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重要原理与.ppt_第1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重要原理与.ppt_第2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重要原理与.ppt_第3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重要原理与.ppt_第4页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重要原理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图: 地球自转和公转图 黄赤交角示意图 某日,太阳光照射地球图(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等压线分布图上的风向.锋面符号等 热力环流模式图;热力环流实例图(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三圈环流图; 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 洋流分布模式图; 某海区洋流组成 和 流向; 水循环图 读图 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 首先判断南北半球; 然后判断晨线和昏线 (要联想起晨线和昏线上的一些特征) 再观察昼夜长短分布特点,以及极昼极夜分布范围,等等 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P42”借题发挥”2, P43第15题) 气旋反气旋图; 冷锋暖锋图( 侧视图/剖面图; 符号图) 气旋反气旋图.冷锋暖锋等的气温.气压变化过程图 (P43 第14题) 风向图(P42第8题,P43第20题) 各类等值线图 23 某一水平面上等温线,等压线分布图: 1. 先确定南北半球和高纬低纬 2.判断同一纬度上气压高低 法1: 看线的弯曲方向(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法2: 作一条东西方向水平辅助线代表某一纬线 再比较该辅助线上不同弯曲不同区域的温度值或气压值 应答:”因该处温度值(或气压值)比同一纬度相邻地区高(或低),所以是 .” 垂直方向上等温面,等压面分布图: 1.判断同一高度上气压高低 法1:看等温面或等压面的弯曲方向(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法2:作一条东西方向水平辅助线代表某一高度的等高面 比较该辅助线上不同弯曲不同区域的温度值或气压值 应答:”因该处温度值(或气压值)比同一高度相邻地区高(或低),所以是 .” 2.确定高压.低压的形成原因:热力原因或动力原因 3.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的原则绘出风向. 读图步骤 含义解读: (一)等值线的疏或密 单位时间或单位距离内某种现象(如温度、气压、密度、速度等 )变化的程度。例如,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 气压差叫气压梯度。同类概念还有温度梯度等。 某指标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该指标的梯度越大。 冷暖气团交界的锋面附近,气压梯度大,风力大。等压线密集 寒流暖流交汇处,温度梯度大,等温线密集 等高线:稠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 稀疏-坡度缓、河流流速慢。 等压线:稠密-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 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速慢。 等温线:稠密-温差大;稀疏-温差小。 等降水量:稠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含义解读: (二)等值线/面的延伸方向 1.等高线延伸方向反映地形走向; 2.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成因,如: 与纬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 辐射(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与海岸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海 陆位置(气温从沿海向内陆变化); 与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地 形(气温从山麓向山顶递减); 3.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的走向或地形的走 向等等。 (三)等值线/面的弯曲方向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 ) 基本规律: 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 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 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 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 垂直方向上等压面分布图上,等压面向上凸之处,气压比同一高 度相邻地区高;等压面向下凹之处,气压比同一高度相邻地区低; 垂直方向上等温面分布图上,等温面向上凸之处,气温比同一高度 相邻地区高;等压面向下凹之处,气温比同一高度相邻地区低;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向数值增大方向凸之处,气压比同 一高度相邻地区低,为低压槽;等压线向数值减小方向凸之处,气 压比同一高度相邻地区高,为高压脊. 等高线分布图上,等高线向数值增大方向凸之处,海拔比同一高度 相邻地区低,为山谷(集水区/汇水区);等压线向数值减小方向凸 之处,海拔比同一高度相邻地区高,为山脊(分水线). 等温线分布图上,等温线向数值增大方向凸之处,气温比同一纬度 相邻地区低,(寒流影响; 背阴坡);等温线向数值减小方向凸之处 ,气温比同一纬度相邻地区高(暖流影响;向阳坡) 属于逆时针方向的有: 1. 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 和公转 2. 北半球的气旋 3. 南半球的反气旋 4. 北印度洋冬季的洋流方向 属于顺时针方向的有: 1.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 和公转 2. 北半球的反气旋 3. 南半球的气旋 4. 北印度洋冬季的洋流方向 判别南北半球: * 根据陆地轮廓也是一种方法. 等温线图上: 等温线数值自下而上递减,为北半球;自下而上递增,为南半球 7月气温最高,为北半球; 1月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大陆1月份盛行高气压,7月份盛行低气压,则该大陆位于北半球 北侧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是盛行西风带,则该地在南半球 能见到北极星的,是北半球 * 纬度数值自下而上递增,为北半球;纬度自下而上递减为南半球 自转线速度向南递增的是北半球,自转线速度向南递减的是南半球 * 极点俯视图上, 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的,是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 时针的,是北半球.