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1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2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3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4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n总供求模型表述一般物价水平与总供求 数量之间的关系。与微观经济学单个商 品的供求模型形同而质异。 n不同学派对影响AD和AS的因素,对AD 和AS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但 都把AD-AS模型作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的基本工具。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其他因素 价格水平和 成本 潜在产出 资本、劳 动、技术 总需求 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 供给的相互 作用 产 出 就业与 失业 价格与通 货膨胀 外贸 主要内容 n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n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n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 n第四节 总供求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状 况 一、概念 n1、总需求量与总需求的区分 n总需求量:可以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表示, 也相当于总支出这个概念。 n总需求:反映一种关系,即实际GDP的需 求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具体 数字表示。 n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n2、表述方式: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 线 二、沿着总需求曲线的变动 n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水平变动引起总需 求量变动 n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n价格货币余额的真实购买力财富支出 n利率效应 n价格货币交易需求利率投资和产出 n净出口效应(国际替代) n税负 n价格名义收入适用税率可支配收入消费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n当物价水平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量 变动 n影响因素: n利率 n预期通货膨胀 n汇率 n预期未来利润 n货币量-货币政策 n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 n税收与转移支付 n人口 n总财产 财政政策 长期 事例:我国对某些福利分配制度的改革措施,对 人们未来预期以及消费需求产生了显著影响 n1994年5月,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 收费体制并轨,取消以前的公费、自费双轨制 n1994年7月,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n1994年12月,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 革试点,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n1995、1996年,上述改革措施推广实行 n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深化,增加了城镇职工下岗和失业风险 n1997年,出现总需求不足的通货紧缩 四、IS-LM模型与总需求曲线 n物价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和总支 出 n公式推导 n图形推导 小结 n重点是理解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 倾斜 课后作业 n查找中国近年来与总需求有关的数据 n提示: n总需求: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购买 支出、货币量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n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n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n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 n第四节 总供求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状 况 n总供给分析的引入使宏观经济学有了重 大进展 n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 n通货膨胀理论的发展 一、总供给 n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国民收 入),即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 产量。 n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 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n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 资本和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 是生产函数。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n总供给是由总生产函数决定的 n生产函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n短期总生产函数:在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 量条件下,产出Y与就业量N的关系 n长期总生产函数:一切自变量都可以改变 n短期总生产函数的决定与变动 n位置:取决于技术状态与资本存量 n斜率:取决于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的状况 三、劳动市场的供求 n1、劳动的需求 n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劳动需 求量与实际工资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W/P N Nd=Nd(W/P) 0N0N1 (W/P)0 (W/P)1 为什么? n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n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n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0 Ns=Ns(W/P) W/P N (W/P)1 (W/P)0 N0N1 2、劳动的供给 n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为什么? n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n替代效应 n收入效应 n劳动力参工率与劳动供给 n社会保障 n妇女就业率 n青少年 n老年 3、劳动市场的均衡 n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 E Ns Nd (W/P)0 N0 (W/P)1 (W/P)2 ? 案例: n失业率: n发达国家:6.4%(2005年) n欧元区:9.2% (2004年) n德国:11.1%(2005年) n法国:9.9% (2004年) n美国:5.1%(2005年) n为何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n斯蒂格利茨: n工会力量 n工资升幅 n社会保险制度 思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就 业的影响? n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凤阳水泥总厂厂长 高允连建议:“国家应制定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 据新华社2007年3月11日电) n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 (2006):假如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社会 平均工资法”,即月最低工资一般是月平均工资的 40%至60%的话,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省份达到了这 个要求。 n广东省从2006年9月1日起,全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增幅为17.8%。以广州为例,调整后最低工 资相当于2005年月社会平均工资2820元的27.7%。 n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 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 动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被称为充分就业 的状态。 