.5911.5123-333300-29551454727029210220.8292.1224-333295-29051746873036012600.9992.5775-333290-285521061053033611761.1712.9976-333285-280524421221046616311.3843.5437-333280-275529081454065923071.6854.3148-333275-270535671783564222472.0085.1409-333270-2655420921045110438642.4916.37710-333265-26055313265651615642.7136.94511-333260-255554742737099334763.0857.89712-333255-25056467323354552159324.827 12.357合计 21.98356.28 备注坡度及覆土改正系数K1=0。7,体重D=2。56t/m3。开采标高:+310m+250m(黄海高程系)4.4.2.剥采比估算结果据实地调查,覆盖层厚度平均1.5m,分布面积10980,据此估算矿区范围内剥离量体积1.65万 m3,故矿山的剥采比为1.65m:21.98m0.075:1,小于0.5m1m,适宜露天开采。5开发利用方案5.1开采技术条件5.1.1开采工程地质条件(1)岩体为软弱半坚硬岩层层状矿床,厚度200m,岩体致密,中薄层状结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土体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分布于山坡及低洼地带,为黄褐色粉质粘土。上部为粘土、砂质粘土,下部为蠕虫层。土体结构较疏松,内聚力较小,工程开挖后易出现垮塌等边坡不稳定问题,土石层厚度一般03.0m。工程地质条件一般。(3)矿层底顶板特征该矿为露天开采,其顶板为分布不均、厚度03.0m的第四系残坡积层,工程地质条件一般,但开采时一般先把表土剥离,故影响较小,底板与开采矿层相同,为软弱半坚硬岩层的炭质页岩综合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综上所述,本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5.1.2开采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衡阳盆地西部。地形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属剥蚀丘陵低山地貌类型。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山北部,标高为+311m,最低点位于南部,标高为+233m,区内最大高差78m,一般高差20m50m。区内植被发育,山峦起伏,山坡地形较缓,坡度2035,有利于大气降水的地表排泄。(2)气象水文1、气象矿区地处亚热带区,受季风影响较大,属亚热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夏多雨,秋冬干旱,冬冷夏热,春夏湿热,降雨连绵,秋高气爽,降水偏少。年平均气温18.3,最高气温可达40.1(1998年8月22日),最低气温5.9(1991年12月29日);高温天气集中在每年的7、8、9三个月,低温天气集中在每年的12月和来年的1、2月份。年均降水量约为13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夏秋系东南风,秋冬以东北风为主,风速一般2-3mS,38月多雷暴雨,年均雷暴雨54天。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地表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2、水文矿区内及周边无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水不发育,对矿山开采及其它的矿业活动无影响。(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体和水系分布,地表水不发育,对矿床开采影响较小。2、含水层第四系层孔隙水,厚度03.0m,上部多为黏土覆盖,不利于地下水补给和赋存,水量贫乏。矿体与围岩均为震旦系上统陡山组黑色炭质页岩、炭质板岩,含孔隙、裂隙水,富水性弱。3、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主要以风化裂隙、孔隙潜水为主,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方式与地表水基本一致。矿区北部地势较高,是接受大气降水的主要补给区,矿体位于补给、排泄带上,风化裂隙潜水除蒸发外,主要以下降泉的方式排泄,与地表水一起注入周边溪沟,一部分沿裂隙补给承压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动态随降水量而变化,与地表水力联系密切。4、采场积水量本矿选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且可以自然排水,矿床与地表无水力联系,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亦不大,采场积水量受力大气降水控制。采场汇流面积小,积水一般沿露采边坡向下汇聚在矿区底部,本矿开采可能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矿坑积水。可采用阶梯式沉淀池沉淀,或为矿山循环利用,避免对下游水质产生影响。综上所述,矿区无大的地表水体和水系,矿床开采充水主要因素为大气降水和孔隙裂隙水,但矿床为露天开采,开采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且可以自然排水,因此地表水,地下水对采矿活动影响小,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5.1.3开采生产安全条件(1)爆破危害:爆破危害主要包括爆破震动危害、爆炸冲击危害、爆破飞石危害、拒爆、早爆和迟爆破危害等。