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到近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所在的/有极昼的是南半球;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到远日点附近),太阳直射点所在的/有极昼的是北半球; 中纬度地区物体影子始终朝北的,是北半球;中纬度影子始终朝南的,是南半球 . 河流右岸冲刷强烈/水较深,左岸易冲积 ,是北半球. 河流左岸冲刷强烈/水较深,右岸易冲积 ,是南半球. * 低压区空气涡旋: 为顺时针方向的,是南半球; 为逆时针方向的,是北半球; 高压区空气涡旋:为顺时针方向的,是北半球; 为逆时针方向的,是南半球; * 中低纬海区环流: 为顺时针方向的,是北半球; 为逆时针方向的,是南半球; 中高纬海区环流为逆时针方向的,是北半球; *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北半球1月份(冬季);公转到远日点,为7月 份(北半球夏季);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为夏半年(春分到秋分);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为冬半年(秋分到次年春分); 北极圈内极昼,是北半球夏季;南极圈内极昼,是南半球夏季.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春分和秋分. * 同一纬度,陆地温度比海洋低,为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亚欧大陆上被冷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为冬季;亚欧大 陆上在印度北部有低压中心,西北太平洋上高压(夏威夷高压) 强盛时是夏季. 30_40度大陆西岸盛行西风,是该半球冬季. 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炎热多雨,是夏季;盛行西北风,降水少,是 冬季; 北印度洋海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云南和海南岛等地吹西 南季风,降水丰沛,是夏季. 吹东北季风/干旱少雨,是冬季. * 北印度洋为顺时针洋流,是夏季;北印度洋为逆时针洋流,是冬季 判别季节(月份) 时令为北半球夏季时 的地理事象举例: 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而海上等温线向南凸 雅典(洛杉矶、旧金山、罗马、塔兰托、马赛等)炎热干燥北 半球地中海气候 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等)温和多雨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东亚盛行东南季风), 拉斯加的驯鹿向北部的苔原带迁移 青海湖鸟岛候鸟汇集时为4月-6月 巴西高原东南部草木枯黄(为当地冬季 ) 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东流,为顺时针洋流;从亚丁湾驶向卡拉奇 的船顺风顺水 塔里木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冰雪融化多出现汛期 夏季温度较高,海拔较低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 夏季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变大 ; 我国台风、暴雨、洪涝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时,为夏 秋两季 . 时令为北半球冬季时 的地理事象举例: 北京寒冷干燥, 巴西高原东南部多雨, 马达加斯加西部降水丰富 舟山渔场带鱼汛 北印度洋海区海水向西流,为逆时针洋流 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而海上等温线向北凸 科学家赴南极考察主要在11月到次年3月 (南半球的夏季) 厄尔尼诺现象(赤道附近太平洋东侧的海水异常增温)出现 在圣诞节前后 我国北方冬半年寒潮多发 冬春季节我国北方气候干旱,有冷空气活动,多大风,沙 尘暴多发。 某地的地理纬度= 北极星的地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 H=900-纬度差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昼长=24小时*昼弧占纬圈周长的比例, 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日出时刻=12:00-昼长/2, 日落时刻=12:00+昼长/2, 自转线速度=纬圈周长/恒星日 ,自转角速度=3600/恒星日 时区 区时 日期: 顺自转方向,0:00经线到1800经线为新的一天, 1800经线到0:00经线为旧的一天. 某一高度的气温=起始地的气温-高度差*6/1000 计算: 同一经度(经线)上: 地方时相同; 只有春份秋分这两天,昼长夜长都相同,同时 日出,同时日落. 除南北极点外,自转角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与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同一纬度(纬线)上: 1. 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2. 昼长相同,夜长相同; 3. 自转线速度相同, 4. 自转角速度相同. 5. 东面比西面的地方时早. 北回归线至北极圈地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 正午太 阳高度和昼长都达到最大; 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 昼 长达到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则在夏至日之前和之后各有一天 达到最大(900);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地区,12月22日(南半球夏至日) 正午太阳 高度和昼长都达到最大;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12月22日(南半球夏至日) 昼长 达到最长, 正午太阳高度则在夏至日之前和之后各有一天达 到最大(900); 影响气压分布的因素: 哪些原因引起空气下沉运动? 冷却地区,空气收缩下沉 反气旋(高压)中心,空气下沉. 南北纬300附近,来自赤道地 区的热空气源源不断地在此 堆积,导致空气下沉. 哪些原因引起空气上升运动? 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 气旋(低压)中心,空气上升 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暖气团 在锋面上爬升 1. 海拔: 越远离地面,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 2.气温。气温低,气体收缩,密度增加,气压增大;气温高,气 压降低。 3.天气 . 阴天云层覆盖大地,形成温室效应,大气膨胀就比较厉 害,使空气密度减小,同时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 密度减小。因次阴天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4. 