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doc_第1页
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doc_第2页
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doc_第3页
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doc_第4页
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外部网络化与企业组织创新 摘要 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网络化则是指构建网络这种组织结构的动态过程。网络中的各个主体之间不仅仅是一种交易,还应在比较高的信任度基础上进行相互学习和协作。网络中成员间的高度信任能够使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监督成本降低,机会主义行为减少。网络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力更强,又比科层组织决策更灵活。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企业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外部网络化这种组织创新形式,为那些以迅速革新为特征的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支持。关键词 外部网络化;企业组织创新;治理结构一、外部网络化的概念网络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80-90年代网络与结网的概念便开始流行。英国的哈兰德(Harland C.M.,1995)在网络与全球化(Network and Globalization)一书中提到,原来的网络概念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纤维线、金属线和其它类似物联结成一种“网”的结构。现在,网络是指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按照Hakansson(1987)的观点,网络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行为主体、活动的发生和资源(如如图1)。 网 络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将资源联接到其他主体行为主体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存量和积累经验,不断创新资源活动行为主体拥有的知识存量行为主体参与各种活动图1、网络的基本形态(Hakansson,1987)行为主体:不但包括个人、单个企业或一个企业群,而且在更广的范围上包括政府、中介组织机构、教育和培训组织等。网络中的活动:包括网络中行为主体内部知识和信息等的传递活动、企业外部的交易活动、企业内部的传递活动、连接到企业外部的活动,以及整个网络中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知识、技术等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等相关活动。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机械设备、原材料等)、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一般劳动力,高素质管理者和知识性专家等)。知识和人际关系在质量性的网络中视为相关的资源(Hakansson,1987)。网络是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的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流动,在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Hakansson,1987)。这样,网络的概念可定义为:网络是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换资源,传递资源活动过程中发生联系时而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而网络化则是指构建网络这种组织结构的动态过程。网络的类型有多种,如果强调行为主体是企业,则可称为企业网,如果强调网络中的活动是为了创新的目的,则可称为创新网络,如果强调知识、技术资源,则可称为技术网。但实际上网络这个概念本身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如社会网络等,有时它的概念已超出了组织结构的范围,而被看成一种广义的协调方式。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外部网络化问题,因此把行为主体限定为单个的企业,网络中的结点就是单个的企业,并且作为网络的参与者,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与本文相关的和网络联系紧密的两个概念是产业区和虚拟企业。(1)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简单的说就是指大量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而成的区域。产业区内的企业间的关系与运作模式就是一种网络化的运作方式。(2)虚拟企业(virtual Organization),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有:Grainer R.等认为虚拟企业是一个领导型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内部或外部形成的联盟,这个联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世界一流竞争能力。Byrne J.认为:虚拟企业是一些相互独立的企业(如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通过信息技术连接的、暂时性的企业网络,以共享技能,共同分担成本,并开发新的市场。它既没有中心办公室,也没有组织结构图;既没有任何层次,也非垂直集成。二、外部网络化是多变环境下的企业组织创新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来自客观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财富的日益富足,消费者用愈来愈挑剔的眼光看待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更多的个性化和更高的性价比,对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和忠诚度在下降。第二,来自市场的迅速变化。在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的强力驱动下,市场上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每个竞争者都极力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在如此快速多变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应该以什么样的组织管理模式,使自己保持着弹性与自适应性,去把握市场多变的机会。