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提要渔阳,郡县名,起始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终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期间一千六百五十余年,行政区域几经改变,甚至几度省废。渔阳郡(县)的区域主要涵盖了当今的北京东部、南部、天津北部、河北、内蒙古等地区,因此研究渔阳建置沿革意义重大。渔阳是幽燕名郡(县),所以历朝历代的正史、笔记小说等都有提及,但都是简单介绍,未有专门著作,本文参阅相关史籍,以渔阳郡(县)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时间为背景,以其行政中心、层级研究为基础,来复原渔阳郡(县)变动的过程,归纳其变动的方向、探究其变动的原因及影响。English AbstractYiyang, the name of a county, dates from King Yanzhao of Zhan States (283 BC) to the first year of Hongwu (1368). During those 1650 years, its administrative areas have experienced several changes and even been canceled for several times. Yiyang County mainly covers the eastern part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Beijing, the northern part of Tianjin, Hebei and Mongolia and so on.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investigate the organization evolution of Yiyang. Yiyang is the famous county of Youyan, so it is mentioned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and sketches of every dynasty. However, they are too brief and there is no special work. So this article takes many relevant historical records as references and takes the time when Yiyang County was the administrative area as background and takes its administrative center and the research of degree as basis to recover the process of those changes of Yiyang County, sum up the direction of those changes and explore its impact. 关键词:渔阳 建置沿革 政区地理“渔阳”,幽燕郡县名;“建置”,是指渔阳作为行政建置的渔阳郡和渔阳县;“沿革”,是指渔阳郡县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时间上,渔阳郡(县)起始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终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期间一千六百五十余年;在空间上,渔阳郡(县)的区域主要涵盖了当今的北京东部、南部、天津北部、河北、内蒙古等地区。虽然作为一级行政建制渔阳已经不存在了,但它的名字仍然在今天被广泛使用,比如蓟县渔阳中学、平谷渔阳酒店、北京渔阳出租车等,因此研究渔阳郡县的建置沿革意义重大。本文就是研究渔阳郡县在历史上的设置,以及渔阳郡县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变化。一、 渔阳郡县建置沿革在渔阳郡县一千六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其治所的变迁构成了渔阳郡县建置沿革的一条主线,据此,可以把渔阳郡县建置沿革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战国后期燕国肇创渔阳郡,郡治渔阳,到西晋初省废渔阳郡、渔阳县,期间渔阳郡、渔阳县治所主要在今北京怀柔城东梨园庄东南;二是从西晋初到隋末,即渔阳郡、渔阳县治所变动时期;三是从隋末到明初废渔阳县,期间渔阳郡、渔阳县治所在今天津蓟县。(一) 燕国肇创至西晋省废春秋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逐渐有了变化,使得国人与野人身份地位的差别逐渐消失,国与野的对立也在渐渐消弭。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制度却渐渐萌芽,这就是郡县制的出现。就郡而言,春秋记载很少,战国就很常见了。 春秋时有关郡的文献记载只有两条。一是晋语所载,晋献公死后,逃亡在外的晋公子夷吾对秦国公子絷说:“君苟辅我,蔑天命矣。亡人苟入扫宗庙,定社稷,亡人何国与之有?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城五。”