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doc_第1页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doc_第2页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doc_第3页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doc_第4页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暖花开预防腮腺炎六法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值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时期。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腮腺炎病毒可侵犯患者的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疾病,而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20%腮腺炎患者会并发睾丸炎,且多见于青少年。 睾丸炎一般在腮腺炎发生后3-4天出现,阴囊呈红斑与水肿,一侧或双侧睾丸增大并有压痛,有时候可见鞘膜积液。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约有30%病人的精子会发生不可逆的破坏,睾丸可慢慢萎缩,引起精子生成障碍,导致将来发生不育症。 如感染腮腺炎,除及时治疗外,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睾丸发育情况,如发现睾丸肿大、有压痛,可用湿毛巾局部冷敷。 预防腮腺炎六法 预防腮腺炎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婴儿1周岁时可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7岁时应加强接种一次,以获得和保持免疫力。 二是春季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患儿,并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喂服板蓝根冲剂等药物预防。 三是注意室内通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锻炼身体,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四是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送正规的医院彻底治愈,切不可半途而废。 五是对患儿要适当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要煮沸或曝晒消毒。 六是多让患儿卧床休息,督促多喝水,不吃过硬、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治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一种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为最,学龄儿童发病率高。按以下四型辨治:邪犯少阳,毒热初聚症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或伴头痛,咽痛,纳少,舌红,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数。治宜疏风透邪,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方用银翘散合小柴胡汤加减。药用牛蒡子、荆芥、桔梗、甘草、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夏枯草、赤芍、僵蚕、马勃、玄参、竹茹、法半夏、柴胡、黄芩等。热毒壅盛,痰热结滞症见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或伴头痛、呕吐,咽部红肿,食欲不振,尿少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利胆通腑,软坚散结。方用普济消毒饮合大柴胡汤化裁。药用黄芩、黄连、连翘、板蓝根、升麻、柴胡、牛蒡子、马勃、玄参、桔梗、薄荷、甘草、僵蚕、夏枯草、海藻、生石膏、知母、大黄、枳实、法半夏、赤芍等。失治误治,邪陷心肝症见高热不退,神昏,嗜睡,项强,反复抽风,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头痛,呕吐,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解毒,利胆通腑,息风开窍。方用凉营清气汤合大柴胡汤出入。药用山栀、黄连、黄芩、柴胡、连翘、生甘草、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竹叶、玄参、芦根、薄荷、钩藤、大黄、枳实、法半夏等。高热昏迷者,加紫雪丹、至宝丹口服,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腮肿渐消,毒窜睾腹症见病至后期,腮部肿胀渐消,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或伴少腹疼痛,痛甚者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肝泻火,活血止痛,软坚散结。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橘核丸增损。药用龙胆草、山栀、黄芩、黄连、柴胡、川楝子、延胡索、橘核、海带、海藻、昆布、通草、荔枝核、桃仁、青皮、乌药、莪术、大黄、枳壳等。腮腺炎的饮食疗法 1、马齿苋红糖饮 【组成】马齿苋300克,红糖适量。【用法】马齿苋洗净切段,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入红糖,煮至糖融,去渣取汁。分12次服。