第三,来自竞争态势的变化。从竞争的范围上讲,企业除了面对来自于区域内的同行竞争外,更多的面临全球业界竞争者的竞争。从竞争的深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竞争的焦点是成本,到了70年代质量是关键因素,而进入80年代以后时间因素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第一要素。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变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企业组织的跟踪与调整能力。一方面,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企业有迅速响应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意味着新产品开发风险的增大,要求企业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正如Intel前任总裁安德鲁S格罗夫所说:“你只有两个选择:或者适应,或者死亡。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人们努力寻求各种办法。首先是把注意力放在大幅度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内部效率的目标上。为此,80年代后,企业普遍采取组织扁平化,减少福利费用等“减量经营”手段。在90年代初,米歇尔哈默等人提出“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理论并迅速形成了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RP)浪潮,但这种致力于内部挖潜的方法,其效率提高的边际收益明显递减,为此人们转而把注意力由企业内部转向了企业的外部。尼尔瑞克曼等(1998)认为,“过去5年来,改善组织生产力的机会来源于重新思考部门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或未来的机会可能已转变为重新思考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其次是竞争观念的改变以适应环境变化。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靠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不足以适应快速的变化。随着技术迅速发展,行业进入门槛降低,竞争对手同时来自业内与业外企业,使得竞争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完全竞争的观念逐渐被协调竞争的观念所取代,企业更加强调相互信任,相互合作与协调,在竞争的同时寻找广泛的合作。正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使外包(Outsourcing)成为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形式,并被普遍的使用。它使管理者集中于核心竞争力上,并使合作企业得到了它们所需要的灵活性。由于企业间的频繁合作,一些如外包、战略联盟等合作形式被频繁和经常化使用,同时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创新形式-“企业外部网络”,它是指一群在某种技术基础上形成协作的公司集合。外部网络化是相对于整体化公司而言的一种分散化的组织结构,包括合资、联盟、购买协议直到完全外部化的虚拟组织。形成企业网的企业相互之间并无成文的关系,企业网网内的所有公司都是独立的,自行决定价格、市场、自行销售产品。它们只是受各自的利益驱动才走上互联之路。外部网络化对高技术企业的组织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技术企业是知识和投资密集型的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智力、高附加值、高效率等基本特点。为了面对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技术不断被淘汰、产品生命周期变得更短、市场动荡不安并且激烈异常的现实状况,必须建立一种快速反应的机制,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企业要不断创新,而知识和技术上的传递和合作则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这时外部网络便是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组织形态。企业网的形成,是对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一种回应。由于在高科技领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大,所以形成的企业网也就更多。三、外部网络化的优势与作用作为多变环境下的企业组织创新形式,外部网络化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外部网络化使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把握外界信息。竞争给企业带来及时把握市场机会的压力。企业首先必须在面临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行为的双重不确定性条件下,解决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问题。外部网络化使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把握外界信息。网络扩大了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企业任务可以看成是一系列业务流程,在整体化的企业中,构成业务流程的所有环节均集中在一个企业内部,对于外部环境信息的收集通常由某个指派的独立部门来实施。一方面,大部分业务环节缺乏直接面对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专事信息收集的部门而言,常常出现信息过载而无所适从,并且由于缺乏专门的知识技能,导致忽视某些重要信息或信息处理不当。外部网络化使原先由单个企业独立完成的整个业务流程现在分解为多个环节由网络中的各个企业执行。也就是说,每个业务流程都是直接面向环境的,从而拓展了与之相关的信息收集的广度和深度,更为敏感地感受环境变化。而且,由于各个企业拥有与其业务流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们能够高效率地对信息来源以及信息的处理方式做出准确的判断。(2)外部网络化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分为自治型创新(Autonomous innovations)与系统型创新(Systemic innovations)。