二是左传哀公二年载,晋国执政大夫赵简子在讨伐范氏与中行氏前,为鼓励将士用命,答应“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作为一个新的行政设置,主要作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各诸侯国为争夺城池,在边地设郡,如魏在河西置上郡、西河郡;二是各国向北、西、南三方少数民族地区不断拓展领域,并设郡予以防守,如本文所讲的渔阳郡。战国后期,燕昭王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逐渐强盛起来,与齐、楚、韩、赵、魏、秦六国共称“战国七雄”。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燕将秦开北攻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并修筑西起造阳、东抵襄平的千里长城。史记卷一百一十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第2210页。渔阳郡郡治渔阳,今怀柔区城东梨园庄东南。渔阳郡,没有领县,原因有二。一是渔阳郡是燕国北拓以防东胡所置,其责任以军事为主,幅员虽大但相对比较荒芜,不须郡下再有一级行政机构;二是县由国君直属,即使到了战国末年,各国的本土都还是不设郡,其中的县仍为中央所直辖,所以渔阳郡不可能设县。燕国渔阳郡是“渔阳”的肇创。战国时期,以山、水为参照物的阴、阳概念已经形成,即“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渔阳因为在渔水(今白河)的北边而得名。关于渔阳郡郡治渔阳城在今天何处?过去说法不一,清代的学者曾对此作过考证,如光绪顺天府志云:“密云县,冲、繁,燕渔阳郡,秦因之,汉为渔阳县。” 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纂:光绪顺天府志地理志十七顺天府沿革表,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23页。大清一统志云:“渔阳故城在密云县西南三十里”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大清一统志卷八顺天府志,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第161页。,括地志云:“渔阳故城在密云县南十八里渔水之阳”。 清孙星衍辑:括地志卷四檀州,中华书局,1985年,第115页。 但由于他们未能作实地勘查,与水经注的记述不相符合,遭到人们质疑。上世纪六十年代郭仁先生亲自考察了密云、怀柔一代的地形、水道等,并复原了沽水(今白河)河道,认为怀柔区城与水经注中渔阳故城的地理地貌很符合,渔阳县故城应在怀柔区城附近。 郭仁:关于渔阳城的位置及其附近河道的复原,考古,1963年,第1期,第28-29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的专家学者经实地考察后,参照文献记载,认为现怀柔东梨园庄东南的古城遗址为古渔阳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第1244页。以燕地为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州郡八古冀州上,中华书局,1984年,第948页。渔阳郡,郡治渔阳,其领县可证者有渔阳、泉州、白檀三县。(参见附图一)据文字史料,从前只知渔阳郡领渔阳一县,但根据新出土的秦代文物,可考证秦渔阳郡还有泉州、白檀二县,泉州和白檀二县原以为是汉代时置县,实际其前身是秦代设县,汉沿袭秦。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77、378页。郡县本无隶属关系,为什么郡统县?可能是因为郡境大而县境小。起初郡所置之地,多为边境新扩张的领土,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但行政区域面积广大,县是境内之地,繁荣但行政区域面积较小。随着国土扩张、人口繁衍、经济发展,郡大遂再分为县,县小遂集合为郡。渔阳县。同秦,县治在今怀柔区东梨园庄东南。泉州县。县治在今天津市西北武清区黄庄乡城上村。天津市宝坻区秦古城遗址出土秦石质“泉州丞印”印范,铭文:“泉州丞印”(正面),“范阳丞印”(反面)。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宝坻县文化馆:宝城秦城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2001年,第1期,第125页。泉州,地名。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合泉州渠口,故渎上承滹沱水于泉州县,故以泉州为名。” 北魏郦道元 著,陈桥驿 校证:水经注校证卷十四鲍丘水注,中华书局,2007年,第341页。今秦文物证明,秦渔阳郡辖县有泉州县,西汉沿袭。白檀县。秦封泥有“白檀丞印”。 周晓陆、孙闻博:秦封泥与河北古史研究,文物春秋,2005年,第1期,第47页。水经濡水注:“(濡水)东南流迳渔阳白檀县故城,地理志曰:濡水出县北蛮中。汉景帝诏李广曰:将军其帅帅东辕,弭节白檀者也。”水经注校证卷十四濡水注,第345页。秦汉白檀治地在今河北滦平县鞍匠营之北兴州城南三里小城子。秦末,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其中,韩广自立为燕王。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二月,项羽封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而徙封韩广为辽东王。但韩广不肯徙王辽东,同年八月,臧荼杀韩广,并其地。韩广自称燕王仅四年。