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28例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由颈部肌肉引起的颈部偏向一侧的疾患。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矫正颈部姿势畸形,并防止其他畸形。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右侧斜颈12例,左侧斜颈16例;其中24例可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有肿块或挛缩,4例头偏向一侧,但患侧胸锁乳突肌摸不到肿块及挛缩,且颈部左右转动正常。28例患儿均有颜面部不对称,患侧略小于健侧;患儿就诊时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15个月。以上患儿均排除骨性及眼性斜颈。 2、治疗方法 2.1)患儿仰卧,术者坐于患儿头部一侧,面对患儿。先用拇指来回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3-5遍,重点为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以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然后用拇指指腹及食指指腹拿捏弹拨血肿或挛缩部位5-8分钟,以松解胸锁乳突肌,促进血肿吸收。 2.2)固定患儿肩部,术者用双手捧住患儿头,然后患侧手轻轻用力将患儿头推向健侧,感到有阻力后即可放松,重复做3-5次;接着,捧住患儿头,将患儿颜面部转向患侧,直到有阻力出现,重复操作3-5次。以上侧扳、侧旋手法均须轻柔、缓和,用力应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颈部活动度,切忌使用暴力,造成新的损伤。在操作时,颈部纵轴上不可有牵引力,以防止颈椎关节脱位。 2.3)以上操作完毕后,应采用放松手法: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轻轻按揉35遍。然后按揉健侧斜方肌。因为患儿头偏向一侧时,对侧斜方肌受牵拉,常处于痉挛状态,按揉可放松斜方肌,有助于患儿恢复。 2.4)对胸锁乳突肌未扪及肿块及挛缩的4例患者,以按揉两侧斜方肌为主,辅以侧扳、侧旋手法。 以上手法操作时均须以医用滑石粉为介质,手法轻柔、缓和,以避免小儿皮肤受损。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 1)痊愈:颈部姿势正常,头无偏歪,胸锁乳突肌肿块完全消失或挛缩恢复正常,颈部左右转动正常。 2)好转:颈部姿势接近正常,胸锁乳突肌肿块明显缩小或挛缩基本消除,颈部转动接近正常。 3)无效:经上述治疗6个月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疗效结果 本组28例,痊愈24例,占85.7%;好转4例,占14.3%;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谢某,男,2个月。其母代诉发现头向左侧偏1个月。体检发现患儿头左侧偏,颜面部略转向右侧,左侧颜面部较右侧小,左侧胸锁乳突肌可扪及一12cm肿块,质地硬,头向左侧转动受限,诊断为肌性斜颈。经上述治疗3个月后痊愈。随访2年,患儿头部活动正常,颜面部对称。 5、讨论 5.1)小儿肌性斜颈的确切病因不清楚,目前具有多种解释。患儿除颈部活动受限外,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常可扪及肿块,肿块一般在6个月后完全消失,继之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进一步加重斜颈,严重者可形成颈椎侧凸畸形,同时引起胸腰椎产生代偿性弯曲,造成永久性损害1。早期进行推拿治疗能舒筋活血,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肿块吸收、消散。 5.2)在本法中强调进行侧扳、侧旋等被动运动手法。因在充分放松胸锁乳突肌的基础上,进行侧扳、侧旋等被动运动手法,可进一步促进肿块吸收,并且可使胸锁乳突肌在外力牵拉作用下得到延伸,颈部的活动幅度加大,防止肌肉挛缩畸形,使颈部活动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实践证明,被动运动是关键手法。通过本法治疗,可使疗程比一般保守治疗时间6-12个月1有明显缩短。 5.3)本组中有4例胸锁乳突肌无明显异常的患儿,经推拿治疗后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一可能是患儿习惯性引起的斜颈;二可能为一侧斜方肌或一侧竖脊肌无力引起。寻找此类患儿的确切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佘亚雄主编儿科学.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51 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28例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由颈部肌肉引起的颈部偏向一侧的疾患。