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道外营养PPT课件.ppt_第1页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PPT课件.ppt_第2页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PPT课件.ppt_第3页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PPT课件.ppt_第4页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新生儿肠道外营养及其 临床应用 2 2 生活能力低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严重窒息患儿严重窒息患儿 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呼吸窘迫综合症( (RDS)RDS)患儿患儿 反复呼吸暂定的患儿反复呼吸暂定的患儿 先天性消化道畸型先天性消化道畸型, ,如肠闭锁等如肠闭锁等 需要外科手术的新生儿需要外科手术的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等 临床上一些不能口服喂养的新临床上一些不能口服喂养的新 生儿需要通过静脉来供给营养。生儿需要通过静脉来供给营养。 3 3 肠道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 部分肠道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 PPN ) 全部肠道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 使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肠道得到 休息。VLBW 随着日令的增加, 消化道功 能逐渐成熟, 可开始或逐渐增加肠道营养 。 4 4 静脉营养途径: 中心静脉: 如脐静脉、颈内或颈外静脉、股静 脉、较大儿童可采用锁骨下静脉。 周围静脉: 如四肢或头皮等浅表静脉。 从周围静脉置管进入中心静脉: 如肘部的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等。 5 5 TPN营养液的成份: 水和电介质 葡萄糖 (GS) 蛋白质或氨基酸 脂肪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任何一种营养成份的缺乏都可使 新生儿产生各种异常。 6 6 一、 液体量 7 7 过多可产生并发症: 1. 动脉导管开放(PDA)。 2. 充血性心力衰竭。 3. 发生 BPD ( BPD发生与头5天输液过多 及 PDA 有较大关系) 4. NEC 发生增加。 5. 脑室内出血。( 生后最初 24-48小时补 液 过多, 易发生颅内出血) 生后第一周液体量不宜过多 8 8 液体量与出生体重有关,早产儿体表面 积相对大,皮肤通透性好,非显性失水量多, 需要液体量也较多。 如足月儿非显性失水为20-25ml/kg.d, 而28周早产儿可达45-55ml/kg.d。因此在第 一周内不同 BW 新生儿补液量不同。 新生儿第一周液体量应逐步增加 9 9 非显性失水 1500g 26ml/kgd 1251-1500g 46ml/kgd 1001-1250g 56ml/kgd 750-1000g 82ml/kgd 1010 表1. 第-周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补液量(ml/kg.d) 体重(g)/日令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5 天 2000 60 70 90 120 140 150-180 1500-2000 60 75 100 120 140 150-180 1000-1500 70 80 100 120 150 150-200 1000 115 120 125 130 150 150-200 1111 光疗时非显性失水约增加 20ml/kg.d 。 