汉五年(前202年),刘邦败项羽于该下,赢得了楚汉战争,定都长安,建立西汉王朝。西汉吸取秦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既置郡县,以牧百姓,又封功臣子弟为诸侯王,以藩屏王室。这样,西汉初采用诸侯王国与郡县并存的混合制度:一方面,皇帝直辖部分郡县;另一方面,建立若干诸侯王国,以部分郡县分属之。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燕王臧荼反,汉高祖亲自征讨,平叛乱,虏臧荼,封太尉长安侯卢绾为燕王。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燕置涿郡,领县二十九。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十河北道,中华书局,2007年,第1410页。十一年(前196年),卢绾因涉代相陈豨反叛案,畏惧而返。汉书樊哙传云:燕王卢绾反,“哙以相国击绾,破其丞相抵蓟南,定燕县十八,乡邑五十一。”汉书卷四十一樊哙传,第1602页。汉高祖十二年,立皇子建为燕王。高后七年(前181年),燕灵王建薨,无后,国除。八年十月,立吕通为燕王。不及一年而诛。文帝元年(前179年),琅琊王刘泽徙燕,是为敬王。汉初实际上并非真正中央集权制国家,而是皇帝与诸侯分治天下的局面。诸侯王虽然受中央节制,但又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专制皇权不能直接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诸侯王严格来说,汉初诸侯王国并非一级政区,而是皇帝与诸侯划定的势力范围,但实际上可当成一级政区对待。汉初诸侯的特殊地位维持了半个世纪,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特权被剥夺,王国辖地仅一郡,其余支郡悉被收属中央,地位降格,等同汉郡。史记诸侯王表序云:“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第682页。说明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后燕国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五边郡属汉所有。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皇权的中央集权制,地方行政制度变成了郡国并行制。这是实际上的郡县制,王国与郡的区别主要是租税收入归属侯王所有而已。西汉有渔阳郡,仍秦旧置,治渔阳城,故址在今怀柔区东梨园庄东南。渔阳郡领十二县,为渔阳、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厗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1299页。(参见附图二)渔阳县与渔阳郡同治渔阳城。狐奴县治在今顺义区东北二十五里、狐奴山西。水经注沽水云:“沽水西南流,迳狐奴山西,又南迳狐奴县故城西。”水经注校证卷十四沽水注,第338页。昌平山水记:顺义“东北二十五里为狐奴山。山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 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页。路县县治在今通县东八里古城村,残垣尚见。水经注沽水云:“沽水又南迳潞县西,为潞河。”水经注校证卷十四沽水注,第338页。东州东八里有古城村,可能是汉路县故城在此而得名。雍奴县治当在今天津市宝坻区南十里秦城,遗址今存。水经注鲍丘水云:“鲍丘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水东出,今笥沟水断,众川东注,混同一渎。”水经注校证卷十四鲍丘水注,第341页。泉州县治,同秦,在今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西南五里城上村。平谷县治在今平谷区东北十二里大、小北关村一带。水经注鲍丘水云:“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出北抱犊固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后汉建武元年(25年),光武遣十二将,追大枪、五幡及平谷,大破之于是县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水经注校证卷十四鲍丘水注,第341页。独乐水流经其东的平谷县,应在今平谷东北。今平谷东北十余里有大北关、小北关二村,应是因西汉平谷故城在此而得名。安乐县治在今顺义区西南古城村,残垣尚见。水经注漯余水云:“漯余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径芹城,东南流注漯余水。漯余水又东南流迳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承制,拜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城也。”水经注校证卷十四漯余水注,第336页。今顺义西南有村名古城,其村北尚见古城遗址,即汉安乐县故城。厗奚县治在今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内、潮河右岸。水经注鲍丘水云:鲍丘水“又南迳厗奚县故城东”。水经注校证卷十四鲍丘水注,第339页。鲍丘水由北而南流的河段在古北口一带,故可断定西汉厗奚县故城应在古北口内潮河之西。犷平县治在今密云县东北石匣至瑶亭一带。水经注鲍丘水云:鲍丘水流迳厗奚县故城东之后,“鲍丘水又西南迳犷平县故城东,王莽之所谓平犷也。