空气垂直方向运动: 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 空气下沉,近地 面气压升高.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从空间差异看: 1.太阳辐射.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降低,但最热点却在北纬20度左右的地方 ;一年当 中,(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2. 大气环流: 离冷空气源地越远,气温降幅越小. 3. 同纬度海洋与陆地气温不一样; 且陆地上离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 4. 山地地区,地势越高温度越低; 盆地周围的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 有些背 风坡有焚风效应. 5.有暖流经过的地方比同纬度地区温度要高,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地区温 度要低。 6. 地面性质:不同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 7. 人类活动会影响气温(如:城市气温比郊区高) 从时间差异看: 1. 气温日变幅随纬度的增高而变小,年变幅则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2. 同一纬度,海洋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3.晴天(云少)比阴雨天(云量大)的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高气压区比低气压区 气温的昼夜温差大. 4.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概念: 气温日较差=当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 影响降水量分布的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坡向: 迎风坡 背风坡 天气系统: 人类活动: 城市的”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开挖水库使库区 周围湿度.云量.降水量增大. 世界降水量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 3、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纬度地带是赤道地区赤道,因为赤道地区气 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如伊基托斯 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 1.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 2.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 3. 南北纬2555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亚热带温带的季风气候) 4.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多(热带雨林气候) 5. 印度半岛6-9月为雨季,中南半岛6-10月为雨季(热带季风气候,旱 季和雨季交替) 6.非洲草原上, 510月 为湿季,(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和湿季交替) 与天气系统有关的降水 * 天气系统中,阴雨/多降水的部位是: 气旋中心部位; 冷锋锋后(冷气 团一侧);暖锋锋前(冷气团一侧); 天气系统中,晴朗.少云/降水少的部位是: 反气旋中心部位; 高压脊 ; 单一冷气团控制的区域;单一暖气团控制的区域 *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降水带分布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 北边缘. 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移动较快较强,则我国黄淮一带易 出现洪涝,南方少雨(北涝南旱). 盛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则出现”伏 旱”天气. 6月,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的准静止锋控制, 则出现”梅雨”天气. *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带来的灾害有:狂风,暴 雨,风暴潮. 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主要在夏秋季节. 寒潮(强冷空气从中高纬强冷高压区吹出迅速南下形成的快行冷 锋) 带来的灾害有:大风,剧烈降温,暴雪和冻害. 寒潮对农作物的影 响尤其在春季和秋季严重. 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般 而言,降水量越多,径流量越大,水资源越丰富。严格来 说径流量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亚洲最多, 大洋州最少. 河流的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永久积雪补给,季节性积雪融 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雨水补给的河流的径流量,与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径流 量相比: 年际变化更大; 但年内变化更小; 水资源 河流的补给 凡是宇宙间(地球大气圈以外)物质的存在形式都是天体. 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月球. 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星光闪烁的恒星 轮廓模糊的星云 一闪即逝的流星 圆缺多变的月亮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地月系 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地球处在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指:大、小行星绕日公 转方向一致,且绕日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它 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木星和水星 . 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 存在的天体,因为他处 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自身又具备了生物 生存所必需的 、 、和 等物质条件。