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2、大葱浮萍汤 【组成】浮萍150克,大葱3根。【用法】分别洗净,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取汁,分2次服。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3、蒲银绿豆汤 【组成】蒲公英50克,银花15克,白菜100克,绿豆50克。 【用法】现将绿豆用水800毫升煎至开裂,下入三药,再煮15分钟,去渣取汁。【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 4、枸杞菜鲫鱼汤 【组成】枸杞菜(连梗)500克,鲫鱼一条。【用法】分别洗净,放入砂锅,加水600毫升,大火烧开后,加入橘皮、姜片和盐,转用小火煮熟。 【适应症】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两腮红肿热痛,风热头痛,肝热火眼 5、万寿菊银花粥 【组成】万寿菊、金银花各15克。【用法】水煎2次,每次用500毫升,煎半小时,两次混合,去渣留汁,再加人粳米50克,慢熬成粥,下白糖。【适应症】腮腺炎,乳腺炎腮腺炎民间食疗方1猪胆汁:将猪胆汁干燥成膏状摊在厚布上,敷患处,以胶布固定,数日可愈。2大青叶:将大青叶 50100克,捣烂,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 1次,每次敷2小时,连敷数次。3丝瓜:将鲜丝瓜切碎捣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上、下午各换药1次,连敷2 3日。4青黛、鸡蛋清:将青黛 15克,鸡蛋清1只,混合捣匀,敷患处1-3次。5酢浆草:酢浆草30克,水煎,少量多次频服;另用酢浆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2次,连服 4天。6黄柏、石膏:将黄柏7 份,石膏3份共研细粉,用时取适量药粉调敷患处,外盖纱布并固定,每日12次,连敷 2-4天。腮腺炎中医疗法大全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疼痛为特征。本病亦可累及其他腺体、神经系统及心脏。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炎、睾丸炎和卵巢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为多。好发于年长儿,两岁以下小儿发病者少见。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一次感染后,包括隐性感染在内,均可获得终身免疫,不再感染第二次。中医学以其突然发生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故名“痄腮”,又称“搭腮肿”。适宜技术1针刺疗法(1)体针:主穴: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随证加减:温毒郁表加风池、少商;热毒壅盛加商阳、曲池、大椎;睾丸肿痛加太冲、曲泉;惊厥神昏加人中、十宣;脘腹疼痛加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用泻法,强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点刺放血。(2)体针加敷贴:取穴:主穴:合谷、翳风、角孙。配穴:颊车、曲池。治法: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据症情酌加。先刺患侧(或严重一侧)穴,再刺对侧;先刺手部穴位,再刺头面部。快速进针,迅速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十余下,强刺激不留针。针后,于患部贴敷捣烂成泥状的鲜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复衬以油纸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连敷14次。2电针疗法取穴:主穴:阿是穴、合谷、角孙、少商。配穴:曲池、内关。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后下方,即肿大的腮腺上缘。治法:仅取主穴,高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先针阿是穴:由肿大腮腺上缘,针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约115寸;继针合谷(患侧),得气后,两穴接通克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100120次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留针1015分钟。取针后,双侧少商用三棱针刺血,每穴35滴。角孙强刺激不留针,曲池、内关与之同。每日一次,重者两次。3皮肤针取穴:主穴:手三里、温溜。配穴:颈椎15、阿是穴。治法:主穴指手阳明经线手三里至温溜段,用七星针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经叩刺35遍。疗效不显者可在颈椎15两侧皮区各连续叩打3行,在腮腺局部肿胀处环形叩打23圈,每次5分钟。每日一次。4耳针疗法(1)取穴:主穴:屏尖、面颊。配穴:肾上腺、胃、胰胆、对屏尖。治法: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显可酌加12个配穴。屏尖穴针法,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挟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缘,右手持30号一寸长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内侧皮肤为度,捻转得气后急速出针。余穴采用捻入法进针,留针60120分钟,每30分钟运针一次,反复运针两次后起针。每次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每日一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2)耳针取穴:耳尖、对屏尖、面颊、肾上腺。