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家新课程标准.ppt_第1页
(苏教版)国家新课程标准.ppt_第2页
(苏教版)国家新课程标准.ppt_第3页
(苏教版)国家新课程标准.ppt_第4页
(苏教版)国家新课程标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国家新课程标准 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沈阳市大东区教师进修学校 小学教研部 (110041) 国红梅 E-mail: 教材总体说明 一、从知识、探究能力、情 感与态度三条课程线索(课 程要素)方面来看 : 生命世界 物质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第二单单元 我眼里的 生命世界 第五单单元 它们是 什么做的 第三单单元 生命之源 水 第四单单元 关心天气 科学知识覆盖了三大领域: 过程技能: 覆盖各项基础过程技能 q渗透在诸单元中 q集中在观察与测量单元 情感、态度价值观: 覆盖了“对待科学,对待自然 ,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的 内容。具体内容标准渗透在诸 单元中。 二、注重以人为本, 体验学科学的乐趣。 v科学学习不是板着面孔、冷冰冰 的说教。强调让孩子亲身体验, 在活动中学习。 v通过科学课的学习,让孩子对科 学感兴趣,体验学科学的乐趣。 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借助吹泡泡活动,进行提问题 的训练;通过找出吹泡泡活动与科 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建立对 科学的最初认识:理解科学是什么 。对科学学习充满兴趣。 1、科学是 以谈话形式展开“科学是什么”的讨论, 让学生把已往对“科学”的理解充分表述出 来; 吹泡泡活动。是本节课的主体活动。借 助吹泡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 趣;感觉到“玩”中有科学;让学生经历一 次科学探究活动。 吹泡泡活动的教学环节: 1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2 2、选择问题、选择问题 3 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4 4、反思、反思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找与自己吹泡 泡的相似之处。 玩玩具,提问题,进一步理解科学是什么 。 解释科学是什么,将科学是什么显性化。 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并将其记录下 来。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将植物、动物、人按照“总(寻找有生 命的物体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分(植物的不同与相同;动物的不同与 相同植物和动物各有哪些特征) 总(植物动物人)”的思路编排,通过观 察、比较、描述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理 解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在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物体” ;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随时 随地记录的良好科学品质。 归纳出“有生命物体”(生物)的共 同特征。 2、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认识植物的多样性; 进行观察与描述的训练; 选择有代表性的多年生与一年生、木 本与草本植物桃树和向日葵进行观 察、比较、描述; 通过多种植物间的比较,认识到植物的 基本特征和生命需求。 3、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通过“是与不是”的游戏,一方面可以进行“是 什么”的提问题训练;另一方面能够对动物的特 征进行描述; 观察比较狗和兔的不同和相同,以集合的方式 记录下来; 按照自己的分类依据给动物分类。 4、植物动物人 选取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 “谁吃谁”关系的兔子和 萝卜,通过观察、比较,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找出 动植物的共同特征和基本需求; 了解有趣的动植物; 探索人类与其他有生命物体的关系,认识到人也 是生物,也有与其他生物一样的生命需求和基本特 征。 完成现阶段对生物的基本认识。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从“水”与“生命”这一角度,了解水对 动物、植物、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 的巨大影响,体会水与生命息息相关 。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从 多角度认识水的“溶解、毛细现象、表 面张力”的性质。 1、生命离不开水 展开对“生命离不开水”的讨论。 “想办法,把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 给扇形图涂色,理解人体、动植物体 内含有水。 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2、观察水 观察并描述烧杯中的水。 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认识水的表面有表面张力。 一枚硬币上能容纳多少滴水? 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多少枚曲别针? 瓶盖怎样停在水面的中间? 3、家乡的水资源 提出关于家乡水资源的问题。 制定调查计划。 研究家乡水资源情况收集、整理资 料。 汇报与交流。 4、地球上的水 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 体的美丽。 用“打比方”的方法感受水资源的缺乏。 讨论水资源的用途。 寻找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提出号召:要加倍珍惜水资源。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以“谁最关心天气”这个话题引起学生 们对天气的关注。涉及到四个核心概念 :气温、降水量、风向和风速。一系列 的测量活动是在观察与测量单元之 前的训练,是对过程技能隐性化处理的 一个单元。 1、谁最关心天气 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说天气”是本课的 主体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会观察和描 述各种天气特征。 自己设计天气符号。 了解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 2、测气温 学会使用温度表。 测气温活动: 测教室的气温; 测室外的气温; 分析数据:从测得的结果中能发现什么? 分析一天内气温变化的记录表。 3、雨下得有多大 认识几种云,看云识天气。 自制雨量器。 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雨量。 4、今天刮什么风 阅读科学小诗。 认识风向。 做风向标和风力计。 背诵风力歌。 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第五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先从总体上认识和了解常见材料, 再针对“纸、四种常见的纺织材料、玻 璃和陶瓷”的特点进行探究。 在区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后展开 一个与环保有关的话题。是 体现“科 学技术社会”三者相结合的单 元。 1、常见材料 通过一个孩子的房间,认识常 见物体是由材料做的; 认识并描述一些常见的材料; 学会给常见材料分类。 2、研究纸 v了解哪些物品是纸做的; v探究不同种类纸的特点,是本课的主 体部分; v了解纸的发明和纸对人类文明、社会 发展的重要作用; v动手做一张纸。 3、我们穿什么 v认识常见的纺织材料; v探究这些材料的特点,如:柔软性 、透气性、牢固程度、吸水性、防水 性等; v将来的衣服会是什么样的。 4、玻璃和陶瓷 认识玻璃和陶瓷; 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 和相同; 比较陶和瓷的不同; 做一个陶器; 了解新型陶瓷。 5、材料的使用与环境 了解哪些物体是由天然材料,哪些物 体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 思考“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怎样”; 讨论“我们能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 ”。 第六单元 观察与测量 专门的“综合过程技能”训练单元。 是本套教材的第一个“过程与方法显性 化”单元。经过几个单元的隐性处理后 显性化,在下册中继续隐性处理。以有 趣的活动呈现,在活动中了解必要的科 学过程和方法,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做好 准备。 观察: 利用感官直接观察 借助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观察 测量: 使用工具(尺子、量杯、量筒、小 天平、温度表、秒表)精确测量 三年级上册教学课时分配建议总表 单单元 序号 单单元 课题课题 课课 序 课课 题题 课课 时时 1 我们们都是 科学家 1 科学是 1 2 做一位小科学家 1 2 我眼里的 生命世界 1 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 2 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 3 动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 4 植物动动物人 1 3 生命之 源水 1生命离不开水1 2观观察水2 3家乡乡的水资资源2 4地球上的水1 4 关心 天气 1谁谁最关心天气2 2测测气温1 3雨下得有多大1 4今天刮什么风风1 单单元 序号 单单元 课题课题 课课 序 课课 题题 课课 时时 5 常见见材料 1常见见材料1 2研究纸纸1 3我们们穿什么1 4玻璃和陶瓷1 5材料的使用与环环境1 6 观观察与测测 量 1观观察与描述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