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活动 发生在太阳外部的大气层 太阳活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氢核的聚变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光球层的黑子 ;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是色球层的耀斑爆发;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鸽子飞行失踪 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 断 动物的异常反应 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和最贫乏的省区分别是西藏 和四川 . 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 地球的运动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角速度与赤道 上相同.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 在赤道上: 1自转的线速度最大,角速度与其他各地相同(极点除外); 2全年昼夜平分 3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90 4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向; 5. 赤道上经度10的距离(长度)是111千米.其它纬线上,经度 10的距离(长度)是111*COS(纬度数) (单位:千米); 每一条 经线上纬度10的距离(长度)是111千米.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回归线和极圈的范围.若黄赤交角 为X0,则回归线纬度为X0,极圈纬度为(90- X0) 若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和寒带增大,温带减小.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北移, 气压带和风带也向北移;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也 向南移;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昼 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的划分. 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除赤道外,南北极圈之间各地在一年之中昼夜长短相差最 大的日期是夏至日和冬至日,越接近这两个日子昼夜长短 相差越大. 地球的运动 1.晨昏线(圈)任何时候都将地球平分,晨昏线(圈)将地球划 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圈)上的太阳高度永远是0; C晨昏线(圈)在地 球表面上由东向西推移; 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始终是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 地方时始终是18:00 4.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线上各点的地方时都是6:00,昏线 上各点的地方时都是18:00. 5.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线上各点日出时间相同,日落时间 相同,昼长相同; 昏线上各点的日出时间相同,日落时间相同,昼长 相同 6. 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 为18:00 各地正午都是其地方时12:00. 求: 日出时刻=12:00-昼长/2, 日落时刻=12:00+昼长/2, 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晨昏线(圈): 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 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太阳直射X0N时,极昼范围为(90-X)0N到北极点;极夜范围为(90 -X)0S到南极点;此时,晨昏圈与南北半球(90-X)0纬圈相切. 太阳直射Y0 S时,极昼范围为(90-Y)0 S到南极点;极夜范围为 (90-Y)0 N到北极点;此时,晨昏圈与南北半球(90-X)0纬圈相切. 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最 小的是赤道上.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 ) 北纬23026和东经1200 南纬23026和东经600 北纬23026和西经1200 南纬23026和西经600 A B C D 2.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B点的区时是( ) A当日6时 B当日15时C当日18时D当日24时 3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的12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当日16时当日18时 次日4时当日12时 A B C D 4B点在A点的( ) A东南方向上 B西南方向上 C东北方向上 D西北方向上 图31 600 A B 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A5时前后 B15时前后 C. 4时前后 D19时前后 2.飞机以1100千米的时速沿最近路线从B地飞往C地,大约 要飞: A. 6小时 B9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1 解.补出图的左边未画出部分; 赤道上总是昼夜等长,则图中赤 道上夜对应的360个经度共跨4 格,每格占90个经度. 则夜的中央经线在1500E经线的 西侧且相差900, 即: 600E地方时为0:00或24:00. 北京时间以1200E地方时计算, 为4:00 2 解:B.C相距1800,又都在600N,则过B.C两点的 大圆是B.C所在的经线圈. 两地的最近飞行路线 是沿着过B.C两点的大圆(经线圈)的劣弧来飞,即 是按”B-北极点-C”的路径,共飞了60个经度. 经线 上1个经度约为111.1千米,则共飞行6666千米,约 需6小时. 24 大气 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沙漠地区水汽含量少,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 深秋或寒冬,人们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主要原理是增加大气 逆辐射 ;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悬殊,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北方太 阳高度比南方低;南方白天时间比北方长;北方比南方更接 近冬季风的源地 下面的句子与其反映的气候类型是: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大陆性气候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地气候; 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季风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季风气候 图32 b a 山地高原 