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余穴用毫针强刺激,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用于腮部肿痛。5贴敷疗法(1)如意金黄散、青黛散、紫金锭(即玉枢丹)、玉露膏、大黄粉,任选一种,适量,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每日12次。用于腮部肿痛。已破溃者禁用。(2)新鲜仙人掌:每次取一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两次。用于腮部肿痛。 (3)鲜生地黄、鲜蒲公英、鲜芙蓉花叶、鲜败酱草、鲜马齿苋,任选一种,也可两种合用,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2次。用于腮部肿痛。(4)鲜芙蓉叶、鲜败酱草各适量,捣烂;青黛10克,大黄10克,皂刺10克,荔枝核10克,研细末。将以上药物混合、调匀,敷睾丸肿痛部位,并用布带托起睾丸,药干则用清水调湿继用,每日一次。用于睾丸肿痛者。(5)取赤小豆30克,大黄15克,青黛30克。先将赤小豆、大黄研细末,再以青黛混匀分成5包(每包约15克)备用。用时取药包与鸡蛋清两个调成稀糊状,用鸡毛蘸药液涂搽两腮部,干后再涂,不拘次数。(6)取新鲜白头蚯蚓56条,白糖适量,冰片少许。先清洁蚯蚓脏泥(勿用清水清洗),然后将蚯蚓置于容器中,加入白糖适量搅拌,约半小时后成淡灰色黏液,弃去蚯蚓加入冰片少许,乙醇少许,制成地龙液,用此液浸湿纱布敷于患处,34小时换药一次。(7)胆南星30克,大黄50克,芒硝50克,吴茱萸50克,黄芩30克。先将5味药研末过80目筛,储瓶备用,根据肿块大小,取其适量药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涂敷料块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8)仙人掌150克,生石膏60克,或再加入芒硝10克,混合捣烂如糊状,外敷局部,干后即换,连续用3天。(9)用鲜马齿苋、仙人掌各等份捣烂外敷,药干即换。(10)六神丸10粒,跌打丸两粒,共研为细末,醋调为糊状,置黑膏药上,外敷患处,每日一换,经过35天,便可肿块消退。6耳穴贴压取穴:双侧腮腺、皮质下、肾上腺、面颊。用王不留行籽按压在穴位上,胶布固定,按压每个穴位,以耳郭发热为度。每日按45次,一般34日为一疗程。用于腮部肿痛。7推拿疗法(1)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300次,揉阳池100次,揉小天心300次,揉一窝蜂200次。发热重加推天柱骨300次;恶心呕吐加揉板门、运八卦各100次、推天柱骨200次;头痛加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各50100次;烦躁加清心经、平肝经各200次;腹痛加拿肚角50次;发热便秘加清大肠300次。每日一次,重者每日两次。(2)处方:合谷、肺经穴。操作:清肺经、天河水各300次,按揉合谷一分钟,摩牙关两分钟。适用于温毒在表证。(3)处方:曲池、翳风、合谷。操作:清肺经、天河水各400次;按揉合谷两分钟,揉曲池两分钟;按揉翳风一分钟,揉大椎两分钟;推脊柱400次;揉涌泉300次。适用于热毒蕴结。(4)处方:风池、合谷、人中。操作:清肺经、天河水各400次,掐心经、小天心各300次,按揉合谷一分钟,退六腑600次,揉风池3分钟,推脊柱600次;推涌泉400次;如有昏厥,掐人中、老龙、十宣各35次,醒后即止。适用于热毒内陷型。8药茶疗法处方:板蓝根30克,金银花10克,薄荷5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放人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煎沸20分钟,取汁,代茶饮用。每日一剂,分3次饮服。9拔罐疗法(1)刺络拔罐法,先令患儿取正坐位,以 115寸30号毫针刺入阿是穴,深约081寸,得气后用捻转泻法,行针半分钟后即取针,用消毒棉球轻压不使流血。接着嘱患儿伏卧,在身柱穴常规消毒后,用小三棱针点刺,一点即出,随之以双拇指挤压针孔,出血一滴。根据年龄大小,选择合适口径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霉素瓶盖,倒置于穴上,上放一个浸有95乙醇溶液的半干棉球,点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留罐71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隔日治疗一次,不计疗程。(2)水罐法:令患儿正坐。在小型抽吸罐内装上半瓶左右温水,口朝上,倒扣于阿是穴。接紧罐具,嘱患儿缓慢仰卧,使罐具恢复口朝下的位置、然后将装上4或5号针头的注射器,插入罐内,抽去空气,使罐具吸附穴区,令温水充分接触皮肤。如患儿局部肿胀面积较大,可同时吸拔23个。留罐约15分钟左右。取罐时,以注射器将空气推入罐内,罐口朝上取下。每日吸拔12次,不计疗程。(3)取穴:中渚、颊车、外关、合谷。表证明显者加大椎、身柱;热毒蕴结者加大椎、曲池、尺泽;并发睾丸炎者加血海、曲泉、三阴交。操作:采用单纯罐法,或刺络拔罐法,亦可用水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一次。(4)取穴:患处。操作:用三棱针在耳下腮腺红肿处,垂直线之上、中、下三点点刺,挤压出血后拔罐1520分钟。10醋疗法(1)处方:陈醋、大蒜(去皮)各等量。用法:醋与大蒜共捣成糊,敷于患处,每日敷13次,现捣现敷,直至炎症消退为止。(2)处方:鲜蒲公英一把,醋20毫升。用法:鲜蒲公英整棵洗净,捣烂,加醋调匀,外敷患处,干后换药再敷。11药物吸入法处方:蒲公英、防风、银花、鸭跖草、桂枝各12克,炙甘草、薄荷各5克。操作:将诸药水煎,用嘴吸入雾气,每日5次。12灯火灸取穴:主穴:角孙。配穴:耳尖(耳穴)、列缺。治法:以主穴为主,效不显时改取配穴,每次仅取一穴。一侧患病点灸患侧穴,双侧者灸两侧。以灯心草一根,一端蘸以菜油,点燃后,对准穴位,迅速点灸。以发出清脆的“叭”的一声即可。注意灯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