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论述了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阐述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其重要性,内涵,培养方法的简要介绍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重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语言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为什么受到西方人的赞扬时,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去回答“where, where”或“no, no, not good”或“just so so”等西方人听不懂。为什么商店售货员在向外国顾客打招呼时如果直接说“what do you want?”或“what do you buy?”等是很不得体的,常用的语言应该是“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等呢?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儿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这就是说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和文化有密切联系。既然如此,语言教学就一定离不开对它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在新课改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标准中还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问题突出: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综合交际能力不强。 2、学习方法陈旧,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3、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弱,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 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跨文化交际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交往增多,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交流、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必经途径。同时,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语言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是否把跨文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一、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容:1、熟悉英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及其跨文化含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的词汇的不同内涵或外延,尤其需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跨文化因素,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2、了解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性别、年龄、阶层以及受教育层次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语言使用上。这就要求了解最明显的语言征,在交际中应知道对不同的人必须说不同的话,如对什么人应使用“hi,glad to know you! ”,对什么人应使用“how do you do?”,这项技能的掌握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三、基础教育阶段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譬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该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感知西方人比东方人直接,让学生也能慢慢习惯这种表达,并且能运用起来,毕竟我们东方人的这种含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时的提醒和督促。具体方法如下:1、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 跨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外国电影电视录像,学习外文歌曲等多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2、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困难,影响交际效果,造成一些误解。如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往往用否定口气回答,而英美人士却乐于接受。例如,一个中国人买了一条新围巾,一个外国人见了,就说:“very beautiful”中国人答到:“noits not beautiful”这使外国人感到很困惑:难道我不懂好坏?难到我说错了?英美人士的思维就与我们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3、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词语中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有习语、典故等。那么我们可以在词汇,语法,教学中运用习语和典故:渗透这种跨文化交际意识。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头语中,习语使用的频率都很高,有着重要的交际功能。例如,to meet ones waterloo(to be completely defeated)这一短语源于拿破仑1815年惨败于滑铁卢战役。所以to meet ones waterloo用以比喻“遭到惨败;受到极沉重的打击”。此外,典故中潜藏着文化信息,往往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或造成误解。因此了解神话典故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际很有必要。众所周知,英语中典故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和演讲中碰到。如果读者对典故的出处与内涵不甚了解,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其寓意,无法欣赏其魅力。4、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通过日常教学渗透跨文化意识教师应该就教材中的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一个了解。教师结合文化内涵来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可以将课文背后的西方价值观作为主线,把课本中散落的文化背景知识点贯串起来,也可采用“文化旁白”的方法,给学生加入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讨论。 例如学习china daily时,可以介绍当今世界的几种大报以及它们的政治倾向和读者群等。教师可以以此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能生动具体地反映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又如在讲到bodylanguage时,中国人跺脚表示生气,而美国人则认为这是不耐烦。在美国男人们之间,除了短暂的握手之外,彼此很少接触,他们从不拉手,而在中国,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只要是朋友或关系亲密的人都会手拉着手,这在外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再比如,高一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一些方比较盛行,教师可以讲一下fast food,如汉堡包hamburger,苹果派等,再加上一些中国的传统食品如饺子等,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如果讲到有关节日的单元,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由来及节日的一些庆典活动,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5、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活动进行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地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保姆合同协议书范本
- 白酒合同转让协议
- 土地借用合同协议
- 离婚协议的合同生效时间
- 充电桩安装租赁合同协议
- 工程联营协议合同
- 金蝶公司合同协议
- 承包协议书合同格式要求
- 医美合伙人协议合同
- 车位购买合同协议
- 腱鞘炎康复治疗
- 中考物理复习《浮力液面高度变化量计算方法与技巧》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电子商域视觉设计应用规范手册
- 品牌经理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国企)2025年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 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绳彩飞扬
- GB/T 44625-2024动态响应同步调相机技术要求
- 大学物理: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 2024年青岛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