甲 乙 图32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1517题: 15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16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 ( )(“高处不胜寒”的原因) 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b处的地面辐射弱 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A B C D 17下列叙述中,其气温成因与b处相似的是 ( ) A冬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漠河附近 B夏季,我国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 C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夏季,同纬度地区相比,山区气温低于平原气温 大气的运动 热区-空气膨胀上升,导致: 1)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如气旋、台风、赤道低压带);2 )近地面气压低 冷区-空气收缩下沉,导致: 1)天气晴朗,云量少 ( 如:反气旋、极地高气压带); 2)近地面气压高, 冷暖气流相遇形成的过渡带就是锋面。锋面附近温度.湿度.气压 梯度都较大(相应等值线较密集) 锋面不可能在高压脊形成. 锋面易在(中纬地区)低压槽形成. 无论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东 部的低压槽区形成暖锋,气旋西南部的低压槽区形成冷锋. (不过, 南北半球的低压槽区形成的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位置相反) 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大陆东部大陆内部大陆西部 气候类型 极地高气压带 大气环流纬度差 异 寒带 太阳辐 射纬度 差异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极地气候 海陆热力差 异, 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 行星风带 的季节移动 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简图(北半球) 0 30 60 90 热带草原气候 海陆热 力差异 海陆热 力差异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行星风带的 季节移动 赤道低气压带 九大气候类型 热带海洋气候:南北纬10之间(受到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 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南北为10回归线之间(受到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南北为10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全年高温, 一年分为明显的雨旱两季(是因为:冬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 压差,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为2535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影响)冬季温暖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地中海气候:南北为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西北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暖多雨、夏季干燥炎热 温带季风气候:南纬3555大陆东岸(受海路热力性质的差 异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为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为4060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控制 )全年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判断气候类型: 要记得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就是根据温度判断气候带,根据降水判断类型 先 分清九大气候类型。 热带:热带雨林 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 温带: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 温带大陆 。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1.判定 半球 气温 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 南半球 2.判定 所属温度 带 最低月 气温与 最高月 气温 最冷月气温15热带 气候 最冷月 0 15 最热月均温大于25亚热带 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 0以下 最热月均温20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最热月均温1020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温010苔原气候 寒带(极地) 最热月均温0以下冰原气候 3.确定 气候类型 降水季 节分配 年雨型热带 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少雨型热带 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夏雨型热带 季风、亚热带 季风、温带季风、热带 草原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6个风带,7个气压带(位置,名称,成因) 风带成因: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使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降水丰富 降水少 降水最少 降水较多 亚亚洲大陆陆太平洋 一月 亚亚洲高压压 (又称蒙古西伯利亚亚高压压) 阿留申低压压 七月 亚亚洲低压压 (又称印度低压压) 夏威夷高压压 气压中心的转换 季风成因有两类: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东亚地区的夏季风(东南风,暖湿)和冬季风(西北风干冷)成因都是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地区的夏季风(西南风,暖湿)成因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 位置的季节移动,冬季风(东北风,干冷) 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图33是沿北纬300绘制的气压变化图,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