使用开放式暖箱较闭式暖箱婴儿非显 性失水多. (可增加 40ml/kg.d 或更多) 1500g 早产儿, 在开放式暖箱上使用 塑料罩或塑料薄膜,非显性失水减少约25% 。 环境温度增加1-2, 非显性失水增加 约50%。使用有湿化装置呼吸器, 患儿肺部 非显性失水可减少10ml /kg.d。 1212 新生儿第一周允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 足月儿为10%, BW1500g 婴儿可达15%。 体重降低过多,可能系液体补充不足。 还应根据患儿尿量, 尿渗透压, 尿比重、 血钠, 血钾浓度, 红血球压积, 毛细血管充盈 等情况综合加以考虑。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掌握补液量 1313 二、 热卡需要 1414 新生儿第一周热卡需要量应逐 渐增加, 一般约为: 第一天 40-50 Kcal/Kg.d 第二天 50-70 Kcal/Kg.d 第三天 70-90 Kcal/Kg.d 第四天 90-110 Kcal/Kg.d 第五天 110-120 Kcal/Kg.d 1515 基础代谢: 40-50 Kcal/Kg.d ( 维持体温, 呼吸,心跳,肌肉张力, 肠蠕动等 ) 活动消耗: 5-15 Kcal/Kg.d ( 新生儿由于活 动较少, 这部份能耗较少) 寒冷应激: 0-10 Kcal/Kg.d (与环境温度有 关) 大便损失: 10-15 Kcal/Kg.d (由于摄入食物 部分未完全吸收, 而排出体外) 1616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10 Kcal/ Kg.d ( 由食物刺激 能量 代谢所致 ) 生长需要: 20-30 Kcal/ Kg.d ( 所需热能 与生 长速度成正比, 每生长1g 新组织 需 热卡3- 5 Kcal ) 总计: 85-130 Kcal/ Kg.d 1717 新生儿第一、二天主要补充 GS和钙。 第三天补充氨基酸, 第七天可补充脂肪乳剂 。 TPN婴儿热卡需要较肠道营养少。 肠道营养 1 Kcal = 静脉营养 0.75 Kcal。 TPN热卡达 90 Kcal/Kg.d, 可使新生 儿得到适当生长。 我院新生儿TPN 时,热卡达60-80Kcal/ Kg. d,可获体重增加。 新生儿口服喂养热卡达 75 Kcal/Kg. d 时,静脉营养可以停止。 1818 三、 碳水化合物 1919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最初1-2 天内血糖不稳定,由于胰岛素反应差, 易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 TPN时需密 切监测血糖浓度。 静脉营养液中主要是提供 GS 2020 1. 早产儿及小样儿 (足月 SGA低血糖 发生率14.7%, 早产 SGA 为 67% ) 2. 延迟喂养的婴儿。 3. 低体温的新生儿。 4. 窒息患儿。 5.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此外, 较高浓度GS 输注突然停止时也易发 生。 新生儿血糖浓度低于40mg/dl为低血糖 。 低血糖较易发生在: 2121 早产儿及 LBW不能耐受较多GS输入。 大婴儿可耐受 14mg/kg.min GS 输入, 而 1000g早产儿 输入超过 6.7mg/kg.min 就可发生高血糖. 对 VLBW, 尤其最初 24-48小时内需密 切监测血糖, 应1天监测几次; 48小时后, 婴儿GS耐受情况改善, 血糖监测次数可减 少; 2-3周后早产儿耐糖可达12- 14mg/kg.min. 血糖浓度大于 125-150mg/d1 为高血糖 2222 1. 产生高渗性利尿, 引起脱水和电介 质 紊乱。 2. 血糖过高, 使血浆渗透压升高 (血糖 每升高 18mg/dl, 血浆渗透压升高 1mOsm/L), 使细胞内水分进入细 胞 外,引起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 高血糖的危险性 2323 1000g 早产儿, GS开始输入速度不 宜超过 6mg/kg.min 1000-1500g 婴儿输入速度开始不超 过8mg/kg.min 婴儿耐受GS后, 逐渐增加GS输入速度. 