又南合三城水。”水经注校证卷十四鲍丘水注,第339页。三城水迳犷平城东南,右注鲍丘水。鲍丘水由北而南流迳厗奚县故城东,又转西南流,经犷平故城东,是知犷平县故城在厗奚县故城西南。三城水即今清水河,流经犷平城东后,右注鲍丘水。由此可知犷平县故城在三城水入鲍丘水处之北,即今密云县东北石匣至瑶亭一带。要阳县治在今河北省丰宁县东南、兴州河(古称要水)上游。水经注濡水云:“(濡水)又东南流,右与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并导,谓之大要水也。东南流迳要阳县故城东,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术矣”。白檀县治,同秦,今河北滦平县鞍匠营之北兴州城南三里小城子。滑盐县治当在今河北省滦平县西南巴克什营一带。水经注鲍丘水云:“又东南,龙刍溪水自坎注之,大榆河又东南出峡,迳安州旧渔阳郡之滑盐县南,左合县之北溪水,水出县北广长堑南。”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之后,渔阳郡与上谷、涿郡、代郡、右北平、辽西、辽东、乐浪、渤海等郡同属幽州刺史部。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40页。但此时的州只是监察区域,无固定治所,并非一级行政单位。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新莽时,王莽普遍更改郡县名号。其中与渔阳郡有关的有:改渔阳郡为通路,改渔阳县为得渔,改狐奴为举符,改路县为通路亭,改厗奚为敦得,改犷平为平犷,改滑盐为匡德,改雍奴为泉调,改要阳为要术。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1299页。汉更始帝三年(25年),刘秀即帝位,建元建武,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废新莽所改,恢复汉制。郡县则复旧名,渔阳地区的行政建置仍然沿袭西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六月,光武帝为了集中皇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诏令裁撤冗员、省减郡县,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其中渔阳郡各县,白檀、要阳、滑盐三县省废,路县改作潞县,迁治于今河北省三河县西南城子村处。因此,渔阳郡,治渔阳,领九县,为渔阳、狐奴、潞、雍奴、泉州、平谷、安乐、傂奚、犷平。后汉书志二十三郡国五,中华书局,1999年,第2407页。东汉初,渔阳郡曾治潞县。更始中,谒者韩鸿承制拜彭宪为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建武二年(26年),渔阳太守彭宪反,攻幽州牧朱浮。光武遣游击将军邓隆救朱浮,与彭宪战于潞,隆军败绩。这说明东汉初渔阳郡曾治于潞县。但是,该潞城并非西汉路县故城。西汉路县故城在通州东八里古城。水经注鲍丘水云:(鲍丘水)又南径潞县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汉光武遣吴汉、耿弇等破铜马、五幡于潞东,谓是县也。屈而东南流,迳潞城南。世祖拜彭宠为渔阳太守,治此”。水经注校证卷十四鲍丘水注,第340页。可知“潞县故城” 和“潞城”显然并非一地。潞城是渔阳太守彭宠治所,其地在潞县故城东南。今三河市西南、潮白河东岸有地名“城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的专家学者前往考察,认为此地为东汉“潞城”。水经注鲍丘水云:“鲍丘水东迳其县(雍奴县)北,又东与泃河合,水出右北平无终县(今天津蓟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出北(山)抱犊固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后汉建武元年(25年),光武遣十二将,追大枪、五幡及平谷,大破之于是县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盘山水泃水又东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南与洳河会。”水经注校证卷十四漯余水注,第341页。这里提到两个平谷县故城。一个是独乐水流经其东,一个是泃河流经其东南。前者在今平谷城北大、小北关村处,为西汉平谷县城,已见上文;后者在今平谷城之地,附近多发现汉墓,当为东汉平谷县城。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军阀割据,其中公孙瓒是活动于北方的重要人物。公孙瓒曾置渔阳太守,叫邹丹。兴平二年(195年),乌桓司马阎柔等率胡、汉数万人与邹丹战于潞县北,丹兵败被斩。三国志魏书卷八公孙瓒传,中华书局,1999年,第182页。这说明东汉末年潞县又曾经被公孙瓒当做渔阳郡守的治所。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末,魏武曹操败袁绍,并其众;转年,斩袁谭,平冀州;继而北上幽州,平叛反叛势力,又征三郡乌丸,计斩袁尚和收降辽东公孙康,北方广大土地平定,幽州入曹魏版图。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渔阳、北平、范阳、上谷等郡属幽州辖。魏渔阳郡治渔阳,初领渔阳、潞、雍奴、泉州、狐奴五县。至明帝景初二年(238年),省狐奴县,复置安乐县,故此后渔阳郡领渔阳、潞、雍奴、泉州、安乐五县。 清吴增僅 撰,杨守敬 補注: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第92页,中华书局,1998年。