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矫正颈部姿势畸形,并防止其他畸形。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右侧斜颈12例,左侧斜颈16例;其中24例可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有肿块或挛缩,4例头偏向一侧,但患侧胸锁乳突肌摸不到肿块及挛缩,且颈部左右转动正常。28例患儿均有颜面部不对称,患侧略小于健侧;患儿就诊时年龄最小为1个月,最大为15个月。以上患儿均排除骨性及眼性斜颈。 2、治疗方法 2.1)患儿仰卧,术者坐于患儿头部一侧,面对患儿。先用拇指来回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3-5遍,重点为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以解除胸锁乳突肌的痉挛。然后用拇指指腹及食指指腹拿捏弹拨血肿或挛缩部位5-8分钟,以松解胸锁乳突肌,促进血肿吸收。 2.2)固定患儿肩部,术者用双手捧住患儿头,然后患侧手轻轻用力将患儿头推向健侧,感到有阻力后即可放松,重复做3-5次;接着,捧住患儿头,将患儿颜面部转向患侧,直到有阻力出现,重复操作3-5次。以上侧扳、侧旋手法均须轻柔、缓和,用力应循序渐进,逐渐加大颈部活动度,切忌使用暴力,造成新的损伤。在操作时,颈部纵轴上不可有牵引力,以防止颈椎关节脱位。 2.3)以上操作完毕后,应采用放松手法: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轻轻按揉35遍。然后按揉健侧斜方肌。因为患儿头偏向一侧时,对侧斜方肌受牵拉,常处于痉挛状态,按揉可放松斜方肌,有助于患儿恢复。 2.4)对胸锁乳突肌未扪及肿块及挛缩的4例患者,以按揉两侧斜方肌为主,辅以侧扳、侧旋手法。 以上手法操作时均须以医用滑石粉为介质,手法轻柔、缓和,以避免小儿皮肤受损。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 1)痊愈:颈部姿势正常,头无偏歪,胸锁乳突肌肿块完全消失或挛缩恢复正常,颈部左右转动正常。 2)好转:颈部姿势接近正常,胸锁乳突肌肿块明显缩小或挛缩基本消除,颈部转动接近正常。 3)无效:经上述治疗6个月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3.2疗效结果 本组28例,痊愈24例,占85.7%;好转4例,占14.3%;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谢某,男,2个月。其母代诉发现头向左侧偏1个月。体检发现患儿头左侧偏,颜面部略转向右侧,左侧颜面部较右侧小,左侧胸锁乳突肌可扪及一12cm肿块,质地硬,头向左侧转动受限,诊断为肌性斜颈。经上述治疗3个月后痊愈。随访2年,患儿头部活动正常,颜面部对称。 5、讨论 5.1)小儿肌性斜颈的确切病因不清楚,目前具有多种解释。患儿除颈部活动受限外,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常可扪及肿块,肿块一般在6个月后完全消失,继之胸锁乳突肌发生挛缩,进一步加重斜颈,严重者可形成颈椎侧凸畸形,同时引起胸腰椎产生代偿性弯曲,造成永久性损害1。早期进行推拿治疗能舒筋活血,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肿块吸收、消散。 5.2)在本法中强调进行侧扳、侧旋等被动运动手法。因在充分放松胸锁乳突肌的基础上,进行侧扳、侧旋等被动运动手法,可进一步促进肿块吸收,并且可使胸锁乳突肌在外力牵拉作用下得到延伸,颈部的活动幅度加大,防止肌肉挛缩畸形,使颈部活动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实践证明,被动运动是关键手法。通过本法治疗,可使疗程比一般保守治疗时间6-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配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电气倒闸操作规范
- 精癃中医护理常规
- 石油系统安全
- 安全隐患整改协议书(2篇)
- 新疆2025年04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事业单位面向高校引进218名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团骑士交通安全讲座
- 私人银行业务
- 护理组长岗位竞聘
- 网络安全法律解读
- 公园景观修复零星维修施工方案
- 挂靠免责协议书范本
-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课件
- 社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水池建设方案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解析
- 《驾驶室固定矩形窗》
- 2024-2030年中国盐差能行业面临的困境分析及投资规模研究报告
- 架构驱动医疗变革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体育赛事组织策划及执行方案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