较大婴儿可较快增加到12- 14mg/kg.min ( 肝脏释放 GS速度为 6- 8mg/kg. min) 1000g LBW, 最初 3天一般给 5%GS, 以后浓度可增加至10%。 2424 周围静脉 GS 输入浓度一般为10%, 浓度超过12.5% 应从中心静脉输入。 长期输注高浓度GS,由于GS 渗出,可引 起血管周围坏死, 发生静脉血栓。 中心静脉输入的浓度可达 20%。 严重营养不良婴儿可用 25% GS。 (D5W 252mOsm/L , D10W 505mOsm/L D25W 1263mOsm/L) 2525 四、 蛋白质 2626 早期 TPN 采用蛋白质水解产物-水解蛋白 ,由于副作用多, 目前临床已不使用。 以后使用结晶氨基酸, 按照一定模式配制 成氨基酸营养液。 早期使用的氨基酸营养液配制不平衡。 如早期使用的11种氨基酸营养液含8种必 需氨基酸,只有3种非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组氨 酸,甘氨酸)。 以后有14种氨基酸液,含6种非必需氨基酸 。 2727 对成人是非必需氨基酸的精氨酸和组 氨酸, 对新生儿是必需氨基酸。 早产儿体内转化苯丙氨酸酪氨酸的 苯丙氨酸羟化酶及从蛋氨酸转化为胱氨酸 的胱硫醚酶活性不足,故酪氨酸和胱氨酸对 早产儿也是必需氨基酸。 新生儿在使用了成人氨基酸营养液后, 血浆中门冬氨酸和半胱氨酸浓度降低, 因此 小儿氨基酸液中也增加了这几种氨基酸。 2828 另外, 牛磺酸与小儿生长发育及胆汁 分泌有密切关系, 对小儿肝脏有保护作用 。 目前小儿氨基酸液中一般有18-20 种氨基酸组成。 小儿氨基酸营养液的特点: 1. 必需氨基酸较成人多(40%); 2. 支链氨 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含量高。支 链氨基酸在骨骼肌中代谢, 不增加肝脏负 担; 3. 增加了精氨酸和牛磺酸。 2929 氨基酸营养液的应用: 1. 从生后第3天开始使用, 逐渐增加剂量。 从 0.5g- 3.0g/kg.d。 2. 营养液最好稀释成 2%溶液(中心静脉可 用3%溶液), 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 3. 对少尿, 血氨或血 NPN 升高病儿应减少 剂量或停止输入。 4. 需定期监测血肌酐, NPN 或血氨浓度。 使用过多氨基酸对新生儿有害,可出现 高血氨, 高氨基酸尿和氮质血症。 3030 氨基酸 含量(mg) 氨基酸 含量(mg) L-半胱氨酸* 125 L-酪氨酸 57 L-组氨酸 114 L-缬氨酸 185 L-异亮氨酸 195 L-丙氨酸 128 L-亮氨酸 333 L-精氨酸 290 L-赖氨酸 195 L-天(门)冬氨酸 76 L-蛋氨酸 81 L-谷氨酸 119 L-苯丙氨酸 114 甘氨酸 86 L-苏氨酸 100 L-脯氨酸 162 L-丝氨酸 90 牛磺酸 6 包括17mg 酪氨酸和 40mg N-乙酰-L-酪氨酸 *在输液时分开加入的, 加121mg 盐酸-L-半胱氨酸 表2. 早产儿使用的氨基酸营养液 3131 理想的氨基酸营养液:氨基酸营养液: 患儿体重增加患儿体重增加 临床情况改善临床情况改善 血浆氨基酸谱无明显改变。血浆氨基酸谱无明显改变。 血浆蛋白及白蛋白不适宜作为供热卡血浆蛋白及白蛋白不适宜作为供热卡 的蛋白质来源(因氨基酸转换率低)。的蛋白质来源(因氨基酸转换率低)。 3232 五、 脂 肪 3333 脂肪乳剂是一种浓缩的高能量物质, 能以较少液量提供较多热卡,而且是等渗 的, 可从周围静脉输入,还能提供 EFA。 脂肪乳剂以大豆油为原料, 卵磷脂和 大豆磷脂为乳化剂, 甘油为等渗剂,加水 制成一种 油/水相混合的白色乳剂, 乳剂颗 粒很小,进入体内后可很快被机体利用。 脂肪乳剂的浓度有 10%和 20%。 静脉营养时采用脂肪乳剂 3434 10 Intralipid 20 Intralipid 大豆油 100g 200g 卵磷脂 12g 12g 甘油 22.5g 22.5g 加水至 1升 1升 能量/L 1100卡 2000卡 渗透压(mOsm) 300 350 PH 8.0 8.0 表3. 脂肪乳剂 Intralipid 的组成 (L) 3535 静脉脂肪乳剂的研究 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 当初在动物实验 中给狗的静脉中滴注没有乳化的橄榄油, 结 果狗死于脂肪栓塞。 