原东汉渔阳郡所属平谷、傂奚、犷平、安乐等县,当皆于黄初元年(220年)废,因这年“郡国县邑,多所改易”。三国志魏书卷二文帝记,第56页。曹魏有渔阳郡,但晋书地理志序云:“魏武定霸,三方鼎立,生灵版荡,关洛荒芜,所置者(指郡)十二,所省者七:上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渔阳、庐江。”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99年,第262页。其中,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四郡省废,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事在建安二十年(215年)正月,省四郡,各置一县,而别置新兴郡统之(明帝青龙三年复置朔方郡)。其他三郡何时省,不见记载。而清洪亮吉据此,故在曹操幽州统郡国中不列渔阳。 清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中华书局,1985年,第45-50页。实际上,渔阳郡未省,曹魏仍有渔阳郡。三国志魏书田豫传谓田豫为“渔阳雍奴人”。同书牵招传又谓“渔阳傅容在雁门有名迹,继招后”。这里的“渔阳”即指渔阳郡。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景初二年(238年)六月,“省渔阳郡之狐奴县,复置安乐县”。可进一步证明曹魏有渔阳郡。晋书张华传谓“父(张)平,魏渔阳郡守”。晋书宣武王传:咸宁初,“以渔阳郡益其国(指司马机之燕国)”。因此,曹魏当有渔阳郡。在渔阳郡所领诸县中,安乐县的迁移值得商榷。两汉安乐县故城在今顺义西南、温榆河东岸的古城村。水经注沽水云:“沽水又南迳安乐县故城东,晋书地道记曰:晋封刘禅为公国。”水经注校证卷十四沽水注,第337页。蜀后主刘禅封安乐公,事在魏元帝景元五年(264年)或咸熙元年(264年),分别见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和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晋书地理志于“幽州燕国安乐”下注云:“国相。蜀主刘禅封此县公。”说明封刘禅为安乐县公之安乐,即在今北京顺义。按水经注之说,安乐故城在沽水(今白河)之西。这个安乐县如果是安乐县故城,显然相距太远。今顺义西北六里的衙门村,旧名安乐庄,如果此安乐庄为刘禅所封安乐,与水经注所正合。此安乐县故城应是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省狐奴县而复置安乐县治所在。因为汉在今顺义地界置安乐、狐奴二县,安乐在顺义西南,狐奴在顺义东北。当省狐奴而复置安乐县时,若安乐县治仍在安乐县故城,则未免太偏于西。将复置安乐县治东移,以就县境适中之地,合情合理。因此,沽水流经其东的安乐县故城应在今顺义西北六里的安乐庄。(二) 西晋省废至隋末定蓟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265年),晋王司马炎禅受帝位,建元泰始,西晋建立。咸宁初,渔阳郡及属县并入燕国。晋书卷三十八宣五王传清惠亭侯京,第736页。渔阳郡、渔阳县省。从西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年)刘渊称王起,到北魏太延五年(439年)统一中国北部为止,十六国相继经历了一百三十五年之久。期间,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先后拥有幽州渔阳地区。东晋大兴二年(公元319年),羯族首领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东南)称王,国号曰赵,史称后赵。东晋咸和五年(330年),石勒即帝位,建元建平。后赵于蓟城置幽州。幽州统燕、范阳、渔阳、上谷、代五郡。渔阳郡,西晋省,后赵复置,郡治雍奴,领雍奴、渔阳、潞、安乐、泉州、狐奴六县。 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二后赵幽州,中华书局,1985年,第92、93页。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年),慕容儁称帝,国号曰燕,建元元玺,史称前燕。前燕势力最强时,拥有幽、平、中、洛、豫、兗、青、徐、冀、并、荆等十一州。前燕有渔阳郡,为幽州辖,郡治、属县无可考。先前原属渔阳郡的潞、安乐、泉州、雍奴、狐奴等县属燕国辖。十六国疆域志卷三前燕幽州,第123页。东晋穆帝永和七年(351年),苻健即天王大单于位,国号大秦,都长安,史称前秦。前秦幽州刺史镇蓟城,领五郡,为燕国、范阳郡、北平郡、广宁郡、代郡。十六国疆域志没提渔阳郡,也未提渔阳县,但是后赵渔阳郡其它属县均有提及,安乐、泉州、雍奴、狐奴属蓟辖,徐无、土垠、无终属北平郡。渔阳郡、渔阳县,当省。十六国疆域志卷四前秦幽州,第211-213页。东晋太元九年(384年),秦将慕容垂在河南荥阳称王,建元燕元,史称后燕。后燕拥有冀、幽、平、营、兖、青、徐、豫、并、雍等十州的土地。后燕幽州因前代之置,治蓟城,领六郡,为燕郡、渔阳郡、范阳郡、广宁郡、代郡、上谷郡。天兴元年(398年)三月,“渔阳群盗库傉官韬聚众反。诏中坚将军伊谓讨之”。同年七月,“渔阳乌丸库傉官韬复聚党为寇。诏冠军将军王建讨平之”。魏书卷二太祖纪,中华书局,1999年,第21页。但此时的渔阳仍为后燕土地,后归北魏。渔阳郡,属县无考。十六国疆域志卷十二后燕幽州:“渔阳郡,以见前燕录,故亦附入,县无改。”第380页。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拓跋珪即代王位,建元登国。