采石场在采矿过程中需使用雷管、炸药进行爆破,雷管、炸药在储存、排运及引爆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破事故,炸药爆炸产生的震动、冲击波和飞石对行人、周围居民、房屋危害较大。作业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管理上不能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其爆破危害安全,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2)粉尘危害:是采矿开采的危害之一,引发职业病尘肺病。故采石过程中必须重视职业安全卫生环境,对作业人员定期检查身体。采用湿式作业,防止粉尘危害。(3)噪声危害:噪音主要是由碎石机械设备及采矿时爆破作业等引起的,主要危害作业人员,采石场可给作业职工配备耳塞。(4)地质灭害:采石场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滑坡、岩层滑落和塌陷等。1、采场滑坡:岩矿层土层在各种构造面,使岩矿、土体被分割或不连续的状态。当采场爆破开采,台阶边坡角过大时,形成滑坡的有利地形,岩矿土体在地面降水及地下水活动的作用下,原有构造面或层理面发育且平行和垂直斜坡时,较易发生滑坡,造成作业人员伤亡,预防岩质滑坡,开采台阶边坡角一般小于60度,预防土层滑坡主要是修筑地表排水沟,全部需剥离的土层,离工作面应超前开采工作面4m以上,防止土层或风化层滑坡。2、岩层滑坡、塌陷危害:采区内岩体为层状结构,倾角约为35,当有垂直岩层面的结构面切割时,较易产生滑落;在采掘过程中有可能遇到断层或构造带,必须注意观察,若有迹象,应在超前一个阶段进行处理,以防地表崩落,塌陷。5.2开采规模及产品方案5.2.1矿石需求现状与产品价格预测随着炭质页岩在制砖中的应用,其产品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矿床开发前景看好。原矿破碎后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为30元/m,成本价约为21元m。泰盛炭质页岩矿矿体形态简单,矿体厚度稳定、矿石质量较好,资源储量可靠。开采的矿石可直接出售,开采技术条件好,投资较少,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2.2开采规模与服务年限根据衡阳县泰盛矿业有限公司的工作计划,计划生产能力为10万t/a(约3.9万m/a),本矿资源量(333类型)21.98万m(约56.28万t)。参考同类型矿石实际开采经验,可采系数取90,则预可采储量为:预可采储量=资源量回采率 =56.2890万t=50.6万t本矿可采储存量为50.6万t,按10万t/a计算,矿山服务年限=可采储存量/年生产能力。矿山服务年限=50.6/10=5.06a。矿山可服务年限5.06a,开采规模合理可行。 5.2.3产品方案本设计产品方案为原矿。5.3开采方案5.3.1开采储量的确定本矿资源量(333)为21.98万m(约56.28万t)。按可采系数90%计算,本矿可采储存量19.78万m(约50.6万t)。5.3.2开采方式确定本方案设计的开采对象为炭质页岩矿体,矿体成层状,矿床出露于地表,产于侵蚀基准面之上,开采深度最大60m,一般在540m,开采区设在山坡上。宜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其主要方案如下:采矿方案:台阶式露天采矿台阶高度:6m安全平台宽:4m运输平台宽:4m开采边坡角:600最终坡度角:6001、开拓运输及剥离物废石排石方案(1)、开拓运输方案炭质页岩矿岩石属软弱半坚硬,可直接用铲车开采,局部需要打眼放炮,打眼可选用牙轮打眼机凿眼,放炮选用铵油炸药。工作面所采下的矿石采用装载车或铲车装入汽车或推土机将矿石运往贮矿场或用汽车直接运往制砖场。采场中则利用公路直进式和回返式运输装载。(2)、剥离物、废石排石方案矿山属露天开采,仅需剥离表层腐植层即可,但剥离物、废石必须集中堆放,并于下放修筑挡土墙,严防废渣流发生,保证附近农田不被损毁。本次设计排石(土)场位于准采区南部,剥离物及废石用装载车或铲车装入汽车运往废石场堆放。2、安全防范方案(1)防水方案露天采场上方及两侧修筑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采坑。采场内设排水沟,使进入采场之水能自然排出(特别要注意暴雨时的山洪暴发进入采坑)。(2)爆破危险防治方案爆破物运输、储存、使用应符合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规定。爆破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放炮时间选定在白天,定时放炮,并设置警戒线和岗哨,所有人员要疏散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带。(3)粉尘防范: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防尘口罩、湿试作业、喷雾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4)噪音防范:采用噪音小粉碎机械,作业厂的噪音不得超过850b(A),必要时可配带耳塞。(3)开采方法确定1、开采顺序及首采区选择开采顺序:由上至下,由近至远,工作线推进采用上行方式。每分层采至采场最终边坡时,留设4m宽的安全平台,以此类推。首采地段位于该矿山的中部,往北东开拓,斜交炭质页岩矿层倾向推进,投产一个采矿工作面。2、计划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矿山工作制度:按一个班工作8小时,年工作日300天,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t,按日产矿石量333.33t计算。矿石体重2.56t/m3,采用每日一班制作业,矿山每天生产炭质页岩130m,则可保证矿山生产能力。首采矿工作面布置在该矿山的中部,采矿下部平台台阶走向长约120m,开矿工作面宽约25m,年推进约30m,台阶高6m。工作面回采率95%,工作面按产量按下式计算:工作面产量=走向长年推进斜长矿厚工作面回采率=12030695%=2.05万m/年因此,本矿露采需2个台阶,2个工作面生产,能满足矿区生产能力3.9万m/年的要求。