以后采用棉子油,用磷脂乳化后做成 脂肪乳剂, 但这种脂肪乳剂临床反应较大。 60年代研制成功以大豆油为原料的脂 肪乳剂, 这种脂肪乳剂病人耐受很好, 临床 已广泛应用。 3636 70年代开始研究一种含中链甘油三脂 ( MCT) 的脂肪乳剂, 这种乳剂代谢较快, 能 较快供给人体能量, 但不能提供 EFA 。 80年代研究将中链甘油三脂( MCT) 与 长链甘油三酯 (LCT) 混合在一起的中长 链脂肪乳剂 ( MCTLCT)。 这种脂肪乳剂既可供给 EFA, 又能较 快的供给能量,临床上受到欢迎。 现将脂肪乳剂的代谢情况作一介绍: 3737 中链甘油三脂( MCT) 脂肪乳剂中与甘 油结合的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为 6-12个碳原 子,长链甘油三酯 ( LCT) 脂肪乳剂中与甘 油结合的脂肪酸的碳链长度是12-24个碳原 子。 MCT 脂肪酸的碳链短, 分子量小, 代 谢较快,能较快地供给人体能量。 3838 10 Lipofundin 20 Lipofundin 大豆油 50g 100g MCT 50g 50g 卵磷脂 12g 12g 甘油 25g 25g 加水至 1升 1升 能量/L 1058卡 1908 卡 渗透压(mOsm) 345 380 乳剂颗粒 0.35m 0.35m 表4. 中/长链脂肪乳剂 Lipofundin 的组成 (L) 3939 脂肪酸 辛酸 ( C8:0 ) 29.6 癸酸 (C10:0) 17.9 月桂酸 (C12:0) 0.05 豆蔻酸 (C14:0) 0.04 软脂酸 (C16:0) 5.1 硬脂酸 (C18:0) 1.6 油酸 (C18:1) 11.7 亚油酸 (C18:2) 29.7 亚麻酸 (C18:3) 4.1 表5. 中/长链脂肪乳剂 Lipofundin 脂肪酸组成 4040 脂肪乳剂进入血循环后,其乳剂颗 粒与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脂蛋 白脂酶 ( LPL)相结合,在 LPL 的作用下 , 分解出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酸进一步氧化, 最后从血流中 清除。 MCT 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约为17 分钟, 而 LCT为33分钟。 4141 LCFA 进入细胞后要在线粒体外活化 为脂肪酰辅酶A, 然后由肉毒硷携带才能进 入线粒体内进行 氧化。 MCFA大部不需经肉毒碱转运, 在肝 脏,肾脏及心脏等组织中能直接进入线粒体 进行 氧化产能。这对代谢率高, 体内肉毒 碱较少的早产儿是有利的。 4242 输注脂肪乳剂后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 ,可与胆红素竞争与血浆白蛋白结合,使 游离胆红素浓度增加。有高胆的新生儿使 用脂肪乳剂时应加注意。 MCFA的碳链较短,与血浆白蛋白的 亲和力低, 氧化代谢快, 能较快从血流中清 除, 故对血浆游离胆红素的影响较小,对 黄疽新生儿是有利的。 4343 乳剂颗粒的稳定性通过乳剂颗粒表面 的负电荷来维持。乳剂颗粒表面带负电, 因 而相互分离,保持了乳剂的稳定性。 营养液的 PH, 渗透压及电解质可降 低乳剂颗粒的负电性,而影响乳剂的稳定 。 GS的 PH 值较低, 脂肪乳剂加入GS 后,乳剂的 PH下降, 当 PH 降至 5.0以 下时, 乳剂丧失其稳定性 脂肪乳剂的稳定性 4444 电解质中的阳离子, 尤其是二价阳离 子可中和乳剂颗粒表面负电荷, 使乳剂颗粒 相互靠近, 发生聚集和融合, 最后油与水分 层。 以前 TPN 时将脂肪乳剂单独设一吊 瓶进行输注。目前认为只要采用一定的配 制方法,脂肪乳剂可以与其他营养液一起 混和,组成“全合一”的营养液。 4545 1. 由于高渗液体会破坏脂肪乳剂 的稳定性, 因此, 电介质, 水溶性维生 素和微量元素等高渗溶液不能直接加 入到脂肪乳剂中, 应首先用葡萄糖或 氨基酸溶液稀释(维生素制剂的渗透 压为 2000 mOsm/L)。 脂肪乳剂配制和临床应用 4646 2 . 脂肪乳剂颗粒表面带负电荷, 因此 带正电的阳性电解质浓度应有限制,如一价 阳离子( K+,Na+)的总浓度应小于150 mmol/L, 二价阳离子(Ca+, Mg+)的总浓度 应小于 2.5-5.0 mmol/L。 