皇始元年(396年),魏王拓跋珪称帝,改元皇始;又两年(398年),正式定国号为魏,改元天兴,并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史称北魏。天兴二年(399年)十月,后燕慕容盛征掳将军、燕郡太守高湖,率户三千内属,北魏自此拥有燕蓟之地。北魏有渔阳郡,属幽州辖,郡治雍奴,领六县,为雍奴、潞、无终、渔阳、土垠、徐无。其中,无终、土垠、徐无三县原为北平郡属县,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平郡并入渔阳郡。渔阳郡领县原有安乐、平谷二县,太平真君七年并入潞县。魏书卷一六二上地形志,第1672页。魏书孝庄纪云:建义元年(528年)十月,“以冀东之长乐、相州之南赵、定州之博陵、沧州之浮阳、平州之辽西、燕州之渔阳七郡,各万户,增封太原王尔朱荣为太原国”。魏书卷十孝庄纪,第174页。渔阳县,县治有迁徙,已经不是秦汉渔阳郡(县)故城。因为魏书地形志渔阳郡渔阳县下注云:“有渔阳城、安乐城。有桃花山。”“有渔阳城”,指北魏以前的渔阳郡县所治之渔阳城,其址在今怀柔区东梨园庄东南,水经注称之为“渔阳故城”。尹钧科认为:北魏渔阳县内的安乐城,指西晋安乐县城。桃花山,当即桃山,位于今怀柔、顺义二县边界上。山下有桃山村,属怀柔区,附近有较大规模的古代聚落遗址。由此,今怀柔南桃山村附近东北有渔阳城,南有安乐城,近有桃花山,尹钧科怀疑这处遗址可能是北魏渔阳县治。 尹钧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75页。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齐神武王高欢乘孝武帝西去长安,推魏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主,迁都于邺,是为东魏。东魏立国十七年,其地方区域基本沿袭北魏。有渔阳郡,属幽州,治雍奴。领六县:雍奴,渔阳,潞,无终,土垠,徐无。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五月丙辰,东魏帝位归位于齐王高洋,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北齐王朝开始。北齐有渔阳郡,属东北道行台幽州辖。隋书地理志于“涿郡潞县”下云:“旧置渔阳郡,开皇初废。”按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幽州始入北周版图,又四年,地入于隋。故北周之渔阳郡当仍高齐旧置。也就是说,北齐之渔阳郡当治潞。渔阳郡,治潞县,辖六县:雍奴、潞县、无终、渔阳、土垠、徐无。 施和金:北齐地理志卷一河北地区,中华书局,2008年,第102页。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二月,禅位于周公宇文觉,宇文周王朝建立,史称北周。但直到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二月,北齐诸行台州镇悉降,关东平定后,北周才据有幽州等地。至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相国、隋王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遂亡。因此,渔阳地区入北周版图,为时不足四年。北周有渔阳郡,属幽州总管府辖,治潞,领潞、雍奴、无终三县。隋书地理志涿郡潞县下云:“旧置渔阳郡,开皇初废。”周书杨纂传子杨睿,“位至上柱国、渔阳郡公”。周书卷三十六杨纂传,中华书局,1999年,第429页。清人刘锡信撰渔阳郡三治潞县考一文,亦主北周渔阳郡治潞县之说。潞县,今通县东八里古城处。雍奴治今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西北之旧县村处。无终县治为今天津市蓟县。(三)隋末定蓟至明初省废北周大定元年( 581年)二月,周帝单位于隋王杨坚,隋朝建立。隋初仍周旧制,渔阳郡辖于幽州总管府,领潞、雍奴、无终三县。开皇三年(583年)十一月“甲午,罢天下诸郡”,隋书卷一高祖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20页。幽州总管府所领之郡遂废,因此隋书地理志潞县下云:“旧置渔阳郡,开皇初废”。渔阳郡废置后,所领县直属于幽州总管府。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州为郡,遂于原幽州改置涿郡。原属幽州渔阳郡之潞、无终、雍奴三县,因开皇间移置玄州于无终,潞、雍奴二县皆属玄州,大业初玄州改置渔阳郡,领无终一县,潞与雍奴则割隶涿郡,至大业末年,又改无终县曰渔阳县。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十一月,攻克京城长安。翌年(618年)五月,李渊即帝位,建元武德,唐朝建立。蓟州渔阳郡。本隋渔阳郡及渔阳县。武德初废郡,县属幽州。开元十八年(730年)析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三县置蓟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渔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蓟州。州治渔阳(今天津蓟县)。领三县,为渔阳县、三河县、玉田县。(参见附图三)渔阳县。本隋渔阳县,为渔阳郡治。武德元年(618年)废郡,县属幽州。二年(619年)于潞县置玄州后,渔阳县改属玄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玄州,又还属幽州。神龙元年(705年),营州侨治于渔阳县,县改属营州。开元四年(716年),营州迁还柳城,县还属幽州。