n在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 ,经济中的产量始终等于充分就业时的 产量或潜在产量。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 1、特点: n潜在产出-可持续的最大的国民产出水平 n潜在产出是最大产出吗? n实现了充分就业 n唯一的 n与物价水平无关 0 P yy f 2、位置的决定: n资源状况和技术状态 n自然失业率 3、政策含义 4、一般把该曲线看作短期总供给曲线的 极端状态,也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水平 n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 n一般把该曲线看作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另 一个极端 n政策含义 0 P y P0 E0 六、常规总供给曲线 n1、位于两个极端之间,向右上方倾斜 。 0 P y n2、斜率取决于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变化的调整 速度和调整程度 n要素价格调整慢,调整幅度小-供给曲线平缓 n要素价格调整快,调整幅度大-供给曲线陡峭 P Q 0 P1 P2 MR1 MR2 MC1 Q1Q2 MC2 小结 n重点理解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劳动市 场供求 就业量 总产出 (总供 给) 实际工资率物价水平 总供 给曲 线 课后作业 n查找中国近年来与总供给有关的宏观经 济数据 n提示:工资等要素成本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n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n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n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 n第四节 总供求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状 况 一、宏观经济均衡 nAD=AS 0 Q P AD AS E P0 Q0 P1 P2 n不同的宏观经济均衡: n充分就业均衡 n失业均衡 n高于充分就业均衡 二、AD变动 n凯恩斯情形 n古典情形 n常规情形 事例1: n美国在1963和1964年大幅度削减个人税和公司 税。到1965年,美国经济已经达到其潜在的产 出水平。 n越战期间,1965-1968年美国国防开支增长了 55%。同时,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低利率。在 1966-197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经济都在大大高 于其潜在产出能力的水平上运行。通货膨胀率逐 步升高,开始了从1966年持续到1981年的所谓“ 通货膨胀时代”。 n1968年,出台增税和减少民用支出的措施,但 已为时太晚。 事例2: n伊朗革命爆发使石油价格暴涨。从1978年初 的每桶14美元跃升至1979年的每桶34美元。 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1978-1980年平均每 年上升12%。 n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大幅上升-1979年后 ,住宅建设、汽车购买量、商业投资以及净 出口额等都急剧下降。 n到1982年底,产出下降到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10%的程度,失业率从1979年低于6%上升 到1982年底的10%以上。通货膨胀率下降到 1983-1988年的平均4%。 三、AS变动 n原材料价格 n工资 n在美国,劳动所得在全部生产成本中约占 3/4。 n技术进步 上、下移动(生产成本增加) 左、右移动(潜在产出增加) 事例: n1972-1973:原材料和燃料价格大幅上 涨。上涨幅度大于二战结束到1972年 的整个期间。 n供给冲击出现后不久,通货膨胀率迅猛 上升,实际产出下降,美国进入了滞胀 时期。 四、AD与AS同时变动 n效果取决于两条曲线的移动幅度和斜率 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n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n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n第三节 总供求模型 n第四节 总供求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状 况 一、总供求模型与通货紧缩 n1997年10月开始,我国零售物价出现 建国以来第一次持续下降,因而被认为 发生了通货紧缩。 n经济增长比1978年以来平均水平放慢 ,但仍然保持了7%-8%的相当高的增 长速度。 年 份居民消费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年 份 居民消费费价格指数 (上年=100) 1996108.32001100.7 1997102.8200299.2 199899.22003101.2 199998.62004103.9 2000100.42005101.8 (一)1997年10月2000年上 半年的文献检索结果: n1、通货紧缩定义 n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n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n通货膨胀率下降到1%以下 n两特征:货币供应量和一般物价水平下 降 n两特征和一伴随:货币供应量和一般物 价水平持续下降,伴随经济衰退 2、通货紧缩成因 n债务-通货紧缩假说:高企业负债率背景下 真实利率上升引发通货紧缩 企业高资产负债率( 60% ) 通货膨胀率在90年 代后期急剧下降 名义利率受政策 控制相对稳定 真实利率上升 企业负担加重, 不良贷款增加 银行“惜贷”货币量增长率急剧下降 投资需求不足 下岗和失业 压力增加 消费需求不足 80年代中期国有 企业“拨改贷”改革 n体制转轨假说 n住房、医疗等福利政策改革改变居民预算约束和 收入预期并导致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 n收入分配畸形假说 n分配不平等程度增加导致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 n投资超过消费假说 n90年代前期投资形成供给能力过剩并导致通货紧 缩 n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假说 n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并导致通货紧缩 n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假说 n企业微观体制改革滞后通过内生机制形成通货紧缩 n金融体制缺乏支持力假说 n现行金融体系不能支持经济增长格局导致通货紧缩 n广义货币量增长速度下降,货币供应相对不足 n1979-1997年的19年间,M2供应量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 n1998和1999年,M2增长率仅为14.8%和14.7% 3、对策建议 n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n通过调节利率等手段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n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刺激农村消费市场 需求 n借鉴供应学派学说,注重供给方面的政策 n鼓励和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建设 n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企 业预算约束硬化 n实行鼓励中小企业的政策,通过金融改 革减少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歧视 n重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机制作用,避免 货币幻觉诱使我们过分注重经济的名义 层面 (二)用总供求模型分析通货 紧缩 nAS不动,AD向左下方移动,造成物价下降和 产出减少 nAD不动,AS向右下方移动,导致物价下降和 产出上升 nA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同时AD曲线向右上方 移动,然而由于AS移动幅度较大,总需求线 移动幅度较小,在总产出增加的同时,物价 一般下降。(总需求相对不足) 我国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变动 (1990-1997,亿元,%) 年 份 最终终消费费资资本形成净净出口 数额额增长长率数额额增长长率数额额增长额长额 90113656440510 911277612.4730513.460090 921470215.1888121.6254-346 931643511.81221337.5-553-807 941821610.8128915.6424977 952013310.5139228.0582158 962254912.0147626.0802220 97244108.3155745.51497695 n数额是经过零售物价调整的1990年不 变价格数 n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 n较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紧缩是总需求相 对下降造成的。 n改革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