3、开采工艺挖机铲矿或浅孔钻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汽车(或拖拉机)运输筛分销售。各分层工作面首先由边坡开掘切割槽。并逐步向上坡方向推进,工作面长度即矿体水平厚度。工作面可用挖机开掘或采用牙轮打眼机凿眼,中深孔爆破采矿工艺,一次采厚6m,钻眼工作在上分层的平台上进行,装矿搬运工作则在本分层的平台上进行。4、开采方法选择矿体在本矿区内大面积出露,覆盖层薄,适宜选择台阶式露天采矿方法,故本方案选用台阶式露天采矿方法。5、采矿及工作面回采率根据矿体产出特征,采区回收率要求90%,工作面回采率要求95%6、采石及排土采场南部边有低洼的坪地,面积约5470m2,设计为堆土区。矿山开采首采区所产生的剥土、废石可堆放于坪地上,待采空后,再将其转移至采空区用作复垦土源,然后转入下一采区的开采工作。对于临时堆放在堆土区的废土渣,应在其前缘设置临时性的挡墙,并及时压实,防止其在雨水冲刷下失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7、 矿山开采最大边坡高度 根据矿山可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可确定矿山开采最大边坡高度为60m。8、露天开采境界确定本矿为页岩、炭质页矿,露天开采,岩石倾向310,倾角35,本设计方案采矿最终的边坡角为60。本矿山坡露天开矿,采深小,剥离物主要为残坡积浮土,边坡稳定,按台阶边坡参数框定开采境界。平面投影面积为10980,其中平台以及台阶的面积为6500,边坡的平面投影面积为4480。5.4开采方案简要结论1、工程项目简要综合评价矿山+310m+250m标高范围内,页岩、炭质页岩333资源储量56.28万t (21.98万m),可采储量50.6万t,生产规模10万t年,可服务5.06a,矿山需2个工作面,年推进约30m就可达到生产要求,矿山年净利润为17.55万元。每年为国家创造税约17.55万元,矿山服务年限为5.06a,共计可赢利约88.803万元。还可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预测本项目为小型露天开采,矿区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较好,投资小,可安排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见表5-1)。经济效益分析估算表 表5-1 序号项目指标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产量m/年39万原矿石2产值30元/m39万1173直接成本21元/m39万8194上交各种税费10%117万1175利润2346所得税25%5857净利润1755附:矿山开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矿山生产能力万m/年3910万t/年2矿山服务年限年5.063工作日天3004矿石储量资源量333万m21.98可采储量万m19.78506万t5矿石体重t/m2.56矿石类型页岩、炭质页岩6露天开采开拓方式公路开拓开拓台阶数量(个)2采区数量个2采矿方法台阶式露天采矿工作面数量(个)/长度(m)2/1207生产成本元/m218销售收入万元/年1179税费总额万元/年11.710企业利润万元/年17.5511总利润万元.86矿山环境6.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矿区地处衡阳盆地西部。范围内地形相对平缓,属剥蚀丘陵地貌。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山北部,海拔最高为311m,最低点位于南部,海拔标高为233m,区内最大距相对高差为78m,一般高差20m50m。残坡积厚度03m。沟谷发育一般,主要分布于矿区南侧。山坡坡角约200350,边坡稳定,区内植被发育。评估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地处亚热带,受季风影响较大,属亚热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采区地势较高,地表排水条件好,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故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据实地调查,未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状地质条件尚好。本矿为生产矿山,目前矿山正常开采,经实地调查,矿山开采有3年多,规模较大,但生产能力小,现占用土地面积:矿办公室80m2,工业广场5880m2,采场已采空面积6170m2,现产生废石、土堆放面积5470m2,矿山公路520m2,总面积达18120m2,所占用、破坏土地为林地、灌木林地及少量旱地。建矿至今矿山未发生崩塌、滑坡及废石流等地质灾害。1、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影响较轻。2、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影响较轻。3、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引发、遭受、加剧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4、矿业活动对建筑物、景观及人居环境等的影响较轻。综上,现状评估矿业活动对区内地质环境影响较轻。6.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估6.2.1矿业生产活动的各类地质环境问题预测评估(1)水资源、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估1、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均衡影响较轻本矿为露天开采,矿石开采位于山坡之上,采深浅,且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开采活动对地下含水层影响小。