八年(720年),营州又往就渔阳,县复属之。十一年(723年),营州在迁回柳城,渔阳县亦再归属幽州。十八年(730年)分幽州置蓟州,渔阳县属蓟州,为州治。天宝元年(742年)属渔阳郡,为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属蓟州。三河县。唐开元四年(716年),分潞县东境置三河县,属幽州。开元十八年(730年)分幽州置蓟州后,县属蓟州。治所即今三河。玉田县。本隋渔阳县地。唐武德二年(619年)分置无终县,属幽州。贞观元年(627年)省。乾封二年(667年)复置无终县,仍属幽州。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改名玉田县。神龙元年(705年)改属营州,开元四年(716年)还属幽州。八年(720年),复置营州,十一年(723年)再还归幽州。十八年(730年)置蓟州后,县属蓟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渔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蓟州。县治即今玉田。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演变为以梁、唐、晋、汉、周为主的五代十国。但后梁的势力未及幽州。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盘踞幽燕地区。贞明二年(916年),河北诸州悉入于晋。龙德三年(923年),晋王李存勗在魏州称帝,是为后唐庄宗。历十三年后,于清泰三年(936年),后唐驸马石敬瑭在契丹的援助下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建元天福。为酬谢契丹援立之功,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于契丹。后唐时,今北京地区有幽、檀、顺、儒、妫、涿、蓟等州,一如唐制。 尹钧科:北京历代建置沿革,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119页。后唐有蓟州,如天祐十一年( 年),因晋王李存勗“南破梁军,北定幽、蓟,乃共推崇焉”。旧五代史卷二十八唐书庄宗纪,中华书局,1999年,第264页。因此,后唐有渔阳县,与三河、玉田二县同属蓟州。唐朝后期,聚居在潢水(今辽河上游)流域的契丹部落,日渐强盛。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尊号为“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都临潢。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契丹得幽云十六州。大同元年(947年),建国号曰辽。辽代有渔阳县,同三河县、玉田县归属南京道幽都府蓟州辖,且为蓟州州治。辽史卷四十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第339页。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是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于宣和五年(1123年)二月“以燕空城及涿、易、檀、顺、景、蓟州与宋以塞盟。”辽史卷二十九天祚帝本纪,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殊教育学校个性化音乐教学的初探
-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单选题练习
- 兰州2024年统编版小学英语第3单元真题试卷
- 2024年高考数学复习试题专项汇编:函数与导数
- 2024年阻燃ABS热塑性弹性体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矿山施工设备:凿岩机械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玻璃纤维网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抗生素类药品资金需求报告
- 临床消化道出血高发年龄、出血征象、生命指症评估、诊断鉴别及急诊处理
- 监督管理制度
- 2024版抗菌药物DDD值速查表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全套)
- DB11T 1580-20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资源调查规范
- 各省中国铁路限公司2024招聘(目前38183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猜想04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必刷30题10种题型专项训练)
- 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网络VR实训室方案(建筑学科)
- 体育赛事组织与执行手册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学情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译林版)UNIT 4 Grammar and usage教学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试题及答案(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