自治型创新是在现有体制基础上,以现有的产业标准为依托,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或工艺。系统型创新不以现有产业标准为基础,目的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标准,提供全新的发展机会。由于自治型创新是在现有产业技术标准上的局部创新,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信息容易从外部网络获得,这使得网络这种组织形式有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与企业内部研发相比,外部网络可以联结更广阔的创新环节和空间,以获取许多互补性的资源和技能,增加了创新机会。日益增长的技术变化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研发的创新产出更加昂贵。外部网络可以加速创新进度使成本下降。由于越来越大的市场压力,使得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集中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部网络化使得企业对外联系更加容易。(3)外部网络化能够促进创新与互补资产和互补技术充分结合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商业化是技术创新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关键环节,创新只有在商业化之后才能带来价值。企业只有及时获得各种互补资产,才能确定新技术和新工艺并进行成功的商业化。大部分创新与互补资产之间存在“共同专业化”(Co specialization)的可能性,即某一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受到相关行业技术水平的制约,而相关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又会为该行业的技术发展提供方便,双方存在着共同发展的关系。除了互补资产以外,互补技术也与创新息息相关。高科技企业中任何一项成功的创新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多种技术之间的协调。一方面是与同种技术发展状况的联系,另一方面是与互补互利技术的协调发展。技术的发展有其内在联系,不同的技术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由于互补资产或互补技术造成组织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外部网络化可以促进企业间的垂直和水平合作,使创新与互补资产或互补技术更紧密在配合。像硅谷的计算机系统制造商就已明确舍弃了IBM大而全的企业模式,而转向一种互惠的合作关系网模式。(4)外部网络化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并带来价值增值。当从公司一个部分积累的资源可以被同时且无成本的应用于公司的其他部分时,协同效应便产生了。同时,在公司所拥有的各项资源中,总会存在一些被闲置的资源,原因可能是在一个企业的边界内,往往缺乏与之配套、互补的资源。通过网络化的方式能够使网内企业间的各种资源有机会互相匹配,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从而使网内相关的企业都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网络中某一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不仅仅是创新者本身受益,创新的技术和知识可以通过各个企业之间的模仿或集体学习等方式在网络中迅速扩散,从而增加网络内知识、技术的不断积累,促进另一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发展。而且,系统性强的创新网络自我调节和完善功能较强。即使由于外部不确定性和创新复杂性,可能会导致网络中的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失败、破产,但不会影响到整体网络系统的发展与创新。这样,企业即使处在变幻莫测的技术环境下,仍然敢于做出大胆的投资决定。收益的增加能够形成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并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厂商,从而进一步强化企业网。当整个网络的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时,将会使每一个网内企业都受益。(5)外部网络化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风险、促进创新。在具体技术水平下由于技术网的存在,使得参与者有可能专攻自身所长。如果公司在某方面不擅长,会有其它多个公司为其代劳。这其实就形成了一道安全网,能降低投资的要求,让投资进入最有可能成功的领域。企业网内的企业因为有共同利益基础,目标是为了实现长期共同发展,因而有利于营造一种创新的气氛。对技术创新而言,成功的创新要求多种技术,多个系统的支持。与传统市场相比,技术网内信息分布更广泛、更密集、技术网内多个参与者都进行创新,并通过信息的对接和企业间的互补依赖,形成知识传播的有利机制。四、外部网络化合理性的经济学解释网络作为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为企业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前文已经提到了它所具有的种种优势,但为什么这种组织形式会有如此大的优势?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呢?以下将从三个角度给出解释。1、外部网络化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组织形式新制度经济学,由于引入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如个人主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信息压缩(Information Impactedness)、机会主义等,使其对生产和交换的解释与传统理论大不相同,更具说明力。由于合约的不完全性,为了使交易免受机会主义的影响,经济主体就会寻找非市场形式的组织安排。因此,除市场形式外,还存在非市场形式的组织安排。对于各种制度安排的存在,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作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并且系统论证了交易的治理结构理论。关于交易形式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匹配问题,威廉姆森给出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交易者将选择那种使交易费用最小的交易协调结构。但何种交易结构能使交易费用最小,并无一定成规,要视交易过程的特征而定。