采场处于地下水无压岩溶裂隙层之上垂向补给区,不会因采矿而形成大的降落漏斗,不造成区内含水层疏干、地下水超长下降、井泉干涸等环境地质问题,不破坏区域地下水均衡,预测矿山开发对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均衡影响较轻。2、地表水漏失影响较轻评估区无较大地表水体,只在雨季时沟谷中才有短时流水,雨停数小时即干涸,采石场又为露采,高于侵蚀基准面。预测评估本矿开采对地表水漏失影响较轻。3、水质污染影响较轻地表水污染影响较轻该矿山为露天开采,年产矿石10万t,开采矿石为页岩、炭质页岩,含有毒有害物质轻微,且为较硬的固体物质,废石土堆集中堆放于固定场所,雨水冲刷形成的污水主要为固体悬浮物,一般可就地沉淀净化,不影响矿区和附近水源。预测评估对地表水污染影响较轻。地下水污染影响较轻本矿山主要开采页岩、炭质页岩,有害物质含量轻微,矿业活动对评估区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来自采场的炸药有害物质,但火工产品遗留少量的硫、氮物质轻微,对地下水污染影响较轻。废渣堆淋滤水是在大气降水冲刷废渣产生,主要是悬浮物质,评估区水环境没有污染的有害元素,可自然沉淀。采场充水可自然外排,采坑内积水时间短,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较小,预测评估矿业活动对评估区地下水污染影响较轻。综上所述,预测评估矿业活动对评估区内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较轻。(2)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预测评估1、矿石活动占用土地影响较重a、矿山地面工业广场占用荒地5880。b、矿山公路占林地面积520。c、堆土场占旱地面积5470。d、露天采场最终占土地面积10980,所占地为灌木林地。上述各项活动占用土地,累计面积22850,地类为林地,占用少量旱地,未占用耕地,故矿业活动占用土地影响较重(见表6-1)。矿山占用、破坏,污染土地资源预测评估表 表6-1环境影响物名称预测评估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情况(m)能否恢复耕地园地林地现状增减小计现状增减小计现状增减小计工业广场588005880能矿山公路5200520能堆土场547005470能露天采矿破坏石土环境6170+4810109800部分能总计18120+4810228502、地表变形影响土地利用较轻因本矿山为露天开采,对深部地质构造无扰动,矿业活动破坏性限于采场内,采场外基本上不形成地面大规模变形、破裂及塌陷等破坏性影响,地表总体变形小,预测矿业活动引发地表变形影响土地利用较轻。3、露天采矿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内露天采场,最终将形成面积为10980m,地类为林地,土石剥离,对原有土石环境破坏较重,植被严重破坏,岩石裸露形成矿山型荒漠化,恢复植被生长较难,故预测露天采场破坏石土环境影响较重。4、土石污染影响较轻本区为露天开采页岩、炭质页岩矿,用于制作页岩砖,矿业活动中基本无污染排泄,故预测矿业活动对区内土石污染影响较轻。5、水土流失影响较轻由于本矿为露天开采,切坡工程较大,剥离地表浮土,使山坡的浮土层连续性遭破坏,稳定性降低,做好地表浮土超前剥离。矿山开采形成的废石土集中堆放于固定场所,堆土上方无大的汇水面积和水源,形成废渣、废石流可能性小,只要做好防护治理措施,不会造成水土流失。预测评估水土流失影响较轻。(3) 矿业活动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该矿为露天开采,采场地形地貌较简单,区内为林地,现状边坡较缓,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预测采石场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突水、突泥,地裂缝和地面沉降。1、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未来采空区上部边坡由残积土体及软弱半坚硬浅风化岩体组成,岩土体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岩石因风化破碎,胶结不紧密。矿山开采若未严格控制开采台阶高度、边坡角,在未来矿业活动过程中,产生露采岩体边坡崩塌、滑坡可能性中等;露天开采产生的剥土、废石方量小,堆放在指定的排土场,由于排土场为天然洼地,设有截水沟与挡土墙在暴雨等诱因下产生失稳的可能性小;矿区远离居民点,危害对象主要为矿工及矿山设施,危害性中等。因此,预测未来矿业活动引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2、引发泥石流(矿渣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泥石流(矿渣流)发生的原理,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即有利于集水的地形,有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来源和短时间的大量水源。矿区无有利于集水的地形,矿区不存在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来源,矿区因自然因素产生泥石流可能性小。露天开采产生的剥土、废石方量小,多堆放在天然洼地中。且必需设置截排水沟与挡土墙。因此,预测引发泥石流(矿渣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3、引发地面塌陷、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地调查,矿区无矿业开采历史,区内炭质页岩矿含孔隙裂隙水,富水性弱。,未来矿业活动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采矿,不存在引发矿坑突水突泥。矿山开采无需大规模抽排地下水,对区内地下水资源平衡影响小,不会因采矿抽水而引发采空地面塌陷与地面岩溶塌陷。