3. 氨基酸对脂肪乳剂稳定性有保护作 用, 配制营养液时应有一定容量的氨基酸。 4. 静脉营养液最好现配现用,暂不使 用时可置40C冰箱保存, 但不要超过3天。 4747 先将电解质, 水溶性维生素, 微量元素 加入葡萄糖液中,然后加入氨基酸溶液; 将脂溶性维生素加入到脂肪乳剂中, 然后将脂肪乳剂再缓慢加入上述营养液中, 边加边轻轻混匀。 由于营养液中的钙和磷会产生磷酸钙 沉淀,静脉营养时可将钙、磷隔日分开补充 ,或采用一种有机磷制剂- 甘油磷酸钠 (Glycophos), 可避免磷酸钙沉淀。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顺序: 4848 1. 生后第七天开始使用,从小剂量开始 0.5g/kg.d,逐渐增加到 3.0g/kg.d,在 24小时内均匀输入。也有报导输 18小时,停 6小时, 或 0.15g/kg/h。 2. 小样儿及早产儿的剂量可适当减少。 有严重肺部疾病、败血症、肝脏疾病、凝血 疾病及严重营养不良患儿, 使用剂量应减少 。因这些患儿对脂肪耐受较差。 脂肪乳剂的使用方法: 4949 3. 有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如胆红素浓度 大于 8mg ( VLBW 婴儿胆红素浓度大于 5 mg) 不能使用脂肪乳剂。 4. 需定期监测血脂, 防止付作用发生。 较简单方法是在输液后第二天清晨抽血离 心, 观察血浆上清液是否混蚀, 如上清液混 蚀, 有较明显的乳白色血脂, 表明该患儿对 脂肪不太耐受, 应暂停输注。 5050 六、 电介质和矿物质 5151 电介质包括钠、钾、氯、钙、镁、磷 新生儿每天的需要量如下: 钠: 2-4 mEq/kg; 钙: 0.5-1.0 mEq/kg; 钾: 2-3 mEq/kg; 镁: 0.25 mEq/kg; 氯: 2-3 mEq/kg; 磷: 1-2 mmol/kg; 5252 钙补充用葡萄糖酸钙, ImEq 钙约等于 200mg葡萄糖酸钙。 镁补充用硫酸镁。磷主要以磷酸钾或 磷酸钠来补充。脂肪乳剂中也有少量磷。 新生儿TPN时头三天应注意补充钙, 血磷在第一周内一般不会降低, 长期 TPN 时需注意补充。 应根据血电介质浓度及尿量等来计算 每天的需要量。 5353 七、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454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营养中起重要 作用。维生素是人体代谢过程中许多辅酶。 微量元素虽然占人体重不到 0.01%, 但 在人体营养中不可缺少。 维生素的TPN需要量与口服量不同, 较 口服量大( 因较快从肾脏排泄 )。 TPN 时 Vit c及 B 族Vit大约是口服量 2-3倍,如成人 Vit C口服量约 45 mg/d, TPN时为 100mg/d; Vit B1口服量为 1.0- 1.5mg /d, 静脉为3.6mg/d。 5555 营养液中Vit之间会相互作用, 使某些Vit 发生降解。 如: B12与Vit C; Vit k与B12在一起会降 低效价。 有些Vit在TPN 时会氧化分解或吸附在容 器壁上而受损失。 如将Vit溶液在4暗室中保存2周,其中 Vit A含量降低为原来的23%。 静脉营养时Vit应当日新鲜配制,滴注时最 好能避光。 5656 TPN 时补充 4种脂溶性 Vit (A,D,E,K) 及 9种水溶性 Vit (B1,B2,B6,B12, C, 烟 酸, 叶酸, 泛酸和生物素)。 儿童 Vit需要量与成人不同, 儿童VitD需 要量较成人多。此外, 由于新生儿肝脏酪氨 酸转移酶活性低,代谢酪氨酸和苯丙氨酸能 力有限,Vit C补充对早产儿十分重要。 我国营养学会及美国医学会营养指导小组 (AMA/NAG) 推荐: 5757 维生素 成人 新生儿 A 3300 IU 2300 IU D 200 IU 400 IU E 10 IU 7 IU K - 200 ug B1 3 mg 1.2 mg B2 3.6 mg 1.4 mg B6 4 mg 1 mg B12 5 ug 1 ug 烟酸 40 mg 17 mg 泛酸 15 mg 5 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