其中“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是威廉姆森(O.E.Williamson)1979年发表在法律经济学杂志的论文交易费用的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则中首次使用的一个概念,原意指企业、关系缔约(或中间治理结构)及市场这三种制度形式。而“交易的治理结构”(Transactions governance structure)一词一般而言是指组织(Organization),比较抽象的说法是企业制度(Business institutions),另一个意思是企业(Business or Firm)。在交易费用经济学中,企业制度的内涵主要是指组织的形式,因此,交易的治理结构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前者是组织形式,后者是企业组织制度的演变,组织形式是组织制度演变的结果。威廉姆森从交易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这三个交易维度来区分每一项交易的特征,分析一项交易的交易费用的大小,并说明不同的交易须有相应的治理结构来匹配。交易的不同制度形式简单的说主要有三种,即企业组织、市场以及存在于这两种组织形式之间的各种契约安排。在交易费用经济学看来,各种组织形式实际上都是交易的治理结构,一种特定的交易形式须于一定的治理结构相匹配(如图2)。投资特点非专用混合特质频率数次市场治理三方治理(新古典缔约活动)经常(古典缔约活动)双边治理统一治理(关系性缔约活动)图2、两维度的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匹配在上述两维度中如果考虑交易不确定性这个维度,只要资产专用性不高,不确定性的增加就不会影响治理结构的选择。当存在资产专用性时,交易一方对契约完整的要求会上升,新古典缔约方式会向关系性缔约或市场治理方向转移,即要么设计一个更精巧的机制,要么牺牲专用资产的生产价值;而双边治理会向统一治理转移。同样,资产专用性降低,则转移将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网络被认为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的中间治理结构。但对中间治理结构提法有多种,威廉姆森把它定义为非标准的商业市场契约(Nonstandard commercial market contracts)、关系性契约或交换(Relational contracting or exchange)和准市场的组织形式(Quasi-market forms of organization)。其他的定义还有:准一体化(Quasi-integration)、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受管理或受组织的市场(Managed or organized markets)、网络化(Networking)和增加价值的伙伴关系(Value-added partnerships)(Michael Dietrich,1994)等。这里我们着重于网络这种中间治理结构。网络不同于市场和企业的是,网络是相互选择的伙伴之间的双边关系。网络化包含相互信任和具有长期远景的合作以及得到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它可以保证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不断提高的知识、能力以及交换资产的质量。“参与到网络中,可以对于技术问题有一个相同的理解和参与主体繁荣共同学习的过程”(Storper,1992)。与市场相比,网络可以更好的处理伙伴之间的关系,以确保较少的知识信息遗漏。所以,“网络比市场更为稳固,而比企业的内部更为柔性”(Conti,Malecki&Onias,1995)。其中信任是网络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资源。随着信任扎根于网络中,非正式的鼓励机制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它可能与个人关系相联系、可能与正式机构相联系。正是由于网络成员间相互信任、目标基于长远利益和重复多次的交易行为以及在知识、技术上的相互依赖都能极大的抑制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费用。2、外部网络化是增加交易收益的有效组织形式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最大不足在于没有跳出单纯的成本分析框架,认为企业是通过选择适当的交易模式和治理结构来使得生产和交易的成本最小化,因此忽略了交易收益。M.Dietrich(1994)引入交易收益概念,从交易费用与交易收益的比较出发,提出了治理结构理论的一般模型(见图3)。他将在缔约活动和内部资源配置活动中所花费的管理资源看成是管理投入,而将在两种活动中由于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作为管理产出,它们是一组“联合”产出,包括责任和(产品)价格。 管理产出BfBmCmCf治理结构的成本/利益图3、治理结构理论的一般模型图中,Cm表示某项以市场为导向的活动的交易费用;Cf表示内部组织成本,包括组织内部的规则的制定和谈判所花费的成本等。Bm是净收益,是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一项交易时的利益,它等于销售收入扣除了Cm以外的所有成本,如生产、资源配置和控制成本。Bf表示同样的活动在内部科层组织时的利益。M.Dietrich认为,治理结构的变化更多的是治理结构的利益变动引起的,而不是节省交易费用的目的。图中因为Cf Cm即内部科层组织一项交易的成本小于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该项交易的成本,因此内部化是有利的。但如果考虑利益,内部化后,使得Bf Cf ,因而内部化是不利的,故此时便产生准一体化的治理结构。根据企业间的联系和合作的紧密程度,大致可分为:固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网络、松散的合作网络、中心转包人、许可经营和战略联盟。从上图中还可发现,内部组织在控制该项交易时有着成本上的优势,而建立在长期合作和信任基础上的契约有助于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该项交易时会使成本向下移动,即使Cm朝Cf的方向移动;这样把外部市场的利益优势和内部组织控制成本的优势结合就是准一体化产生的原因。这里最大的一个突破是如果采用网络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关注的重点就不仅仅局限于它所带来的交易费用的节省,更重要的是这种组织形式能为企业带来其他组织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使企业收益更大,而风险更小。3、外部网络化是获得知识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传统经济中,物质资源在生产活动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信息和知识的投入所占比例有限,但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作为物质、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到高技术企业的范围,可以发现,高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