预测评估未来矿业活动引发地面塌陷的可能性中等,突水、突泥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均较小。4、引发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主要原因是区域性构造和过量抽吸地下水,评估区区域性构造变动的可能性小。现状调查,评估区无集中抽取地下水源地,未破坏地下水均衡。预测评估未来矿业活动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综上,预测评估未来矿业活动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引发泥石流、突水、突泥、地裂缝、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险性小。(4)矿业活动对景观影响较轻矿山所处位置为丘陵区,离人口聚集区较远,区内无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矿山在采矿过程中改变了山体地貌形态,仅局部景观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对自然景观影响较轻。故预测矿业活动对景观影响较轻。(5)矿业活动对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影响较轻区内无建筑、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也无地质公园,名胜古迹,故矿业活动对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自然保护区影响较轻。(6)矿业活动对人居环境影响较重矿山为露天开采,爆破取石,取爆破安全距离为300m,爆破安全距离内有居民住,故矿业活动对人居环境影响较重。(7)预测评估小结1、矿业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影响较轻。2、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较轻,对土石环境影响较重。3、矿业活动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诱发其他地质灾害危险性小。4、矿业活动对建筑,工程设施和景观影响较轻,对人居环境影响较重。综上所述,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结果汇总(见表6-2。) 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结果表 表6-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布位置预测影响危害对象预测损失情况影响程度水资源水环境地下水资源枯竭评估区较轻地表水流失评估区较轻区域地下水均衡循环评估区较轻水质污染评估区较轻土地资源土石环境矿山建设占用土地工业广场堆土场较重地表变形破坏土地评估区较轻露天采场破坏土石环境露天采场土石环境中等较重土地灾害崩滑、滑坡采场采场和采场工人中等较重岩溶地面塌陷评估区林地小较轻建筑物及工程设施的影响较轻景观影响较轻人居环境影响较重结论较重6.2.2矿山地质影响综合评估(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原则1、采用环境地质问题及影响程度分区法,凡影响较重(或)以上环境地质问题,按单个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区,并冠以环境地质问题名称。2、综合评估影响程度级别的确定方法,一般以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影响程度高一级为综合评估的影响级别,或以主要影响因素,考虑权重以综合评判法进行评估。(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评估根据上述原则及现状、预测评估的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及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将矿区综合评估分区评述如下:1、露天采矿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1)该矿露天采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占用林地面积约10980,主要影响和破坏了土石环境,影响程度较重。2、工业广场、堆土场破坏土石环境影响较重区(2)工业广场占地面积5880m2,堆土场占地面积5470m2,占用的均为部分旱地与林地,恢复难度中等,影响程度中等。3、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3)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影响区域为露采场及周边边坡,占用土地类型为灌木林地,面积10980,地表人工剥离表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景观破坏,土石环境破坏,局部边坡失稳,诱发崩塌、滑坡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中等,恢复治理难度中等。4、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评估区除区外的其他区域,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地质灾害危险性较小,基本上不需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 表6-3影响对象影响程度具体情况恢复治理难度对水资源的影响较轻评估区内地表水不发育,对水资源影响较小,地表水漏失影响较小。较小对水环境的影响较轻矿业活动基本无污染物排出,故对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